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榮(武漢協和醫院副教授)

劉加榮(武漢協和醫院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加榮,女,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牙體牙髓病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曾以訪問學者身份留學荷蘭Radboud大學牙學院,現為《臨床口腔醫學雜誌》編委,湖北省口腔醫學會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加榮
  • 性別:女
  • 籍貫:山東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
  • 最高學位:博士
  • 職稱: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基本情況,人物簡介,榮譽稱號,科研項目,主要學術論文,

基本情況

長期致力於牙體牙髓病學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對齲病、牙體硬組織非齲性疾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美容樹脂充填,疑難根管的治療、再治療有獨到的見解;開設顯微根管再治療專科門診。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衛生廳科研課題1項,以主要研究人員參加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湖北省衛生廳課題多項,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論著10餘篇,4篇被SCI收錄。
劉加榮

人物簡介

民 族:漢族
籍 貫:山東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
最高學位:博士
供職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職 稱: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現任職務:口腔醫療中心牙體牙髓科副主任
研究專業:口腔牙體牙髓
研究領域:口腔變形鏈球菌、口腔黏膜組織工程、口腔微生物學
教學經歷:
承擔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口腔系本科及臨床系的《牙體牙髓病學》、《兒童牙病學》以及《口腔科學》等課程

榮譽稱號

2011 年武漢協和醫院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
2011年武漢協和醫院優秀教師
2011年第三屆登士柏杯全國根管治療技術競賽,華中區優勝獎
2010年康特杯三省(河南,湖北,湖南)樹脂充填修復大賽二等獎
2008年第一屆登士柏杯全國根管治療技術競賽,華中區優勝獎
學術活動
2004.10——2006. 01 荷蘭Radboud大學牙學院訪問交流,師從著名正畸學專家-歐洲正畸協會主席Kuijpers-Jagtman AM,開展研究荷蘭皇家基金資助項目“口腔黏膜組織工程----唇齶裂口腔黏膜的體外重建”。
劉加榮

科研項目

1.無瘢痕創傷癒合中生長因子,細胞,細胞外基質的相互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000424),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第一負責人。
2.口腔黏膜無瘢痕創傷癒合的分子機制,湖北省衛生廳青年科技人才基金,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第一負責人。
3.脂肪幹細胞來源的細胞因子在口腔黏膜創傷修復中的作用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重大項目,2012年1月-2016年12月,第二負責人。
4. 人工複合式口腔牙齦黏膜的構建及抗感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0740),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第二負責人。
5. 湖北省科技計畫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第二負責人。
6.體外增強複合式口腔黏膜抗菌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省衛生廳基金(JX4B10),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第二負責人。

主要學術論文

1.Liu J, Mao J, Chen L. Epithelial-Mesenchymal Interactions As a Working Concept for Oral Mucosa Regeneration. Tissue Eng Part B Rev. 2010 Nov 10. [Epub ahead of print]
2. Liu J, Lamme EN, Steegers-Theunissen RP, Krapels IP, Bian Z, Marres H, Spauwen PH, Kuijpers-Jagtman AM, Von den Hoff JW. Cleft palate cells can regenerate a palatal mucosa in vitro. J Dent Res. 2008, 87(8):788-92.(SCI影響因子3.475)
3. Liu J, Bian Z, Fan M, He H, Nie M, Fan B, Peng B, Chen Z. Typing of mutans streptococci by arbitrarily primed PCR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Caries Res. 2004, 38(6):523-9 (SCI影響因子1.8).
4.Liu J, Bian Z, Kuijpers-Jagtman AM, Von den Hoff JW. Skin and oral mucosa equivalents, construction and performance. Orthod Craniofac Res. 2010, 13(1):11-20 (SCI影響因子1.01).
5.Chen L, Liu J, Xu T, Long X, Lin J. Quantitative skeletal evaluation based on 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s with normal occlusion.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0 Jul;39(7):653-9.
6.Chen S, Liu J, Zhang H. Efficacy of rabdosia rubescens in the treatment of gingivitis.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 2009 Oct;29(5):659-63. Epub 2009 Oct 11.
7.Meng L, Liu J, Peng B, Fan M, Nie M, Chen Z, Gan Y, Bian Z. The persistence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Caries Res. 2005,39(6):484-9.
8. Ye X, Shi L, Cheng Y, Peng Q, Huang S, Liu J, Huang M, Peng B, Bian Z. A novel locus for autosomal dominant 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 GINGF3, maps to chromosome 2p22.3-p23.3. Clin Genet. 2005,68(3):239-44.
9. 聶敏, 樊明文,邊專,張旗,孟柳燕,劉加榮. 變異鏈球菌的傳播、定植及其與唾液sIgA的關係.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2006,26(12):1044-1048
10. 聶敏,范華俐,樊明文,胡萍,劉加榮,邊專. 酸性環境下唾液分泌型IgA對變形鏈球菌免疫反應的體外研究.中華口腔醫學雜誌,2005,40(3 ):215-218
11.劉加榮.口腔細菌基因組,國外醫學: 口腔醫學分冊, 2005,3:24-26.
12.劉加榮,邊專, 賀紅,韓光麗.正畸治療對兒童齲病活躍性影響.牙體牙髓牙周病學,2003,13(5):267-269.
13.劉加榮,邊專,樊明文,聶敏.隨機引物PCR法在變形鏈球菌基因分型中的初步套用.2003,19(2):92-94.
14.劉加榮.固定矯治器與菌斑形成. 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2002;29(3):186-18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