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導航RNAV

區域導航RNAV

隨著VOR/DME成功地運用於導航和機載計算設備,出現了RNAV概念並得以初步套用。RNAV被確認為一種導航方法,即允許飛機在相關導航設施的信號覆蓋範圍內,或在機載自主導航設備能力限度內,或在兩者配合下沿所需的航路飛行。這也正是目前陸基航行系統條件下RNAV航路設計的特點。雖然可依靠機載計算組件作用,在導航台的覆蓋範圍內設計一條比較短捷航路,但仍按地面是否有導航台來設計航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導航RNAV
  • 好處1:改進了飛行員的位置意識
  • 好處2:減少了飛行員和管制員的工作量
  • 好處3:最佳化後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 好處4:更短、更直接減少航油的消耗
  • 類型:定位精度(95%) 套用
發展背景,基本套用,使用好處,RNP,概念定義,航路RNP,舉例說明,主要作用,其它相關,

發展背景

空中交通史上的首批航路是沿地面台點設計的,在作出向、背台飛行的區別和台點的頻率、航路寬度、飛行高度的規定後,飛機按設計的航路飛行,管制員按該航路計畫實施管制。由於當時還沒有機載計算組件,飛機按逐台導航方法飛行。 陸基系統的RNAV航路可縮短航線距離,但飛行航路仍受到地面導航台的限制。衛星導航系統的套用,從根本上解決了由於地面建台困難而導致空域不能充分利用的問題。星基系統以其實時、高精度等特性使飛機在飛行過程中能夠連續準確地定位。在空域允許情況下,依靠星基系統的多功能性,或與FMC的配合,飛機容易實現任意兩點間的直線飛行,或者最大限度地選擇一條便捷航路。一般來說利用衛星導航,飛行航路不再受地面建台與否的限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航路設計的任意性。因而衛星導航技術的套用使RNAV充分體現了隨機導航的思想。

基本套用

發展區域導航是為了提供更多的側向自由度,從而有更多的能完全使用的可用空域。該導航方式允許航空器不飛經某些導航設施,它有以下三種基本套用:
1.在任何給定的起降點之間自主選擇航線,以減少飛行距離、提高空間利用率;
2.航空器可在終端區範圍內的各種期望的起降航徑上飛行,以加速空中交通流量;
3.在某些機場允許航空器進行RNAV進近(如GPS進近落地),而無需那些機場的ILS。

使用好處

RNAV設備是通過下列一種或幾種的組合來進行區域導航的:VOR/DME, DME/DME,LORAN,GPS或 GNSS,甚低頻波束導航系統,INS 或IRS。RNAV能快速修改航線結構,且容易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要求。使用RNAV能縮短、簡化航線,且如需要的話,能選出對環境影響最小的航線。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導航精確度和完整性將達到更高的水平,從而會出現間隔緊密的平行航線。RNAV可在飛行的各階段中使用,如正確使用的話將會帶來以下好處:
1.改進了飛行員的位置意識
2.減少了飛行員和管制員的工作量
3.最佳化後的航線/程式設計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4.更短、更直接的航線將減少航油的消耗
所需導航性能RNP與航路設計的參考

RNP

概念定義

RNP概念是1991、1992年間由FANS委員會向ICAO提出,在1994年ICAO正式頒布RNP手冊(Doc9613-AN/937)中定義為:飛機在一個確定的航路、空域或區域內運行時,所需的導航性能精度。RNP是在新航行系統開發套用下產生的新概念,RNP也是目前提出的所有所需性能RXP(X:C、N、M、ATM)中唯一有明確說明和規定的性能要求,而其餘的都在討論制訂中。儘管如此,RNP從頒布後就一直在完善和充實,隨著各種可用技術的成熟,RNP的套用領域還在延伸,規定的項目還在增加。

航路RNP

是在確定航路、空域或區域內,對飛機側偏的最大限制,如下表所示:
類型 定位精度(95%) 套用
RNP1 ±1.0海里(±1.85公里) 允許使用靈活航路
RNP4 ±4.0海里(±7.4公里) 實現兩個台點間建立航路
RNP12.6 ±12.6海里(±23.3公里) 在地面缺少導航台的空域
RNP20 ±20.0海里(±37.0公里) 提供最低空域容量的ATS

舉例說明

以規定的RNP1類型的航路為例,指以計畫航跡為中心,側向(水平)寬度為±1海里的航路。對空域規劃而言,可利用RNP1進行靈活航路的設計,運用在高交通密度空域環境,有利於空域容量的增加。同時,對飛機的機載設備能力而言,在相應類型航路飛行的飛機,若要保證在該類航路安全運行,必須具有先進的機載導航設備。飛RNP1航路的飛機必須具備利用兩個以上DME、或衛星導航系統更新信息的能力。同理,RNP4類型指以計畫航跡為中心,側向(水平)寬度為±4海里的航路。由於RNP4有較松的航路寬度要求,可適應於目前陸基航行系統支持的空域環境。在實際套用中,RNP概念即影響空域,也影響飛機。對空域特性要求而言,當飛機相應的導航性能精度與其符合時,便可在該空域運行。要求飛機在95%的飛行時間內,機載導航系統應使飛機保持在限定的空域內飛行。另外,能在高精度要求航路運行的飛機,也可以在較低精度要求航路上運行,反之則不行。

主要作用

表面看來,RNP是對套用於一定空域的機載導航系統精度要求的概念。實際上RNP對空域規劃、航路設計、航空器裝備等方面都產生著影響。在現行條件下,由於受到陸基空管設備和機載設備能力的限制,進行航路設計時都儘可能為飛機提供充裕寬度的航路,所以目前空域套用中,一條航路占掘較大空域,一個高度上設計一條航路是很常見的。在新航行系統環境下,實時通信監視能力可對飛行活動的連續監控,飛機機載導航精度提高,也使飛行總系統誤差減小,利用RNP概念可進行平行和直飛航路的設計,減小航路間隔和最佳化航路間隔,有效地提高空域利用率和容量。

其它相關

首先大家都知道北大西洋上面的NAT,歐美間快速通道,1976,77又開闢了另外的空域,但是其中的飛機有導航精度要求,就是MNPS,minimal navigation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基本要求是慣導加GPS,每架飛機都要認證。
1979年時候這個標準變本加厲擴大到整個北大西洋NAT系統,FL285到420,稱為MAPSA。具體內容是:95%時間不得偏離行道6.3(兩邊加起來12.6海里)海里,2000飛行小時最多一小時偏離30海里,8000小時最多一小時偏離50-80海里
80年代航空界喪心病狂地提出RNP,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原來的NAT MNPS區域改成RNP10,就是偏移航道不得超過5海里(兩邊10,以前標準就是RNP12.6)。
所謂RNP XX,就是95%飛行時間航道兩邊不得偏移XX海里
兩者都是從北大西洋導航系統基礎上發展出來,RNP是MNPS的加強版,作為RNAV的基礎,但是MNPS依然有效。RNP飛機必須通過國家級認證,在ICAO 9613號檔案精神指導下進行。在某些特殊區域還有RNP4-1的標準,RNP1就是PRNP,2004底之前歐洲空域要實現RNP1標準。
RNP已經向全世界逐步推廣,中國在這方面還在起步階段。
RVSM為縮短垂直間隔的英文簡寫。目前中國民航實施RVSM的高度為8700米至1230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