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歸山摩崖石刻

勝歸山摩崖石刻

勝歸山摩崖石刻位於浙江省餘姚市城北鄉報房村和餘姚鎮勝歸山村間(近康山),海拔147米,原名聖龜山,1981年6月餘姚縣人民政府將此地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勝歸山摩崖石刻
  • 海拔:147米
  • 原名:聖龜山
  • 別稱:打石山
基本情況,石刻來源,

基本情況

餘姚市勝歸山上多摩崖石刻,分東西中三處;東山崖分上下兩處,上山崖成葫蘆形,下有石宕,水色暗綠,喚聲回音蕩漾,深處刻有“餘姚壯觀”四個大字,山崖形勢雄偉險峻。下山崖呈卵圓形,前面有隘口,也有宕,水清澈,涼氣逼人。西山崖高而開闊,象一座大屏風,石上刻有孫中山像,是民國前期所刻。惟中部為紀念歷史人物胡宗憲而名胡公岩。胡宗憲,字汝欽,安徽績溪人,明嘉靖進士,官封宮包大司馬,是明朝平倭將領,曾任餘姚縣令。他在官時,定勝歸山為縣城,北面坐鎮山,禁止採石,民間認為保護坐鎮山能保佑後人。為紀念好官,邑人李木等為其刻石山上,記其史績。在明清兩代和民國初期,又先後在這山上鑿刻胡公石像,同時附近又鑿刻十幾尊佛像。從此遊客和香客日盛,成為姚北一大古蹟。自1981年6月餘姚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後,遊覽的人更興盛了。1960年,在胡公岩的西北角興建了《餘姚革命烈士陵園》,園內安葬著陳洪等71名烈士,如今陵園內樟木蔭蔽,花卉繽紛,給勝歸山又添了新景。

石刻來源

晉劉牢之戰勝孫恩屯兵於此,改名勝歸山,又稱打石山。少林多石,陡崖深潭。明嘉靖間胡宗憲任縣令,出公羨銀贖民山地,禁止開山採石,樹木成蔭,於是漸成形勝之地。以後胡宗憲任浙江總督,勝倭寇歸飲在山下,立有勝歸山碑,呂本撰管見,書徐九皋篆,嘉靖三十四年(1555)楊珂摹丹入山,鐫刻胡公岩三字,實其遺蹟。後又在岩穴崖壁石刻胡公半身浮雕像。及至民國時已改為觀音像,後又湮滅。解放前後,東西山崖雕刻佛像十四個,依山勢鑿雕,排列有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