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康(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所長)

劉建康(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所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建康(1917年9月1日—2017年11月6日),男,出生於江蘇省吳江縣,魚類學家和淡水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

1938年,劉建康畢業於東吳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39-1945年,為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研究生、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47年,畢業於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研究生院,獲哲學博士學位,1949年2月回國。1950年起,先後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7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生命科學科技進步獎。2017年11月6日,在武漢逝世,享年100歲。

劉建康主要進行魚類研究,提出了飼養鱅魚鰱魚治理東湖的生物操縱方案,東湖水質得到部分改善,該研究成果還在滇池、巢湖水污染治理中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建康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江蘇吳江
  • 出生日期:1917年9月1日
  • 逝世日期:2017年11月6日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加拿大麥基爾大學
  • 主要成就: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代表作品:《鱔魚的始原雌雄同體現象》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民國六年(1917年)9月1日,劉建康出生於江蘇省吳江縣一個銀行小職員家庭。劉建康幼年時就讀於上海毓賢國小,畢業後隨家遷居蘇州,入蘇州中學,讀完國中後考入東吳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
劉建康劉建康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劉建康考入東吳大學理學院生物系。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東吳大學生物系在上海舉辦淡水生物展覽會,劉建康跟隨劉承釗教授做展出工作。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劉建康畢業於東吳大學,獲東吳大學理學士學位。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經劉承釗教授推薦,劉建康到內遷四川重慶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當伍獻文的研究生,從事魚類學研究工作。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在中央研究院動植物所叢刊第11期上,劉建康與伍獻文教授聯名發表了論文《口喉表皮是鱔魚的主要呼吸器官》。
劉健康劉健康
民國三十年(1941年),劉建康晉升為助理研究員。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在中央研究院動植物所叢刊第15期上,劉建康以個人署名發表了論文《鱔魚的始原雌雄同體現象》。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劉建康晉升為副研究員;當年秋天,劉建康經設在重慶的中英科學合作館館長李約瑟(英國生物化學家、科技史學家)博士介紹,到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秋,劉建康獲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博士學位。此後,應美國伍茲霍爾實驗細胞學實驗室主任R·錢伯斯教授聘請,劉建康赴美國任該實驗室副研究員。一年後,應麻省北安普頓史密斯學院羅斯教授聘請,任該學院研究員。
1949年2月,劉建康返回祖國,到上海任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1950年1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劉建康被聘為研究員。同時,兼任蘇州東吳大學教授。
1954年,劉建康隨水生生物研究所遷往到武漢,先後任魚類學組組長、湖泊水庫研究室主任,對淡水魚類學進行了多方面研究。
1951年,劉建康發表論文《鱔魚雌雄性別轉變過程中生殖腺的組織學改變》。
20世紀50年代初,劉建康在江蘇省進行池塘養魚高產的研究,創出畝產超1000斤的成果。
1955年,劉建康發表論文《養魚池單位面積產量試驗》。
1957年,劉建康主持進行長江魚類生態調查。
1980年,劉建康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017年11月6日,因病在武漢逝世,享年100歲。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 科研綜述
青魚、草魚、鰱魚、鱅魚是中國四大淡水魚類,習慣稱做“四大家魚”。劉建康通過調查長江宜昌江段魚產卵場的分布情況,成功進行了草魚和鰱魚的人工授精和孵化。他們給未充分性成熟的青魚注射魚類腦垂體催情,使其提前產卵,為日後中國“四大家魚”人工繁殖打下了基礎。
劉建康院士做學術報告劉建康院士做學術報告
劉建康跟水打了一輩子交道,和魚做了一輩子朋友。
第一條魚,是鱔魚。1944年,27歲的劉建康在論文中揭示了“鱔魚卵剛孵出時全是雌性,長大後逐漸變成雄性”這一奇特現象,被國際生物學界評論為“打開了一個新穎研究領域之門”。
第二條魚,是武昌魚。1954年至1957年,劉建康在梁子湖調查期間,得知湖中有團頭鯿,而此前並無文獻記載。這種魚後被確認為新種,定名為“團頭魴”,即武昌魚。
第三條魚,是“長江魚”。在梁子湖進行魚類生態調查後,劉建康將調查範圍擴展到了整個長江流域,在長江上、中、下游設立調查站,經過20餘年研究,《長江魚類》一書於1976年問世,共40餘萬字,記錄了200多種魚類生長習性。這是中國第一部淡水魚類生態學專著,為日後論證葛洲壩和三峽大壩對魚類生態影響,提供了科學依據。
第四條魚,是“東湖魚”。新中國成立後,為解決人民吃魚難的問題,他把研究方向從魚類實驗生物學轉向魚類養殖學和生態學研究。為解決百姓吃魚難,1972年,劉建康主持開展東湖漁業增產和穩產高產試驗,提出調整放養對象、提高魚種規格、改進攔魚設施、控制兇猛魚類和改革捕撈技術等五項措施,東湖魚產量連續7年平均每年以23.5%的幅度遞增,1971年180噸,到1978年達到801噸。
劉健康劉健康
第五條魚,是“生態魚”。生活在東湖邊的劉建康提出了飼養鱅魚鰱魚治理東湖的生物操縱方案,東湖水質得到部分改善,該研究成果還在滇池、巢湖水污染治理中套用。在東湖漁業增產和穩產高產試驗工作獲得成功之後,劉建康的科研工作又向更深層次發展,提出了“東湖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生物生產力的研究”。開展生態系統的研究,是劉建康由來已久的學術思想。20世紀70年代,他就提出,中國魚類區系和形態學研究已有較好基礎,今後應該轉向魚類的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的研究。上述兩個課題正是他學術思想的體現。1979年,劉建康提出了“人類經濟活動對湖泊生態系統的影響”的研究課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國際“人與生物圈”科研項目中。80年代,又開始了東湖富營養化的研究。劉建康關於淡水生態學的學術思想不斷發展和成熟,成為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主要科研方向,創建了“東湖湖泊生態系統實驗站”及“淡水生態和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東湖湖泊生態系統實驗站”是中國淡水生態系統研究最早、最系統的站,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的重點站。
  • 主要論著
伍獻文,劉建康.口喉表皮是鱔魚的主要呼吸器官.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叢刊,1940,11: 221-239.
劉建康.鬥魚的滲透壓調節與“氯化物分泌細胞”.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叢刊,1942,13:15-20.
劉建康.鱔魚的始原雌雄同體現象.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叢刊,1944,15:1-8.
劉建康,伍獻文.鯉鯽的人工雜種.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叢刊,1945,16:27-30.
劉建康.養魚池單位面積產量試驗.水性生物學集刊,1955,1:25-43.
劉建康.梁子湖的自然環境及其漁業資源問題.太平洋西部漁業研究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劉建康.從生物生產力角度看湖泊漁業增產的途徑.海洋與湖泊,1964,6:231-235.
劉建康.關於淡水生物學發展的方向.水生生物學集刊,1979,6,(4):465-470.
劉建康.東湖漁業增產試驗綜述.海洋與湖泊,1980,11(2):185-188.
劉建康,陳敬存.加強對水面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國國土整治戰略問題探討.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劉建康,陳洪達.對武漢地區漁業發展戰略的探討.水庫漁業,1984,1:2-5.
劉建康主編.東湖生態學研究(一),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劉建康,何碧梧主編.中國淡水魚類養殖學(第三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 科研獲獎
“東湖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生物生產力的研究”獲1982年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二等獎。
“轉向魚類的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和生態系統的研究”課題獲1988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人才培養

  • 治學理念
劉建康總結出治學格言“重視科學實驗,著眼社會實踐;不唯上,不唯書,不唯權威;獨立思考,敢於創新”,不僅自己做出了改寫教科書的重大發現,還帶領團隊開展大規模調查研究。
  • 指導學生
劉建康在擔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期間,他更是從國家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需要出發,把水域的生態學研究確定為水生所的長期主攻方向,受他直接指導、推薦、使用的一大批科研骨幹和學生,已經成長為中水生生物學各個領域的中堅力量,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蔡慶華是他的學生之一。

榮譽表彰

1980年,劉建康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97年,劉建康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生命科學科技進步獎。

社會任職

劉建康擔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魚類學會名譽理事長,《海洋與湖沼》學報副主編、《生態學報》編委等職。劉建康曾任政協湖北省第四、第五、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協湖北省第七屆委員會副主席,湖北省科協第二、第三屆主席,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員會主委,中國科學院水生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開放研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屆主任。

人物評價

劉建康先生充滿愛國情懷,是一位勇於創新、善於掌舵、提攜後輩的科學大師,同時他也是優秀共產黨員楷模,是中國科學家的傑出代表。從事科學研究七十餘年來,他始終把追求真理、報效國家作為人生目標。他為中國淡水生物的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為揭示淡水生物與環境的科學規律,為淡水生物學的學科建設,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一生是中國科學界自強不息、奮力拚搏,努力躋身於世界科學之林的縮影和光輝寫照。(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評)
劉健康院士劉健康院士

後世紀念

2017年11月12日,劉建康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武昌殯儀館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科學院對劉建康院士逝世表示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慰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