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強

劉成強

時風集團總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第九次黨代表會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成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
  • 職業:時風集團總裁
  • 畢業院校:武漢理工大學
個人簡介,榮譽稱號,主要業績,經典決策,

個人簡介

劉成強,男,漢族,中共黨員,山東省高唐縣人,時風集團總裁。武漢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工程技術套用研究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
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時風集團是一個以農用車為主業、多元化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總占地1500畝,幹部職工28000餘人。主導產品為三輪農用車、四輪農用車、拖拉機和發動機。有六個子公司,主要經營酒業、賓館、商貿、塗料和油料。母公司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設十個生產廠、一個工業園、一個中央研究院,是中央黨校經濟研究中心調研基地和山東大學教學研究基地,設有全國農用車行業唯一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具有對外貿易的進出口自營權。

榮譽稱號

1996年,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榮譽稱號;
劉成強
1998年,評為“山東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1年,授予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200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3年,中國共青團十五大代表,並選為主席團成員;
2004年,當選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2005年,被評為中國品牌建設十大傑出企業家、全國機械工業優秀企業家、中國企業聯合會高級職業經理人;
2006年,受聘為山東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7年,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十大傑出CEO”。

主要業績

“十五”期間,劉成強和公司高管一起,帶領3萬名員工勇於探索,頑強拼搏,促進了企業快速發展。
2001年至2004年,時風集團年行銷收入穩定增長,分別是50.51億、68.1億、84.9億、91億元,利稅分別是4.45億、5.21億、4.5億和5億元。
2005年,時風集團更是實現銷售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29%;利稅5.6億元,同比增長22%,跨入了百億元歷史新階段;出口額2580萬美元,增長162%;生產整車98.2萬輛,發動機102萬台,輪胎313.8萬套,發電3.56億度。三輪汽車、低速貨車、拖拉機和發動機產銷量穩居全國同行業第一。農用汽車產銷量連續九年蟬聯全國同行業第一,經濟效益連續11年蟬聯全國同行業第一。
是聊城市第一個率先實現行銷收入過百億的企業,是聊城市第一個利稅分別過1億元、2億元、3億元、4億元、5億元的企業集團。
集團榮譽:
時風商標2002年批准為農用車行業首家“中國馳名商標”;
時風集團2003年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同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2004年3月被授予“全國守契約重信用企業”;
時風單缸發動機2004年9月獲“國家免檢產品”;
2005年3月“全國機械工業現代化管理企業”,9月“中國名牌產品”。

經典決策

1.經典決策-時風農用車全面降價狙擊競爭對手的戰略決策
劉成強
2.經典決策-時風集團上馬商用車
2006年,時風獲得商用汽車生產目錄,時風為等待這一天,已經準備了若干年,這是時風風險控制和管理經營哲學的又一次經典演繹。
先是建造電廠,備足彈藥。再與青島雙星合作,涉足輪胎產業,時風雙星輪胎,總投資6億元,目前已形成年產160萬套輕卡輪胎、100萬套中型載重輪胎、5萬套大型工程輪胎生產能力。專家分析,這些項目為時風進入汽車領域奠定了基礎,此時雖然時風已是百萬輛農用車生產基地,在工藝、資金等生產的軟硬體環境上完全具備生產輕卡的諸多條件,同時擁有自己的銷售網路和客戶群。
3.經典決策-2002年斷然拒絕摩根投資:
2002年,就在劉成強帶領著時風集團籌備上汽車項目的時候,世界著名投資機構摩根斯坦利公司帶著三千萬美元找到了他。摩根斯坦利是一家實力超強的跨國金融服務公司,掌管著全球四千多億美元的資產,是無數企業想攀都攀不上的高枝。摩根斯坦利公司主動找到時風集團,要給時風注資三千萬美元,這在當時的中國製造業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沒想到卻被時風拒絕了!
劉成強:“我同意摩根因利而來,但是他必須附加著帶給我先進的產品先進的技術,所以這是時風不能夠和摩根當時達成一致的原因。”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產品,這是劉成強給摩根提出的合作條件。給錢不要,要技術,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劉成強希望利用摩根的國際影響力拿到生產汽車的目錄。“當時我們爭取國家發改委汽車目錄,因為汽車目錄已經有很長時間,幾年的時間不再批准新上企業。”就在摩根準備注資之前的2001年,時風集團的銷售額超過了五十億。摩根準備的三千萬美元在時風來說就成了很小的一部分。在他看來,時風發展汽車項目固然需要雄厚的資金,但良好的資本運營之道才是重中之重。
4.經典決策-2007年上馬電動車:
被炒得風生水起的比亞迪電動汽車在2009年銷售竟不及50輛。而更讓他吃驚的是,在山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中,一家企業已經累計銷售了將近10000輛電動汽車。這家企業會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進程產生怎樣的影響?
劉成強背著手站在窗前,透過時風辦公大樓的窗戶,他可以看到高唐縣並不繁華的街景。每當他這樣俯視的時候,心中總有一種奇妙的滿足感油然而生。時過五點,天色已經擦黑,正值下班和接孩子的高峰時期。當馬路上的汽車都打開大燈的時候,樓下的街道顯得喧鬧而擁擠。劉成強留意到:這些擁擠的車流中,有超過四成的車都是時風集團(以下簡稱“時風”)生產的電動汽車,於是一絲神秘莫測的微笑蕩漾在他的嘴角。
然而他最近的日子並不好過,不久前,央視有關山東省“山寨”電動汽車的報導將時風這個經歷過很多坎坷與波折的中國農用車行業老大再一次推向風口浪尖。時風所生產的電動汽車不僅在汽車行業內掀起了波瀾,在公眾中也引起了巨大反響。一時間,質疑、讚揚的聲浪此起彼伏。
從公司技術員到技術廠長,再到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的劉成強曾主導過時風農用車全面降價狙擊競爭對手的戰略決策,也是時風當年向商用車挺進的重要決策者。他的每一次決定都在行業內引發強烈反響。而這一次時風的電動汽車很有可能又將帶著他重蹈當年與同行們的恩怨情仇。只不過,已在市場上歷練10多年的劉成強已經脫去了當年的衝動和狂妄,變得深沉而不易揣測。
事情的緣起
然而這種火爆的市場反應並非是領先的技術打造的。時風電動車使用的鉛酸蓄電池在目前鋰電池風頭正勁的時候顯得稍稍有點落伍,而一輛汽車中最核心最能體現其技術水平的部分就在於他的動力構成。這讓時風受到了很多專家的質疑。經常有人問劉成強:時風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到底是什麼?劉成強覺得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實際上劉成強更像是一個魔法師,他將幾種不甚先進的東西混合在一起,念動了一陣傳統汽車從業人士聽不太懂的魔咒,隨著一股青煙冒起,一種能夠在市場上發揮魔力的產品呱呱墜地。這一方面讓時風在電動車領域延續了時風農用車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卻讓劉成強背上了“山寨”的名聲。
時風的“山寨”之辯
這種年代久遠的“老爺車”產品並未喪失活力。公眾的誤解在於認為鉛酸蓄電池是不環保和易污染的,實際上,鉛酸蓄電池在使用的過程中並不會造成污染。只是在不規範的回收過程中才會造成污染。在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對蓄電池行業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之後,環境不達標和設施不健全的蓄電池企業基本已經遭到否定。而據時風內部人士透露:時風在和自己的電池供貨商簽訂協定的時候,都要求供貨企業能夠實現時風電動車的廢舊電池回收。而對於時風的購車者來說,大概支付2000元便可以實現電池的以舊換新。
劉成強有一點委屈。按照目前中國人的購車觀念和消費水平,即使是在大中城市,購買一輛普通鋰電池驅動的汽車,其價格已經可以購買一台很像樣的中級汽車了。為何這種省錢又方便的做法會遭到如此多的質疑。(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售價為其同檔次燃油汽車的3倍,長安汽車新生產的奔奔電動車預售價為15萬元。這種價格已經可以買到一輛雪鐵龍世嘉甚或更有面子的車型。)
關鍵不是哪種電池技術含量高低的問題,而是哪種電池更加適合中國國情的問題。眾所周知,鋰電池的技術目前並不成熟,而世界鋰礦的儲量又相對較低。電池技術不解決,鋰電池電動車就無法成為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對此,李書福有明晰的認識,儘管吉利一直在公眾場合強調自己要向新能源領域進軍,但是李書福並沒有在電動車上投入太多的精力,他認為鋰電池電動汽車要普及至少還要等30年,其中最核心的任務是降低鋰電池的成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