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三姐妹文集:謝利

勃朗特三姐妹文集:謝利

基本介紹

  • 書名:勃朗特三姐妹文集:謝利
  •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頁數:681頁
  • 開本:32
  • 定價:65.00
  • 外文名:Shirley
  • 譯者:曹庸
  •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759576
  • 品牌:上海譯文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勃朗特三姐妹文集:謝利》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 譯者:曹庸

圖書目錄

譯本序
第一章 利未人
第二章 大車
第三章 約克先生
第四章 約克先生(續)
第五章 窪地的小屋
第六章 科利奧蘭納斯
第七章 幾位副牧師來吃下午茶
第八章 挪亞和摩西
第九章 白萊亞曼斯
第十章 老處女
第十一章 菲爾赫德
第十二章 謝利和卡羅琳
第十三章 又是談公事
第十四章 謝利想通過行善獲得拯救
第十五章 唐先生的《出埃及記》
第十六章 聖靈降臨周
第十七章 學校盛宴
第十八章 奉勸斯文讀者略過本章 ,下等人物在此登場
第十九章 一個夏夜
第二十章 明天
第二十一章 普賴爾太太
第二十二章 兩種生活
第二十三章 晚間出訪
第二十四章 死蔭的幽谷
第二十五章 西風起矣
第二十六章 舊習字簿
第二十七章 第一個才女
第二十八章 菲比
第二十九章 路易斯·穆爾
第三十章 露悉奇一阡悔所
第三十一章 姑夫和內侄女
第三十二章 學童和山林女神
第三十三章 馬丁的妙計
第三十四章 家庭迫害案——虔誠地堅持履行宗教義務的範例
第三十五章 情況有所進展,但不很大
第三十六章 寫於課室
第三十七章 結束

序言

譯本序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是我國讀者比較熟悉的一位英國女作家,我們不僅讀到了,也在銀幕上看到了她的名著《簡·愛》。
(《謝利》是繼《簡·愛》出版兩年後問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夏洛蒂·勃朗特在《簡·愛》出版後不久,即著手寫《謝利》,於1849年9月10日寫畢交出版社,同年10月26日出版。
夏洛蒂‘勃朗特的父親據說年輕時曾做過鐵匠和織工①。他在1806年取得了學位,受了聖職,1809年到英國北部約克郡哈沃斯任副牧師,就此在那裡定居下來。作家的父母都有一定的文學才能,使得這個貧寒的家庭充滿文學氣氛,而且對作家三姊妹以後的文學成就有了很大的影響。
哈沃斯在約克郡的西區(西里亭),這是個窮困的農村,但是,境內河流縱橫,到處都是羊群,擁有紡織業所必需的羊毛和水,成為英國紡織業的發源地。十八世紀末,紡織業逐漸採用水力紡織機,紡織廠大多遷至靠近河谷的地方。1812年,由於各紡織廠普遍採用水力紡織機,織工害怕失業,紛紛自發地起來搗毀機器、廠房,襲擊廠主住宅。洶湧澎湃的盧德運動在這個時期達到了高潮。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時,正是拿破崙徹底垮台後不久,英國工商業獲得復甦,紡織業更其普遍採用新機器,加速生產,擴大市場的時期,西區不斷湧現出了富有的紡織業主,與此同時,由於這些新興資產階級要教育自己的子女,社會上需要成批的家庭教師。這種新興的、受歧視的職業,夏洛蒂·勃朗特有過親身的痛苦經歷,因此,這種家庭教師的生活都先後出現於《簡·愛》和《謝利》中。
作家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本書出版前三十七年的一些真實情況,以嚴謹的現實主義手法,再現了約克郡的風光、習俗、人物,再現了當時的重大社會歷史事件。《謝利》洋溢著英國北方的濃郁的地方氣息,真切動人,為作者繼(《簡·愛》之後,進一步奠定了自己的聲譽。
《謝利》的故事發生於1812年,作者一開始有點誇張地寫道:“讀者,如果你以為這個開場白是要為你寫愛情小說什麼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你指望出現多愁善感,詩情畫意和虛幻縹緲的東西嗎?你希望看到熱情、刺激和通俗鬧劇嗎?請你安下心來,別存這些希望,把希望的標準定得低些。你要看到的是種真實的、實在的、實際的事情;是種像禮拜一早晨那樣毫無浪漫氣息的事情,禮拜一早晨,凡是有工作的人,一覺醒來,便知道他們必須起床,到工作的地方去。”
事實當然不完全是這樣,因為《謝利》在嚴峻、真切、具體地記載了重大歷史事件的同時,也寫了比較曲折的愛情故事。
十九世紀初,資本主義制度已在英國鞏固下來了,隨之而來的是,工人階級日益貧困,民眾運動風起雲湧,1811年至1812年,約克郡和諾丁漢等地都連續發生搗毀機器事件。當時的首相小庇特採取高壓手段,殘酷鎮壓人民革命運動,包括搗毀機器在內的民眾運動的許多參加者大多被處死。
夏洛蒂.勃朗特在本書第28頁上明確地寫了當時的歷史情況:“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正是英國歷史上(特別是在北方各地的歷史上)暗淡無光的時期。當時,大戰方酣。整個歐洲都被卷進這場戰禍。英格蘭,即使不是睏乏,也已經由於長期戰爭而精疲力竭了——不錯,國內半數人民也都睏乏了,大聲呼籲,但求和平,不計條件。所謂國家榮譽已經變得空有其名,在許多人眼裡,一文不值了……
“由拿破崙的米蘭和柏林法令所引起的‘詔令’和禁止中立國與法國進行貿易,觸怒了美國,從而把約克郡毛紡業的主要市場給切斷了,使約克郡的毛紡業瀕於絕境。一些次要的外國市場胃納已足,不能再多吸收——巴西,葡萄牙,西西里都供過於求,存儲將近兩年的消費量。在這種危機時刻,北方的纖維工業都採用新機器,這樣一來,大大縮減了原來必須雇用的大量工人,成千成萬的人失業,使他們毫無維持生活的合法手段。接著而來的又是莊稼歉收。災難達於頂點。忍耐,過分刺激,使得同胞們都起來暴動。人們都感到,一種精神上的地震,像分娩陣痛一般,正在北方地區的丘陵下面起伏不息。”
這是當時英國的實際情況。本書主人公羅伯特·吉勒德.穆爾,這個西區的工廠主代表人物,是個半約克郡,半比利時血統的商人。他雄心勃勃,為人驕傲,面對著當時紡織業奄奄一息的困境,決定採用新發明的紡織機,以便節省勞力,降低成本,提高競爭能力,擴展市場,結果遭到當地工人的反抗。這就是《謝利》一上來就出現的“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場景,它以三個副牧師登場為引子,逐步揭開這一歷史事件。
羅伯特·穆爾這一舉動,得到了四鄰的工廠主的支持,也得到了教區長赫爾斯通和一個比較開明的地主兼廠主海勒姆·約克的支持。羅伯特·穆爾把他父親生前商行破產的債務,當作一筆遺產接受下來,立志不但要還清這筆債務,還要重振家業。他來到約克郡,只得在一個偏僻地區的偏僻角落租下菲爾赫德的窪地小紡織廠,但因資金有限,無法“大展宏圖”。他把最後一點資金都拿來撲在購買新機器和剪絨機上,不料這批是他生死存亡攸關的機器,竟在運輸途中全給砸毀了,這怎能叫他忍受得了?他要報復,要追捕,要打擊破壞他的機器的為首人物,結果是導致了工人來攻打他的工廠,以至險些喪了自己的生命。
羅伯特.穆爾有個表妹,即教區長赫爾斯通的侄女卡羅琳‘赫爾斯通,她跟羅伯特的姊姊霍頓斯學法語,天天來到穆爾家,逐漸對羅伯特懷單相思,無奈羅伯特一心只想發財,還債,重振家業,對她十分冷淡,後來又因羅伯特與她叔父,即教區長赫爾斯通在政治上發生分歧,她叔父禁止她與羅伯特往來,使得卡羅琳鬱鬱寡歡,很想離開家庭,出去自謀生路,給人家當家庭教師,最後,事與願違,終於臥床不起。
海勒姆.約克所代管的(包括窪地工廠在內的)菲爾赫德產業的女主人,基達爾家唯一的後嗣,謝利·基達爾小姐回到菲爾赫德來了。赫爾斯通以教區長身份帶了卡羅琳去謝利家作客,從此謝利和卡羅琳成了好友。同謝利一起來到菲爾赫德的,還有她的前任家庭教師普賴爾太太,後來在卡羅琳病得幾乎就要離開人世時,這位太太毅然決然地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原來她就是教區長赫爾斯通的嫂嫂,卡羅琳的生母。
不久,謝利的姑母一家人來到菲爾赫德做客,她的姑夫此來目的是要為謝利找個門當戶對的對象,了卻一樁心事的。姑夫辛普森先生以監護人身份,一會兒提出這個,一會兒提出那個,都一一遭到謝利的拒絕。最後,謝利又在南尼利爵爺這個有身份人物身上,使辛普森先生大失所望。大大出乎這位滿腦子正統思想的老先生的意料,謝利竟愛上她表弟的家庭教師,羅伯特的弟弟路易斯‘穆爾。
羅伯特·穆爾在機器遭到破壞後,又要重新購買機器,可是,缺乏資金,於是,他轉上了謝利的念頭,他一面向她借錢,一面向她求婚,謝種噱慨地借了錢給他,卻激昂地拒絕了他的求婚,羅伯特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借追捕襲擊他工廠的首要人物為名,躲往倫敦,久久不歸,待到回來時,卻在路上遭到他要追捕的敵手的伏擊,中彈受傷。羅伯特·穆爾傷好後,轉而向卡羅琳表示懺悔,求婚,這正是卡羅琳所夢寐以求的,當即被接受了。此時,害得羅伯特-穆爾瀕於破產的拿破崙戰爭已因拿破崙慘敗而告結束,穆爾既能重振家業,又得到卡羅琳,有情人終成眷屬,他的弟弟也同謝利結婚了,故事就在大團圓中結束。
(《謝利》在英國文學史上,可說是當時一部具有創新意義的作品,在這以前,還沒有出現過一部類似題材的小說,這是第一部約克郡的地方小說,也是第一部英國的地方小說。作者以其擁有的豐富材料,善於狀景寫人的生花妙筆,質樸謹嚴的文體,展現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件。
夏洛蒂·勃朗特在創作《謝利》的過程中,先後於1848年9月,12月,1849年5月遭到失去她的弟弟勃蘭威爾,妹妹愛米莉、安妮的哀痛,使她不得不中斷一個時期,待到她忍受身心不適,重新提起筆來繼續寫下去時,還“一再感到有點寒噝噝,胸口、喉頭有點兒痛”。①所以,她以《死蔭的幽谷》這一個出自《聖經》的典故來作為她續寫下去的第二十四章的題目,就不是偶然的了。同時,我們在第九章中,讀到對小傑西·約克那種輓歌式的描繪,也同樣不會感到很突兀,原來是作者寫到這裡,借這番描繪以抒發與寄託她那未能抑止的哀傷之情。
(《謝利》的一些人物,不論是謝利,卡羅琳,還是羅伯特.穆爾兩兄弟,赫爾斯通,約克以至普賴爾太太,都給人以難忘的印象,其中尤I狄謝利和卡羅琳的塑造,更是稱得上剔膚見骨,入木三分,這兩個人物,特別是謝利,作者不是平面的、浮淺地塑造了她,而是巧妙而細緻地挖掘了潛藏在她感情深處的細微變化,揭示了她的心理世界和感情世界。卡羅琳是個善良純潔,逆來順受,自怨自艾,性格軟弱的姑娘,謝利則性格剛強,敢作敢為,豁達大度,意氣風發。謝利這個名字本身就有種饒有興趣的來歷,原來她雙親希望能生個貴子,結果是結婚八年後,老天只賜他們一個女兒,他們就把原來給兒子取的男性家名——謝利給了她。她自己就自稱為基達爾老爺,教區長赫爾斯通甚至還‘‘封’’她為白萊亞菲爾特少爺、義勇騎兵隊隊長、治安推事、教會執事等許多銜頭。卡羅琳可說是謝利的配角,有了卡羅琳這個人物的映襯,使得謝利這個藝術形象更其顯得光彩奪人,作者為塑造謝利這個人物,是付出了不少艱辛的勞動的。
謝利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次出現的一個突出的女主人公。她正如路易斯所說的,是“母豹,林中生長的尤物!任性,粗野。”看她把副牧師唐趕出她家門時那副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氣!看她送東西給為幫助羅伯特鎮壓搗毀機器的工人而受傷的軍隊時那種慷慨豪爽的氣概!她在同約克先生辯論時,又是怎樣一股潑辣勁!弄得約克這位含譏帶諷、憤世嫉俗、善於雄辯的先生也只好瞠目結舌。又如她眼看工人搗毀機器的浪潮就要擴大,禍延自身產業,她“想通過行善,獲得拯救”時的那番自我剖白,又是多么坦率!她之所以要“做好事”,是因為“我的良心很不安,仿佛我犯了罪,也可以說,就要犯罪。這不是我個人的良心……而是我作為一個地主和領主的良心……為了安我的心,盡力避免發生不幸的事情,我決意做一連串好事”。於是,她請來了牧師、幾個老處女,一起來商量如何“做好事”。她明白地說,“做好事”是要“防患於未然”,“我要做的是防止出現災害,為了緩和這種苦痛生活(指窮工人當時的生活——筆者),從而使這種憎恨變得小些,我要從我的大量錢財中,拿出錢來大量施合……”
這裡,我們不禁想起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那本名著中的一段話來:“英國資產階級行善就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他們不會白白地施合,他們把自己的施捨看做一筆買賣。他們和窮人做買賣,對窮人說:我為慈善事業花了這么多錢,我就買得了不再受你們攪擾的權利……”
謝利那番自白,正是給恩格斯這個一針見血的判斷做了最好的註腳。從這裡,也可以看到夏洛蒂·勃朗特的觀察力相當深刻。因為接下去,謝利又直率地說,“如果那些政治的縱火犯到這一帶來放火,襲擊我的產業,我就會像只雌老虎起來保衛……十分衝動地起來抵抗,起來鎮壓。”
在本書第十九章中,在搗毀機器者夜襲穆爾的窪地工廠那場戰鬥中,謝利和卡羅琳在遠處“旁觀”,當時,卡羅琳天真地要去“幫助”羅伯特·穆爾,謝利堅決制止她說:“怎么個幫助法?用英雄行為去激勵他嗎,啐!現在不是騎士時代……而是一場有關金錢,糧食和生命的鬥爭……他的工廠才是他的情婦……他有了工廠和機器做靠山,他要什麼勇氣就有什麼勇氣,也知道該拿出多大的勇氣來。他要動刀動槍的,可不是為了愛情或者美人,而是為了賬簿和布匹。”這說得多么有見解,多么跟她的性格相稱!她還稱讚那些暴動者,“他們這支隊伍很有紀律……他們這些人都是吃足了苦頭,這才不顧死活的……”
後來,謝利的姑夫要為她找配偶,謝利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堅決、斬釘截鐵的態度,也是十分驚人的、大膽的,她毫無顧忌地對她的姑夫說,“你所尊奉的神,就是‘物質’……你所尊奉的神……就像惡魔似的出現在我面前……看他怎樣忙著他最喜歡的工作——撮合婚姻。他把年輕的配給年老的,把強的配給弱的。他伸出了梅曾特的臂膀,把死人硬縛在活人身上。”
“我要把你在我的道路上所結下的蜘蛛網計畫都掃掉,讓我可以乾乾淨淨地走過去。我有一種你動搖不了的決心。我的內心,我的良心自會處理我自己的婚姻——只有我的內心和良心才處理得了。”她說到做到,不久,公開宣布她愛她表弟的家庭教師路易斯‘穆爾,把那個辛普森先生氣得幾乎昏厥。
可以這樣說,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同時代的女作家喬治‘愛略特和蓋斯凱爾夫人,甚至在狄更斯的作品中,都還沒有出現過像謝利這樣生氣勃勃而又潑辣大膽的女主人公。這是勃朗特的一大成就,她賦予謝利這個人物不僅遠超出了簡·愛的反叛性,還讓人們看到謝利在用更具體、果敢的行動來表達她作為婦女不止於在口頭上渴求自由,要求解放,這應該說是夏洛蒂·勃朗特這部作品的一個特色。而且我們不僅在謝利身上看到了這種氣概,即使在謝利的配角卡羅琳身上也同樣看到這種精神。卡羅琳竭力要找個職業,為男人與女人的社會地位的不同而大發牢騷,向她叔父——赫爾斯通教區長提出一連串以前從不敢提的問題,弄得他無所措手足。因此,西方有批評家認為夏洛蒂.勃朗特是近代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是不無道理的。謝利‘基達爾就是她當時最不為習俗所拘束的傑出人物,作者正是通過謝利這一形象,對當時英國社會及它的一些陳腐的習俗,對宗教的虛偽性給以無情的揭露和鞭撻。
在第二十二章末尾,作者通過卡羅琳的內心獨白,表露了對當時英國婦女的處境的看法,最後大聲疾呼:“英格蘭的男人呵!看看你們那些可憐見的姑娘吧,她們有許多就在你們周圍一天一天地憔悴下去……更慘的是,淪為怪僻愁苦的老處女……為人父的人呵!你們不能改變這種情況嗎?”這是多么悽厲的叫喊!這是當時的英國婦女對男人,對整個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所發出的抗議!
夏洛蒂·勃朗特還通過工人搗毀機器這一運動,對勞資問題,對新興資產階級——商人給出了自己的相當獨到的見解。在《謝利》第十章開頭,她大肆鞭撻資本家——商人,認為他們“只是一門心思要賺錢,他們根本不為國家種種利益考慮……一個國家如果完全由他們來統治,必定動輒可恥地投降”。
另一方面,她對當時的工人階級寄予了人道主義的同情,有比較中肯、正確的描寫,書中有一處地方,這樣寫道:“……那些受苦的人,他們的唯一遺產就是勞動,可是,如今連這種遺產也都失掉——他們無法找到工作,因而得不到工資,因而吃不到飯——他們只有再受苦下去……阻止工廠進行改革,不讓革新機器,破壞科學發明,固然解決不了問題。但是,戰爭停不下來,有效的救濟搞不起來……失業者只能聽天由命:吃麵包配苦水。”
第五章中還有描寫童工怎樣在天蒙蒙亮時分,冒著風雪,淋著大雨匆匆趕來上工,一些粗暴殘酷的老闆是怎樣對待他們,只是作者不願意記載“這些人物的劣跡,省得污染篇幅”,她“要把那些虐待兒童者,苛刻的老闆和殘忍的監工交給監獄的看守去處理”。
夏洛蒂·勃朗特對羅伯特·穆爾這個新興資產階級人物的刻畫多少有點筆下留情,她沒有把他寫成一個殘酷凶暴的老闆,而把他描繪為一個處於逆境,但頗有作為,頗有理性的企業家,你看他在對付工人夜襲時,指揮若定,在對待為首幾個破壞機器者則是適可而止。這個人物顯得頭腦相當清楚,判斷事物很有見解,例如,他認為,他之所以不得不拚命採用新機器,迎頭趕上去,是因為“如果我在旁邊歇一歇,別人就要趕上來,我就一定會被人家踩在腳下”。
又如他對於謝利希望通過“做好事”平息工人的不滿,很不以為然,他說,“你的慈善捐款是否永遠靈驗,我很懷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慈善救濟能使工人階級安靜下來的事兒,慈善事業決不會使他們感恩戴德。”他認為,這種“救濟”,在工人看來是一種“侮辱”。
果然不出所料,工人大舉夜襲工廠,就是在“慈善救濟”的“盛宴”的當晚爆發的。
《謝利》是作者面對現實的必然發展的產物,作者不期而然地受到了她的時代的各種影響,她擴大了視野,有了更高超的意向,對事物有了更深入的觀察力,她自己也說為《謝利》花了很大心血。作者不以單純處理男女關係、婚姻問題為滿足,而是進一步提出了男女的社會地位是否平等,應否平等的問題,同時還直接處理了在英法戰爭下英國的工商業、勞資問題,這是作者高出於她的同時代作家的地方。
應該指出,作者當時因為《簡·愛》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評,所以,她在寫《謝利》時,多少有點謹小慎微,加上在這中間,弟妹先後去世,嚴重地影響了她的情緒,使得整個作品發展不很均勻,不僅表現在結構上,如到了最後幾章,頗有點兒草草收束的情況,在文體上既有充滿散文詩韻味的章節,也有雜音似的不夠調和的地方,時而出現《聖經》似的筆法,時而有點法國詩歌餘韻,整個故事顯得不是一氣呵成,多少有點焊接的痕跡。
儘管本書有其不足之處,但是,瑕不掩瑜,其優點或特點還是很多。夏洛蒂·勃朗特善於利用當時現實生活中所提供的題材與人物,正確表現了那個時代的大事件,作品富有時代的新氣息,新色彩,既發議論又抒了情,寫活了人;有些章節時而沉鬱悲涼,時而激昂慷慨,說明這些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都是她所強烈感受過、感動過的,也是她深刻觀察到了的真情。 1854年,馬克思在評價狄更斯、薩克雷、夏洛蒂·勃朗特和蓋斯凱爾夫人等現實主義作家創作的社會意義時,這樣寫道:“他們用逼真而動人的文筆,揭露出政治和社會上的真相;一切政治家、政論家、道德家所揭露的加在一起,還不如他們揭露的多。”④讀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特別是讀了這本《謝利》,對於馬克思這段評價,有了進一步的體會與認識,夏洛蒂·勃朗特的確配得上馬克思這一併非溢美的評價。
看完了校樣,不覺有點感慨系之,要另外嘮叨幾句。因為這部譯稿也可說是“劫後餘生”。譯稿開譯於六十年代初,我好容易斷斷續續把它譯就初稿,已是接近那場史無前例的“大革命”的前夕了。由於原書有好些法語對話,我把全部譯稿交給一位同志,請她幫忙解決,就此放在她那裡。待到那場“大革命”開始了,我把多年積累的資料燒毀了,所有的“封、資、修”書本,幾乎連同中外工具書全都送進了舊書店,還把其他一些譯就的存稿全都付之一炬(如果當時這部譯稿也在手邊,同樣地逃不了付之丙丁的命運),決心從此洗手不乾。後來進了“牛棚”,我還深為此舉“正確”而自詡有“先見之明”,因為那時管“牛棚”的一個“造反派”,在一次突擊搜查“牛棚”時,發現一位老先生有一本英文版《語錄》,當場沒收之佘,還大聲叱責:“你還忘不了這一行,《語錄》不看中文的,還要看外文的,你這一生一世,別再想幹這一行了。”意思很明白,你們這批假洋鬼子,應該從此老老實實,“脫胎換骨”了。
如果不是十惡不赦的“四人幫”成了不齒於人類的狗屎堆,被押上了今天的審判台,這個譯稿決沒有重見天日的可能,因此,我此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也就比較可以理解了。
這裡,我應該感謝那位為我保存這部譯稿的同志,也要感謝後來為我解決書中的法語的成玉亭同志。至於譯文的拙劣和錯誤之處,我熱切地希望得到讀者和行家的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