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北京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科學院下屬的5座天文台之一。1958年籌建,總部設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引。2001年,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覆了中科院《關於組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請示》,撤消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成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原北京天文台所在地作為國家天文台總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 外文名: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官網:http://www.nao.cas.cn/
  • 成立時間:2001年4月
  • 地點:北京
  • 刊物:《北京天文台台刊》
天文台簡介,下屬機構,歷史沿革,研究領域,天文刊物,

天文台簡介

原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北京天文台是以天體物理研究工作為主的綜合性天文台。有天體物理、光電成像、光學和自動化等實驗室,還有沙河、興隆、密雲、懷柔和天津5個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成立於2001年4月,系由中國科學院天文領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併整合而成,包括總部及4個直屬單位,總部設在北京,直屬單位分別是:雲南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新疆天文台和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繼續保留院直屬事業單位的法人資格,為國家天文台的組成單位。
國家天文台總部成立於2001年,由成立於1958年的北京天文台和成立於1999年的國家天文觀測中心合併組成;雲南天文台成立於1972年,其前身是原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遷回南京時留在昆明的工作站;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成立於2001年,其前身是南京天文儀器研製中心的科研部分及高技術鏡面實驗室;新疆天文台成立於2010年,其前身是烏魯木齊人造衛星觀測站;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成立於1957年。
國家天文台堅持“三個面向”、“四個率先”,主要從事天文觀測與理論及天文高技術研究,並統籌我國天文學科發展布局、大中型觀測設備運行和承擔國家大科學工程建設項目,負責科研工作的巨觀協調、資源最佳化和人才配置。國家天文台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星系宇宙學、恆星和緻密天體、太陽磁活動和日地空間環境、套用天文、空間科學和深空探測、天文新技術和新方法。總體發展戰略目標是:在面向國家戰略需求方面,成為國家空天安全等領域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軍”;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形成宇宙大尺度結構、銀河繫結構和演化歷史、恆星和緻密天體、系外行星搜尋、太陽物理等若干國際著名的學術集團。將國家天文台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集:天文學前沿研究,天文技術與方法創新及套用,重大觀測裝置建造與運行,國家月球與深空探測科學套用中心四位一體的綜合性國立天文研究機構。“三個重大突破”為:1、依託LAMOST等光學望遠鏡研究銀河繫結構和化學-動力學演化歷史,2、依託探月、深空探測、地面太陽觀測裝置研究太陽和太陽系,3、建設FAST等射電望遠鏡、開展前沿射電天文和套用研究。“五個重點培育方向”為:1、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形成和演化,2、銀河系、恆星和緻密天體研究,3、黑洞等劇烈活動天體研究與空間天文、技術,4、世界先進水平極大口徑光學/紅外望遠鏡關鍵技術,5、面向國家空天安全的套用天文研究和體系建設。
瞄準天文學科的前沿方向和重大問題,推進學科建設與院屬大學深度融合、形成科研與教育緊密結合的創新模式,國家天文台牽頭籌建“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依託天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及重要天文觀測設備,牽頭籌建面向國內外開放的“中國科學院天文大科學研究中心”;參與組建科研任務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的“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研究院”。
國家天文台建有光學天文、太陽活動、月球與深空探測、空間天文與技術、計算天體物理、天文光學技術、天體結構與演化七個院重點實驗室,並與二十餘所大學、科研機構或高新技術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成立聯合研究中心或實驗室。在河北興隆,密雲,懷柔,天津武青,昆明鳳凰山,麗江高美谷,澄江撫仙湖,新疆南山、奇台、喀什、烏拉斯台,西藏阿里、羊八井,內蒙古明安圖,吉林淨月潭等地建有觀測台站。中國科學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依託在國家天文台。
國家天文台負責運行國家大科學裝置—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並負責在貴州省大窩凼組織實施國家大科學工程—500米口徑球冠狀主動反射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建設工作。國家天文台擁有2.16米光學望遠鏡、2.4米光學望遠鏡、50米射電望遠鏡、40米射電望遠鏡、25米射電望遠鏡、1米太陽塔等一批中等口徑天文觀測設備。
截至2014年底,國家天文台共有在職職工1268人。其中科技人員1203人、科技支撐人員399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75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309人;全所進入創新崗位661人。
共有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千人計畫)入選者2人,“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6人(新增2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34人(新增3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選者92人(新增1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4人(新增2人)。
國家天文台現為天文學專業一級學科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和光學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二個專業學碩士培養點,設有天文學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共有在學研究生495人(其中碩士生265人、博士生230人)、在站博士後58人。
2014年,國家天文台共有在研項目1047項(包括新增項目371項)。其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13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3項(新增1項)、承擔(或參加)課題17項(新增4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項目(含軍口)20項(新增9項),主持(或承擔)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1項(新增1項),主持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2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新增0項),主持(參加)重大項目課題4項(新增1項)、重點項目8項(新增2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項(新增2項)、創新群體研究項目1項、面上項目111項(新增32項)、聯合基金項目17項(新增6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79項(新增61項);主持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B類專項1項(新增0項,其中主持項目2項、課題12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課題14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19項(新增5項)、(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財政部和院)重大儀器研製項目2項(新增1項);院級科研裝備研製項目1項,承擔院級國際合作項目4項(新增1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39項(新增4項)。
郭守敬望遠鏡(LAMOST)於2014年6月圓滿完成第二年正式巡天。2014年12月30日正式發布DR2數據集,釋放光譜數總計413萬,並包括220萬顆恆星的光譜參數星表,為目前世界上獲取的最大參數星表。國家天文台聯合理化所、光電所與 TMT 項目總部專家一起,成功進行系列雷射導星聯合外場試驗。在絕大多數重要的性能指標方面,已達到了 TMT多層共軛自適應光學 MCAO 系統的嚴格使用要求。中國科學院先導B“宇宙起源”專項運行一年以來,約190篇論文標註由專項資助,觀測平台顯著增強,TAP計畫增加了重點項目、射電觀測(VLBA,JCMT)和太陽觀測(NST)。國家天文台與北大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作為第一作者,通過觀測研究表明中等年齡的大質量星團可能依舊是由單星族構成的,該研究顛覆星團演化的傳統理論認知,科研成果2014年12月發表於《自然》雜誌(Nature)。外籍青年科學家2014年8月受邀在《自然》雜誌(Nature)發表特約評論(News & Views),對同期期刊關於有可能確認超新星 2012Z 前身星的科研論文進行評述。國家天文台研究人員還參與了人類首次在矮行星周圍發現環結構,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自然》雜誌為此事件召開了專門新聞發布會。
國家天文台全年共發表學術論文774篇(含會議論文)、出版著作6部,全年新增專利受理78件,專利授權32件。2014年,國家天文台在探月工程任務中取得了一批科技和榮譽獎項,13位同志獲得國家六部委頒發的“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突出貢獻者”稱號;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獲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工人先鋒號”、及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的“中國五四青年獎章集體”榮譽稱號;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團隊獲中央國家機關工會聯合會頒發的“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狀”。“大視場多色巡天”、“太陽大氣磁場重建與結構研究”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星地融合廣域高精度位置服務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五單位)一項;雲南天文台“共雙星系外行星和小質量天體的觀測與研究”獲雲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一項;新疆天文台科研成果獲第十三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二項;南京天光所王亞男研究員獲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國家天文台參與的赫歇爾空間天文台SPIRE設備團隊獲得英國皇家天文學會2014年度團體成就獎。
2014年,三十米巨型光學/紅外天文望遠鏡(TMT) 國際合作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國家天文台與多家國際夥伴組成TMT國際天文台有限責任公司(TIO LLC)。積極推進平方公里射電望遠鏡陣(SKA)項目,參與國際SKA組織的新版《SKA科學白皮書》工作等。東亞核心天文台聯盟(EACOA)工作持續開展,2014年12月“第一屆東亞天文台(EAO)董事會”正式成立EAO機構,中國作為EAO成員正式參與接管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 (JCMT)的科學運行管理。中法“起源”聯合實驗室常態支持科研互訪項目,召開雙邊學術研討會,被列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之一。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暨中智天文聯合研究中心運行順利,成功召開第四屆中智雙邊天文科學研討會。中阿合作40米望遠鏡(CART)項目獲得阿根廷科技創新部正式立項,中阿合作雷射測距觀測(SLR)項目順利進行。成功舉辦多次機制性雙邊和多邊國際會議,獲得中國科學院各類外籍專家項目支持總計12人次,其中兩人獲得國際傑出學者(原愛因斯坦講習教授)項目支持。在研及新增國際合作項目共五項。有償使用國外望遠鏡計畫(TAP)成功完成第六、第七期觀測計畫,並新增兩台望遠鏡。科研人員出訪及外國專家來訪工作穩步開展。美國NASA局長及多國和地區的官員來訪,簽署多個國際合作協定。
雲南省天文學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文學會分別掛靠雲南天文台和新疆天文台。
國家天文台創辦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核心英文學術期刊《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RAA),還辦有中文核心期刊《國家天文台台刊》、《天文研究與技術》和現代科普刊物《中國國家天文》。

下屬機構

興隆觀測站地處河北興隆縣的群山中,海拔940米,東經 117°30′,北緯 40°24′。儀器有口徑2.16米的反射望遠鏡、口徑1.26 米的紅外望遠鏡、物鏡和改正鏡口徑分別為90和60厘米的施密特望遠鏡、口徑60厘米的反射望遠鏡等。該站主要從事恆星物理、星系物理等方面的各種課題的觀測和研究。
沙河觀測站地處北京北郊昌平縣沙河鎮, 海拔 40 米,東經116°20′,北緯 40°06′,主要儀器有光電等高儀、光電中星儀、光學跟蹤經緯儀、人造衛星雷射測距儀、雙頻都卜勒測速儀和原子鐘。該站側重於時間工作、地球自轉和人造衛星運動的觀測研究。
密雲觀測站位於北京密雲水庫北岸,海拔150米,東經116°45′,北緯 40°33′,安裝有由 28面直徑 9米的拋物面天線構成的米波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 ,主要從事宇宙射電和射電技術的觀測和研究。
懷柔觀測站位於北京懷柔水庫北岸的一個小島上,東經 116°30′,北緯40°20′,主要設備是太陽磁場望遠鏡和多通道太陽望遠鏡,主要從事太陽磁場和速度場的測量和研究。
天津觀測站原系紫金山天文台所轄的國際緯度站,後歸北京天文台所屬。該站位於天津西郊曹莊附近,東經117°03′,北緯39°08′。儀器有真空照相天頂筒、天頂儀等,主要從事緯度觀測和極移的研究。

歷史沿革

北京的天文觀測和研究,起於元朝至元十六年,郭守敬和王恂在元大都(今北京)所建司天台, 明清兩代改名觀象台,民國初年改為中央觀象台。
1958年,中國科學院始建現代化的北京天文台。40年來,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先後在興隆、懷柔、密雲、沙河和天津建成了五個觀測基地,裝備了遠東最大的光學望遠鏡——2.16米光學望遠鏡、多通道太陽磁場望遠鏡、米波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1.26米紅外望遠鏡以及一些中小望遠鏡,並配備有先進的探測器。1991年和阿根廷聖胡安大學聯合建立了南半球觀測點。
北京天文台的觀測設備對國內外天文台家開放,它同全世界三十多個天文機構進行密切合作。
1999年4月16日,中國科學院決定在院屬五台三站一中心的基礎上,批准組建“國家天文觀測中心”。其中的“五台”分別是: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雲南天文台和陝西天文台;“三站”分別是:烏魯木齊站、長春人衛站和廣州人衛站;“一中心”是南京天文儀器中心。“國家天文觀測中心”組建後,原陝西天文台成為現在的國家授時中心,廣州人衛站併入廣州能源研究所。
同年4月23日,國家天文觀測中心(北京天文台作為其總部所在地)舉行成立大會和掛牌儀式。5月19日,艾國祥被任命為國家天文觀測中心主任。
2001年4月21日,中國科學院正式批准成立國家天文台。國家天文台由總部(原北京天文台)及雲南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烏魯木齊天文站和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等單位組成。

研究領域

北京天文台是一座以天體物理研究為主的天文台。它從事恆星、太陽、星系和宇宙學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在超新星、類星體與活動星系核和近地小行星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新發現,在太陽活動區磁場與速度場、太陽射電、變星與不穩定星、恆星的化學演化、星系與活動星系核、米波天文、射電VLBI、宇宙大尺度結構和天體劇烈活動的多波段研究中,在基本參考系和地球動力學研究中, 獲得大量成果;主持和參與的項目獲國家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中國科學院特等獎2項、一等獎19項。
著眼於21世紀天文學的發展,北京天文台承擔著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的建設任務,並積極預研空間太陽望遠鏡和推進多國合作的巨型射電望遠鏡計畫。經過結構調整與改革的北京天文台,以形成由一批傑出的學術帶頭人和優秀青年組成的精悍的科研群體,正朝氣蓬勃的邁向21世紀。在我國科教興國戰略實施創新工程中將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天文刊物

1974年冬,中國科學院和國務院科教組要求北台承擔兩大課題“中國天文學史的研究與編寫”和“古代天象記錄的整理研究”。對於前一課題,北台派鄭文光等人,依靠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專業人員,以及紫台、陝台、北京天文館人員的共同參與,於1978年末完成《中國天文學史》,1979年完成《中國天文學簡史》,1981年7月完成《天文史話》三部著作的編寫和出版。
對於後一課題,北台莊威鳳、王立興等與紫台、南京大學等協作單位組成“天象資料組”,會同二十六省、市、自治區有關單位約三百人,歷時三年,查閱了包括二十五史等約十五萬卷史書和全國所有地方志及其他古籍,共收集到天象記錄1萬多項和相當數量的天文史料,經過十年左右的精心整理,於1988年完成《中國古代天象記錄總集》,1989年完成《中國天文史料彙編》第一卷,1985年完成地方志工具書《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的編寫和出版。這是天文史學界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
此外業務科與一些科研人員不定期地油印出版《天文動態》內部刊物,專門刊登天文學國內外最新發展動態,活躍了台內外學術氣氛。1972年9月《北京天文台台刊》(中文版)正式創刊,並請郭沫若院長題寫了刊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