剺面

剺面,匈奴、突厥、回鶻等習俗。指以刀劃面。①喪葬習俗。死者停屍於帳,子孫及親屬男女各殺羊馬、陳列於帳前,祭之。親屬俱繞帳走馬7匝,其中1人至帳門,以刀剺面,且哭,血淚交流,如此7次方止,以示對死者的哀悼和祭奠。《後漢書·耿秉傳》載,匈奴聞秉卒,舉國號哭,“至剺面流血”。女真、蒙古、哈薩克等族亦有此遺風。 ②送行禮儀。《新唐書·郭元振傳》載,神龍(705—707)中,元振任安西大都護時,被朝廷召為太僕卿,“將行,安西酋長(突厥人)有剺面哭送者”。 ③訟冤習俗。《新唐書·酷吏來俊臣傳》載,俊臣聞突厥酋長阿史那斛瑟羅有婢善歌舞,乃設計誣害之而欲得其婢,“諸酋長數十人割耳剺面、訟冤,乃得解”。此俗傳至中原後,有些漢人用以請願。《舊唐書·田承嗣傳》載,唐代宗大曆十年(775),安祿山舊將田承嗣並有相、衛、洺、磁4州,欲為帥,乃暗中命諸將至唐朝中使孫知古處,割耳剺面,請以承嗣為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