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雞雲南亞種

勺雞雲南亞種

勺雞雲南亞種(學名:Pucrasia macrolopha meyeri)是勺雞的亞種之一,屬走禽,體形適中,喙短,呈圓錐形,適於啄食植物種子;在雉科中,兩翅較尖長,不善飛;腳強健,具銳爪,善於行走和掘地尋食。雌雄兩性的頭部(包括臉部在內)完全被羽,無裸出部,並具有枕冠。雄性枕冠非常發達,並在枕冠左右各具一束更長的羽簇,從耳羽上面向後延伸,在發情活動時能豎立起來。棲息於高山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內的灌木、雜草叢生地帶。喜成對活動,秋冬季則結成家族小群。主要以植物的根、果實及種子為食。分布於中國四川、西藏和雲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勺雞雲南亞種
  • 拉丁學名:Pucrasia macrolopha meyeri
  • 別稱:雲南勺雞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雞形目
  • 雉科
  • :勺雞屬
  • 勺雞
  • 亞種:勺雞雲南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Madarasz, 1886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雌雄兩性的頭部(包括臉部在內)完全被羽,無裸出部,並具有枕冠。在雄性,枕冠非常發達,並在枕冠左右各具一束更長的羽簇,從耳羽上面向後延伸,在發情活動時能豎立起來。在雉科中,兩翅較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2枚短甚,第2枚與第6枚等長;第4枚稍較第3枚為長,同時也是最長的。雄性體羽大都呈矛狀,甚至在雌性也是這樣。較長的尾上覆羽,其羽色及排列方式與尾羽極為相似。尾羽16枚,呈楔尾狀;中央尾羽較外側的約長一倍;尾羽換羽從居中一對開始。跗蹠較中趾連爪稍長,雄性具有一長度適中的鈍形距。雌雄異色。
勺雞雲南亞種勺雞雲南亞種
雄性成鳥:與河北亞種相近似,但具赤尾。頭頂黑,有栗色羽乾細紋,後頭的較短:冠羽黃褐,較長者黑色;後頸黑;頸側白;頸基皮黃色,形成一個顯著的寬闊領狀斑。上體與河北亞種相似,但羽色較明亮;各羽具一寬闊的灰色羽乾紋,把兩條黑色側紋分開,羽緣灰色;翅上覆羽灰,而雜以棕和暗褐色;內側次級飛羽暗褐,雜以棕黃斑,羽的外緣亦棕黃。尾上覆羽及中央尾羽具有黑色條紋和雜斑;外側尾羽棕,外翈具寬闊的黑色次端斑及寬闊的白端。
雌性成鳥:似河北亞種,但背和胸更多棕色,外側尾羽亦棕褐,與雄性相似。

棲息環境

棲息於針闊混交林,密生灌叢的多岩坡地,山腳灌叢,開闊的多岩林地,松林及杜鵑林。生活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之間。棲息高度隨季節變化而上下遷移。喜歡在低洼的山坡和山腳的溝緣灌木叢中活動。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組成家族小群,夜晚成對地在樹枝上過夜。清晨及傍晚時覓食,邊吃邊叫。 叫聲似為 “ge—ge—ge—gegda”,最後一音極低微。以植物根、果實及種子為主食。主要是雲杉、樺樹、苔草、鱗毛蕨等木本、草本和矍類植物的嫩芽、嫩葉、花以及果實和種子等,此外也吃少量昆蟲、蝸牛等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西部巴塘一帶,西藏東南隅及雲南西北部麗江山脈一帶(留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月底至7月初,一雄和一雌配對。巢用樹枝、葉子、草片及植物碎屑等,築成平淺的窩,置於灌叢間的地面上。卵每產4~9 枚,通常5~7枚,呈淺黃色以至深濃的帶粉紅的皮黃色,而雜以深褐或褐紫色的粗斑,有時滿布無數細點,在卵的鈍端較多而密。勺雞是不易飼養的一種野禽,像血雉一樣。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