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厝村(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劉厝村)

劉厝村(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劉厝村)

劉厝村,原名南門橋劉。屬潮州市浮洋鎮。經濟發達,交通便利。距鎮政府約3公里,距高鐵潮汕站約3公里,距浮洋鎮秀英醫院約1.9公里,距國家級中學-松昌中學約1.7公里......東連潘厝,西界花宮,南與金石古樓和沙溪前隴接壤,北與東隴為鄰。聚落呈塊狀。該村於2016年被評為‘’浮洋珠品專業村‘’,村道於2016年被榮獲‘’浮洋鎮珠品街‘’稱號,建成‘’珠品一條街‘’。該村建有 活動健身廣場,公園,國小(南橋國小),幼稚園(劉厝幼稚園),養老院(頤養居),中學(劉厝聯中(現已停辦)),衛生站問診(原浮洋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劉岳平先生親臨坐診),還設有集市(早市)等等....... 更多詳細圖片“南門橋劉厝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厝村
  • 別名:南門橋劉
  • 行政區類別:潮州市浮洋鎮
  • 所屬地區:中國潮州
  • 下轄地區:方厝,翁厝
  • 政府駐地:浮洋鎮政府
  • 電話區號:0768
  • 郵政區碼:515645
  • 面積:751953.4平方米
  • 人口:2540(2015年)
  • 方言:潮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潮汕國際機場
  • 火車站:潮汕高鐵站
  • 車牌代碼:粵U
  • 主要產業:珠品
  • 聚落形狀:塊狀
  • 傳統副業:收購舊銅錫,挖井,水稻'柑種植
南門橋劉厝村人文,南門橋劉厝村神明,

南門橋劉厝村人文

一、 位置
劉厝村,原名南橋村、南門橋劉。全村皆漢族、閩方言系,今屬潮州市潮安區浮洋鎮。距鎮政府西南2公里,東連潘吳村從劉厝路直通省道S233潮汕公路,西界花宮村,南與金石鎮古樓村和沙溪鎮前隴村接壤,北與東隴村為鄰。
劉厝村村口劉厝村村口
二、 面積、人口、華僑
劉厝村現有總面積為751955.072平方米(合計1127.93畝),其中稻田611.13畝,剩餘水溝、水塘(門口池、宮前池、曲尺池、大池、鋪後池、洪頭池、口溪仔、橋頭溪、地頭尾池等)、路、房屋516.80畝。現人口為2540人,其中男1242人,女1298人。女性郭元音等3人95歲,男性劉錫亮93歲、劉松泉91歲。華僑主要分布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人口約二、三百人。
三、 水流
1、排水:村中二條主要排水溪道,一條自潮汕公路,後觀村過村中“下鄉”,的北門橋溪、水電溪再從劉氏宗祠前過西門橋溪流往“水關”入林錫村(早稱二排)。在50、60年代時尚可航行3噸船,從鄉中“水電”出“南門橋水關”(汕頭航運公司記載名稱,昔時是這一帶地段至塘東的小港口,村民建設物資,很多由此水運而來。水關內有土名稱蓮蓬港),由此出汕頭海。(今常淤積不通,不可行船。)
一條是橋頭溪,一端從大水利渠流入(昔稱末改修渠道時稱大排,大吳、古樓等村排水流入,古樓村設有“水關口”,後修水改稱“分渠”),一端從與潘厝村、翁厝頭交界,流經南橋古廟前,流往林錫村方向與前大排水溪合併出水關口。
2、灌溉水渠三條:一條由浮溪(浮洋水電溪)流經東隴入鄉內東北方“水電溪”(名稱“十斗”)。一條鄉內東南方由潘吳村的大水利溪往林錫村,中貫溉流入橋頭溪及鄉田中的“大水利”。一條由灌溉,路上尾、路下片、白墳,橫排而下,名稱“九斗”。
四、 地形地貌
本村地貌屬平原,村中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水流順排,呈長方塊狀,逢暴雨季節,排洪不暢,內澇嚴重,近年自2015年修整村中排水溪,今全村排水基本順暢。
劉厝村劉厝村
五、 地質特點
本村地勢低平,西北片屬粘質土及東南片屬沙質土。
六、 村落形成
據《潮州府志》、《浮洋鎮志》、《潮州劉氏溯源》、《劉氏族譜、房系》記載始祖平海公祖居福建寧化縣城上杭苦竹村,為田派馬氏媽十三房,父宗昌公因避世亂隨祖父清公至潮安、清遠,後三兄弟擇福地而居。始祖為長因趕鴨母,挑一頭祖宗信物,一頭鴨仔,至此乘柏墳而所挑擔繩斷,天福賜地,以葬祖宗信物,故決定就此地而住,於此創鄉,時為明朝宣德8年(1433年)。先建劉氏祖廳,後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劉氏宗祠”,清乾隆三十年左右於村南橋頭溪處建“南橋古廟”,全鄉分三房於角落而居,各另立有祖廳東社祖廳、北社祖廳,三房祠以祀房祖,子孫昌隆開枝散葉,房又分房而由各立祖廳福利祖廳、宣德第祖廳、“尼姑婆庵”祖廳、以祀祖先。
昔時,本村多姓同居,據查清嘉慶十三年(1809年)方姓先祖盧士公從揭東涵濤鄉遷居本鄉。
翁姓早為大族,因變故,而今居住本鄉只為十多戶,解放後併入劉厝村。
青麻山邊神山同宗劉氏,於今約180年左右,遷於本鄉並村,因故不與本鄉三房合房,而稱下三房。還有顏厝巷,住顏姓,後遷於顏厝並村;許厝巷,住許姓,後遷於許厝並村;楊厝內,後遷於田墩並村。故今劉厝村有劉、方、翁三姓。
七、 歷史沿革
劉厝村自古成陸以後,為海陽縣(潮安)轄區。自創建村落,多姓雜居,有顏、許、楊等後搬遷外地,現有劉、方、翁三姓。
劉厝大隊劉厝大隊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劉厝屬登隆都。
民國三年(1914年)海陽縣改為潮安縣,“都”改為“區”,浮洋稱登雲區。
1928年2月始辦私塾學堂,學生21人。建國後辦初級國小,1959年發展為完全國小。
1942年日寇進駐劉厝下村,拆毀“新番客”大厝1座,民房百餘間,建碉堡築炮樓,挖環溪,設鐵絲網,下村民房盡成廢墟。300多村民攜幼扶老,被迫離鄉,餘下村民慘遭蹂躪達4年之久.村民常遭毒打,遭殺害5人。時有義士翁忠自備炸藥,準備炸日本炮樓,裝炸藥過程被發現,逃於“口池”(水電路口斜對面路口,今已填平建民房),避過日本兵搜查。解放後,下村村民始回鄉重建家園。
1949年10月潮安縣全境解放,建立人民政權,劉厝屬雲隆區。村中人口約九百多。
1950年雲隆區改為“第六區”,劉厝村屬之。
1952年土改、破四舊(土地改革、破除封建迷神),劉厝村分贈與潘吳、花宮村土地約三百多畝。人口從解放九百多及避亂回鄉增至一千一百多。
1953年上半年劉厝成立互助組,下半年建立初級社,與潘吳、花宮合稱“南橋農會”,潘吳為一分會、劉厝為二分會、花宮為三分會。全村分三小社,一社第1、2隊,二社3、4隊,三社5、6、7隊。
1955年5月成立潮州市,第六區改為浮洋區,劉厝屬之。
劉氏宗祠劉氏宗祠
1956年2月,撤區並鄉,撤浮洋鎮,分浮洋、鬥文、隴美、雲步、塘東、龍湖共六鄉。時為農業合作化,劉厝為鬥文片,於同年成立高級社,稱為“南橋農業社”,。
1957年在廢置的北厝新祠堂址修建“南橋農業合作社”社址一處。
1958年9月,撤鄉成立人民公社,按軍事編制以營、連、排為生產單位。稱斗門營,管轄十一連,劉厝村屬第三連(時斗門片共十一村,每村為一連)。
1960年改為稱劉厝大隊,最初是合併花宮村和東隴村,後由改合併潘吳村及東隴村,再後改成各村為一大隊,劉厝大隊分有7個生產隊,大隊由大隊書記、副書記、治安、會計、出納、保管為領導機構,從大隊到生產隊都是以集體生產,按勞分配為原則。
1962年代建水電站,實現通電。
1976年改7個生產隊為12個生產隊。
1983年下半年實現分田到戶,全村改分為三片12個生產隊,由鄉大隊統一管理。
劉氏宗祠劉氏宗祠
1987年撤區建鎮,稱劉厝管理區村民委員會。
1990年代全村基本通電話。90年代末基本全村通網路。
1999年至今2015年稱劉厝村民委員會,村書記等由民主選舉產生,一任三年。
2001年全村村道基本實現水泥硬底。
2003年建“聚德園”(殯葬改革,村民放置骨灰地方)約占地5畝左右。
2014年初實現全村治安監控安裝。
八、 土地資源
劉厝村耕地多屬粘土,透水性差,建國後經多次平埔整地,改良土壤,興修水利,發展各種生產,實行輪耕、間種、套種,使土地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各項農作物獲得大幅度增產。水稻畝產超千斤,番茨七、八千斤。
九、 山地資源
我村在登塘公社的楓樹王大架山,有山農場,派村民在那裡生產、管理,至解革開放之後還存在生產、管理許可權,今不詳。
十、農業
1、水稻,我村的水稻是潮安縣畝產超千斤的高產村之一。
2、番茨,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分有早茨和晚茨,面積較大,產量也高,畝產七、八千斤。
劉厝村全村治安監控劉厝村全村治安監控
3、包括種植花生、小麥、黃麻等農作物。
4、我村是很出名的柑桔村,高峰時期種植面積達三百多畝,有“蕉柑”及“蜜柑”,成立柑隊專門管理,6、70年代我村的柑是專門出口世界各地名優產品。
十一、 手工業
抽紗是我村集體及家庭的手工業。集體在本村建有抽紗場,由大隊領導管理。抽紗純以手工刺繡,產品精美,出口銷往世界各地。80年代解革開放之後,由於珠繡的逐漸興起,使抽紗慢慢被淘汰,抽紗場也被拆掉。由於珠繡的帶動,珠品加工及生產遂之興旺,我村隨成為本地區最先帶動珠品,加工、經營的村落。現在我村是一個知名主要的珠品之鄉,以劉厝村道及村內南湖開發區為主興辦工業,從事珠品生產、銷售及染紗,成為“浮洋鎮珠品一條街”產品遍及全國及世界各地。
十二、飼養業
我村自60年代至開放前有很大的養豬場,具備閹割、人工授精等專業技術,特供上調浮洋食品站。漁業生產,養殖淡水魚,一部分上調浮洋食品站,剩餘之魚,時年八節分發村民食用。至83年左右,都已停產。
十三、加工業
1、60年代我村“水電”建有糧食加工廠及水力發電站,屬當時通電照明的先進村。 2、於口溪仔、橋頭溪建洗麻場。
3、生產人工壓榨花生油。
劉厝村公園劉厝村公園
4、成立劉厝彩瓷廠。
5、成立麵食粿條廠,專門生產粿條脯。
6、成立蝦片廠,蝦片出口遠銷世界各地。
至70年代末,解革開放,私辦興起,鄉里加工業基本皆停辦。
十四、傳統技藝
我村自古人材輩出、多才多藝,歷來都有醫學名師,醫德卓越,挖水井也是傳統技工。
十五、教育
劉厝村自創村以來,歷代祖輩非常重視教育和培養村中兒童,自古鄉里各房都有設立書齋辦私塾,聘老師而育孩童。今尚有北厝老齋書房系的書齋址(今以廢置),北厝新書齋系的新書齋址及東社五房書齋址。
1928年2月始辦私塾學堂,學生21人。建國後辦初級國小,1959年發展為完全國小。
劉厝國小劉厝國小
1、幼兒: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方厝祖廳”設立“耕讀”只中午教六、七歲幼兒學習,後劉厝幼稚園設於“社址”內。至國小建成遷址,後又遷回,今經村政重視重建中。
2、國小:1952年利用“劉氏宗祠”設為“南橋國小”校址(時為五年制)。
1989年新建設使用“南橋國小”,占地面積約六畝。則幼兒與國小搬至新校區。
2010年8月重建起用新南橋國小1號教學樓,2015年8月建設起用2號功能樓,現以實現網路多媒體教學。
3、中學:50年代與國小同時開設初級中學(進為二年制)劉厝聯中,設於“大隊址”及“柑隊樓”設三個班級。80年代初建劉厝聯中校址,至2010年合併顏錫琪中學,原劉厝聯中停止使用。
劉厝國小劉厝國小
十六、文化宣傳
劉厝村向來是突出政治的鄉村。各項宣傳工作都搞得有聲有色,建有宣傳隊伍,由村的進步青年及學生組成,有廣播簡、黑板報、牆報各種宣傳形式,還經常到街頭巷尾及田頭宣傳,安定政治思想,活躍村民文化生活。
解放後,50年代我村建立了南橋潮劇團,在潮劇名師的指導培訓下,演出了很多古裝潮劇和現代潮劇。除在本村和戲院演出外,還經常被各地邀請出外演出,受到很高的評價。70年代劇團解散,至今還存有幾隻戲箱和一些戲服及演奏樂器。
70年代我村還經常在晚上放映幻燈片,宣傳黨的路線與方針政策,及一此法規使村民及時了解。
解革開放後,人民生活提高,我村成立由中青年及學生組成的鑼鼓隊,聘請名師指教。常在節日進行彈奏演出,使村民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得到充實。
十七、醫療衛生
自古我村中先賢在醫學方面多聞名,如傳至民國最具盛名之“三餘蕭卓”,及下鄉祖傳醫治小兒“猴袋”“馬牙”、青草醫師等,其後代也杏林相繼,聞名遐邇。(附下1)
1955年我村建立合作醫療站,培養赤腳醫生及藥劑師,為廣大村民服務,配合上級防疫部門到村里為人及禽畜進行防疫。做好各時期的防疫工作。80年代合作醫療則由私人承包。現有私人診所三個,具執業資格的醫師有近十人,其中有資深的醫師曾參加國家醫學研討會,獲得殊榮,周邊和其他地區來求醫者很多,亨譽很高。新農合醫保制度在本村也已普及。
劉厝村下社民俗館、活動健身廣場劉厝村下社民俗館、活動健身廣場
附1、三餘蕭卓:
民國時期,本村出有三位醫術卓越、醫德上品的醫師,三兄弟劉訓庭、劉映庭、劉森庭,人稱三餘蕭卓。
常置三醫桌於廳堂,三兄弟同時坐診,病苦者醫藥免費,醫術高超,常為病人稱道,贊稱“三餘蕭卓”。
劉映庭醫師,因其醫術高明,若經其同意醫治者,一帖必好,故時人尊稱“一帖仙”。 多被富貴人家邀請,故常見其出門坐轎(當時代是富貴者才有坐轎)。據村老輩聲傳,特記劉映庭醫師故事:
一次,映庭醫師坐轎出診歸家,路過一村莊,正於轎中閉眼養神,怱聞轎外傳來一片悽慘哭聲。
“轎夫是何事,哭聲淒涼。”
轎夫答道:“醫師,聽說是這村莊一新產者難產,母子具亡,因故村民、親屬婉惜而悲哭。”
醫師聽後,令轎停一旁,出轎觀看,前一棺木,後面隨葬之人哭得死去活來,甚是可憐。棺中血水不時透出,泥路上點點滴滴,心細醫師,出自本能,蹲下驗看血水,心中一振,憑從醫經驗,血水清晰,棺中產婦,應是尚未命終方對。但在民俗中,誰又敢要求開棺,犯人大忌。思之再三,救人為重,不容多想,逕自上前,攔住出殯隊伍。
“我是南門橋醫師,據我長時行醫觀察,棺中人應未斷氣才是,你等應開棺急救才是。”
大家一聽,也不知所措,出殯一半,將棺木抬回,在民俗是犯大忌,若然真的沒死則已,若是真死的,誰敢擔此大責。
正在大家迷糊之時,產婦丈夫毅然,肯求大家,救人要緊,醫師繼有此見識,必有救命之法,我願承擔所有責任。
大家一聽,則放下棺木,開棺救人。
醫師令轎夫取來紙筆,寫下藥方,命其家人,速速前去藥店買藥,煎好與產婦服下,救活後,再到南門橋找我,轉方調養,則無大礙。
眾人聞之又喜又驚,救人要緊,速辦就是,若不靈,再找醫師算帳不遲。
隔天,產婦家人,歡天喜地,送來禮物答謝劉映庭醫師,救了他家二條人命。
自此之後,南門橋劉厝名醫救死人復活,聲名大噪,遠近聞名。
至今其家族後人也是杏林不斷,備受好評。
十八、活動中心
劉厝村設有活動中心2處,2010年建設一期活動中心,配設燈光球場及花園綠化,體育鍛鍊活動器材十幾種,是全村男女老少悠閒活動的好去處,提高全村人民身體素質。2015年起建第二期,先建“頤養居”老年人活動中心,稟古訓,尊老敬老,提供老年人文娛活動場所,使之身心健康;再建村民休閒活動中心,預計二期建設共約占地共十五畝。
在建養老院(現已建成)在建養老院(現已建成)
十九、傳統文體活動
本鄉自創鄉來,各立有書齋、老人間,三、二成聚,談古論今,教育後輩,或演奏潮樂弦具,自娛自樂;特別農閒時,更聚集潮樂愛好者,共奏樂曲,村民圍坐共賞,樂不勝舉。而今在鄉里游神“勞熱”節日,年輕一輩,則組織藍球賽、下象棋、文藝演出、猜謎等更豐富鄉村文化生活。
本村於每年十一月十五舉行祭祖儀式,以緬懷祖德,早時由族長、鄉紳帶領祭祀先祖,先鳴鑼集眾後至村中二處始祖墓地及烈士墓地掃墓(古時鄉中為鄉犧牲的先烈),分“鳥餅”唱祭文祭祖分肉。今定滿六十虛歲,同日可入宗祠“食桌”。
村自創立後立有上帝廟、南橋古廟、及二福德祠,供奉神明以玄天上帝(俗稱大老爺)及保生大帝(吳夲,俗稱將軍爺),及感天大帝(許遜,俗稱伯公)為主神,於每年正月及八月中秋,請神尊於劉氏宗祠內設“神前”合鄉供奉,香火炮杖、演戲娛眾,請來各自親戚好友,“勞熱”看戲,慶祝。游神隊伍甚是壯觀,鳴鑼開道,明燈高舉,彩旗飄飄,神像威嚴,鼓樂相隨,合鄉老少,族擁而行,聖賢德行,為眾矚目。
在建養老院(現已建成)在建養老院(現已建成)
正月初五日,老爺巡鄉。
正月初九夜老爺祠堂看燈,鄉中前一年出生男燈,都需在宗祠樑上掛一對燈籠,後自正月初九至十六日每晚都需在燈籠內點上紅燭。
正月十二日是為“勞熱”正日,村中分為東厝、北厝、西厝、南厝、下鄉,五個“燈腳”位除下鄉外,餘四個“燈腳”位每年輪流一個慶祝保生大帝“勞熱”,布設精美、含祈祝吉祥意義的“神前”,有財力足的“燈籠”位,則請來潮劇團演戲娛眾,從中午,鳴炮集眾,鳴鑼開道,高燈彩旗,抬神轎,後面鑼鼓隊演奏吉祥喜慶潮樂,鄉中青壯年抬神示壯,老輩著禮服隨游神隊伍後繞行,於為族中後輩表示長輩跟隨神明之德而行,如神明立德立志為國為民,造福一方。過後輪到“燈腳”位的鄉眾則請客食桌,四年一輪,周而復始。游神隊伍所到“燈腳”位鄉眾則設壇、燃香、鳴炮接神明聖駕.正月十六夜遊神巡鄉賜福後回廟。同日除下鄉外,四“燈腳位”生男燈者則於上午,分贈親屬(五服內)“橄欖”,以告知“添丁”。
正月十三,下鄉(由青麻山附近神山同宗劉氏遷居合鄉,後經族長、鄉紳協商為鄉中下三房)“燈腳”位則於祖廳敬設“神前”單獨供奉“花公花媽”並於下午下鄉生男丁的人家備好“面糖粒”約二十斤左右,先供奉“花公花媽”後鳴鑼集眾,於上帝廟屋上向人群拔灑“面糖粒”,搶拾得“面糖粒”者則為得福,求生男孩則能如願,這是自古獨有的信仰祈福儀式。傍晚則抬神像繞鄉境外路一圈回廟,游神走最前面一人手持水桶,邊走邊灑“花水”,祈祝合鄉出“丁”。
正月十三夜,則請鄉中二座福德祠中的土地神聖駕出遊,二台神轎至各"燈腳位"全鄉巡遊,保佑土地豐收,鄉眾有養豬者則會拿幾個“稻草編的草折”放在神轎下,等接拜好神明後,拿回到豬舍,則豬平安大得快。
正月十六夜,正月游神紀念活動圓滿結束,抬神回廟,鄉村恢復正常生活,各自回歸生產、工作。
八月中秋,也是村“勞熱”日,不分“燈腳”,於宗祠中設神前供奉全村神明,慶祝“保生大帝”喜慶日。“燒瓦窯”、做戲,請人,不也樂呼!昔有口頭語,熱過劉厝“勞熱”,可見一斑,本村“勞熱”之氣勢。
二十、歷史鄉賢
清(校名諱)
劉平海 歲進士
劉南嶽 員外郎
劉瑞靖 修職郎
劉守容 處 士
劉戊三 處 士
劉崇容 太學生
劉 明 處 士
劉 長 處 士
劉月湖 處 士
劉月川 處 士
劉一輝 國學生
劉楚園 國學生
劉開照 國學生
劉開盛 太學生
劉瓊英 處 士
劉茂理 國學生
劉茂謙 國學生
劉乃振 登仕佐郎
劉乃紹 奉直大夫
民國時期
劉訓庭 著名醫師
劉映庭 著名醫師
劉森庭 著名醫師
劉傳新 國民黨團長
新中國建立後
劉傳芳 原福建夏門物資局、工會主席
劉英木 原潮州市紀委書記
劉楚藩 原廣東省公安廳秘書長
劉詩茂 原廣東省糧食廳(正處級幹部)
劉禮周 原潮州組織部部長
劉禮安 原西安兵工廠核武研究員
劉永祥 原潮州糖廠廠長
劉鎮明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
劉岳平 原浮洋鎮中心醫院院長
方培明 潮安區宣傳部副部長、潮安電視台台長
劉德明廣州市防暴大隊長(處級幹部)
劉玩娟 原潮州市民政局
劉文深潮州市民政局
劉家發 原潮州水利局
劉振銳 原潮州糧食局
劉明高 惠州華光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澤輝深圳市前海紅籌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茂華 華麗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潮安區人大代表
劉鵬飛 書法家
劉元輝 美術、繪畫等
近代烈士
劉偉聲
二十一、文化遺產
劉厝村人傑地靈,自創鄉不忘宗祖教訓,綿懷祖德,興建宗祠,團結宗族子孫,立古聖賢廟宇,學習神明之德。
南橋古廟,是名響一方之廟,近里鄉所,皆有聞之,廟中匾曰“福境保黎”也是村中先祖寄託神明對後代子孫的祝願,其傳說也甚神奇(附下1)。村中現有紀念聖賢廟宇的上帝廟、南橋古廟、東社福德祠、北社福德祠。
劉氏宗祠一座,立名永思堂,取永思祖德祖訓之義,有劉氏廣傳公派祖訓十四條:
1、敦孝悌:孝悌為百行之首,凡為人子弟者,不可忍滅天性,茲我族子孫,宜敦孝悌於一家。
2、睦宗族:宗族為萬年所同,雖分房系支派,實源同一脈,不可視為秦越,茲我宗族宜敦一本之誼,篤親親之道。
3、和鄉鄰:鄉鄰同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殘相鬥,宜視異姓如骨肉之親。
4、明禮讓:禮讓為處世之道,非拜跪坐揖之文,必使亢淚不萌驕泰不作庶成謙遜之風。
5、務本業:士農工賈,各有其業,業精於勤、荒於嬉。凡務其業者,宜自食其力,切戒盤游無度。
6、端士品:士為名之首,隆其名,貴有其實,凡為士者,宜居仁由義,以成明體,達用之學,若盪檢偷閒,不求上進,後悔莫及。
7、隆師道:師道為教化之源,隆師重道,正以崇其教也,尊之崇之。
8、修墳墓:墳墓為藏祖先之魂骸,每年宜整修祭掃,切勿挖掘拋露,致祖宗怨恨。
9、戒犯諱:同姓子侄,每派宜擇定名字以為名,凡屬內之嗣孫,不得犯父兄伯叔之名,當諱之。
10、戒爭訟:爭訟非立身保家之道,爭必有失,訟則終凶,宜以忍處之,勿致傾家蕩產之悔。
11、戒賭博:賭博非人生正業,一入場中,百業俱廢,人格亦輕,宜自守本分,切勿貪財,害累終身。
12、戒淫惡:淫為萬惡之源,宜檢身防過,免損名節。
13、戒犯上:自古尊卑上下名分昭然,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尊長敬老。
14、戒輕譜:家譜是一家一族之寶,宜珍重收藏,以傳後世詳悉源流,查考世系。
宗祠中有建祠時清乾隆元年八十九歲進士、奉值大夫、翰林院侍讀、翰林院檢討封加一級劉起振贈“鳳閣清風”牌匾,破四舊時已毀,今為重造。
村中古民居建築,有劉氏祖廳、四點金東厝祖廳、三進二巷的北厝祖廳、下山虎三房祠、四點金宣德第祖廳、四點金福利祖廳、四點金“尼姑婆庵”祖廳、下山虎西厝祖廳、方厝祖廳、方厝民俗館(喜喪事用)、下鄉祖廳、下鄉民俗館、巷橋門樓、東門樓、南厝門樓、方厝巷的南溪里、下山虎東厝娘祠、北厝老書齋(已廢置)、北厝新書齋(已廢置)、東厝五房書齋、北厝新宗祠(已廢置改建)。
附1、南橋古廟:(原創)《浮洋民間故事》
浮洋鎮南門橋村南面有一座古樸的廟宇叫南橋古廟,至今有300左右年的歷史。這座古廟雄峙溪畔,廟前古石橋曾經是古時沙溪、金石古樓一帶地方通往潮州府城的交通咽喉,它連線一條車水馬龍的官道,廟前官道兩旁商鋪林立,一派繁華的景象。南橋古廟極其靈驗,“有仙則名”,顯赫一方,故而村名命為南門橋。
南橋古廟中供奉著保生大帝(吳夲真君)、感天大帝(許遜真君)、仙姑娘、護法老爺、李元帥五尊神像。古廟巧得南來溪流活水奔騰氣勢,橋朝向桑浦青山而獲靈氣,鬼斧神工,是一處風水寶地。前人有詩為證:“南向青山古,橋通綠水長。”廟中神靈瀕瀕顯聖,神恩浩蕩,懲惡揚善,庇保鄉民,因而深受人們的朝拜敬仰。傳說當時官員經過古廟前石橋就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說法,不論大小文武百官,要過石橋,必先下轎向廟中神靈恭敬施禮,方可平安通行,不然的話,就有轎梁斷裂和馬腳摔折的危險。聽說有一回,一位翁姓官員經過廟前石橋去辦事,他自以為官階高人一等,下轎步行施禮有失面子,於是命令隨從逕自扛轎過橋,並吩咐轎夫加快腳步,正當轎子扛到橋中間時,便聽見“啪”一聲響,轎梁頓時斷成兩段,這位官員當即從轎上慘跌下來,頭部剛好碰撞在橋石上,額角瞬間冒出了一個大紅腫包子來,痛得他連聲呻吟。他只好用手捂住包子,強忍痛苦,在眾衙役的攙扶下狼狽地溜走了。據說這位官司員回府後,因受驚嚇而生病,不久又被貶官,最終憂憤而亡。
在戰亂年代,傳說有三都從(金石至沙溪地方)敵兵前來攻打南門橋村祠堂,廟裡的仙姑娘半夜現出真身,大顯身手,在祠堂上空發號施令,用手中聖火指揮鄉勇攻打敵軍。在仙姑娘的神威幫助下,鄉勇士氣大振,一舉擊潰敵兵,又把敵兵趕至官道以南三十餘里的地方,大獲全勝而歸。
南橋古廟,鐘靈毓秀,名聞遐邇,神奇的傳說賦予了它神秘的色彩,難怪先人有詩讚頌曰:“桃園萬代兄和弟,漢寶千秋帝與王”。
二十二、企業工廠
本村珠品產業興盛、興辦工廠,從小規模到大廠,層出不窮,今有永嘉珠品廠、大光明珠片廠、江南珠片廠、輝煌珠飾、江南鑽飾、聯江珠片廠、永嘉珠片廠、雅藝珠片廠、明嘉珠片廠、信利方珠飾廠、劉厝漂染廠、潤美珠片廠、浮洋劉厝紡織廠、茂發彩珠廠、華麗達實業有限公司等。
南橋村居劉、方、翁三姓,劉為主姓。始祖於明萬曆二年(1574)由福建莆田縣錫普村遷興寧縣水口墟水洋堡鹽米沙鄉,於明末天啟7年(1627)分居於此創鄉。據《劉氏族譜》載:“巨漣公擅長‘地理’,相地有方……見潮州城南,風俗仁厚,三面環溪,天官之道,造石橋三座定向得名曰南門橋。”至今該村仍有殘存石橋二座,南橋東一古廟,名為“南橋古廟”,可見鄉名由來。今以姓易名劉厝。
村地勢低平,屬輕枯壤土.建國前因出水口為鄉紳設閘把持,每逢天雨,關閘捕魚,故農田常受澇災。建國以後,興修水利,平整耕地,旱澇保收。耕地1003畝,主種水稻,甘茨、黃麻、花生。挖井為傳統技工,農閒時村民多有外出挖井建井。收購舊銅錫也是該村傳統副業。
劉氏淵源,彭城世家由來
吾祖出自黃帝軒轅氏,上古帝嚳公生子源明公為中華劉氏大始祖,劉姓載於經傳正史者自累公起,此為劉姓根源。漢高祖邦公居天子位傳廿四帝,因邦公祖籍豐縣
家起沛縣,屬彭城郡,故天下劉氏皆以彭城為祖籍而稱【彭城世家】
南橋劉氏源流考
據《潮州府志》、《海陽縣誌》、《興寧劉氏族譜》、《百度資料》等史料及本人考究考證,潮州潮安區浮洋鎮南門橋劉鄉應屬“開七公派”系。
劉賄公之次子劉祥公,於唐禧宗乾符年間(874--879年)避黃巢之亂攜子及孫移居福建寧化縣,傳十四代至開七公,公於宋寧宗嘉定年間(1208年--1225年)任潮州都統制(武官),往興寧剿匪卒於營,葬興寧崗背榕樹下。
開七公(廣東一世祖),字必高,號三郎、慎七,謚仁創,生於南宋淳熙九年(1182)正月十九日,卒於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七月十五。妣黃氏、繼龔氏。是中古代潮(潮州)循(惠州、河源)梅(梅州)肇基太始祖,由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鄉遷居寧化縣城。宋寧宗嘉定年間官授潮州都統制(總鎮、總兵),率兵往興寧崗背剿匪卒於營,即安葬崗背車頭,行山象形,巽山乾向。裔孫蕃衍分居各省。生四子:廣龍、廣傳、廣慶、廣信。
廣傳公(開七公次子),名弁(一作並),號清叔,在城人,事繼母以孝,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乙未年進士,授江西贛州瑞金縣令,公生於寧化縣,卒於官。妣馬氏、楊氏,合葬於瑞金縣金雞圩三角壙,龍形眼空。生十四子:巨源、巨湶、巨汌、巨淵、巨海、巨浪、巨波、巨漣、巨江、巨淮、巨河、巨漢、巨浩、巨深。(人稱“一脈宏開十四房”,又稱“二七男兒”)公曾作詩一道付各子,令分居各省,以詩為符節,及劉氏認祖詩前八句。
巨淵公( 公元1362--公元1451年,廣傳公之四子),諱葉,字英。妣朱氏、練氏、葉氏、陳氏、李氏。官授浙江寧波置副使。於元朝至正廿二年壬寅歲十二月十九日戌時建生,卒於明朝景泰二年辛未歲十月十八日寅時,享壽90歲。一說公與妣陳氏葬興寧石洋門李芽塘白龍寨與滬公之墳相連。妣葉氏,於元朝至正廿一年辛丑歲(公元1361年)七月初六日子時建生,卒年未祥,葬龜形。妣陳氏,於明朝洪武元年戊申歲(公元1368年)四月十二日卯時建生,卒於明朝景泰三年壬申歲(公元1452年)七月初九未時,享壽85歲,葬澄海縣衙背,象形。妣李氏,同住龍川(土名七約回都),東水豐木公門畲頭潭鐵壠青溪西蓮塘龍頭老龍寨,各處立業。生五子:字志信妣駱氏、字志榮妣唐氏、字志殼妣曾氏、字志聰妣徐氏、字志通妣黃氏。妣朱氏、練氏、,生卒年及葬未祥。生八子:濾(致聰)、澐(致明)、清(致通)、瀣(致高)、澄(致松)、洤(致祥)、滄(致滄)、深(致深)。原居福建寧化縣城,因世亂避居上杭苦竹村,後遷居大埔松柏坑,再遷潮州海陽豐政都(豐順縣屬)。葬豐順葉華社(今梅縣)園子嶺“夫子彈琴形肚臍空”,坐申向寅兼庚甲分金一度清。
清公(孚清公,公元1387--公元1438年,巨淵公之三子),原名致通,號希信,族通,妣廖氏、繼妣鄒氏。公生於明洪武二十年丁卯二月十四日未時,卒於正統戊午年九月十三日申時,享壽五十二歲。奉父回住福建寧化縣城,因避世亂,遷居上杭苦竹村,隨父避居潮安,清遠,大埔清遠都松柏坑開基。為饒平、大埔、潮州、揭陽、潮陽五縣開基祖。共生七子:宗責、宗賢、宗源、宗文、宗昌、宗道、宗法。
宗昌公清公之五子),字祥熾,妣鄭氏、程氏。(一說古氏、黃氏、鄭氏、程氏。)生子多。
平海公於明朝宣德8年(1433年)分居於此創鄉。宗昌公生三子。大房平海公移居潮州浮洋鎮,創南門橋鄉。二房144世祖福崗公定居揭陽萬里橋,彭厝溝居住,傳至149世祖鳳翥公父子建寨,故用公名曰“鳳翥鄉”,後由多劉姓合村而今為揭東縣登崗鎮彭厝溝(故其村中劉氏族譜有不同)。三房往田頭劉村(不詳)。
劉厝村,原名南門橋,清朝隸屬潮州府海陽縣登隆都,當時該都有四十一鄉,清代光緒以前,南門橋“在銀湖西北距城二十五里,南門橋內有劉厝、肖畔林、顏畔(今改顏厝)、源湖、許厝、前畔李、方隴仔、後觀、潘厝、翁厝、吳畔(今改大吳)等十三姓”。姓氏最後歸於劉為主姓,稱南門橋劉。
村中方姓於清嘉慶十三年(1809),方真第14代裔孫方盧仕由揭陽登崗涵濤遷居插鄉在南門橋村及翁(解放後翁厝併入劉厝大隊管理)三姓共居,以劉為主,人口增加到二千多人,現海內外人口已有三千左右,有史以來全村劉氏共分三房(大房東厝、二房北厝、上三房、下鄉特叫下三房)。註:下三房是浮洋青麻山腳神山居住同宗,後遷入南門橋並鄉。族老提倡與原人數少的三房合併為三房,終因未能協定,而分為上三房及下村下三房。
昔時老輩風水論稱本鄉為龍頭,此龍為南門橋龍,龍頭在下鄉上帝廟,大宗祠建在虎地,新祠堂(北厝)及”尼姑婆庵”祖廳為虎之左右臂。此龍往後是南門橋後觀、南門橋潘、方隴仔(古供有獅爺今無此村)、顏厝、許厝、李厝、肖畔林等共十三姓氏村莊統稱為南門橋。今只劉厝為南門橋因其為龍頭故。
劉厝村,原名南門橋,今占地總面積為751955.072平方米,屬潮州市浮洋鎮。距鎮政府西南2公里,東連潘厝,西界花宮,南與金石古樓和沙溪前隴接壤,北與東隴為鄰。聚落呈塊狀。
下面記錄劉厝村老輩對鄉中過去諸事情況,拋磚引玉,今後本鄉子孫賢者可為參考考究,若有錯、漏,敬請原諒,告知本人,修改,衷心感謝!劉氏淵源:
1、 本鄉【劉氏宗祠】建於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距今280年,宗祠內有匾額“鳳閣清風”為乾隆元年八十九歲進士、奉值大夫、翰林院侍讀、翰林院檢討封加一級劉起振(楓溪田頭劉村人)為宗祠落成所題。
2、北門橋(南湖開發區)“乘柏墳”開基祖葬祖先牌位衣物之葬。據聞本鄉開基祖平海公趕鴨群,一頭挑祖宗牌位、信物,一頭挑鴨,繩斷於此(今乘柏墳墓地,因來時祖、父告知於籮繩斷處創鄉),剛好由天降大雨,開基祖只顧管好鴨群,掉下祖先物品包在“乘柏墳”祖墓位,後雨停尋祖物,經大雨已為沙泥所埋,公明此天意在此開基創鄉,後開基祖百年後也葬於此,為本鄉開基祖墓所在地。
3、舊老輩傳本鄉始祖趕鴨母至此而定居創鄉,1952年文革破四舊,在劉氏老祖廳上還有始祖的趕鴨竿及幾本書(具體不明)。鄉中昔有顏厝巷、許厝巷、楊厝內(今尼姑婆庵祖廳,後遷至今田墩村)。古傳自巷橋門樓進去住多姓氏共居,後各自依同姓並村而去,而今已沒。
4、 劉厝鄉分上三房和下三房,上三房即北厝一房,東厝一房,(誰長房誰二房待考證。)和炳發、炳桂之公祖為三房。下三房是浮洋青麻山腳神山居住,後遷入南門橋,下鄉也分三房。
5、 北厝分三房,即杉排(後分宣德第)、福利等為大房,新書齋、老書齋二房、敬輝一戶為三房。
6、 北厝四月十二拜始祖阿公(葬於乘柏墳),東厝四月廿五拜始祖阿媽(葬於新墳即橋頭溪大水利邊苞樹腳)。
7、 東厝分五房。前四房不明,今只知五房,五房之長房南齋公、次篤齋公,後南齋公分房,合利公一房稱“五房掰”加經老輩同意加原南齋公一些房份合理紅白事而合一家,共稱三大家。即東厝五房三大家由來。建有一五房書齋教育孩子,址在原“漢居伯”老厝。
8、 大水利始祖媽墓,也叫新墳或苞樹腳,老輩傳早始祖媽過世,擇地而相此穴,但已有無主墓在,故而祈祝原墓祖讓地,改葬一邊,祀為先祖奉供,卜聖杯同意,故今有一大一小二口祖墓之由來,大為始祖媽主穴吉地也。據說入葬後人丁興旺,後因主事者貪求再興旺富貴,而升高墓基,致多災多障,懼而請風水先生改救之,一於南邊水利邊種苞樹,及對而溪中水口處溪中種“一小島種一樅竹”稱為“踢水星”堵水口,今尚在,自此後則平安已。
9、 福利祖廳,則由十七世祖恭受公創建,約240年前左右修建。福利祖廳即“老番客”,往西過一巷即為“新番客”址(今已廢無),早因恭受公經營“番船”號福利,而建福利祖廳。
10、 宣德第祖廳,則由十六世祖乃紹公創建,約260年前左右修建。屬杉排分出,因老一輩在潮州府城做杉排生意,故有杉排之名來由。
11、1942年日寇進駐劉厝下村,拆毀“新番客”(位於福利祖廳向西過一巷,今已廢)大厝1座,民房百餘間,建碉堡築炮樓,挖環溪,設鐵絲網,下村民房盡成廢墟。300多村民攜幼扶老,被迫離鄉,餘下村民慘遭蹂躪達4年之久.村民常遭毒打,遭殺害5人。解放後,下村村民始回鄉重建家園。
12、 宣德第同座左邊有新書齋系建的新書齋(因建此書齋而得名新書齋房系),後日本來時,被日本人改為縛馬處。
13、 今北厝老祖廳為全鄉共有,昔是開基祖養鴨棚。後建東厝祖廳,則分與北厝奉祖(早北厝前祖廳未建),至今中龕供奉北社歷代老祖宗,右邊(龍畔)為供奉長房歷代祖及新故者(福利、杉排),左邊(虎畔)為供奉長房歷代祖及新故者(老書齋、新書齋)。後輩子孫房系各在龍虎畔一邊祭祀祖先。
14、 北厝“新祠堂”在今“社址”(劉厝幼稚園)處,為日本所拆,堂號“鴻慶堂”;近代“台灣客”老人出資雕刻掛於今北厝前祖廳上。今村委是前解放時“戲台”,後折除後新建。
15、下鄉(下三房),由居住在青麻山的“神山”遷鄉來此,玄天上帝就是當時一起請來,1952年破四舊被燒毀,今為重新塑造;原有小間(如現建房“嚇”土神龕大小)在六周橋付近溪邊座北朝南,後破“四舊”時折除。下鄉從十世祖其鳳公或十一世祖(其鳳公分出三房,今下鄉三房尚有共祭掃其鳳公墓)時遷來(因其輩序與上三房不同,今40上下歲為十八或十九世),以一世為20年算來考究,應約為160年左右。因下鄉來時村里分東、北、西、南四個“燈腳”位神明鎮“地龍”四方,保一方平安以“排好”,故而下鄉無排“燈腳”位“勞熱”。早時還建有祖廳,及二“情厝巷,北朝向,被日軍拆除。祖廳附近有小間北向土地廟,也被拆除。
16、劉厝方氏,建【橋頭宮】時就有方振綱捐石柱,刻名在石柱上,說明建【橋頭宮】時就已有方氏定居本鄉;再者據老輩傳說,方氏先祖因與劉氏親戚,有子與劉姓‘做仔’,同為兄弟(一說結拜兄弟),所以劉氏宗祠,每年正月初九劉姓新生兒‘吊燈’(代表劉氏出燈,以全鄉新生兒,先、後出生排序掛燈)供神,但全鄉余方、翁二姓,獨方姓可在劉氏宗祠‘吊燈’。後因劉方二姓有別,則方姓“吊燈”與方氏祖廳。
17、 紀念祖先墓地(指鄉里附近)有南湖開發區“乘伯墳”即開基祖之祖先“衣冠塜”及始祖平海公墓,昔時墓地右邊虎畔有一溪在明堂前形成一個水流迴旋之小“港”,今水改道重挖已不復見,只有明堂前留一小池而已。“陳厝墳”義塜;橋頭外大水利內苞樹腳的鄉里“始祖媽”祖墓,與古樓相交界的“刺墳頭”即清朝時代三都鄉村械鬥,本村烈士墓。庵內園(巷橋門樓外附近),下鄉後池尾(昔時為池,旁建石門樓朝北遠望神山,後折除),“翁厝頭”義冢及與林錫、前隴交界的“大沙堆”義冢。
18、 庵內園幾十年前尚有一口很大的風水,南向,虎邊種有松柏樹,二、三百年前(三都時期),與古樓、前隴為三都交界,古早經常發生村莊械鬥,互砍人頭,據老輩口傳,本鄉將所砍人頭,掛與庵內園松柏樹上,被殺鄉勇義士,葬於“刺墳頭”,於每年十一月十五祭鄉始祖後,前去祭拜紀念。
19、南橋古廟後殿石柱有刻“弟子乃紹喜捐”字(乃紹為宣德第祖廳創建人),可考修建年代為福利祖廳及宣德第祖廳修建時代相同,距今約260年左右,近代重修過。
村中現有主要意義性建築大致有四個神廟,南橋古廟、上帝廟、北厝福德祠、東厝福德祠。劉氏宗祠(二進)一座,北厝祖廳新、老二處,東厝祖廳,福利祖廳,宣德第祖廳,下鄉公廳、民俗館各一處,“尼姑婆庵”祖廳,方厝祖廳及公廳,劉厝居民委員會會址,南橋國小,聚德園(骨灰堂與林錫交界處“水關腳”)及古有“巷橋門樓”,南厝樓前,顏厝巷、古石橋、許厝巷、楊厝內、方氏南溪里、西安里。
二十四帝
西漢:漢高帝劉邦、漢惠帝劉盈、漢文帝劉恆(劉邦之子),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嗣、漢成帝劉驁、漢哀帝劉欣、漢平帝劉刊、孺子嬰劉嬰(王莽攝政)
東漢: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怛、漢和帝劉肇、漢殤帝劉隆、漢安帝劉祜、漢順帝劉保、漢沖帝劉炳、漢質帝劉纘、漢桓帝劉志、漢靈帝劉宏、漢獻帝劉協
劉氏世系
古黃帝,軒轅氏,生子玄囂,玄囂生子(蟲+喬)極,(蟲+喬)極生子帝嚳,帝嚳生子源明。
一、 上代烈祖
中華劉氏大始祖
大始祖源明公 妣:風氏巫氏 生一子 永河
二世祖永河公 妣:密氏 生二子 濟安 濟樂
三世祖濟樂公 妣:甘氏 姚氏 生一子歲紀
四世祖歲紀公 妣:藜氏 陸氏
生三子 正成 正定 正坤
五世祖正坤公 妣:媯氏(一說池氏) 生一子:長曆
六世祖長曆公 妣:翟氏 有熊氏
生三子:德仁 德堯 德科
七世祖德堯公 妣:薛氏
氏 生二子:仁宏 仁發
八世祖仁宏公 妣:高陽氏 孟氏
生四子:廷光 廷紳(一說廷縉) 廷珍(一說廷玖) 廷貴
九世祖廷光公 妣:姒氏 雍氏 生一子:爵南
十世祖爵南公 妣:尚氏 生二子:行矩 行清
十一世祖行矩公 妣:慕容氏 晏氏
生三子:復盛 復旺 復松(一說復相)
十二世祖復旺公 妣:易氏 蒙氏
生四子:茂光 茂清 茂華 茂文
十三世祖茂清公 妣:向氏 丁氏(一說史皇氏 丁氏)
生一子:孔陽
十四世祖孔陽公 妣:巢氏(一說廖氏)
生三子:日盛 日永 日貴
十五世祖日永公 妣:西梁氏(一說宏氏)
生二子:德榮 德康(一說德庸)
十六世祖德榮公 妣:逢氏(一說呂氏) 生一子:聚義
十七世祖聚義公 妣:
氏 姜氏 生三子:累 宗 祖
十八世祖累 公 妣趙氏 汪氏(一說吉氏、姒氏)
生九子:大益 萬益 永益 洪益 正益 宗益 順益 昌益
伯益(一說生二子:世公諱祐雲安公諱裕雲)
按:公生而文在手,曰累,因以為名。事夏孔甲為相。公學得養龍之術,時天二龍於朝(一雌一雄),帝命累公掌龍,有功;孔甲帝於甲辰三年御批賜為御龍氏。公享壽一百零七歲,卒葬鎮江府沛縣同安鄉,黃龍出洞形。
十九世祖昌益公 (右雲公)字誠白 又名酋
妣:黃氏 張氏 (一說李氏)
生二子:歆 朋(一說生一子:信盛)
二十世祖歆 公 (信盛公)字錫命
妣:徐氏 張氏(一說黃氏)
生三子:永月 永八 永九(一說生二子:杭 泳)
二一世祖泳 公 (永八公) 字梅桂
妣:周氏(一說高陽氏,另一說林氏)生一子 相承
二二世祖相承公 又名琳 字虞 號玉拔 妣:秦氏 農氏
生二子:岳(全祿) 麓(全福)
二三世祖麓 公 (全福公)字開瑤 妣:羅氏(一說巢氏)
生二子:美然 美勛
二四世祖美勛公 字洪周 妣:元氏(一說京氏)
生四子:釗勝 釗胎 釗(月+寧) 釗胴
二五世祖釗公 字申 妣:熊氏 生二子:昞亮 昞寬
二六世祖丙寬公 字茂高 妣余氏(一說呂氏)
生二子:文成 文盛
二七世祖文盛公 字道山 妣貝氏(一說媯氏)
生三子 明亮 明清 叨明(一說生一子 錦遙)
二八世祖錦遙公 字明亮
妣曾氏(一說曹氏,又一說米脂氏)
生三子 升吉 升禧 升和
二九世祖升吉公 字先江 妣:程氏(一說芋氏)
生二子:瑞明 端明
三十世祖瑞明公 字坤成 妣古氏(一說任氏)
生三子:先柱(案喜) 先揚(案臨) 先輝(案康)
三一世祖先柱公 字案臨 妣:陳氏(一說(女+吉)氏)
生三子:源偉 源佼 源
三二世祖源傳公 字智和 又名浪
妣:姒氏(一說官氏,又一說官氏、樊氏)
生二子 維益 維宗(一說生三子:繪 縉 縂)
三三世祖維益公 字繪 妣:姒氏(一說西梁氏)
生二子 新興 新與
三四世祖新興公 字元遠 又名朋琳
妣:芋氏(妣:芋氏、姬氏、屠氏)
生六子:觀清 唐 樹 明 朝 榜
(一說生三子:建(月+呂) 建(月+音)建(月副)
三五世祖建公 字觀榜
妣:文氏(一說為氏) 生二子:文楨(寶招)文祥
按:公樂善好施 授江陵縣尹
三六世祖字文楨 妣:謝氏(一說呂氏)
生四子:簠 簋 管 符(一說二子:辰福 辰祿)
三七世祖辰祿公 字元 妣詹氏 張氏
生三子:任期 任玉 任授
三八世祖任玉公 字九齡 妣:張氏 姒氏
生二子:添禎 添祥
三九世祖添禎公 字道總 又名秉新 妣:甘氏 魏氏
生六子:樹湖 樹漣 樹洤 樹淮 樹江 樹鴻
四十世祖樹鴻公 字伯億 妣:卡氏 任氏
生二子:登富 登貴
四一世祖登貴公 字篤慶 妣:狄氏 呂氏
生二子 俊通 俊達
四二世祖俊通公 字楚揚 又名啟兆 妣:田氏 曹氏
生二子:彥文 彥武(一說三子:子春 子熊 子淋)
四三世祖彥武公 字子熊 號弼 又名略 妣:湯氏 巢氏
生四子:猛 勇 剛 強(一說一子:標林)
四四世祖勇 公 又名積偉 妣金氏 費氏
生三子:德勝 德朋 德暗
四五世祖德朋公 字建平 妣任氏 曾氏
生一子:朝良(一說生三子:敬愛 敬典 敬培)
四六世祖朝良公 字敬典 又名經 妣:張氏
生二子:廷樂 廷聲
四七世祖廷聲公 字照燃 又名美華
妣:毛氏 董氏 張氏
生二子:元振 元拔
四八世祖元振公 字之雄 又名福立 妣:古氏 風氏
生二子 勝清 勝海
四九世祖勝海公 字林枝 號茂 又名芳炳
妣:修氏(一說陶氏)
生三子:試玉 試集 試茂(一說二子:平環 平源)
五十世祖試集公 字松華 號平環
妣:古氏(一說孫氏 姒氏)
生一子:長遠
五一世祖長遠公 字心德 名福應 又名良
妣:章氏 胡氏(一說張氏)
生三子 華封 華泰 華壽
五二世祖華封公 字世郎 又名士為
妣:易氏 徐氏(一說古氏)
生四子:祿清 祿源 祿永 祿祥
五三世祖祿源公 字昌允 號青山 妣銓氏(一說孫氏)
生三子:星亮 星輝 星開
五四世祖星亮公字萬忠 號千秋
妣:尤氏 周氏(一說任氏)
生六子:拱和 拱桂 拱炤 拱科 拱盛 拱得
按:嗣父職為大夫,食采於范,又為范氏。其後食采於劉,復為劉氏。
五五世祖招炤公 字忠信 又名壽康 妣萬氏(一說于氏)
生五子:報江 報聯 報睦 報淮 報盛
按:公在春秋魯宣公十年甲子歲(公元前597年)由晉適周,事簡王為大夫,生夏公(即報聯公),移山東濟南府等處立業。
五六世祖報聯公 字福 又名定 又名夏 妣呂氏
生一子:致祿
五七世祖致祿公 (杜伯公)又名獻 妣:西梁氏
生二子:隰叔
按:公仕周為上大夫,由商代以來,列祖未有顯名至此遷於杜伯,始顯其名。按綱鑑:周宣王丙辰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殺大夫杜伯,有友佐儒諫王不聽,佐儒寧死不狥君,以正杜伯之無罪也。
五八世祖隰叔公 妣:逢氏 章氏 生二子:士瀧 士雲
按:此祖由周奔晉,為士師,後又為士氏。魯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劉子(即文公)如劉,臨其采邑(魯城外之近地,即今河南省隁城縣)。又周敬王十四年乙未歲(公元前506年),劉子合諸侯於召陵,謀伐楚。文公
為王室卿士,稱劉文忠公。
五九世祖桓 公 字誠光 又名維綱
妣:朱氏(一說孔氏、張氏)
生七子:倉棋 倉桔 倉模 倉達 倉通 倉道 倉遠
按:通鑑:周敬王十六年丁酉歲(公元前504年),劉子敗尹氏於窮谷,遂王於慶氏,入於王城,而朝於壓宮又春秋魯定公八年己亥歲(公元前502年),劉子伐儀栗,又伐盂,以定王室。自康公以來,五代卿相。
六十世祖倉模公 字宗仁 號廣廷 又名士洪
妣:由氏 鄒氏 生三子:大化 大爵 大祿
(一說十一子:榮文 榮武 榮職 榮振 榮康 榮秀 榮財 榮茂 榮信 榮吉 榮華)
按:公因周衰世亂,隱居不仕,富有家貲,樂善不倦。後自秦涉魏,徙於豐(即今江蘇省徐州市沛縣豐鄉)立業。
六一世祖大化公 (士為公)字傅 號太光 又名榮信
妣吳氏(一說易氏 謝氏) 生一子:閔鴻
(一說六子:封誥 封璋 封謹 封祥 封諒 封詠)
六二世祖閔鴻公 (士谷公)字伯欽 又名封誥
妣:司馬氏(一說鐘氏)
生二子:晉 珍(一說四子:大福 大貞 大祿 大祥)
六三世祖晉 公字臬 妣:溫氏(一說尤氏 周氏 潘氏)
生二子:瑚 璜(一說三子:富仙(士變),富仁(士魴),
富任(士球))
六四世祖璜 公 字美榮 號富仙 又名士變
妣:曹氏 胡氏(一說彭氏)
生四子:貴瀧 貴文 貴風 貴舞
(一說生二子:鳴魁 鳴甲)
按:公食邑於范,故又稱範文子。
六五世祖貴文公 字鳴甲 號元瑞 妣:胡氏 歐陽氏
生三子:松 柏 紹 (一說六子:得 開 玉 修 斗)
六六世祖松 公 (得公)字銘宗 又名接近
妣:紀氏 朱氏 生一子:文先
(一說三子:璋禮 璋秀 璋華)
六七世祖文先公(璋秀公)又名忠田
妣:洪氏 丁氏 李氏
生二子 金盛(柏仲) 金葛(柏茂)
按:公由秦移居江寧南門外(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縣)
六八世祖金盛公 (柏仲公)又名青美
妣:江氏 陳氏(一說謝氏、江氏)
生四子:榜勛 榜炤 榜傑 榜熙
六九世祖榜炤公 字盛臣 妣郭氏 何氏
生三子:顯科(夢清) 顯和(夢祖) 顯秋(夢文)
七十世祖顯科公 字夢清 以又名詠立
妣:吉氏(一說吉氏、蘇氏)生二子:喬 年
(一說七子:思萬 思能 思安 思瀧 思開 思茂 思玉)
七一世祖思瀧公 字權 號審量 又名喬
妣:段氏 吉氏 楊氏
生四子:恩盛 恩春 恩柏 恩禎
七二世祖恩盛公 字燃 號果齋 又名豐
妣:李氏 程氏 (一說李氏、程氏、胡氏、梁氏)
生二子:榮(仁號) 發(仁紀)
按:承桓公之後,世居江南徐州府沛縣豐鄉,家財富有,好善樂施,深得仁者以財發身之義,故後代昌盛。
七三世祖榮 公 字仁號 妣:梁氏 生一子:煓
按:公富有百萬,樂善好施,有恩於人,至家財散盡。時天降福德仙家化人,亦試向公求借,而吾祖已無金,即將身帶之璧給予他。仙人自言家住江西贛州府寧都縣太華山銅
村,至明年八月十五日請駕到舍,則將璧奉還。榮公如其言,至其偕孫劉壽,同往太華山游,果見景致清幽,雅趣盎然仙設席宴請,榮公假寢於座邦公忽見山岩欲墮,急走十二步一跌,起而再走十二步,又一跌JFK邦公未成童,回看並無屋宇,只有墳墓,仙人已在山頂呼龍;榮公竟生葬於龍穴中,人形臍穴,坐東向西。後邦公得天下,傳二十四帝,皆此穴之所蔭也!至今,祖墳可遠見,而不能近登,每逢清明日,多數白鶴棲於墳頂,裔孫只得在山下遙為拜祭而已。
七四世祖煓 公 字顯初 又名昂 妣:李氏
生四子:伯 喜 邦 交
按:漢高祖為沛公時,尊父為太公;稱帝後尊為太上皇。
七五世祖邦 公 太祖高皇帝 字季
妣:呂氏 戚氏 薄氏 張氏
共十八子 長肥(封齊悼王) 次盈(惠帝) 如意(封趙王) 友(封趙幽王)恆(初封代王,後嗣帝位:孝文帝)恢(封梁王)
建(封燕王) 長(封淮南王)。邦公起自布衣,初為沛縣泗上亭長,秦二世元年壬辰歲(公元前209年)九月起兵於豐沛,得蕭何、韓信、張良三賢為輔,馬上征討五載,而成帝業,開漢皇朝四百年之基。
七六世祖恆 公太宗文皇帝 妣:竇氏
生四子:啟(孝景帝) 揖(封梁懷王)
武(初封代王徙淮陽王繼為梁王)
參(初封太原王更為代王)
七七世祖啟 公 孝景皇帝 妣:薄氏 賈氏 栗氏 王氏
生十四子:長德(封河間王) 閼(封臨江王) 余(封淮陽王)
非(封汝南王) 彭(封趙王) 發(封長沙王) 端(封膠西王)
勝(封中山靖王) 榮(封初立為太子,後為臨江王)
徹(初封膠東王,曾郡黎閣,即武帝) 越(封廣川惠王)
寄(封膠東康王) 乘(封清河哀王) 舜(封常山王)
七八世祖勝 公 中山靖王 妣:歐陽氏 陽氏 易氏
生二十一子:昌(嗣王位) 忠(廣望節侯) 朝平(將梁侯)
未央(新館侯) 貞(陸城亭侯) 嘉(薪處侯) 義(陸地侯)
光(臨敦侯) 章(東野載侯) 喜(高平侯) 頗(廣川侯)
將夜(東丘節侯) 破胡(高丘哀侯) 蓋(柳宿夷侯)讓(戎丘侯)
修(懋與節侯) 萬歲(曲成侯) 傳富(安郭於侯) 應(安險侯)
恢(安道侯) 屈釐(澎侯)
按:漢景帝三年丁亥歲(公元前154年)六月立勝公為中山靖王,治廬直隸定州(即古之中山)。漢武帝元鼎五年己巳歲(公元前112年),勝公卒,壽六十八歲。昌嗣王位,葬父墓在中山(今河北省滿城縣)。公元1968年,為地質探礦無意發現,起出距地面數丈墓穴中之骨殖,全形不缺,靖王所穿玉衣完整無損,難於估價;為珍貴文物。現全存放北京博物館。
七九世祖貞 公陸城亭侯 妣:呂氏 龔氏 吳氏
生二子:軒 昂
八十世祖昂 公字迴風 妣:李氏 秦氏 尤氏
生三子:福 祿 壽
八一世祖祿 公 字詔 授封漳侯 妣楊氏 許氏 鄧氏
生三子:戀 希 清
八二世祖戀 公 字實 授封沂水侯 妣:楊氏 山氏
生二子:經 英
八三世祖英 公 字素 授封欽陽侯 妣:馬氏 谷氏
生二子:建 浩 (一說四子:巡 建 避 遠)
八四世祖建 公字殷 封安國侯 妣:左氏 許氏 楊氏
生三子:辰華 振華 哀華
八五世祖哀華公 字慶安 封廣陵侯 妣:陳氏 梁氏
生二子:平 憲
八六世祖憲 公 字德廣 封膠水侯 妣:呂氏 彭氏
生三子:忠 舒
(一說四子:化 和 舒 街)
八七世祖舒 公 字啟泰 封祈邑侯 妣:李氏 宋氏
生四子:誼
讀 講
八八世祖誼 公 字仁 封祁陽侯 妣:徐氏 李氏
生五子:用 必 良 布 鐸
八九世祖必 公 字忠 封原澤侯 妣:穆氏 孫氏
生二子:顯達 不疑
按:有族譜誤作,必公生達公,達公生不疑公多一世
九十世祖達 公 妣李氏 封穎川侯
九一世祖不疑公 字恕 封豐靈侯 妣:朱氏 鐵氏
生二子:斐 惠
九二世祖惠 公 字漣 封濟川侯 妣:巫氏 鮑氏
生二子:崇 雄
九三世祖雄 公 妣:高氏 薄氏 生二子:弘 毅
九四世祖弘 公 妣:吳氏 生一子:備
九五世祖昭烈帝 名備 字玄德
妣:甘後 縻氏 孫氏 吳後(元年五月立後,將軍吳懿之妹)
生子三:長 禪(甘後出) 次 永(吳後出) 三 理
按:公幼有大志,與河東關羽、涿郡張飛桃園結義;見朝庭僭亂,即謀起兵,以正天下,得武士數千,威勢日盛,三請孔明為軍師,得荊州後,同曹操、孫權角逐,前後二十餘年,東征西討,於辛丑歲(公元221年)定都於四川成都,稱昭烈帝,國號蜀漢,年號章武。綱鑑:書後漢記,漢中王即帝位,以章武元年,為繼漢室之正統也!
九六世祖永 公 字公壽 號延年【吳後所生】
封魯王(建興八年改封甘陵王)妣:包氏
生一子:晨(辰)
按:公憎宦人黃皓之贊後主見疏兄弟不得朝見者,十餘年不已於延熙元年東遷洛陽遂家焉。
九七世祖晨 公妣:張氏 生二子:乾鎮 乾清
按:公二十八歲與阮肇入天台採藥遇仙,久而思歸,及至家已七世,復還仙去
九八世祖乾清公 妣繆氏
生二子:文龍 文虎(琥)
九九世祖文虎公(文琥公) 妣:辛氏 江氏
生三子:俊 傑 麟
壹百世祖麟 公 (另作麒公) 妣:崔氏
生五子:常清 正一 光悌 志宏 振河
南門橋劉厝村劉氏輩序、校序詩
劉氏族詩字輩:輩序和字序都是四句五言詩,世代相對應,輩序詩稱為外四句,字序詩稱內四句;字序用於做(俗稱校名,過世後寫牌位用),輩序用於作學名(俗稱書名),出仕之用,內外詩合稱“字輩序譜”。如本鄉早時,做輩序名及字序名,要到宗祠交二個“龍銀”,方為起名。
註:本村前十五世輩序忘失,故從十六世開始排輩,後四字序為新添加。
輩序(書名):道16世、德17世、在18世、誠19世、敬20世,詩21世、禮22世、耀23世、家24世、聲25世,忠26世、佐27世、邦28世、昌29世。
男字序(校名):謙16世、恭17世、和18世、為19世、本20世,敦21世、
仁22世、作23世、思24世、綿25世,義26世、傳27世、綱28世、常29世。
女字序:順16世、全17世、智18世、克19世、聲20世,簡21世、興22世、初23世、定24世、志25世,福26世、安27世、昭28世、宜29世、富30世,瑞31世、慶32世、鳴33世、金34世、姬35世。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劉厝村
名:“幼名冠字”。
諱:人死後書其名,名前稱“諱”以示尊敬。
字:古代貴族始生有名,二十歲成人,行冠禮又加字。後來在字之外又有號。
號:為尊其名,更有美稱焉。人之別字亦稱號。

  
古時,讀書出仕用【書名】,死了寫牌位用【校名】,所以有些名與常叫‘乳名’(土名)不同。

南門橋劉厝村神明

一、玉皇上帝(天公)
二、玄天上帝(真武大帝)
三、保生大帝(吳真人)
四、感天大帝(許真人)
五、仙姑娘娘
六、木坑聖王、楊媽夫人(介子推)
七、土地爺
八、司命帝君
九、花公花媽(床頭神即公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