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八景之化成晚鐘(化成晚鐘)

宜春八景之化成晚鐘

化成晚鐘一般指本詞條

宜春八景之化成晚鐘位於宜春市區西北郊、秀江北岸,海拔163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宜春八景之化成晚鐘
  • 占地面積:50畝
  • 門票價格:免費
  • 所屬國家:中國
  • 別稱化成岩
  • 海拔:163米
  • 所在地:江西宜春
  • 建議遊玩時間:2-4小時
化成晚鐘,地理位置,歷史記載,典故傳說,“過化成就”之德,“達禪尼姑”出家,

化成晚鐘

韓愈詩云“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二千二百多年悠久歷史的宜春城,是江西最早置縣的三大古城之一,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袁州治所。“宜春八景”一詞的歷史稱謂始於明代。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袁州推官徐之孟對袁州珠泉倍加賞識,便在泉上建亭、甃池建橋,從此把一泓清泉闢為觀賞勝景。萬曆末年,袁州知府黃鳴喬重修樓台,創建珠泉寺,“軒豁深窅,為宜巨觀”。至此,遂與宜春台、化成岩、盧洲等連成一氣,形成“宜春八景”:春台曉日、化成晚鐘、釣台煙雨、南池涌珠、盧洲映月、袁山聳翠、雲谷飛瀑、仰山積雪。逝者如斯夫。
宜春八景之化成晚鐘
歷經數百年的滄桑,古時“宜春八景”今安在?登上宜春台,面對四周的高樓大廈,已不能心生把酒對歌的豪氣;走近化成岩,再也聽不到悠揚的鐘聲;震山腳下原深數米的溪流早已淤塞上十年,無法重現“釣台煙雨”之詩情畫意;而就在宜春火車站南側的南池路上,很不容易找到“南池涌珠”,但已深藏一隅,只有“立宗元僧造建”幾個字留下歷史的烙印,可以讓人們發思古之柔情。當代宜春畫家嚴興河老師在其宜春台書畫院繪製了“宜春八景圖”。

地理位置

“化成晚鐘”景點位於宜春市袁州區西北郊、秀江北岸的化成岩,山勢從河岸平地崛起,海拔163米。洞幽石怪,自成岩壑,以“清奧”見稱,素來譽為“江南一勝”和“天然圖畫”。每當漁舟唱晚,牧笛催歸之際,寺內鐘聲悠揚,頓增古樸氣氛。宋人趙善堅《化成岩》一詩,有“僧居羅上下,鐘聲答晨暮”句。故題曰:“化成晚鐘”。

歷史記載

唐初,在山的半腰處建有化成寺。寺坐北向南、依山面水。唐李德裕貶袁州長史時,曾寄寓於此。邑人盧肇、黃頗曾執經問難,得益非淺。後盧肇以“詞賦魁天下”,易重聯科點狀元。自此,人文輩出,化成岩更為後人所景仰。為紀念名賢,宋紹光十九年(1149年),州判汪應辰首先立祠供奉;元延祐間(1314~1320年),鎮守萬戶那海刻李德裕像於岩下石上,並建祠宇,匾曰:知李;明萬曆五年(1577年)知府鄭淳典又加修葺,增立山門,匾曰:化成岩。自後還建立妙峰、仰止、振鷺、倚岩、翠靄、妙高、介休、語石、保全等軒於岩上,建高塔於岩頂,飛檐碧瓦,朱牆花牖。後毀於兵燹。千百年來,過境名賢,在鄉宿學,登臨攬勝,俯仰遺蹟,形諸題詠,幾近百章。
宜春八景之化成晚鐘
自唐以來,僧人亦在上岩建佛寺,曰開化院;下岩曰惠明院。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開化復修。清康熙初僧人念融重建,知府李芳春題額曰:“贊化裁成”,後遂稱“化成岩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同知楊應瑤改建為清音閣,祀李衛公。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僧人募建關帝殿,增建東曰敬業堂,西曰面壁軒。直至建國時,仍有僧尼看守。

典故傳說

“過化成就”之德

化成岩的名字來自於清乾隆年間楊應瑤的一篇文章《復修化成岩李衛公祠碑》:“袁之文章節義自肇始,公(李德裕)實成之……公之作新僻壤,振拔士類,其過化存神,成就斯郡,其淺鮮哉!”後宜春人就以其“過化成就”之德,名其所居山岩為“化成岩”。“夢回先秦”沒有觀乎宜春這段人文,也就化成不了化成岩的含義。這段歷史在李木子先生的《宜春古今談》中有記錄:“唐朝宰相李德裕左遷宜春時曾在岩旁古剎里讀過書。他在那裡既寫有文章,‘昭諸史冊’,又‘拔士類’,指點宜春盧肇等人攻書作文,後來盧肇還跳龍門,中了狀元。這樣,‘其過化存神,成就斯郡者豈淺鮮哉’!因而那裡的‘一丘一壑’,都因為李德裕的聲望而‘增重’,‘以化成名岩而終不可諼也’。”諼,音宣,“忘記”的意思。
宜春八景之化成晚鐘

“達禪尼姑”出家

明時曾有一尼在此修行,俗姓錢,名素琴,其父曾在高安為官,因虧空官銀不得不破家賠償,故而致其女墜入歡場賣笑。後遇宜春縣舉人唐大年,兩情相悅,遂嫁為小妾。唐大年去世後,錢氏攜一小婢出家為尼,法號達禪。棲身於宜春城西觀音庵(舊址在老汽車站附近)。唐大年的同年舊友李某不忍,遂募數百金,修葺化成古寺,以為達禪淨修之所。達禪會些武功,乃唐大年所授。達禪喜詩詞書畫,曾手繪“新篁滴翠圖”立軸一幅,懸於寺壁,上題句云:“借來千點湘妃淚,寫就新篁竹數枝。”透出其悲愴痛苦的內心世界。達禪之徒萍鄉寶積寺方丈來宜春,曾在寺殿後牆嵌石書聯一幅感念這位才貌雙絕的尼姑,云:“化度憶前游,數月依棲,每聽鸞音開我達;成全思此日,三壇說法,敢希龍女證心禪。”聯語句尾,嵌入“達禪”二字,並鐫款云:“達禪大士淨修化成古寺,一心苦行,超人信仰,年近七十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