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王廟

劉王廟

劉王廟位於新市鎮劉王堂,為德清縣現存唯一紀念南宋歷史人物的古廟。劉王廟有九百餘年歷史,現存有石刻大門、戲台及大殿,大門是清代乾隆年間所重建,有著近三百年歷史,也是浙江地區原汁原味保存到今天的重要廟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王廟
  • 地理位置新市鎮劉王堂
  • 初建時間:南宋
  • 紀念人物:劉錡
建造信息,古戲台,關於劉錡,歷史故事,

建造信息

初建於南宋,明代弘治年間毀於火後重建。明代崇禎年間,新市籍人江西布政使胡爾慥發起重建,現存建築為清代乾隆年間重修。

古戲台

2007年,當地政府在修復劉王廟古戲台時,發現了一面牆壁上有100多年前的珍貴戲曲墨記(如圖),上面記載著清代同治至光緒年間到劉王廟戲台演出的戲班名和所演劇目名,在運河文物考古和戲曲藝術研究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古戲台古戲台
據墨記上尚可看清的文字統計,從同治七年(1868)到光緒十六年(1890),20多年間到此演出的戲班共有30多個,其中有蘇州崑劇四大名班中的大章班、大雅班和鴻福班,還有京班(徽班)如大同勝班、大同慶班、富華班、姑蘇大金台班、影秀班、大錦繡班、德順堂班、省城鴻福堂班等等。
上演的劇目清晰可辨的約有1000齣之多,其中有崑劇100餘出。如同治八年(1869)正月初八蘇州大章班在此共演出了近20齣大戲中的39個崑劇折子戲。同治十年的鴻福班,日夜場演出了兩天兩夜,共演出崑劇折子戲50齣。演出的京劇(徽戲)劇目更是豐富多彩,有四五百出之多。
30多個戲班名、1000多出劇目,雖然時光已過去100多年,但站在新市劉王廟的古戲台上,透過斑駁的牆上那密密麻麻的字跡,耳畔仿佛還迴響著鏗鏘的鑼鼓聲,銅錘花臉、架子花臉的一張張臉譜似在時空隧道中回閃。
新市劉王廟古戲台墨記不僅為後人提供了清代京昆戲班的演出軌跡,而且大量的演出記錄,再現了清代同光年間運河沿線江南水鄉京劇演出的盛景,填補了中國京劇史、崑劇史關於運河戲曲研究的空白,彌足珍貴。
現今戲台上有副對聯,讀來頗為趣味,上聯“五六人即百萬雄兵”,下聯“七八步能走遍天下”。

關於劉錡

劉錡(1098~1162),甘肅靜寧縣人,歷任侍衛馬軍都虞侯,官至太尉。劉王即與岳飛同時代的南宋抗金名將劉錡。

歷史故事

從清末到民國時期,嘉興各寺廟會規模之大無過於劉王廟“網船會”。劉王廟在荷花鄉連四盪畔,民主村駐地。廟始建於明代,神祇姓劉名承忠,元代官指揮,在江淮間為民驅蝗,元亡,自沉於河,世稱劉猛將軍。清雍正二年(1724),救命全國祭祀劉承忠。清同治年間,加封劉承忠為“普佑上天王”,始稱劉王廟。本世紀初,各地相繼建立供奉劉王的宗教團體,如上海新公門、老公門和江浙一帶的八仙社等。這些團體的成員,主要是船民和漁民。每年清明及農曆八月十四(相傳是劉王誕辰)為劉王廟廟會,也稱“網船會”。一般在廟會前10天,由廟董會發函馳告四方,屆時江浙滬船戶雲集連四盪,數千船隻從盪中排接相連10餘里,直至王江涇鎮。會期三天,嘉興城鄉各地也有數萬人群往“趕會”。這種盛況,延續到抗戰爆發後逐漸衰落。50年代至70年代,廟雖廢但民間香火仍不絕如縷。1986年6月,荷花鄉政府在劉王廟原址建劉公園,有望湖樓、九曲長廊、湖心亭等建築;並將劉王廟建成“劉承忠紀念館”,大殿內仍祀劉王塑像,香燭紙馬也悉依舊觀。劉承忠為官江淮時值蝗蟲成災,他帶領災民除蝗獲豐收,深得百姓愛戴。後世立廟祭把,把他奉為神祇,在吳越地區的歷史上,這一類神廟的數量最大。民間一般還都給這些神祇配上夫人、公子(夫人的穿戴都是鳳冠霞帔,公子則一律是粉面玉琢的小兒郎),這大概是受了傳統戲劇的影響。
劉王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