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民(中國中央電視台記者)

劉愛民(中國中央電視台記者)

劉愛民,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高級編輯。出生於浙江嘉興,籍貫山東。1959年出生。1978年從軍,曾任《人民武警報》記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愛民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嘉興
  • 職業:中國中央電視台記者
個人履歷,策劃節目,獲得榮譽,代表作品,

個人履歷

1996年主動脫離軍隊轉業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進入《焦點訪談》一組任記者。
2000年秋,調至《東方時空-直通現場》欄目任副製片人。
2001年底,參與了《東方時空-時空連線》欄目創辦。
2003年任《東方時空》欄目編委、《時空連線》欄目製片人。
2008年任《焦點訪談》欄目製片人。
做有速度的新聞,做有深度的新聞,做有多元化觀點的新聞,是創辦《時空連線》欄目時提出的理念。

策劃節目

多年軍旅生涯,學會了在忍耐中成長,在成長中忍耐。十多年《焦點訪談》、《東方時空》的記者經歷,懂得了比激情和憤怒更重要的,是冷靜中的客觀,客觀中的質疑。
認為中國的新聞人需要有更為開放的視野,更為客觀的立場,更為獨立的人格。不僅會報導新聞,而且要製作出有調查深度、有獨立觀點的新聞,使媒體真正能夠成為輿論力量和社會公器。曾經策劃和組織過央視多個大型特別節目:2005年《岩松看台灣》、2006年《千里走青藏》、2007年《岩松看日本》、2008年《暖春之旅》、2009年《聚焦俄羅斯》、2011年《行走唐人街》、2011年《日本災區行》……

獲得榮譽

2005年因組織《東方時空》報導了湖南嘉禾縣政府進行非法拆遷,引起轟動,當年獲該節目獲中國新聞獎。
2008年因組織拍攝《岩松看日本》,再次獲得中國新聞獎。

代表作品

《觸摸俄羅斯》 2011年9月出版 劉愛民著 華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我們無法用一種思維方法、一種價值觀念能夠讀懂俄羅斯,它太豐富,它太矛盾。它是如此優雅和文明,又如此粗魯和野陋。它是如此遼闊和慷
記者眼中的俄羅斯 最新鮮生動的俄羅斯記者眼中的俄羅斯 最新鮮生動的俄羅斯
慨,又如此狹小和自私。它是世界最善變的國家屢屢發生驚天巨變,然而它的民眾卻是世界上最墨守成規不善應變的人們,俄羅斯實在令人費解。
為了真實了解俄羅斯的現狀,洞悉俄羅斯的發展軌跡,中央電視台繼“岩松看日本”、“岩松看美國”之後,再度推出大型“看世界”專題片——“聚焦俄羅斯”。該片播出後,收視率高居不小,引起強烈反響。在此基礎上,採訪組記者將採訪中的所見、所感、採訪背後的故事和未能收入到專題片中的大量有助於了解俄羅斯的素材,進行深度加工整理,取名《觸摸俄羅斯》由華藝出版社出版。該書從不同角度對俄羅斯的歷史和現狀,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進行了多側面的描寫,有助於讀者了解當下俄羅斯民眾的心態和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作者長期從事新聞報導,在書中用記者的視野、生活的碎片、真實的頓悟,為我們解讀今日俄羅斯,講述他所認識的北方大國。有對小梅總統的生動描寫,但更多的是對紅場上列寧史達林扮演者、光頭黨成員、新俄羅斯人謝爾蓋等一批小人物或底層民眾的刻畫;有對中亞五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等政治層面的感想,但更多則是對青年近衛軍組織發起“為祖國做愛”運動、俄羅斯遍地都是TAXI甚至還可以打到“警的”、 生活中網速慢效率低、俄羅斯民眾身上濃郁的藝術氣質等社會生活詳盡的的記述。
作者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俄羅斯最缺乏的是好男人,俄羅斯的“上帝”是伏特加,俄羅斯最豐富的資源是大美女,俄羅斯最值得敬仰的文化是墓園文化等等。
同時,作者在書中還對值得我們借鑑的一些話題進行了深入挖掘:不缺土地的莫斯科為什麼房價比北京還貴,在中國正在用自主招生的形式增加高考多元性的同時為什麼俄羅斯卻在反向而行,為什麼俄羅斯的警察偏愛中國人,兩種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中文俄語碰到一起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並對數量龐大但經營水準很低、商品繁多但檔次不高、賺錢不少但前景堪憂的華商在俄羅斯的處境給予了深度關注。
由於作者對俄羅斯的描寫十分細膩,敘述又更多集中在小人物和百姓日常生活,因此,書名中採用了“觸摸”這個詞,希望用最近距離的描寫和最細緻的觀察,展示給讀者一幅真實的俄羅斯全景畫。
劉愛民(中國中央電視台記者)
作者通過文字告訴了我們一個真實的俄羅斯,一個帶有濃郁生活氣息的俄羅斯,一個帶有強烈底層民眾色彩的俄羅斯。讀後,希望能夠得到和作者一樣的感想:俄羅斯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昔日紅色鄰邦,俄羅斯也不是我們想像中充滿動盪與物品緊缺的國度,它正在按其特有的性格向前發展,我們需要的是了解。
全書文字細膩,描寫生動,並配有近二百幅精美圖片,十分具有可讀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