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柏齡

劉柏齡

1927年出生,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世紀中國接骨學最高成就獎”獲得者。從醫60餘年來,長期奮鬥在中醫醫療、教學和科研一線,致力於中醫骨傷科學的研究,是天池傷科的代表性人物,其手法在我國北方獨成一派,在全國中醫學術界有重要影響,為中醫藥防治骨傷科學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基本介紹

  • 姓名:劉柏齡
  • 性別:男
  • 籍貫:吉林扶餘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7年
  • 臨床職稱:主任醫師
  • 教學職稱: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中醫學院
  • 專業:中醫
  • 科室:骨傷科
  • 執業地點: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出診時間,研究方向,學術兼職,學術思想,科研成果,獲獎情況,主要論文,出版著作,

教育經歷

1943年,劉柏齡正式學醫,在叔父身邊開始悉心學習中醫理論,並跟隨叔父出診
1955年至1956年11月,在吉林省中醫進修學校學習。
1958年8月10日至1960年,在北京中醫學院進修學習。

工作經歷

1946年10月初成立“劉柏齡中醫正骨診所”,正式接待病人。
1948年初成立了扶餘縣第十八區(三岔河鎮)中醫聯合診所。
1951年,調到區人民衛生所(今扶餘縣人民醫院前身)任中醫師。
1960年至今,工作於長春中醫學院。

出診時間

周一、周三、周五

研究方向

擅長治療:股骨頭壞死、骨質疏鬆、骨質增生(退行性骨關節病)、頸、腰椎病(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強直性脊柱炎、滑膜炎、骨髓炎、骨結核以及複雜骨折等骨傷科疾病 。

學術兼職

兼任世界中醫骨科聯合會資深主席;全國中華骨傷醫學會終身榮譽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原副會長,現任顧問;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顧問;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骨傷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才研究會骨傷人才分會常務副會長;美國世界骨傷專家協會副主席;美國國際華佗中醫學院教授兼副院長。《中國中醫骨傷》雜誌(國家級)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受聘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客座研究員;中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幹部保健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受聘為廣東省中醫院繼承國家名醫學術經驗指導老師(2007)、受聘為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骨傷科醫學顧問、主任導師(2007)、受聘為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繼承老中醫學術經驗指導老師(2007)。

學術思想

他在古人經驗的基礎上,在骨傷科臨床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治腎亦即治骨”的學術思想。他認為腎藏先天之精,稟賦於父母,受助於後天之水谷,腎精充足則身強體壯,筋骨剛韌;腎精不足,幼則成長、發育遲緩,筋骨軟脆,年長則體不強健,筋骨鬆軟,甚或別生歧異,故在治療時,若因先天腎精不足引起之筋骨發育遲緩,骨生僂疾等諸候者,當以調養脾胃為先,以後天水谷之精,充補先天之不足,以強健筋骨而療諸病候。年長因腎精不足而引起的諸骨疾病,常伴有腰膝酸軟,或不能久坐,或不能健步,或頭項不能轉搖,或手攝失職不能抓取等,除調補脾胃,扶助正氣外,且以補腎益精的方法為治。若系勞倦失護或外傷誘發骨贅者(骨質增生)則以補腎養肝的專門方藥施治。

科研成果

①骨質增生丸的研究(1987年獲長春發明一等獎,1991年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②風濕福音丸的研究(1987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③健骨寶膠囊的研究(1999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④壯骨伸筋膠囊的研究(2000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⑤復肢膠丸的研究(2003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獲獎情況

曾獲吉林省政府吉林英才獎章;
1995年被吉林省政府評為吉林省終身教授(吉林省名中醫);
1999年被原衛生部國際交流中心評為“二十世紀中國接骨學最高成就獎”;
2006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評為“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國醫楷模”榮譽稱號;
2008年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評為“全國首屆中醫骨傷名師”並獲金鼎獎;
2011年被長春市衛生局評為“衛生忠誠獎”。
全國華佗金像獎(1986)獲得者;
獲得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獎(1983),省優秀科技人員獎(1987),省醫藥先進科技工作者獎(1996)。 省政府授予人民教師(1986)榮譽稱號,並獲得資深名醫(2000)榮譽稱號以及全國傑出科技人才(1997),跨世紀骨傷醫學傑出人才(2001年金杯獎),世紀骨傷優秀傑出人才(2004環球金杯獎)。

主要論文

在國內外醫學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運用中醫腎主骨的理論治療骨質增生(骨關節病)的體會”;“我國骨傷科手法治療的淵源發展及套用”、“二步十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點刺‘暴傷點’治療急性腰肌扭傷”、“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的辨證施治”等為理論與實踐的代表作。其中有關“腎主骨”的理論在骨傷科臨床的套用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在國內占領先地位,展現了他“治腎亦即治骨”的學術思想基礎(文章發表在1973年第2期“新中醫”雜誌上)。

出版著作

主編、參編、編著出版醫學著作20餘部,其中主編教材四部:①《中國醫學史講義》(人民衛生出版社,1962);②《中醫骨傷科各家學說》(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③《中醫骨傷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④DVD光碟《劉柏齡治療腰病手法》(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人民衛生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另主編《中醫骨傷治療彩色圖譜》(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編著《劉柏齡治療脊柱病經驗擷要》(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主編《圖解中醫骨傷名家手法精華》叢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