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潛

劉顯潛

劉顯潛(1865-1938)貴州興義人,陸軍中將,貴州游擊軍總司令

劉顯潛歷任黔西觀察使貴西道尹、貴州巡按使、護國軍援川總司令、滇黔邊防督辦、貴州軍事會辦。身授要職的劉顯潛,率部經數月時間,大刀闊斧興吏治,雷厲風行剿匪患,其轄區地域糾紛和民族糾紛大為減少,廣受稱讚。北洋政府以其治理地方政績突出,特授“上大夫”號,獎授四等文虎勳章。

護法戰爭後,貴州軍隊有貴州陸軍、貴州游擊軍兩大序列。劉顯潛任全省游擊軍總司令,轄第一、二、三路游擊軍,及游擊大隊、鹽務巡防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顯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貴州興義
  • 出生日期:1865
  • 逝世日期:1938
  • 畢業院校:興義筆山書院
主要貢獻,劉顯潛與地方吏治,劉顯潛主持修建永康橋,相關背景,主要事跡,歷史事件,

主要貢獻

劉顯潛與地方吏治

1913年1月,北洋政府頒布《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規定一省地方行政組織採取三級制,即省、道、縣三級。貴州全省劃分為黔中、黔東、黔西三個道,行政長官稱觀察使。
黔西道亦稱貴西道,劉顯潛任貴西道尹,先駐安順,後駐畢節,轄安順等23個縣。
1914年4月,憑藉軍事實力,及堂弟劉顯世的操控,袁世凱任命劉顯潛為黔西觀察使。同年,各道觀察使改稱道尹,劉顯潛即為貴西道尹兼貴州全省上游清鄉督辦。清鄉督辦一職,實為當時各地軍事長官職務。當時,貴州分為上游、中游、下游地區,上游即指貴陽以西貴西道一線。劉顯潛身兼黔西地區軍民兩政職務,掌控了貴西道興義府、大定府、安順府、赤水廳20餘縣軍政大權,成為其時貴州不可忽略的一支軍政力量。
興義民間貴州游擊軍總司令官劉顯潛落款匾額興義民間貴州游擊軍總司令官劉顯潛落款匾額
身授要職的劉顯潛,率部經數月時間,大刀闊斧興吏治,雷厲風行剿匪患,其轄區地域糾紛和民族糾紛大為減少,廣受稱讚。北洋政府以其治理地方政績突出,特授“上大夫”號,獎授四等文虎勳章。
1916年1月,袁世凱批准劉顯世所請,封劉顯潛一等男爵,授貴州巡按使,開府興義,堵防滇軍。而護國滇軍,正需要從其管控的黔北威寧等地入川護國。之後,在討袁護國策劃者之一其堂外甥王伯群的勸告下,劉顯潛反覆斟酌,同意撤防讓道,並在王伯群、王文華兄弟等推動劉顯世反袁後,積極加入護國隊伍,駐防盤江,防阻南來北軍。

劉顯潛主持修建永康橋

民國初年,貴州風雲變幻,興義系軍閥在貴州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躍,下五屯劉氏兄弟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劉顯潛當時以貴州游擊軍總司令的身份,通電討袁,後獲北洋政府授陸軍中將銜及一等文虎勳章,是興義一個雄得起的人物。1918年,地方上決定在江底官渡處修建一座石橋,劉顯潛主持修建永康橋
橫跨黃泥河上的永康橋,其兩端分別連線著貴州、雲南的古驛道。驛道在岩石面開鑿,結合石頭鋪設,順山勢蜿蜒盤旋。北岸驛通往興義,從橋頭沿較為平緩的岸坡呈“之”字形向上延伸。在驛道的第二個拐彎處,豎立“建橋敘碑”一座,外加壁龕式立柱及碑帽,柱面鐫刻楹聯。通過數個彎拐,上到古道最高處,道路平直地通到新店子寨。這段平直的古道北側,豎一座青石建橋碑記,碑文為劉顯潛手書《永康橋記》。
永康橋永康橋
古道邊的崖壁上,鐫刻“滇黔鎖鑰”、“如淵總司令橋成紀念”摩崖各一方。劉顯潛,字如淵,“如淵總司令”指的就是倡修永康橋的這位興義實力派人物。
橋建成時的紀念摩崖,記述的是劉顯潛倡建永康橋的功德:“礪耶帶耶,維黔之疆,矢耶砥耶,維道之光,懿哉劉公,彌永而芳,敢告來者,視此津梁”,為劉顯潛手下、盤縣知事王治和盤縣厘稅委員龍為霖聯名謹訟。“滇黔鎖鑰”摩崖文字,則是劉顯潛手書,其字型蒼勁,書法精美,是興義近代史上少有的摩崖書法精品。
永康橋上的石獅永康橋上的石獅
永康橋建橋期間,劉顯潛親自參與勘測,並赴外地取圖,親定施工人員。所募建橋錢款不足工程所需半數,他又捐銀元五萬,確保了石橋如期建成。從當地老人對建橋期間吃掉十幾馬車辣椒的敘述,可見工程之艱巨。永康橋建成,當地民眾歡欣鼓舞。
史料記載:“橋成時,滇黔人士觀者萬餘,露宿,山為之滿。”黃泥河邊村子裡的父老鄉親說,當年劉顯潛修了這座橋,大家感念於他的功德,在他還未去世時,就為他修建有一個祠堂,也叫生祠,其中供有劉顯潛塑像一尊。祠堂不大,只有三間,但無論是房屋的木雕還是石雕,工藝都十分精湛,堪稱雲貴雕刻一絕。只可惜這些工藝精湛的藝術品,在上世紀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全部毀於一旦,沉於江底。
從古驛道登上摩崖,再從摩崖處向西10餘米,一道圓形石砌門洞橫跨古道。門洞頂部砌石已經垮塌不少,不過門洞頂部一塊扇面形狀的門額石得以保存,橫向楷書“峭壁”二字,落款簡潔,只有3個字——周農風。周農風,劉顯潛親信,下五屯劉氏團練參謀長。
永康橋南岸,連線橋頭的驛道與北岸驛道形狀相同。在南岸山坡近頂部,距古驛道不遠的地方,保存有石砌碉樓一座,整體呈圓柱形,由經過精細加工等厚的石料錯縫砌築。
這座碉樓(木質建築部分已毀),俯瞰永康橋及山間古道,視野非常開闊,是控扼永康橋要衝的軍事堡壘。在江底寨子中,如今還殘留著當年的馬店建築(和今天的賓館性質相同),當地人稱為“十八間馬房”,其作用是為當年馬幫路宿休整的旅館。房屋呈四合天井,為當年呂姓人家所建,因而,也有人稱之為“呂家四合大院”。那四合大院在當時算得上較好的旅店了,其餘的馬店(只相當今天的招待所),相對簡單,如今只留下一二間房,均已破爛。
近百年來,一直是兩省人民互相往來的咽喉要衝,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在方便兩省人民交通來往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有人認為,下五屯劉氏家族僅是只會帶兵打仗的一方土豪,不過一介武夫家族而已。然而,永康橋那些鑿於石壁、石碑上的文字,卻為興義人民留下了極為珍貴的史料。
江底(興義市烏沙鎮江底村)位於雲貴兩省交界的黃泥河上,歷來是滇桂黔三省商賈要道,地勢險要,當年徐霞客進入黃草壩即是從此而入,因為這橋早就由劉顯潛根據他家在下五屯的永康堡,故定名叫永康橋。
“永康橋”建成紀念摩崖“永康橋”建成紀念摩崖

相關背景

劉顯潛生於清同治四(1865)年,興義市近年發現的遵義綏陽人戴厚基書碑的劉顯潛之母《劉母石太夫人墓碑錄》明確記載:“(劉官箴)同治四年乙丑五月見害於捧乍守備李鳳才,時公之次子顯潛如淵先生尚在襁褓……”在1966年貴州省圖書館複製的《興義縣誌·人物·忠義》上,有戴厚基撰寫的《振威將軍劉官箴墓志銘》,其上記載:“……(劉官箴遇害時)嫡室石夫人生顯潛即如淵先生只數月……”這些資料足以說明,劉官箴遇害時,劉顯潛為未滿周歲之嬰孩。

劉顯潛之母石氏為人寬厚、篤慈,對待僕婢從不大聲呵責,並且好施鄰里。對於親戚故舊貧困者,動輒解囊相助。其父劉官箴實為劉官禮之前下五屯劉氏掌門人,因此,本就受劉氏一門上下尊敬,劉官箴遇害後,石氏憑藉持家之能與和睦之性,更是深得下五屯劉氏一門尊敬,取得劉氏一門“女主”地位與盛名。石太夫人高壽,1923年6月15日九十七歲之時,壽終於家,臨終之日,還令子孫環繞膝前,娓娓告誡。
劉顯潛故居劉顯潛故居
護法戰爭後,貴州軍隊有貴州陸軍、貴州游擊軍兩大序列。劉顯潛任全省游擊軍總司令,轄第一、二、三路游擊軍,及游擊大隊、鹽務巡防隊。第一路游擊軍駐防黔北地區,長期跟隨劉顯潛的愛將、普安罐子窯人易筱南任統帶。金沙縣清池鎮陣亡游擊軍中哨官李王順正是其麾下。貴州游擊軍解體,易筱南部仍駐黔北。如今,赤水縣中南部赤水河畔的丙安古鎮,有一方大書“畏威懷德”的摩崖,上款“黔陸軍第三混成旅旅長易筱南公大人德政”,落款“中華民國十一年孟冬月”。摩崖左側,還有同期鐫刻、落名袁祖銘定黔軍右路前敵指揮袁光輝“出民水火”摩崖一方。證明“民九事變”後,貴州游擊軍雖然解體,但部分軍隊還得以延續。
劉顯潛像劉顯潛像
民國中前期,著名的貴州興義系軍政集團名動西南,甚至影響著全國的歷史走勢。興義系軍政集團的發韌,根本之所為興義下五屯永康堡,即如今興義市區重要的人文展示視窗——興義劉氏莊園的前身;其核心人物,則為永康堡劉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很長一段時間內,劉顯世身居貴陽任貴州督軍兼省長、其胞弟劉顯治作為貴州國會議員長居北京,二劉堂兄劉顯潛則開府興義,盤踞根據地。三人遙相呼應,實為劉氏一門顯字輩之三駕馬車。這其中,劉顯潛較劉顯世年長六歲,長期留駐興義,隱然是為劉氏顯字一輩掌門人。並且,劉顯潛身居貴州全省游擊軍總司令一職,其掌控的軍隊,是為其堂外甥王文華掌握的貴州陸軍之外,貴州省又一支重要的武裝。

主要事跡

風暴席捲黔西南的白旗軍起義在清同治十一(1872)年被清政府及下五屯劉氏團練等地方武裝鎮壓。此時,劉顯潛年方八齡,未趕上戰事。然而,在其童年時期,叔父劉官禮、劉官德以下五屯永康堡為根基,征戰不絕,殺伐不斷,特別是劉官禮總辦興義五屬團練,永康堡為清政權及地方武裝在黔西南地區的堅固楔子,曾在劉顯潛兩歲、四歲之時,兩度被白旗軍圍攻。凡此種種,無不對童年時期的劉顯潛造成一定的影響。
此外,劉顯潛之父劉官箴,自小喜好交友出遊,頗具古人豪俠氣質。長大後,視吟詩作對為大丈夫所不為,棄詩書改試武科,曾於興義縣試奪魁,因白旗軍起整軍對抗,府試耽擱才未更進一步。而以劉顯潛之後的作為來看,秉承了其父諸多特質。
紅白旗戰爭結束二十餘年後,廣西遊勇對南盤江北岸的滋擾,為已過而立之年的劉顯潛提供了展示軍事才華的舞台。
廣西遊勇的產生,可追溯至清末中法戰爭。1885年,著名將領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但因清政府腐敗懼敵,不但不予嘉獎,反而將馮子材部遣散。馮部官兵義憤不已且生計無著,將滿腔怨氣泄向清政府及地主權貴、豪紳,四處打劫富紳地主,朝廷視其為芒刺,呼之為游匪。游匪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二十世紀初名動全國的廣西會黨組織“三點會”,多次發生武裝起義,反抗清政權,即歷史上有名的“廣西會黨起義”。
1895年後,游勇從越南回國,與被栽遣的失業士兵相結合,實力大增,主要活動於廣西、越南邊界,也多次渡過南盤江,對北岸的雲南、貴州形成滋擾。
此時,劉顯潛叔父劉官禮為加強沿江防務,上書貴州巡撫,請準改興義團防局一營為靖邊正營,自任管帶。多事之際,劉官禮多次授命劉顯潛率團練前往南盤江沿江一帶,擊退來犯游勇。
清光緒二十八(1902)年十月十三日,廣西會黨軍渡過南盤江進攻興義並占據興義縣城。之後,下五屯劉氏武裝在戰事中出了全力,居功至偉,於當月二十七日,配合清軍攻克縣城。劉官禮因此受到貴州撫部院嘉獎,賞賜三品頂戴花翎。劉官禮請準清廷,將家族招兵募勇而成的劉氏團練編入靖邊營,稱為“靖邊團營”,劉顯潛任管帶。次年,劉官禮又請準設定靖邊副營,由劉顯潛胞兄劉顯慎任管帶。劉官禮自己,任滇黔邊營統帶,統領指揮各營。興義一地,安全納入劉氏家族掌控之中。光緒三十(1904年)、光緒三十一(1905)年,貴州撫部院先後裁撤靖邊副營、靖邊正營,僅剩下劉顯潛的靖邊團營。
清光緒三十四(1908)年,貴州巡撫龐鴻書整理全省勇營編制,裁綠營、設練軍,將全省地方軍隊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巡防隊,每隊轄左右前後四營,劉顯潛靖邊團營縮編為西路巡防隊右營。
劉顯潛本為黔人,至廣西時間又不長,在廣西一番動盪之後的權力爭鬥中無根基可言。此外,其堂弟劉顯世也因辛亥革命帶來境遇,率兵進貴州省城貴陽發展,老家根據地貴州興義需要強力人物經營。於是,劉顯潛遂審時度勢,返回興義。
劉顯潛返回興義,在路途之中就碰到機遇,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當其返程途經興義府城安龍之時,受貴州光復的影響,府城安龍亦光復,駐軍首腦安義鎮總兵祁以德出逃,不知去向,府城一片混亂。劉顯潛以其多年積威,自任安義鎮總兵,並委任至交好友,曾在興義縣立高等國小堂任過堂長的務川舉人聶樹楷為興義知府。興義府城安龍區域,納入劉氏掌控範圍。
劉顯潛安排好安龍軍政,並未停留,返回興義後立即招兵買馬,重組舊西路巡防隊,招兵四營,於風雲動盪之際,為下五屯劉氏組建起一支強橫武裝。在其堂弟劉顯世斡旋下,劉顯潛還被大漢貴州軍政府委任為舊西路巡防隊統帶。
在貴州國民軍整編中,劉顯世任職貴州國民軍總司令,劉顯潛得其支持,將部隊擴編為10營,稱貴州西路巡防國民軍。

歷史事件

護法戰爭後,貴州軍隊有貴州陸軍、貴州游擊軍兩大序列。劉顯潛任全省游擊軍總司令,轄第一、二、三路游擊軍,及游擊大隊、鹽務巡防隊。第一路游擊軍駐防黔北地區,長期跟隨劉顯潛的愛將、普安罐子窯人易筱南任統帶。金沙縣清池鎮陣亡游擊軍中哨官李王順正是其麾下。貴州游擊軍解體,易筱南部仍駐黔北。如今,赤水縣中南部赤水河畔的丙安古鎮,有一方大書“畏威懷德”的摩崖,上款“黔陸軍第三混成旅旅長易筱南公大人德政”,落款“中華民國十一年孟冬月”。摩崖左側,還有同期鐫刻、落名袁祖銘定黔軍右路前敵指揮袁光輝“出民水火”摩崖一方。證明“民九事變”後,貴州游擊軍雖然解體,但部分軍隊還得以延續。
在興義市境內,也還有不少劉顯潛任貴州全省清鄉游擊軍總司令的遺蹟。如烏沙鎮永康橋留有“如淵總司令橋成紀念”摩崖。與摩崖相近的古道稅卡為券拱門,其合龍石面刻“峭壁”二字,落款“周農風”。周農風其人,曾任貴州全省清鄉游擊軍參謀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