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狼村

平遙縣中都鄉北三狼村位於平遙城西約八公里,東臨中都鄉政府,西臨汾河邊境,南臨南三狼梁周,北二公里是省道汾屯線,全村有四個村民小組,2325人,3097畝耕地,耕地面積全屬水澆地,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及開拓進取、發展經濟的大好形勢下,全村以發展經濟為主,以工業反哺農業、牧業的指導方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三狼村
  • 地理位置:山西省平遙縣中都鄉
  • 人口:2325
  • 耕地面積:3097畝
地理位置,村情概況,安全生產整治實施方案,歷史名人,

地理位置


北三狼村位置

村情概況

目前全村有中小型鑄造廠21個,5個模具廠,1個仿古漆器廠,不僅占用了本村的剩餘勞動力,而且還有臨近縣、臨近省地的民工約1500餘人,光鑄造業年產量5萬噸以上,年產值1.5億左右,成為平遙以及晉中市納稅大村,在農業上農民高投入、高收入、高效益,全村農作物畝產量約1000餘斤,養雞、養牛業正在興起,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5020元,在2005年由各企業投資鋪設了貫穿全村境內的水泥路3公里,全是高質量、高噸位標準,還鋪設了村內四條主要街道硬化,目前全村人心和諧,村民安居樂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上奮發圖強,向著小康村快速邁進。村企業的發展由原來廠房簡陋,發展到今天規模宏大、產品品種齊全,市場廣泛,深受廣大客戶的好評。企業弘揚艱苦創業,勇創一流精神。堅持生產、行銷、建設並舉的經營方針,奉行以市場為導向,質量為生命,創新為宗旨,開拓創新,廣攬人才,勵精圖治,加大產品開發力度,嚴格質量管理。技術力量雄厚,產品規格齊全,,產品銷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瀋陽、重慶、湖南等地、在新的市場浪潮中將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為推動地方區域經濟多做貢獻、再鑄輝煌。

安全生產整治實施方案

一、對北三狼各企業,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安全排查,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各企業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即法人代表)對所負責的安全生產工作所涉及與安全有關的行政事項負全面領導責任。各企業,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配備專職或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堅持定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布置安全工作,定期安全檢查,制止違章現象,加大隱患整改以及事故查處力度。
二、檢查內容:
1,是否履行了相關審批手續,是否依法取得了國家以及省規定的有關證照,有關證照的來源是否合法。
2,設計,建築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是否通過有關部門的審查和驗收,生產系統是否安全運行。
3,是否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是否建立了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4,是否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和比例提取了安全費用
三、整治方式
1,自查自整
北三狼各企業,各經營單位要按照規章和行業標準的要求對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面對照檢查,並採取自整措施。凡存在違反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立即停止,並由負責人簽字後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凡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要立即制訂整改方案,並明確整改責任人,按時整改。凡證照齊全,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要加強日常安全管理,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全全生產。
2,排查整治
對北三狼村的企業全面排查摸底後分類上報鄉專項整治辦公室。不符合規定的該關閉的關閉,該停產或者停業整頓,正常生產經營單位要列入生產經營單位名單,由專項整治有關部門監督。

歷史名人

宋夢槐(1853-1938),字位三,鹹豐三年(1853)農曆二月出生於北三狼村一個貧寒農家。其父宋紹武夜夢大槐樹以為吉,便給兒子起名宋夢槐。7歲入本村秀才宋學謙辦的私塾讀書。後宋學謙見其才華過人,便慷然相助,免費教學至17歲考取秀才。之後,宋夢槐在科讀的同時,兼攻醫著。光緒十九年(1893)應試中舉,任職廣東省,以通判署番禺縣事,後入京為吏部司官,因給榮祿及妻室治病有方,得榮祿器重,力薦於慈禧太后。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時,任職於武衛軍,獲武衛軍軍餉和同僚的私財,計八萬兩白銀。後在平遙城買七間七檁包廈廳等三處大宅院,且在北京、太原、平遙買鋪面,開設顏料莊、銀號、轉運站等。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派遣將領盧永祥赴太原討伐宣布起義的閻錫山部。盧一路搶劫百姓,行至平遙時,民眾惶惶不安,拒盧軍於城垣之外。盧氣急敗壞,下令在西門外紮寨安營,聲稱血洗平遙。宋急忙出面,會同字號、店鋪、商會,匯銀兩籌軍餉飭賞盧軍,並在西城樓上與盧永祥對話。盧接受條件,在西門外大吃大喝三日才揮軍趙城。盧到趙城後,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無所不為,訊息傳至平遙,民眾對宋大膽出面施巧計安撫盧永祥而使平遙免受其害,十分感激。
民國27年(1938)2月13日,日軍血洗平遙城後,派員至宋公寓請其到商會。在宋家大院地窖內藏有高桂滋部軍官30餘人,還有縣長姜成有、公安局薛來公及左鄰右舍婦女甚多,皆庇護於宋的保護傘下。宋安置妥當後才前往商會周旋。在日軍面前,宋極力主張:街巷遍地屍橫,應先清理街市、戰場,然後再查戶籍。借清理街市之機,使高桂滋部之軍官和縣長等以戎裝改換便衣,抬著同胞戰友的屍體,到荒郊僻野處下葬,趁機逃出,死里得生。
民國27年(1938)11月,宋齎志而終,享年86歲。出殯時,眾店鋪及民眾捐資3000多元,葬禮隆重。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及商號派人送葬。高桂滋部下聞訊也開了追悼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