十三鬼穴

十三鬼穴

古代治療癲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個經驗效穴。出《千金要方》。因舊說精神疾患由鬼神作祟所致,治療穴位均冠“鬼”字為名,又以其數為十三,故稱十三鬼穴。歷代文獻記載略有差異,今多指人中(鬼宮)、少商鬼信)、隱白鬼壘)、大陵(鬼心)、申脈(鬼路)、風府(鬼枕)、頰車鬼床)、承漿(鬼市)、勞宮(鬼窟)、上星(鬼堂)、男會陰玉門頭(鬼藏)、曲池(鬼腿)、海泉(鬼封)等十三穴。參見各該條。另有南北朝時期徐秋夫所言的十三鬼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鬼穴歌
  • 外文名稱:Gui  xue  ge
  • 作品別名:十三鬼穴
  • 作品出處:《千金要方
  • 文學體裁:鬼怪故事
  • 作者:孫真人針
鬼穴歌,孫真人針版,徐秋夫版,注意事項,

鬼穴歌

孫真人針版

百邪顛狂所為病,針有十三穴須認,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
一一從頭逐一求,男從左起女從右,一針人中鬼宮停,左邊下針右出針,
十三鬼穴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針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壘入二分,
四針掌後大陵穴,入針五分為鬼心,五針申脈為鬼路,火針三下七鋥鋥,
第六卻尋大椎上,入發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針要溫,
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九針勞宮為鬼窟,十針上星名鬼堂,
十一陰下縫三壯,女玉門頭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針仍要七鋥鋥,
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須名是鬼封,手足兩邊相對刺,若逢狐穴只單通,
此是先師真妙訣,狂猖惡鬼走無蹤。
相關解釋為:
一針鬼宮,即人中,入三分。二針鬼信,即少商,入三分。三針鬼壘,即隱白
入二分。四針鬼心,即大陵,入五分。五針鬼路,即申脈火針),三下。六針鬼枕,即風府,入二分。七針鬼牀,即頰車,入五分。八針鬼市,即承漿,入三分。九針
窟,即勞宮,入二分。十針鬼堂,即上星,入二分。十一針鬼藏,男即會陰,女即玉
門頭,入三分。十二針鬼臣,即曲池(火針),入五分。十三針鬼封,在舌下中縫,
刺出血,仍橫安針一枚,就兩口吻,令舌不動,此法甚效。更加間使後溪二穴尤妙。
男子先針左起,女子先針右起。單日為陽,雙日為陰。陽日、陽時針右轉,陰日、
陰時針左轉。

徐秋夫版

人中神庭風府始,舌縫承漿頰車次,
少商大陵間使連,乳中陽陵泉有據,
隱白行間不可差,十三穴是秋夫置。
註:摘自《針灸聚英
十三鬼穴療法適用於一切精神疾患,如癔病、精神分裂症、癲狂等,也可用於由高熱所致的狂躁不安等證。現在多用孫思邈的十三鬼穴。古代多有祟病的記載,即古人認為有鬼怪暫存在人體中不肯離去,使得人出現一系列異常表現。

注意事項

刺入鬼穴時,醫者即當大聲向病人呵斥;何妖何鬼為禍?!病人自說來由,用筆一一記錄,言盡狂,方宜退針。
又有人言,套用十三鬼穴禁忌很多,一是施針者的生辰八字至少占2個寅時;二是要用銀針,以引鬼出身;三是以勸說為主,不要扎完13針,最多6~7針,驅走妖鬼即可,不要趕盡殺絕,否則醫者會自找麻煩。針灸醫生當慎用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