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詩歌

北朝詩歌

北朝文人詩的興起與南方經“侯景之亂”後一些文人的北逃有一定關係。北齊詩人中像蕭就是梁朝的宗室。他的《秋思詩》中“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兩句,頗受人稱賞,但也有人以為純系南朝詩風而不甚贊成。另一個由梁入北齊的文人顏之推,雖不以詩名,但他的《古意詩二首》及《從周入齊夜渡砥柱》等詩,風格亦較清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奉和山池
  • 文學體裁:北朝詩歌
  • 作者:庚信
基本信息欄,北朝詩歌興起原因,其他,社會政治局面,文學發展狀況,

基本信息欄

北朝詩歌是北朝統治時期各種詩人創作的具有北朝時期特色的詩歌
Beichao shige 北朝詩歌
由於北朝統治的黃河流域從西晉末年以後經歷了長期戰亂,而且北魏初年的帝王對漢族文化重視不夠,因此北朝的詩歌創作遠不如南朝繁榮,流傳下來的作品也較少。
北朝的文人詩興起很晚。在孝文帝元宏以前,作者甚少,流傳至今的只有高允宗欽段承根等人所作的一些質木無文的四言詩,以及高允擬漢樂府所作的《羅敷行》、《王子喬》等。四言詩全屬枯燥無味的說教,樂府詩亦一味模仿,而且缺乏文采。元宏遷洛以後,大力提倡漢化,北方的文人詩創作才略有起色。當時有詩流傳的如鄭道昭祖瑩元勰常景等。所存作品不多,藝術手法大抵仿效南朝,但並沒有達到南朝的水平。其中鄭道昭常景的作品似乎受南朝謝靈運、顏延之鮑照的影響較大,鄭道昭的一些寫景詩比較古奧,遣詞造句都近於鮑照與謝靈運,常景的《贊四君詩》則受顏延之《五君詠》及鮑照《蜀四賢詠》的影響較為明顯。他還仿劉琨作《扶風歌》15首,今已亡佚。祖瑩元勰的詩則模仿由南朝入北的王肅的詩。這些詩在藝術上不算很成熟,卻偏於慷慨悲涼,與南朝詩有所不同。《魏書·文苑傳》說到北魏自元宏以後,“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因為文學長期衰落之後,雖經統治者的提倡,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出現許多有較高成就的詩人。
北魏末年經過“六鎮”起義及“爾朱榮之亂”後,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以後又變成北齊和北周的對峙。其中東魏和北齊統治著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北方文人大抵聚居於鄴城。這時著名的詩歌作者有溫子、邢劭和魏收等。他們的詩主要取法南朝的齊梁詩人。據說溫子的作品流傳到江南,曾受到梁武帝蕭衍的稱賞。他曾寫過一些樂府詩,在形式上近於南朝民歌。而題材則多少受北朝民歌及涼州歌謠的影響。他最著名的《搗衣詩》受齊梁詩影響很深,而且與初唐某些詩人的詩風近似。據記載邢劭和魏收是北齊文人中兩個派別的首領。邢劭追步沈約魏收則效法任。他們的詩存者不多,但和南朝梁陳詩人相比,確實也無遜色。和他們同時的劉逖,也有一些較好的詩。這些詩很講究辭藻和對仗,標誌著北朝文人詩的藝術水平已逐步與南朝相接近。

北朝詩歌興起原因

北齊後期出現的陽休之、盧思道薛道衡等都生活到隋代。其中薛道衡的主要創作活動已在隋時。陽休之的作品較少,而且缺乏傳誦之作。盧思道則很有特色,他寫邊塞題材的詩,蒼涼而富有真情實感,開了唐代邊塞詩的先聲。
北齊對峙的北周,由於地處黃河上游文化比較落後的地區,所以本地出生的文人較少。不過由於北周的創建者宇文泰攻占了梁朝的益州(今四川一帶)和荊州(今湖北省襄陽、江陵一帶),又得到了庾信、王褒等南方詩人,所以現存北周詩的數量超過了北齊庾信和王褒的傳世佳作都是到了北方之後寫成的。比起在南方時的作品,其詩風也有改變,如庾信在南朝寫的詩多清綺柔靡之色,沒有脫出“宮體詩”的範疇;而到北方以後,則頗多沉鬱悲涼之辭。其代表作《擬詠懷》尤為突出。所以杜甫曾說:“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戲為六絕句》)這種變化是與作者生活經歷及遭遇分不開的。王褒的情況也與庾信相類似。他的詩數量較少,其中被人們傳誦的主要是邊塞之作。像《渡河北》等名篇,和盧思道作品有些類似。

其他

除了王褒庾信外,據《周書·王褒庾信傳論》說,北周明帝宇文毓、趙王宇文招、滕王宇文都能詩。他們的作品受王褒、庾信的影響較大。
北朝詩興起較晚,在形式和技巧方面,學習了南朝的詩歌。但由於社會生活與南朝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北朝詩在內容與風格上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社會政治局面

南北方相對穩定.南方政權更替頻繁,一定程度上造成社會的不安定.但這種政權更替不是在社會大崩潰的情況下完成的,其破壞性相對要小得多.所以,南朝的經濟,文化仍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文學發展狀況

南朝的帝王與貴族大多滿足於江南富庶的經濟所提供的物質與文化享受,因此政治上缺乏雄心與自信,人生態度也缺乏強烈的衝動,文學難以形成雄壯有力的美學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