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之潔

劉之潔

劉之潔(1872年-1938年)字聿新,直隸滄縣小集北頭村(今屬南皮縣)人,清朝及中華民國軍事將領。馮玉祥評價說:“辛亥革命的時候,劉聿新先生首先攻破南京,打走張大辮子張勛,可說是創建中華民國的老英雄。後來他做江北護軍使,袁世凱因為他是革命英雄,就把他調往北京閒住,不給他事做。這老先生學問、品行都是一等。字也寫得極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之潔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直隸滄縣小集北頭村
  • 出生日期:1872年(壬申年)
  • 逝世日期:1938年(戊寅年)
  • 職業:軍事家
  • 代表作品:書法作品
人物生平,出生世家,投筆從戎,東渡日本,理解,延伸,編入新軍,參加辛亥革命,辭官歸鄉,客死異鄉,個人作品,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出生世家

北頭劉氏是滄州望族,明清兩代科第蟬聯,出過不少高官大儒。之潔的祖父劉璧奎(號蘊山)貢生出身,成為名傳鄉里的塾師。之潔的叔父劉錫光考中進士,官至內閣中書。性聰穎,好讀書的之潔,深受祖父的喜愛。祖父希望他能繼承家風,登科入仕,為國效力,光宗耀祖。然而,到劉之潔成丁之時,清王朝已陷入內憂外患之中,時局十分混亂。為挽救國家危亡,各種思潮紛紛湧現,維新派、洋務派、革命派不一而足。劉之潔深知循規蹈矩地埋頭讀書已於世無補,於是課餘時間常常匹馬短衣,練槍舞劍,準備有一天學習漢朝班超,投筆從戎。他的文章里也帶有幾分豪氣。祖父指出,此為科場之大忌。要他向叔父學習,變通格調,以便鋪通仕途。之潔當面不好違拗,私下裡卻說:“安邦定國,並非盡以文顯,文各有體,人各有志,豈能容易改易?”

投筆從戎

光緒二十一年(1895)袁世凱到天津小站主持編練新學,招募有文化的學員兵。劉之潔心嚮往之,但當時他已娶妻生子,又有所顧慮。其妻尹淑珍對他說:“大丈夫不能以文學顯,投筆從戎安知不可致公侯。”支持丈夫投軍。
甲午戰敗之後,一些朝臣深感舊式軍隊之無用,主張創建新軍。先是胡燏棻青縣馬廠建“定武軍”(後移天津小站)。張之洞在南京建立“自強軍”。隨後袁世凱到小站接管定武軍,擴編為“新式陸軍”,並選拔有文化的青年,培養新式軍官。劉之潔文武兼備,進小站北洋武備學堂,學成之後又東渡日本,入“日本士官學校”。

東渡日本

外派留學生是洋務運動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志青年也把出洋學習作為報國之正途。劉之潔走出家門趕在新潮行列。他給自己取字“聿新”,表明他棄舊圖新的志向。

理解

洋務運動舊稱“同光新政”。1860年後,在中外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的過程中,清朝封建集團中逐漸形成了一批具有買辦性和近代性的官僚和軍閥。他們在與外國資本主義列強打交道的過程中,不但認為清政府與外國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調解和妥協,“借洋助剿”,鎮壓國內人民的反抗,而且還可以採用一些資本主義生產技術,以達到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的目的。這部分人就是當時清政府內當權的洋務派,他們從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所從事的洋務,史稱洋務運動。所謂“洋務”,是指諸如外事交涉、訂條約、派遣留學生、購買洋槍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練軍隊(北洋,福建,南洋艦隊)、學習外洋科學、使用機器、開礦辦廠等對外關係與外洋往來的事物有關的一切事情。

延伸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內外交困。統治集團內部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1860年12月曾國藩上奏摺說,目前借外國力量助剿、運糧,可減少暫時的憂慮;將來學習外國技藝,造炮製船,還可收到永久的利益。第二年他對上述看法加以發揮,主張購外國船炮,訪求能人巧匠,先演習,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成為官民通行之物,那時可以剿發(指太平軍)、捻(捻軍),勤遠略,這是救時第一要 務。1862年李鴻章到上海後,得到外國侵略者幫助訓練洋炮隊、設洋炮局。他認為,清軍作戰往往數倍於外敵,仍不能勝,原因在於武器不行,槍炮寙(yǔ)濫,如能使火器與西洋相埒,則“平中國有餘,敵外國亦無不足”,今起重視,最後可達自主 (《李文忠公全書》朋僚函稿,第3卷)。奕訢看到曾李兩人學造外國船炮,決定派員前往學習,在奏摺中說,治國要做到自強,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我能自強,可以彼此相安”《籌辦夷務始末》鹹豐朝)。

編入新軍

劉之潔從日本留學歸國後,到東北任第三鎮教官,之後提升為營管帶,協助吳祿貞籌辦邊務。新軍仿照德國陸軍建制,按鎮、協、標、營、隊、排設定。光緒二十九年(1904)朝廷設練兵處,第二年提出統一軍制,計畫在全國編新軍36鎮。以新軍逐漸取代舊軍。
吳祿貞是一位民主革命者,和劉之潔一同留學日本。他先後參加過興中會、華興會,回國後在練兵處任監督。他到東北幫辦邊務,與劉之潔關係契合。劉之潔帶兵駐琿春,在對俄防務上征撫兼施,使得那一方邊陲安寧。數年後,劉之潔調任東三省總督府督練公所參議官。他對軍隊訓練、國家防務多有建言,後袁世凱的親信陳宦來任總參議,劉之潔與之意見不合,遂生隙縫,拂袖離去。
劉之潔離開東北南下投奔程德全程德全,四川雲陽人,在東北為官多年。任奉天巡撫時,對參議官劉之潔的才能深為敬重。1909年程德全調任江蘇巡撫,見之潔來投,十分高興,即請劉之潔為正參議,繼而任命為四十五、四十六兩協的統帶。劉之潔又有了用武之地。由於他軍法嚴明,訓練有術,又關愛下屬,深受官兵的崇敬和愛戴。他所統帥的兩協軍隊成了江蘇的勁旅。

參加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隨著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清王朝土崩瓦解。
武昌起義之後,湖南、陝西、山西、雲南、江西等省紛紛回響,相繼宣布脫離清廷而獨立。江蘇巡撫程德全在武昌起義15天后還上奏說:“自武昌失陷,蘇省人心惶惶,謠言四起,既慮革黨之構煽,又防伏莽之竊發”,說明他還是忠於清廷的。但是劉之潔卻為武昌起義叫好。他於11月4日上午在蘇州巡署外的操場上集合四十五、四十六標全體官兵發表講話。他說:“武昌起義之後,各省回響者絡繹不絕,天命人心,已可概見,清政府推翻,可立而待。如今蘇州起義條件已經成熟,今夜程德全巡撫即召集各方開會商討辦法,不日即可正式起義”。官兵們聽後歡欣鼓舞,紛紛剪辮以表決心。
當夜程德全召集屬僚和士紳開會,會上出現不同意見,激進的青年軍官們拔出手槍,支持劉之潔的意見,氣氛劍拔弩張。程德全見起義之勢已不可阻擋,於是決定次日宣布獨立。
1911年11月5日,江蘇省巡撫衙門口掛上了“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督督府”的大木牌,門前懸起“興漢安民”的大旗。原二十三協協統艾忠琦因不同意起義而連夜潛逃,江蘇軍隊盡歸劉之潔統領。
當時兩江總督所在地南京已處於獨立各省的包圍之中,總督張人駿只剩孤城一座。城內主張獨立的呼聲四起,但在開會商議時,頑固分子張勛堅決反對脫離清政府。張勛時任江南提督,率江防營二十個營駐在城內,占全城兵力的一半。
張人駿等人決定固守,將徐紹楨統領的新軍第九鎮全部調出南京城外。張勛等人在城內搜捕革命黨人,發現誰家藏有白布,就說那時為投降革命軍做白旗用的。學生有剪辮子的,就指為革命黨人,格殺勿論。
11月8日,徐紹楨率領新軍攻打南京,被張勛擊退。於是他聯絡鎮江、上海、蘇州等地民軍組成“江浙聯軍”,圍攻南京。劉之潔作為蘇州軍司令率部參加聯軍,開赴南京。經過7天的戰鬥,劉之法部迂迴前進,攻破洪武門。11月29日,總攻開始,劉之潔負責攻打雨花台。那裡正是張勛的防地,雙方展開激戰。劉之潔陣前指揮,身先士卒躬冒彈雨。激戰中突然一發流彈射穿劉之潔的肋下,劉之潔不顧傷痛,指揮若定。經兩天兩夜的激烈爭奪,劉部拿下雨花台。蘇州軍在雨花台上架炮向城內轟擊,一時四面火起,秩序大亂。張人駿逃到長江日艦上避難。張勛派人向劉之潔求和。張勛提出四個條件:一、不傷人民生命財產;二、不殺城內駐防旗人;三、準許張人駿等官員離寧;四、準許張勛將其江防營帶走。
劉之潔對張勛送信的代表說:“前兩條是表面文章。本軍歷來愛護人民生命財產,不像張勛那樣無法無天,為害人民。第三條可以商量,第四條萬難辦到。劉之潔與各方商量之後回復四條:一、張勛暫行拘留;二、張勛所部兵士徒手出城;三、將張勛搜刮的庫款繳出,以充軍餉;四、張勛所部槍械裝備一律放在小營操場;由民軍點收。時間限在明天中午,到時不應,重炮轟城。張勛無奈,帶少數殘兵連夜潛逃出城。張勛在浦口找到張人駿等人,帶領少數隨從乘津浦鐵路專車北上。南京落入民軍手中。
南京即克,軍中風傳要以庫銀分賞將士。劉之潔立即召集全軍會議,他嚴肅地指出:“我軍今日之戰,乃回響孫中山先生之革命而戰,王朝既傾,應遵從孫先生意旨,建立民主政權。庫銀為民之血汗所積,隨意分散,得此銀者,何異吸取民之脂膏?功尚未成,豈非為民而為己也!”分銀之事遂息。民軍出榜安民,士民樂業,秩序井然。
東南各地民情,共和呼聲最高。此時宣布獨立的各省急需成立一個中央政府,推舉一位有威望的領袖人物主持政局。孫中山眾望所歸。是他最早提出了通過革命實行資產階級民主的觀點,並為此堅持不懈的鬥爭了十多年。武昌起義之後,孫中山從海外歸來。在他到達上海後的第四天,即12月29日,聚集南京的17省代表在江寧咨議局投票選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參會代表共45人,每省投一票。劉之潔代表江蘇省參加會議。孫中山以16票當選。12月31日,孫中山到達南京。1912年1月1日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
南京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引起袁世凱的驚慌。他憑著強大的軍事實力,玩弄政治手腕,一方面以軟硬兼施手段分化瓦解南方革命陣營,一方面藉助南方革命力量威逼清朝皇帝退位。不到四個月,清朝即宣布退位,南京臨時政府也同意解散。,袁世凱竊國成功,在北京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實現了暫時的南北統一。
南北統一之初,孫中山也認為種族革命、政治革命已經成功。因為袁世凱承認南京政府制定的臨時憲法。不少革命黨人也在政府里任職。袁世凱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領袖表面上也待以上賓之禮。
袁世凱最終目的是建立自己的獨裁統治。他為了掌握軍權,調整了軍事機構,制定軍官制度。劉之潔代表蘇州軍去北京參加軍事會議,被授將軍府鼎威將軍。會後任命為江北護軍使兼十九師師長,進駐清江(今江蘇淮陰市)。
清江正當南北通衢。連年災荒和兵亂之後,那裡已是滿目瘡痍。劉之潔一心擁護共和,維護國家統一的局面,到任之後,寬猛相濟,治匪綏靖,很快使轄境安寧。劉之潔因而深受當地各界人士的擁戴。
1913年3月20日,國民黨領導人宋教仁在上海遭袁世凱的親信暗殺。隨後袁世凱又把南方三個省的國民黨督都撤免。並且調動北洋軍隊南下攻擊。孫中山,黃興被迫號召南方各省起兵討袁。7月15日,黃興在南京起兵,袁世凱張勛馮國璋攻打南京。由於雙方兵力懸殊,9月1日北軍攻入南京,大肆搶掠。特別是那個張勛,他的軍隊仍然穿著藍袍,梳著長辮,打著張字旗號。軍中設定和見人禮節仍用清朝舊制。孫中山黃興被迫出走海外。
面對南北失和,互相廝殺的局面,劉之潔痛心疾首。他不屬革命黨人,但是思想傾向革命,推崇孫中山,主張共和。他早年投軍袁世凱麾下,但又不是北洋軍嫡系。在南北戰爭中他左右為難。面對孫中山敗走,張勛捲土重來的種種變故,使他心中不快。他的表現也讓袁世凱很不滿意。
南京戰後,北京政府明著調劉之潔到蘇州任督都,待他離開駐地,又傳令他到北京任職,實際上是解除了他的兵權。隨行的一營衛隊心懷不平,勸劉之潔仍回駐地統帥部隊,不要服從政府命令。劉之潔無意抗爭,說:“吾初效班定遠;略展已志,今當改學張之房矣!”他安撫衛隊,將他們帶到蘇州交給當局,然後去北京復命,辭職做了寓公。只保留大總統高級顧問的虛銜。

辭官歸鄉

辭職後的劉之潔,先住南京,後回滄縣縣城住李家花園(今屬滄州市區)。他專心讀書,不問政事,但熱心公益事業。民國十九年他擔任《滄縣誌》協修,出資襄助修志。

客死異鄉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日寇大舉南侵。劉之潔離開家鄉再度南下。晚年的劉之潔有感於中原板蕩,國破家亡,年近七旬猶流落他鄉,而又無法再操兵戈,抗敵保國,心靈受到極大的創傷,抑鬱成疾。1938年秋天病逝於湖南常德,享年六十八歲。他的好友馮玉祥出資將其殯葬。

個人作品

劉之潔擅長書法,初從右軍入,楷行皆秀麗超拔。晚歸漢隸,蒼勁遒健。已故的滄州書法家賈子貞先生的《賈子貞墨跡選》書中記載“子貞先生……尤其得解甲歸田的劉之潔將軍之真傳。”滄縣賴寶國現收藏兩件劉之潔的書法作品。其中有一副對聯,聯語頗具深長意味:
盛名未易留千載
小道猶能成一家。
署名聿新劉之潔,鈐“鼎威將軍”篆印。

社會評價

提起推翻清朝建立民國,人們自然會想到孫中山和革命黨。而滄州有這么一位人物,他並非革命黨人,而是清軍一名將領,他卻為中華民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事跡至今鮮為人知,他就是鼎威將軍劉之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