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與抗日戰爭

劉少奇與抗日戰爭

《劉少奇與抗日戰爭》是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主要再現了劉少奇在抗日戰爭期間真實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少奇
  • 書名:劉少奇與抗日戰爭
  • 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 頁數:320頁
  • ISBN:7507319369, 9787507319361
  • 作者:彭炳武
  • 出版日期:2005年7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本書從“九·一八”事變後的劉少奇開始介紹,主要再現了劉少奇在抗日戰爭期間真實歷史。他先後在華北、華中領導中共各級組織和廣大人民民眾,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開展靈活機動的抗日游擊戰爭。內容詳實,史料真實可靠,具有絕對的權威性。
劉少奇與抗日戰爭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為促進社會各界團結抗戰的最初努力/1
第一節 九一八事變後的劉少奇/2
第二節 組織滬西大罷工,團結工農兵學商一致抗日/8
第三節 錯誤的批判/15
第二章 重返虎穴,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奮鬥/19
第一節 出任中共中央駐北方局代表/19
第二節 卓有成效地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新政策/26
第三節 深刻批判“左”傾關門主義,開始黨在白區工作的轉變/35
第四節 實行正確的工作方法/43
第五節 開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局面/50
第六節 總結10年歷史教訓/54
第七節 延安整風的先聲/62
第三章 開展敵後抗日游擊戰爭,促使華北抗戰“特殊局面”的形成/77
第一節 重建北方局領導機構/77
第二節 “以游擊戰爭的方式去進行反目鬥爭”/82
第三節 “成功的一著”/90
第四節 對抗日游擊戰爭論述最早的著作/96
第五節 太原失守前後/101
第六節 建立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106
第四章 鞏固華北抗日根據地。開展平原游擊戰爭/117
第一節 鞏固華北抗日根據地/118
第二節 對毛澤東山地游擊戰思想的重要補充/123
第三節 冀東暴動/130
第四節 制止山西抗日統一戰線形勢的逆轉/137
第五章 深入華中敵後/143
第一節 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重託/143
第二節 一赴華中,紐建中原局/149
第三節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誕生前後/155
第四節 二赴華中,立足皖東/161
第五節 半塔集戰鬥/173
第六章 開闢蘇北抗日根據地/181
第一節 點“將”布“陣”/182
第二節 八路軍南下/189
第三節 白駒鎮會師/197
第四節 在三角鬥爭中建立蘇北敵後抗日根據地/203
第七章 鞏固華中/215
第一節 7天7夜沒有合眼/215
第二節 建立一支中共領導的鐵軍/220
第三節 “我們在敵後乾什麼?”/227
第四節 建設一個好的黨/234
第五節 蘇北第一次反“掃蕩”/238
第六節 總結與交代/241
第八章 奉命回延安/247
第一節 在山東抗日根據地/247
第二節 穿越魯西南和冀南平原/260
第三節 在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267
第四節 在山西/270
第九章 進入中共中央領導核心/277
第一節 出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277
第二節 協助毛澤東統一全黨思想/283
第三節 在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上/292
第十章 抗戰勝利前後/301
第一節 在七大作修改黨章的報告/302
第二節 代理中共中央主席/307
第三節 “向北發展,向南防禦”/309
第四節 把抗日戰爭的勝利發展為人民的勝利/318

文摘

書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把瀋陽市附近的柳條湖一段鐵路炸毀,以此製造事端,向中國東北軍駐地瀋陽北大營發動進攻。接著,在短短几天內即侵占了遼寧、吉林省的20多座城市。隨後又在幾個月內,相繼侵占黑龍江省及吉林遼寧的其他地區。東北三省百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迅速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3000萬東北I司胞淪為亡國奴。
日本侵略中國蓄謀已久。早在19世紀中期,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迅速走上軍國主義道路。90年代初,日本軍國主義者制定了先占=朝鮮、台灣,再占滿洲,最後征服全中國和稱霸亞洲的所謂“大陸政策”。1895年,日本通過甲午戰爭實現它的第一步侵略計畫後,就把侵略魔爪逐漸伸入中國東北。20世紀初,它又通過日俄戰爭,把東北的南部地區強行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攫得了設定殖民機構和常駐軍隊的權利,對東北進行政治、軍事控制和經濟掠奪。到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在中國東北已建立了事實上的殖民統治。它在東北的投資占全東北工業資本的27%,職工人數的59%;東北鐵路直接占有和擁有控制權的52%(除中東路外),對外貿易額的40%。它的銀行在東北發行的紙幣比東三省官銀號的發行額還多。
但是,日本帝國主義並不以此為滿足,而要把全東北都變成它獨占的殖民地。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使日本統治階級加快了對東北侵略的步伐,以轉嫁經濟危機的影響,緩和本國尖銳的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從1931年春開始,日軍在東北先後製造“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等多起事端。日本軍方也制定了侵占東北的作戰計畫,其武裝侵略東北的意圖已昭然若揭。但國民黨當局這時由於內部軍閥的派系混戰,和忙於調集軍隊“圍剿”紅軍,堅持不抵抗政策。8月P216日,蔣介石在致張學良的電報中稱: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不予抵抗,力避衝突。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南京政府又電告東北軍:日軍此舉不過尋常尋釁性質,為免除事件擴大起見,絕對抱不抵抗主義。 民族是一定地域的人們在千百年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個具有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質的比較穩定的共同體。當這種共同體受到另外一個民族侵略時,就會進發出一種強烈的反抗意識。
日本在東北的暴行激起了中華民族的強烈憤怒,全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民族矛盾開始逐步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工農商學兵各界團體紛紛發表通電,要求國民黨政府出兵抗日。9月20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號召全中國工農兵士勞苦民眾“必須在反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推翻帝國主義統治,爭取中國民族解放的利益之下實行堅決的鬥爭,一致反對日本強暴占領東三省”。9月22日,中共中央又發表《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以後幾天內,中共中央和蘇維埃政府又多次發表宣言和告全國民眾書,號召工農武裝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當時,國內所有政黨,只有中國共產黨堅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也只有中國共產黨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作出了基本符合歷史發展進程的判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推動下,在知識界和商界許多愛國人士的大力相助下,一個民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很快在全國許多城市和村鎮興起。P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