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余謨

劉余謨

劉余謨,生卒年不詳。明末南直隸安慶懷寧人。劉若宰之侄。

基本介紹

  • 本名:劉余謨
  • 所處時代:明末
  • 出生地:安慶懷寧
  • 性別:男
生平,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殿試金榜,劉姓起源,

生平

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進士。降清後,上疏“墾荒興屯疏”稱湖廣“彌望千里,絕無人煙”。官至刑科右給事中。
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爆發陳名夏案,初三日劉余謨、御史陳秉彝替名夏緩頰,雙方爭執不下。劉余謨喋喋不休,帝為之大怒,下令將余謨革職。

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殿試金榜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楊廷鑒-宋之繩-陳名夏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78名
譚貞良-王自超-陳丹衷-周鐘-秦汧-吳國龍-紀騰蛟-張元琳-朱喬秀-史可程
王道成-歸起先-朱積-陳殿桂-俞元良-鄭元勛-楊璥-周愛訪-史繼鰍-萬發祥
徐家麟-金拱敬-馮世鞏-包壯行-潘應斗-何九雲-周奭-馮元颺-林志遠-□□□
黃淳耀-吳貞毓-余飆-吳璇-劉鳴鳳-丘俊孫-李呈祥-□□□-王之相-方元會
李膺品-陳履貞-姚文然-張恂-陸貽吉-李皓-徐復儀-蘇國瓓-劉世斗-李光龍
荊廷實-水榮旭-□□□-梁清標-徐丙晉-秦祖襄-王澧-於沚-沈龍-孫聖蘭
黃燦-楊文薦-張清議-汪挺-郭符甲-陸慶衍-徐養元-龔之遂-劉廷琮-□□□
唐元楫-□□□-陸鋡-鐘掄芳-李安世-趙漁-周定礽-林日升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314名
姜宗灝-馮斐-吳國鼎-楊明琅-宋征壁-胡顯-魏學濂-蔡而?-郁汝持-李用楫
閔肅-王士捷-江潢-韓昌錫-陳扆銘-沈泓-溫璜-王龍賁-王支燾-王運熙
劉余謨-鐘性朴-趙最-凌?-莊恆-汪姬生-郭承汾-朱珣-史夏隆-朱廷婿
王覲光-張家玉-榮爾奇-齊欞暙-何通武-沈佺期-劉世傑-唐誠-孟應春-余正元
呂雲藻-朱永康-龔鼎-李丹衷-俞璧-朱日升-姚奇胤-姜金胤-周齊曾-楊永言
曹鳴遠-李毓英-余增遠-翁冠英-傳廷獻-蔡元宸-陶元佑-張端-王爾祿-史起明
呂崇烈-林垐-潘維啟-沈崇掄-施召征-張岳-成克鞏-王啟祚-宮偉鏐-黃鐘諧
鄧士廉-楊澤-王風仁-林鑄禹-王顯名-許吉燝-顧鹹建-馬瑞-李馥蒸-李安世
曹胤昌-李長祥-朱議汴-吳煌甲-高珩-何胤光-孫鐘皋-鄭為虹-藺完瑝-許令喻
詹承克-步文政-吳中奇-王玉藻-陳熬-程玉成-陳翔-程兆科-謝於宣-何家駒
羅憲文-高簡-錢默-萬適-高輔辰-林之番-劉霖懋-彭長宜-何運亮-薛昌胤
史垂譽-單世德-陳調元-張一珏-強恂-吳剛思-陳震生-湯芬-傅作楫-魯廷芝
楊棲鶚-朱統??-劉肇國-喬庭桂-熊興麟-徐征麟-嚴爾琮-盧象觀-任道脈-李震成
王緒宏-楊自謙-李實-張夙抱-卜云吉-吳夢白-張之俊-方名榮-翟文鳳-胡統虞
高辛胤-杜立德-張以邁-陶履卓-倪俊明-王麟標-施?-嚴正矩-俞文淵-馮瑋
汪鉉-華洊吉-周瑋-林飭-李一元-李發藻-張玄錫-曾五典-熊緯-方學聖
黃宗庠-張雲翼-吳昜-潘琪-林嵋-孫矩-李思謨-徐遠-彭遇??-林之驥
蕭堅操-蘇名世-王景亮-龐耀統-余綸-劉允浩-龔棻-曹清-嚴通-吳聞禮
聶玠-孫之昊-虞贊堯-徐稚佳-李化麟-王文棟-連壇場-嚴之偉-瞿?-王觀瀛
黃道?-周志畏-張廷榜-朱鼎??-韓昌谷-歐養素-葉富春-牛應徵-許國傑-李待問
鄭琬-林必達-陳經文-樊望-萬翺-王曰俞-白胤謙-梁於涘-馮昆-朱耀先
賈席宣-顧朱-曹毓芬-顧鹹建-鈕應斗-張丕吉-卜兆麟-劉曙-岳映斗-趙天麒
周之桂-劉逢盛-孫士寧-張翂之-朱懋華-劉承吉-沈潤-傅學禹-關鍵-楊一葵
夏有奇-趙庾-李震成-朱鼎延-黃士??-費景烷-宋日英-張若義-王毓奇-鐘諤
袁噩-凌夫惇-上官鉉-王質-戴長治-魯?-羅國瓛-陳廷武-周試-毛羽皇
於翰-金允治-程源-鄭羽儀-孫建宗-湯紹中-孫奕煥-趙頻-王宗熙-馬夢桂
王政敏-王鳴珂-劉浚本-朱長世-王延陶-秦之鑑-田本沛-金廷詔-魏天賞-顧之俊
龐霦-李為鼐-吳臣輔-李承尹-洪維翰-胡全才-張瑃-沈士英-李崇稷-徐鼎
賈漢儒-荀廷詔-周繼芳-程言-張羅俊-陳儒朴-呂潛-黃毅中-劉悛-夏供佑
王崇簡-武愫-王泰際-袁聲-張鋡-孫志儒-趙日懭-許學-丁期昌-沈宗塙
沈玄錫-朱胤顯-陳瑜如-吳伯尚-杜芳-劉復昆-孫啟賢-龔廷祥-曹元芳-張大年
吳爾塤-史詥-陸亮輔-孟張明-謝元汴-石嶐
圖片圖片

劉姓起源

1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堯(伊祁放勛)之後,受封於劉( 今河北省唐縣),建立祁姓劉國,後裔因以為氏。裔孫劉累,能馴化龍,侍奉夏後,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賜為御龍氏。此為祁姓之劉。史稱劉氏正宗。
2出自祁姓士氏,西周初,武王崩,成王立(公元前1021年),周公輔政,唐國國君(劉累後裔)協同殷國武庚一起作亂,被周公誅。把唐國國君改封到杜原(今陝西西安市南杜陵)建杜國,最後一任國君杜伯周宣王時無罪被殺,杜伯之子杜隰叔逃到晉國,隰叔子杜蒍在晉國任士師之職,後以官職為氏,稱士氏。其孫晉國大夫士會因國內動亂出奔到秦國,士會後來又回到國內,但有兒子留在秦國,留在秦國的後裔恢復劉姓。
3出自姬姓。其源頭有二:一說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王季之子(周成王叔祖父)於劉邑(今河南偃師西南劉聚,相傳為劉累故居,因得名),其後裔以邑名為氏,形成姬姓之劉。另說是:東周時期,周匡王姬班封其小兒子到劉邑建立劉國,號稱劉康公。其後代亦以國為氏,是為姬姓劉的又一起源。這兩支姬姓劉氏後代均無顯族。
圖片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