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科

劉心科

劉心科,山東省魚台縣人,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戰士、排長、政治指導員、文化幹事、文化科長和山東省濟寧市民眾藝術館館長、書記、藝術創作研究所書記等職。兼任中國曲協、戲協和音協合唱學會會員、山東省文聯委員、山東省曲協副主席及濟寧曲協主席,國家一級編劇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心科
  • 別名:劉克、歌古、頌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省魚台縣
  • 出生日期:1938年
  • 職業:黨員,館長,國家一級編劇等
獲得榮譽,主要作品,感人事跡,

獲得榮譽

1.榮立三等功兩次,各種獎勵28次。
2.被濟寧市委、市政府選拔為濟寧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3.山東省曲協專題表彰會授予“山東省先進曲藝工作者”稱號
4.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先進兒童少年工作者”稱號
5.光榮出席全國第六次文代會,受到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央領導的接見。

主要作品

從藝53年,曾創作曲藝、戲劇、詩、詞等作品數千件,其中有124件作品在省以上獲獎(含國家級獎48件),具體是歌曲《孟母?偉大的母親》(王全仁作曲、王建華演唱)獲文化部“群星獎(銅)”、和國家“精品工程獎”、還有歌曲《啊,孔林》、《運河晨曲》、《說梁山》、《孔孟之鄉,我的故鄉》、《水鄉美》、《聽爺爺說運河》、《交警是俺心中的星》等23件;電視連續劇《鄉黨委書記》(李發啟合作)獲文化部“飛天獎(三等獎)”;山東琴書《孔子拜師》(楊維雲、林憲溫合作)獲中國曲藝“牡丹獎(銅)”、“蒲公英”獎;《淒淒藥鈴聲》、《白英獻策》、《藥店春風》、《戰羊山》、《賣餃子》、山東漁鼓《回娘家》、山東落子《馬糊塗》、中篇山東快書《徐世林傳奇》、中篇快板《走四方》、《氣吞山河》等67件;小品《都滿意》(合作)獲全國職工小品賽銀獎、《中央委員》、《雙喜臨門》、《孔府門前》、《賣粥》等19件。
五場戲曲《聖水灣》(賈殿法合作)、九場戲曲《楊震卻金》(李法啟合作)、小戲曲《牡牛賣雞》、兒童劇《小鳥飛了》、少兒歌舞劇《小獅子》、《小猴子下山》《大公雞》、《兩隻小兔》兒童快板劇《接班》等9件;詩歌《絲瓜》獲“中國之星”文學獎等其它作品6件;著作出版《生旅情緣》、《孔孟鄉情》、《徐司令傳奇》、《藍藍的徽山湖》、《疾馳的征帆》、《劉心科戲劇小品新作選》、《曲鄉園丁志》、《藝海交響曲》、《草地晚餐》、《文化名城聖賢歌》、《倉促征程》和編輯出版的《喜鵲鬧梅》、《風流年代》、《火紅的鄉村》共14部專集300多萬字。

感人事跡

抱病創作“聖賢歌”
膾炙人口的《孟母三遷》、《鑿壁偷光》等故事盡人皆知,但把這些故事以山東琴書、山東漁鼓、微山湖端鼓的藝術形式唱出來卻鮮為人知,而這種藝術的作者劉心科是在與病魔的鬥爭中,帶病堅持完成創作的。向記者展示高價買來的八角鼓。 今年69歲的劉心科,原任濟寧市藝術館館長、黨組書記,濟寧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山東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幾十年來,他先後創作發表戲劇、詩歌、散文等作品12部,共300餘萬字。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老人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病痛創作出100餘萬字的作品。
12日,記者來到劉心科家中,老人沙啞著嗓子給記者講起了他抱病創作的經歷。2003年4月,他患了喉癌,兩次進行手術,一年5次住進醫院。2005年7月,劉心科老人從朋友那裡聞知將在濟寧建設中華文化標誌城,他隨之萌生了“我能為它做點什麼”的想法。身為國家一級編劇的他認為,濟寧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太昊、少昊、伏羲、軒轅黃帝和孔、孟、顏、曾、子思五大聖人的故鄉,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他要用民間藝術形式將孔孟文化唱出來,讓百姓喜聞樂見。
劉心科告訴記者,中華文化標誌城的建設,將使濟寧成為中華文化的縮影,華人尋根問祖的中心、東方文化的精神家園。作為濟寧的文藝骨幹,儒學之鄉的後輩,他應該義不容辭地擔負起宣傳孔孟文化的使命,劉心科心裡已打定主意,決定創作一台節目,取名為“文化名城聖賢歌”。
隨後,劉心科著手進行創作。劉心科說,半月內,他每天不停地忙著蒐集材料、編寫劇本,奮筆創作出18件作品。創作這台節目時,喉癌、糖尿病給他帶來巨大的痛苦。他隨時都可能倒下,是對藝術的摯愛激勵著他頑強創作。說起這次的創作速度,連他自己都感到吃驚。
帶著18個作品,劉心科拖著病體到濟寧各縣市區拜訪林憲溫、陳勇士、張泳等人為作品作音樂唱腔設計,用儒鄉清音、山頭花鼓、濟寧大鼓、微山湖端鼓、山東漁鼓等8個曲種設計出來。創作完成後,他又從眾多男女演員中挑選出德藝雙馨的說演彈唱表演者林憲溫、劉炳金及趙蕊、姚雪梅、杜玉芳、孫娟、王莉等,他們克服種種困難,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排練。同時,劉心科自費購買了道具鼓、板、小打擊器,還花1萬餘元定做了28套演出服裝。
節目得到央視首肯
2006年6月8日,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欄目導演汪文華對劉心科老人創作的曲藝節目進行審查。這台鼓曲專場演出中的8個節目得到她的首肯。
在這場演出中,演員們在唱腔、形體、說唱、彈奏等方面的表演得到觀眾及審查人員的讚許,他們用民間曲藝的形式把孔孟顏曾各聖賢及匡衡、閔子騫、高柴、白英等人的儒雅之風表現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將兩三千年前的聖賢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來,讓人看了耳目一新,牢記不忘。
汪文華認為,山東漁鼓《闕里坊由》的老演員劉炳金演唱韻味濃郁,表演十分到位;儒鄉清音《鞭撻蘆花》形式新穎,曲調優雅,服裝考究,表演生動;微山湖端鼓《鑿壁偷光》旋律悠揚,有湖浪漂濺的優雅情趣。最後汪文華評價這些節目“作品的品位很高。所有作品中沒提到一句‘八榮八恥’,但每個故事中都融進了‘榮辱觀’,我認為這是濟寧的代表作……”
缺經費演出擱淺
央視審查通過後,7月10日,汪文華給劉心科打來電話,催促其籌備活動經費,趕緊進京對節目進行錄製,爭取早日在《曲苑雜壇》欄目中播出。然而奔忙了一年多的“文化名城聖賢歌”專場演出卻仍在經費籌措的艱難之中。
劉心科粗略算了一下,進京錄製這台節目大約需要5萬元,但是苦於無處籌措,錄製的時間被一再拖延。看著自己苦心經營的成果無法展示在觀眾面前,劉心科焦急萬分。8月9日,一急之下的劉心科癱瘓在床,25天后出院。經過半個月的鍛鍊,劉心科又奇蹟般地站起來,並且能走路了。於是他再次為演出一事奔走,但一直沒有任何結果。“要是有贊助單位或個人能出這部分錢,支持我們進京演出,我沒什麼奢求,只給我留個編劇的名就行了……”
劉心科前輩劉心科前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