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劉建軍(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建軍,男,1963年10月生,山東博興人,現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劉建軍教授,男,中國人民大學二級崗位教授,全國宣傳文化領域“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題組首席專家、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分委員會委員、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以及多所學校和研究機構的兼職教授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建軍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3年10月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信仰與信仰教育等
  • 性別:男
  • 發表論文數目:150餘篇(截至2019年7月)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科研項目,代表性著作,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0年-1984年在山東大學哲學系學習,獲得哲學學士學位;
1984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師從樂燕平教授攻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專業研究生,1987年獲得哲學碩士學位;
1987年畢業留校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教。
從1992年開始,師從許征帆教授在職攻讀馬克思主義原理專業博士學位,1995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2000年聘為教授。
2008.10-2009.4在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訪學。

主講課程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學術論文寫作方法”(碩士生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碩士生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專題研究”(博士生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主文獻選讀”(博士生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本科生課程)、“信仰研究”(全校選修課程)

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信仰與信仰教育等。

主要貢獻

系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學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分委員會委員、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劉建軍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個人專著4部,譯作1部,主編與合著60餘部,論文150多篇。

科研項目

1.主持1999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課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仰問題研究”。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項目“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項目“‘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3.主持2008年教育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理論研究(委託)課題,一般課題《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關係研究》。
4.主持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品牌研究計畫“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文獻與基本問題研究”。
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度一般項目(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項任務項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案例教學研究》。

代表性著作

1、《馬克思傳》,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馬克思主義信仰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3、《追問信仰》,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4、《愛國主義教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5.《思想理論教育原理新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代表性論文:
1.《信仰的對立:馬克思主義與宗教》,《教學與研究》1988年第6期。
2.《“馬克思主義新宗教”論評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0年第2期。
3.《論社會思潮的發生.發展與消退》,《學術月刊》1995年第2期。
4.《論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道理》,《馬克思主義研究》1995年第4期。
5.《論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研究》 1997年第2期。
6.《傳統文化中的信仰概念》,《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7.《試論三種非宗教的信仰形式》,《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8.《從丁光訓神學思想看當代中國人信仰的特點》,《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9.《毛澤東與現代中國人信仰的變遷》,《華北電力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10.《接受理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教學與研究》2000年第2期。
11.《信仰教育: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教育的本質內容》,《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12.《如何看待改革開放進程中理想信念領域的變化?》,《前線》2001年第8期。
13.《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模式》,《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
14.《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個人價值》,《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8期。
15.《共產主義理想追求的新闡釋》,《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4期。
16.《關於理想信念教育的幾點理論思考》,《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11期。
17.《從信仰視角看為人民服務》,《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年第12期。
18.《試論思想教育與思想自由的關係》,《思想理論教育》2005年第10期。
19.《團隊精神的理論證明》,《思想理論教育研究》第2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20.《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內涵》,《黨建研究》2006年第5期。
2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高校理論戰線》2007年第4期。
22.《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思想理論教育》2007年第7、8期合刊。
23.《馬克思主義學術視野中的信仰概念》,《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8期。
24.《試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特徵》,《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年第9期。
25.《試論意識形態的基本結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12期。
26.《科學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歷史使命》,《學校黨建設與思想教育》2007年第12期。
27.《論共產主義社會“按需分配”實現的歷史必然性》,《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1期。
28.《共產黨宣言》中的“兩個必然”論斷及其當代闡釋,江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
29.《關於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若干問題》,思想理論教育,2008年第7期。
30.《〈共產黨宣言〉中的十個必然性論斷》,《北京高等教育》2008年第7-8期。
31.《試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的學科歸屬》,《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8期。
32.《共產黨宣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33.《親歷與思考:柏林反資本主義危機大遊行》,《理論視野》2009年第6期。
34.《社會大氣層:對意識形態概念的新思考》,《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2月25日。
35.《恩格斯早年的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論著——〈德國民間故事書〉一文初探》,《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1期。
36.《激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和職責》,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第8期。

獲獎記錄

1、參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於2002年11月獲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3、參編《鄧小平理論青少年讀本》於2001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4、《馬克思主義信仰論》一書於2000年6月獲中國人民大學第七屆優秀科學成果獎。
5、參編《新時期的旗幟》(鄧小平理論教學片)於1999年12月獲首屆“國家音像製品獎”。
6、《論馬克思主義信仰》一文於1998年12月獲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