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俗語,意思是國家邊患尚在,以保衛國家為己任的戰士顧不上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 類別:俗語
解釋,出處,

解釋

意謂國家邊患尚在,以保衛國家為己任的男子漢顧不上家。

出處

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編撰的《漢書》記載,西漢大將霍去病擊潰斬殺10餘萬匈奴部隊後,漢武帝劉徹為表彰其赫赫戰功為他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宅院府第,霍去病堅辭不就並氣概豪壯地說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玉嬌梨》三:白公聽了,勃然變色,說道:“古人有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且死生禍福,無所定也,君所命也。今日既奉使虜庭,此七尺之軀已置之度外,何況功罪!何況弱女!學生頭可斷,斷不受人脅制!”
《洪秀全演義》四:自古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況小弟家裡尚能過活。今……便同往教堂便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