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榮(抗日愛國義士)

劉長榮,字華亭,抗日愛國義士,公元1888年(光緒十四年)生於山東歷城縣三河村的一個貧農家中

基本介紹

  • 本名:劉長榮
  • 字號:字華亭
  • 出生地:山東歷城縣三河村
  • 出生時間:1888年
人物信息,個人事跡,

人物信息

劉長榮,字華亭,抗日愛國義士

個人事跡

公元1888年(光緒十四年)生於山東歷城縣三河村的一個貧農家中。他少年時即參加了軍隊,作戰非常英勇,由班、排、連長升為營長。因富肝膽義氣,故被“青幫”吸收,與南方的杜月笙和北方的王大同,同為“大、通、悟、學”中的“大”字輩,在直、魯、豫三省境內很有威望。他曾在著名愛國將領傅作義麾下作戰,率部先後參加中原大戰、大青山剿匪、懷柔長城抗戰、解決孫殿英四十一軍等戰鬥。傅作義率部開赴綏遠並出任綏遠省政府主席後,讓他領導綏遠省的幫會工作,給予上校參議的待遇。
1936年初,劉長榮得知李守信的偽軍已經占領了察北6縣,德王在嘉卜寺(今化德縣)成立了偽蒙古軍政府,非常氣憤,曾向傅作義將軍提出重返部隊準備殺敵的請求。但傅作義讓他負責鞏固後方治安,說是能破獲漢奸同樣是抗日工作。1937年8月,傅作義率部東進前,有意安排劉長榮留在歸綏,任命他為華北第七集團軍少將特派員。傅作義到了後套(今巴彥淖爾市)以後,又任命他為第八戰區中將招撫司令,令其利用“青幫”作掩護,在淪陷區團結各方面抗日力量,展開對敵鬥爭。
劉長榮當上歸綏“青幫”首領後,絕無杜月笙和黃金榮那些“青幫”首領在上海的豪華顯赫氣派,始終沒有失掉山東鄉下佬的本色。他在歸綏沒有購置房舍,只在牛橋街五號租有三間土房,兩間順山炕大屋作為客廳,一間小屋便是全家的臥室。他家中沒有傭人,對於不斷來訪的客人,全由老伴拉著風箱支應頻繁的茶水。他私生活嚴謹,沒有不良嗜好。除了到飯館中宴客,在家平時總吃煎餅。他穿著市布長袍,從未見過著用綢緞衣裳。由於他始終表現著在三十五軍中養成的“土包子”艱苦作風,真正熱心公益,所以徒弟徒孫都願意供他驅使,尤其是受過他恩惠的人,更勇於為他效死賣命。
抗日戰爭拉開序幕以後,傅作義率三十五軍於1937年8月離開綏遠,轉戰於晉北晉西,沿著黃河北上,到達山西河曲偏關,並派人攜帶電台密碼進入歸綏和劉長榮接上了頭。
1937年10月15日歸綏淪陷後,為了籠絡敵偽的重要官員,劉長榮在歸綏破格收徒。歸綏特務機關長桑原、偽蒙古軍憲兵司令李鐵生、李守信的副官李良、秘書唐成良,以及在偽蒙古軍電台工作的李毓芳等關鍵人物,都向他磕頭認了徒弟。這樣,“青幫”的勢力在平綏路沿線和偽“蒙疆”境內的徒眾發展到20多萬人。
劉長榮向他的徒弟李毓芳曉以民族大義,由李毓芳利用偽蒙古軍電台的機器零件,安裝了一台小型收發報機,讓回民費德明寫稿譯電,由劉長榮收養的義子操縱機器,每天轉移地點,在城外大青山腳下和昭君墳一帶徒孫們的家中,收聽拍發,與傅作義互通聲息。好多重要情報都是由李守信的副官李良報給劉長榮的,日本憲兵隊的宋翻譯,亦經常向劉長榮提供日偽的軍事動態。所以劉長榮給傅作義收集的情報相當準確,而且適時。故這一年4月間,傅作義指揮的第二戰區北路軍,為配合南方的台兒莊會戰,能從晉西北出動,向歸綏進行反攻。
在歸綏城,劉長榮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前提,不分國民黨和共產黨,凡是進入歸綏的抗日情報人員,他都予以支持協助。若有被捕者,則設法營救。八路軍在上大青山以前,先派人到歸綏了解情況,得到劉長榮的保護。八路軍在大青山建立根據地以後,有一個專搞敵工的劉隊長,經常和劉長榮接觸,劉便一視同仁地給予掩護和幫助。
1939年12月,歸綏日本特務機關決定強化治安,整肅跟傅作義有關聯的社會人士。有人給劉長榮通風報信,勸其迅速離開歸綏。但劉長榮認為自己突然出走,會使“青幫”失去最高核心領導,進而為敵人利用,無法堅持地下鬥爭,故他把個人的身家性命完全置之度外,決定以老骨頭硬撐,給徒弟徒孫們做出榜樣。歸綏日本特務機關在1940年終於把劉長榮和費德明等扣捕。在審訊期間,即使被用上在肚臍上煨火等酷刑,也沒有供出一事一人,表現出中國人的崇高民族氣節,所以費德明未受牽連,能在宋翻譯的庇護下逃出虎口。
劉長榮被捕之後,“青幫”的人用盡各種方法營救未果。敵人對劉長榮未敢公開處決,而是裝入麻袋,運到張家口以西的孔家莊活埋。
劉長榮作為一名“青幫”首領,能以民族大義為重,堅持敵後抗戰,並為國捐軀,表現了中國人正直愛國的優秀品質,以及威武不屈的氣概。傅作義將軍是1941年底才得知劉長榮被害的,他在1942年7月紀念抗戰五周年大會上,讓參加者為劉長榮默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