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日罕特姓

包日罕特包日罕特,讀音作bāo rì hàn te(ㄅㄠ ㄖˋ ㄏㄢˋ ㄊㄜ)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時期察哈爾蒙古包日罕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日罕特姓
  • 讀音:bāo rì hàn te
  • 出自:明朝
  • 分類: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姓氏淵源:,郡望:,

姓氏淵源:

包日罕【包日汗】,是蒙語“包佛王”;特,是蒙語“貴姓”、“氏族”、“望族”之意;元太祖後裔包日罕特姓,即蒙古語“包佛王貴姓”之意,指地為姓,即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包日罕地區,該地區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鐵礦,是古代蒙古族人視為珍寶之地,因而察哈爾蒙古人包姓中有人引以為姓氏。
“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汗之宮殿的侍衛”。蒙古察哈爾部的前身,是成紀司汗【成吉思汗】的護衛軍,當時這支一萬餘人的軍隊是從蒙古各個部中擇優挑選混合組成,駐紮在成紀司汗【成吉思汗】大帳周圍,日夜警戒汗帳內外,還兼管汗帳中的兵器、車馬、文書、飲食、府庫等事務。察哈爾部因勇猛善戰和周密的護衛,贏得了成紀司汗【成吉思汗】的稱頌和喜愛,讚譽其為“利劍之鋒刃、盔甲之側面”。此後,這支護衛軍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勢力非常強盛的部落集團。
古代蒙古察哈爾部,原駐牧於阿爾泰山,強盛於明朝時期,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其汗是元太祖嫡系後裔為蒙古各部的“共主”,世襲蒙古汗位。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分八個鄂托克(部),即敖漢部、奈曼部、蘇尼特部、烏珠穆沁部,稱嶺南四察哈爾鄂托克;另外的鄂托克部、主固特部、布里雅特部、阿刺齊特部,稱嶺北四察哈爾鄂托克。統稱為察哈爾八部萬戶,為蒙古左翼三個萬戶之一。
清朝皇帝又將察哈爾部蒙古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都有察哈爾部蒙古,但族人相對集中分居於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地區。
公元十七世紀三十年代,滿清政府將察哈爾蒙古部眾遷徙到今河北的張家口、宣化、山西大同邊外安置。後來乾隆大帝為保衛和開發新疆地區,有計畫地戍邊移民,分別徵集滿族、錫伯族、鄂溫克族(索倫部)、察哈爾蒙古部的兵丁移駐新疆西北邊塞。到清乾隆二十七~二十八年(公元1762~1763年),一部分察哈爾蒙古兵丁攜家眷遷駐新疆,安置於博爾塔拉充實邊防,永久駐守,其後裔子孫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部分蒙古族人。
包日罕特姓,成為察哈爾蒙古蘇尼特部中的一支氏族,居蘇尼特旗包日罕地區,在清朝中期以後,多冠漢姓為包姓、寶姓、金姓、鐵姓、等。

郡望:

蘇尼特旗:“蘇尼特”一詞來源於蒙古族遠古一位部落首領之名,漢籍記為“雪尼惕”,後為蒙古族古代部落名,為遠宗室第十七世孫部落之名。蘇尼特分為兩旗:蘇尼特右旗通常稱西蘇旗,位於自治區中部,錫林郭勒盟西部,是錫盟的西大門,東鄰蘇尼特左旗、鑲黃旗,南靠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商都縣,西接烏蘭察布市的四子王旗,東北與本盟二連浩特市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國境線長十八公里。在歷史上,蘇尼特右旗曾是北方遊牧民族繁衍生息的遼闊草原,秦、漢時期為上谷代郡之北境,東漢時期為烏桓鮮卑居之,晉朝時期為鮮卑拓跋氏地,隋、唐時期為突厥所居,遼國時期為撫州,金國時期屬西京路,元朝期間始創立行省制度,歸興和路,建行省區劃。後金政權在統一漠南蒙古後,在後金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正式設旗的建制,成為右翼蘇尼特旗。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歸察哈爾省,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淪陷後屬偽蒙疆政府,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政權取代了世襲的右翼蘇尼特封建政權,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2月成立牧民會,同年8月成立蘇尼特右旗人民政府,1949年8月政府遷至溫都爾廟,1958年再遷至賽漢塔拉鎮。1969年11月,蘇尼特右旗劃歸烏蘭察布盟管轄,1980年5月,蘇尼特右旗重新劃歸錫林郭勒盟管轄。蘇尼特左旗通常稱東蘇旗,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北部,該旗東臨阿巴嘎旗,西接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市,南連正鑲白旗、正藍旗,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達三百十六公里,東蘇旗96.7%的面積屬於草原,其餘為丘陵、沙地和湖盆低地,湖泊十數個,大小清泉舉目皆是。東蘇旗屬半乾旱大陸性氣候,雨水偏少,日照充足,旗人民政府駐滿都拉圖鎮。據史料記載,公元十七世紀三十年代初,蘇尼特部落在額爾額貢嘎魯特、奈嘎力納布其圖等地遊牧。後金崇德三年(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其部族首領率部南下歸順清朝。公元1641年,滿清政府設定蘇尼特左翼旗和蘇尼特右翼旗,並延續至今。蘇左旗歷經三十五代君王,傳承王位三百零五年,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7月,蘇尼特左旗人民政府成立,旗政府設在滿都拉圖鎮。
博爾塔拉州:“博爾塔拉”是蒙古語,漢語譯為“青色的草原”。其悠久的歷史可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博爾塔拉曾為塞種人的遊牧地。西漢初期,博爾塔拉相繼為月氏、匈奴、烏孫等的遊牧地。西漢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漢朝派校尉常惠使持節護烏孫兵,博爾塔拉歸其節制。西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歸降漢朝,西漢政府設定"西域都護府",博爾塔拉為其管轄。魏、晉、南北朝時期,博爾塔拉為柔然、悅般的活動區域。西魏至隋朝,為西突厥占據。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西突厥歸屬隋朝政府,博爾塔拉一帶自此又與中央政府恢復了隸屬關係。到了唐朝時期,博爾塔拉才以“雙河”的名字出現於史冊。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契丹人耶律·大石在中亞地區建立了西遼王朝,葛邏祿遂隸西遼,並在今天的博樂市西南建立孛羅城(部分史藉中稱作“不刺”)。漢族隨契丹人西遷進入博爾塔拉。元、明時期博爾塔拉為蒙古族遊牧地。元朝實行中書省制度,博爾塔拉隸屬阿里麻里行中書省。成紀司汗【成吉思汗】曾把博爾塔拉在內的額敏河流域封為其三子窩闊台的領地。《元史·列傳》亦第一次把這裡稱為“博落脫兒”,也是今天“博爾塔拉”地名形成的開始。明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瓦剌人進入博爾塔拉遊牧,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準噶爾首領巴圖爾渾台吉徵服阿拉套山的兩個哈薩克部落,博爾塔拉為蒙古準噶爾部所轄。清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清朝中央政權建立。此時,瓦刺部逐漸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特和土爾扈特四大部,史稱厄魯特四部或衛拉特四部。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之後,準噶爾貴族內部因權力之爭發生內訌,內戰持續不斷。至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清政府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七十餘年,才最後平定了準噶爾上層貴族的地方割據勢力,繼而又平定了南疆大小和卓叛亂,重新統一了西域。清政府統一西域後,在軍事和經濟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政策和措施,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在惠遠設“伊犁將軍府”統轄除阿爾泰地區以外的整個新疆軍事和行政事務,同年在精河東岸築安阜城,在大河沿、大營盤、小營盤等地派兵駐防,在固爾圖、托多克(托托)、精河、托里、五台、四台、三台等地設軍台、營塘,並在博爾塔拉一些要害地界和國境線上還陸續設定了二十一所卡倫,保衛邊境。清乾隆二十七年,精河開始屯田,主要是兵屯、民屯和遣屯。屯田事業的興起和維、漢、回等各民族陸續遷入,不但使博爾塔拉的農牧業有了較快發展,而且為博爾塔拉現代民族格局逐漸形成提供了條件。清乾隆二十八~二十九年(公元1763~1764年),清政府分兩次從張家口徵調察哈爾蒙古族官兵兩千名西遷戍邊,其中一千八百名攜眷移駐博爾塔拉、哈布塔海和賽里木湖一帶。察哈爾蒙古族移駐博爾塔拉後,輪換駐守二十一個卡倫(邊境哨所)。蒙古族察哈爾八旗驍勇善戰,堅決反對分裂割據,英勇抵禦外侮,不愧為祖國的忠貞兒女。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年輕的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率領十七萬族眾,不畏艱辛、義無反顧地東歸祖國,他突破沙俄重重圍追堵截,只有七萬多人回到了祖國,其西路默門圖一旗約四百戶三千人被安置在精河一帶遊牧,隸伊犁將軍節制。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把西域改稱新疆。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農曆2月,沙俄侵入精河,逼迫駐牧精河的土爾扈特貝勒歸附,但其誓不相從,率眾奮勇迎敵。土爾扈特回歸祖國的義舉,是一部威武悲壯的史詩。民國二~三十一年(公元1913~1942年),博爾塔拉境內的精河縣、博樂縣、溫泉縣相繼設立,隸屬伊犁行政長公署管轄。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9月,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革命爆發。同年冬,博爾塔拉各族人民積極回響,開展游擊戰爭,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0年1月,人民解放軍進駐精河、博樂兩縣,揭開了博爾塔拉歷史的新紀元。1954年7月13日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