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炯天

劉炯天

劉炯天,男,漢族,1963年1月生,河南西峽人,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8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1983年7月本科畢業於東北工學院,1989年獲中國礦業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碩士學位,1999年獲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礦業大學能源化工系副主任、化工學院院長 、副校長,先後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獲獎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獲獎者,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2013年12月9日當選為河南省科協第八屆委員會副主席。2014年1月10日,劉炯天院士榮獲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現任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鄭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兼),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第十屆學部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炯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西峽
  • 出生日期:1963年1月
  • 主要成就:中國第七屆光華青年獎 
    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履歷,任免信息,學術兼職,研究方向,學術成果,個人榮譽,人物事跡,人物評價,

人物履歷

1979.09—1983.07東北工學院採礦系選礦專業學習
1983.07—1983.08畢業待分配
1983.08—1989.11中國礦業大學煤綜合利用系教師(其間:1986.09—1989.06中國礦業大學煤綜合利用系選礦專業研究生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1989.11—1995.12中國礦業大學煤綜合利用系選礦實驗室主任
1995.12—2000.07中國礦業大學煤綜合利用系、能源化工系副主任
(1995.03—1999.06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研究生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0.07—2007.08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院長(其間:2006.03—2006.06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第25期高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7.08—2013.05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2009.12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3.05—2013.06鄭州大學校長人選、黨委副書記
2013.06—2013.12鄭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2013.12—2018.01鄭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兼)
2018.01—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鄭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兼)
黨的十九大代表,十屆河南省委委員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8日,政協河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劉炯天為省政協副主席。

學術兼職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選煤分會常務理事。
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化學化工學部委員。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第五屆)。
廣東省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創新聯盟工程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際選煤大會分會執行主席(第十五屆)。

研究方向

微泡浮選;微細粒礦物分選理論,技術與裝備;水處理技術

學術成果

提出旋流-靜態微泡柱分離方法
發明微泡柱分選設備與工藝,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微細柱分選技術。打破浮選柱“靜態”礦化的傳統理念,創造性地把旋流礦化、管流礦化等高紊流礦化方式置入浮選柱中,形成逆流礦化、旋流礦化、管流礦化三種礦化方式的有序集成,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微細柱分選技術。國內套用三百餘家企業,出口越南與印尼,獲美國、澳大利亞、中國發明專利授權,實用新型專利七項。被評為首屆煤炭工業十大科技成果及“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優秀成果,《旋流-靜態微泡浮選柱及潔淨煤製備研究》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旋流-靜態微泡柱分離方法和設備》獲02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劉炯天 院士劉炯天 院士
開發煤脫硫與深度降灰工藝
建立我國首座超淨煤製備廠與廢棄煤泥利用工程,為我國難選煤脫硫降灰做出重要貢獻。作為技術負責人之一,開發煤脫硫與深度降灰工藝,無機硫脫出率達80%並生產出低硫冶金精煤。這項工程曾創造了分選工藝、關鍵設備及指標水平的國內領先,實現了選煤工藝的重要變革,獲9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名)。通過與活性炭製備工藝集成,主持建立我國超淨煤製備生產線(“863”項目,國家“雙高一優”工程)。主持開發廢棄煤泥加工工藝並建立30萬噸/年高灰煤泥生產線(國家重點技術創新工程)。
劉炯天 工作照劉炯天 工作照
發明礦物凝聚劑淨水方法
實現難沉降煤泥水的高效循環利用。針對我國難沉降煤泥水問題,提出了聚沉煤泥水,使難沉降煤泥水變成易沉降煤泥水的思路,發明了利用添加天然礦物澄清煤泥水的方法與技術。該技術解決了“高含泥影響質量”、“石灰板結”、“透水礦選煤”、“軟岩煤層開採”等煤泥水難沉降引發的生產難題,列國家重點科技推廣項目,用於五十餘家企業。獲授權發明專利一項,中國高校技術發明一等獎。
開發礦物柱分選設備與短流程工藝,把柱分選技術套用於礦物分選。提出通過過程強化來解決貧細雜難選礦物分選難題的思路。完成“大型礦用微泡柱開發”、“全流程柱分選工藝”“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建立65噸/時的柱分選提鐵降矽系統,2000噸/日的兩段銅分選系統,3600噸/日的鎢粗選兩段分選系統。技術套用國內十餘家大型礦山。
倡導選礦過程研究並尋求在煤炭深度脫硫降灰
貧雜難選礦物分選方面的突破。提出多種礦化方式集成的梯級最佳化分選方法,把旋流場、高度紊流等強化方法用於煤脫硫及超純製備;提出過程設計與耦合進行難選礦物分選。形成微泡柱分選與潔淨煤技術、選礦過程設計與礦物柱分選的研究方向。
劉炯天 院士劉炯天 院士
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863”、國家重點技術創新、國家重點技術推廣項目。
“九五”以來連續主持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15項,獲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7項,發表論文99篇,SCI、EI收錄29篇。 編寫教材4部,建成《礦物加工學》國家精品課程。
代表性著作 : 《礦物加工學》
代表性論文 : 煤泥水中黏土顆粒對鈣離子的吸附實驗研究及機理探討

個人榮譽

200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1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0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2008獲年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能源大獎;
2008年獲中國工程院第七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2007年獲“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學家;
2006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劉炯天 院士劉炯天 院士
2004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01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1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4年獲全國模範教師;
2004年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0年獲全國百千萬工程煤炭行業技術拔尖人才;
1999年獲孫越崎優秀青年科技獎;
2002年獲教育部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獎;
2002年煤炭工業十大技術創新人才;
200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008年獲江蘇省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005年獲江蘇省青年科學家獎;
2004年獲江蘇省首屆“十大”傑出專利發明人;
2003年獲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3年獲江蘇省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3年獲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
1994年獲江蘇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2004年獲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礦物加工工程學科) 學術帶頭人;
2006年獲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高效的流態化清潔煤理論與技術)團隊首席專家;
2008年獲國家級教學團隊(礦物加工工程專業主幹課教學團隊)團隊帶頭人。
2013年,鄭州大學新任校長;
2014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5年榮獲“2015年學生喜愛的大學校長”

人物事跡

落後技術和災難激發了他無悔的人生追求
1983年,劉炯天從東北大學畢業,來到地處蘇北的中國礦業大學工作,來學校報到後,他就被派往淮北的蘆嶺煤礦勞動與實習半年。當年僅20歲的他接受這樣的工作安排時,心裡是有情緒的,因為當時高校的年輕教師已掀起了學習外語出國的熱潮。到現場後,有兩件事深深地打動了他。一件是當時聞名全國的蘆嶺煤礦火災事故,煤礦工人歷險升井後那惶恐無助的眼神以及礦工家屬被隔離在大門外那期盼哀求的目光,使他至今都歷歷在目。另一件事是他所在的選煤廠,由於技術落後再加上系統不完善,造成產品質量差,煤泥水到處流淌,不僅只有穿靴子才能進入廠內,而且附近農田也到處是煤泥水,既浪費了煤炭又污染了環境。當穿著笨重的靴子去上班時,他感受到了作為一個選礦人的愧疚,更感受到了作為一個選礦人的責任。這兩件事情的經歷,使他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並最終促使他下定決心,要為改變這種狀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劉炯天 院士劉炯天 院士
勞動實習結束後回到學校,他經過認真思考,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向黨組織表示要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獻給煤炭科教事業。
求索路漫漫,辛勤耕耘才會有不凡收穫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煤炭。但硫和灰份是與煤伴生的有害成份,如何脫硫降灰潔淨煤炭是一項世界難題,也是各國能源科學家研究的重點。面對我國煤炭雜質含量高、分選難的特殊情況,國家組織了“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並把這項艱巨任務交給了中國礦業大學。這是國家賦予中國礦業大學相關專業教師的職責。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選擇了細粒煤脫硫降灰的研究方向,開始了攻克這一難題的艱苦歷程。
劉炯天 院士劉炯天 院士
萬事開頭難。課題組成立了,但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缺經費、沒設備自己想辦法,沒有場地他們自己開闢,搭建試驗台他們自己割鋼板、焊構架。切割和粘結有機玻璃放出的煙塵和難聞氣味,使他常常感到頭痛甚至嘔吐,乾一會兒就得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就這樣,經過兩個月努力,他們建起第一個試驗裝置。也就是在這套因陋就簡的設備上,他們完成了試驗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我國的煤炭集中在西部,他們的戰場也隨著煤炭開發戰略的變化而轉移。無論是在重慶的偏僻山區,還是在內蒙古荒涼的沙漠,他帶領課題組住簡陋廠房,與現場人員同勞動,一呆就是幾個月。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他作為第一設計人獲得了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共四項發明專利及六項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形成了自主智慧財產權。十幾年來,他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863”、“九五”、“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國家重點科技推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22項國家、省部級以及國際合作項目,提出了梯級最佳化分選理論並研究出了旋流-靜態微泡柱分選方法,完成了六乘六米國際上最大規格設備的研製任務,並使該研製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設備在國內近兩百家企業套用,並出口印尼與越南,據不完全統計,其年效益超億元。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還被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優秀成果。
為完成好工作累了自己苦了家人
春節前,他們承擔的鞍鋼鐵礦項目開始了工業試驗,進行試驗期間遇上了多年少有的寒冷,廠房不保溫,滴水成冰,光閥門就凍裂了十幾個。試驗剛開始,系統不時漏水,稍不注意就會把棉襖濕透,而濕透的棉襖很快就結冰變硬,只好脫下來放在暖氣片上烘烤,人靠在暖氣片旁取暖。為檢查設備狀況,他下到七八米深的柱底,裡面到處結冰,又暗又滑,上面的水滴到他的頭上、脖子裡,衣服上也結上了冰。他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完成著試驗任務。
劉炯天 院士劉炯天 院士
東北項目剛告一段落,西北的工業試驗又開始了,而這時已臨近過年,課題組年輕同志長年在外奔波,應該讓他們回去和家人團聚過個年,於是他安排其他人回家,自己轉車去西北。在火車上他打電話告訴妻子自己的行程安排,到試驗現場後立即投入工作,大年三十那天,直到晚上六點多鐘他才被企業老總從現場請回來。回到住處,他望著窗外不斷升起的焰火,聽著不時響起的鞭炮聲,思念遠在徐州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母親常年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父親年近80還要照顧母親,女兒獨自一人到外地上學,平時顧不上他們,又不能陪他們過年,他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撥通了家裡的電話,妻子聽到他的聲音半天沒說出話,他妻子也是一名黨員幹部,為了能讓他在外放心,最後只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用平靜的語氣對他說:“都挺好的,你多保重!”
剛結婚時,他愛人在徐州礦務局工作,沒有房子各自住集體宿舍。為照顧他科研出差,愛人就帶著小孩住到單位,孩子出生七個月就送進了託兒所。他與父母住得很近,但也常常是很長時間不能去看老人一次。為了事業,劉炯天同志真正是累了自己苦了家人。
把教師的責任盡到最大
他常常說:“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參與科研是我的職責,而教書育人更是自己的應盡職責”。儘管科研和行政工作任務重,還指導多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但他堅持每年都要給本科生上課,並注意把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了解到的新知識、新方法體現到講課中。他主講的兩門課程,一門被列為省一類優秀課程,一門被列為國家精品課程。
劉炯天 院士劉炯天 院士
作為教師,他對自己提出了兩個“過得硬”的要求:一是專業知識過得硬,二是做人過得硬。他在指導研究生撰寫論文的過程中,要求他們修改十遍以上是常有的事。他也十分注重對學生在做人和提高實踐能力上提要求。他有一個碩、博連讀的學生,在派這個學生去雲南做實驗時,臨行前,他對學生在許多方面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這個學生在實驗現場一呆就是四個半月,他通過電話與學生保持聯繫,了解實驗進展情況並加以指導。等學生完成實驗任務返校後,他高興地看到這個學生身體變健壯了,溝通協調能力也提高了,在做實驗期間得到了現場人員的大力支持和誇獎。還有一個學生,在科研現場因方言表達上的問題,與工人師傅發生了爭執。他看到後,嚴厲地對學生說:我把做人看得比學術更重!人必須要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勞動!必須學會與人溝通、與人為善!為了教育這個學生,他親自找到那位工人師傅,向他解釋事情的緣由,並誠懇地向他道歉。他的這一舉動,教育了學生也教育了其他在場的每一個人。
當領導就要願意盡職和捨得奉獻
在劉炯天教授看來,當領導就要盡職和奉獻。他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2000年他擔任化工學院院長職務,從他上任時起,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學院的工作中。上任伊始,正值國家進行重點學科評審,而他們的礦物加工工程學科是有實力衝擊國家級重點學科的,這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於是,他和班子成員一起共同推進學科方向凝練、學術團隊整合等工作。在準備申報答辯的那一段時間,他滿腦子是答辯的內容,以致在夜裡做夢都在想著答辯的事。在把礦物加工工程學科建成了國家級重點學科以後,他又和班子成員一起,以礦物加工工程這個優勢和龍頭學科為基礎,努力構建以煤炭加工為特色的學科群。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該院的化學工藝學科也已成為江蘇省培育國家重點學科的建設學科。
劉炯天 院士劉炯天 院士
擔任院長這些年來,他十分注意和院黨委書記以及班子其他成員的溝通與合作,有難題大家一起攻關,有困難大家一起克服。在院領導班子的帶動下,學院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和諧氛圍,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奮鬥,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學院本科教學一直保持學校評估優秀,科研經費連續兩年排全校第一,博士點由1個增加到4個,碩士點由3個增加到9個,建立了國家環境保護清潔煤炭與礦區生態恢復工程技術中心,化學基礎教學中心建成為省級基礎教學中心。2003年底,學校進行院級領導班子屆滿考核,化工學院領導班子被評為優秀。
劉炯天同志擔任院長期間,堅持把組織的需要看得比個人的需要更重要,把整體事業看得比個人名利更重要。2004年下半年,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欄目專題採訪他時,問他為什麼堅持在徐州工作?他說他的事業在礦大,他對事業充滿感情也充滿了激情。為了當好院長,他給自己立了兩條規矩:一是不做主要以贏利為目的的橫向項目,以省下時間投入到學院工作中來;二是涉及學科發展的科研項目,主要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日來做,以不耽誤學院的工作。據有人估算,擔任院長五年,他至少損失了個人橫向科研經費1000萬。這幾年,他幾乎沒有完整地休息一個星期六、星期日,晚上在實驗室也常常一呆就到深夜。有人說他這樣做很不值得。但他卻認為,這樣做收穫了大家的信任與支持、收穫了人生的快樂與好評,比做什麼都值!
劉炯天 院士劉炯天 院士
這些年來,劉炯天的勞動與成績得到了社會關注,黨和政府也給了他許多榮譽與獎勵。他先後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煤炭工業十大技術創新人才、江蘇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層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江蘇省首屆“十大”傑出專利發明人、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江蘇省青年科學家等榮譽稱號。
2005年10月17日,江蘇省委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在南京舉行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報告會,劉炯天作為五位報告團成員之一,作了題為《獻身煤炭科教事業是我永恆的追求》的報告,所到之處,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並受到省委主要領導同志的好評。2005年10月18日,學校黨委下發了《關於貫徹落實省委領導重要批示和講話精神開展向劉炯天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將獻身煤炭科教事業作為自己永遠的追求,劉炯天是這樣說的,也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這樣做的。
鄭州大學校長
經中共河南省委批准,並徵得教育部同意,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劉炯天同志於6月9日正式就任河南鄭州大學校長。2013年6月9日上午,鄭州大學在綜合管理中心第二報告廳召開全校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劉炯天同志任鄭州大學校長的決定。
5月17日,經河南省委與教育部領導此前溝通協商同意,河南省委組織部到中國礦業大學進行鄭州大學校長人選的推薦考察工作。17日上午,河南省委組織部考察組在中國礦業大學召開民主推薦會,確定劉炯天同志為考察對象,並隨即進行組織考察。5月27日,教育部人事司就河南省委擬調劉炯天同志到鄭州大學工作徵求該校黨委意見。5月29日下午,中國礦業大學召開黨委常委會,就此進行認真討論,並向教育部黨組書面報告校黨委意見。
6月7日,教育部人事司致函中國礦業大學黨委:經部領導研究,同意劉炯天同志調河南省省屬高校任職。6月8日,河南省委組織部副廳級組織員修振環、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張亞偉和鄭州大學黨委書記鄭永扣等同志到該校迎接劉炯天同志,並向中國礦業大學表示感謝。當天下午,劉炯天同志赴河南省委組織部報到。
6月9日上午,河南省委組織部、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廳在鄭州大學新校區綜合管理中心召開會議,宣布對劉炯天同志的任命,劉炯天同志正式就任鄭州大學校長。河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朱是西在宣布劉炯天同志任命的大會講話中說,省委高度重視鄭州大學領導班子建設,對校長人選提出明確要求,省委組織部多次與教育部溝通,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綜合考慮、慎重研究、嚴格程式,省委認為劉炯天同志政治堅定、黨性強,學術造詣深、業內影響大,熟悉高等教育規律、基層經驗豐富、管理能力強,勤奮敬業、作風形象好、民眾威信高,任鄭州大學校長是合適的。
劉炯天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感謝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信任,感謝鄭大師生的厚愛。作為河南人,能為家鄉的高等教育事業,特別是鄭大的發展,出一點力,是一份感恩,更是一份責任。大學的責任就是要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有用人才,大學的發展依然要堅持以服務求生存、以貢獻求發展。鄭州大學要站在國家的發展節點上,努力為河南的發展培養人才,為河南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文化引領、技術助推的作用。鄭州大學的未來發展:一是要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辦學實力,強化內涵建設;二是要進一步完善學生的成長環境;三是要進一步構建教師的發展平台;四是要進一步改善師生員工的生活條件。
劉炯天校長強調,今天鄭州大學已經站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畫這個新的發展歷史節點上。鄭大的發展已經列入了國家戰略和布局,進入到以內涵建設為重點的新的發展時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學術本位、特色辦學、開放式辦學需要從觀念、制度建設上去改革和創新,為此我們要堅持不懈,付出更多的努力。
劉炯天校長表示,鄭大是我們每個人的鄭大,校長的責任就是使每個鄭大人自覺地肩負使命,心情舒暢的學習和工作。人心齊泰山移,民眾中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和正能量,要充分聽取民眾意見,善於汲取智慧與營養,最大限度的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從今天開始,我就是鄭大的一員,將從調查研究開始,熟悉新的工作環境,儘快融入鄭大,按照盡心盡力盡責的要求,努力開闊自己的眼界和視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校運行和管理,切實履行好校長職責,以更高的標準,更加紮實的作風,和大家一道,齊心協力,把鄭大建設的更加美好,不辜負省委省政府教育部的信任,不辜負鄭大師生的期待。

人物評價

劉炯天教授堅持選礦工程技術研發,足跡遍及全國各省,堅持在礦山一線搞科研。治學嚴謹,勇於開拓,帶領團隊為我國選礦工程技術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