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在歷史與未來之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哲學解讀

創新:在歷史與未來之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哲學解讀

創新:在歷史與未來之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哲學解讀是筆者從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近25年的學術思考文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創新:在歷史與未來之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哲學解讀
  • 作者:張雄
  • 出版時間:2010年8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450 頁
  • ISBN:9787100071253
  • 定價:45 元
內容簡介,本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筆者從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近25年的學術思考文集。或許這樣說會帶來如此誤解:是否能以時間的長短來衡量此書的研究價值?坦率地說,本人絲毫沒有這種想法,筆者只是向讀者說明,此書的敘述不是一種即興之作,而是由多年學術積累和思想承繼所匯集的一部作品。其學術個性在於,它的思想發動遵循著如此規則:保持著盧梭所言說的人類有著不斷“追求完善”稟性所導致的“精神不安分”的素養,實踐著馬克思所說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的澄明。
本書集25年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為大成,將以“五四運動”為開端至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為連線歷史與未來的時間縱軸,深入剖析馬克思主義的生成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範式,並融入作者獨特的創新思考。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著重探討身邊發生的社會重大事件,並以它們為透視點,進而分別深入研究了政治、文化、經濟和黨建四個方面的內容,並巧妙地將國情透視和國際視閾相融合,成為了本書的點睛之筆。

本書目錄

第一篇 政治哲學
重溫《德意志意識形態》
列寧晚年對社會主義的再認識
自覺把握世界歷史進程
從祝福意識走向憂患意識——對十年改革思維模式的反思
鄧小平的愛國主義憂患意識解讀
論20世紀我國反封建主義的深入發展(1919-1986)
政治體制改革長遠目標中民主化問題的哲學思考
堅持和發展的辯證統一: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創立和發展的方法論精髓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哲學底蘊
黨要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關於“三個代表”思想內涵的時代解讀
內涵解讀: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初探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
一個辯證的有機整體
第二篇 文化哲學
重視“歷史閃光期”的研究
社會發展的重要視閾——歷史轉折的文化動因探析
世界級城市形態的價值標準
“三大創新”托起文化大都市
公共空間與城市雕塑的挫敗
如何積極有效地推動文化公益事業的發展——上海經驗的啟示
先進文化:社區黨建的靈魂
社區黨建與社區文化融合——塘橋社區黨建工作新載體的啟示
事件經濟和事件文化——市場機遇與挑戰
從事件經濟的視角解讀中華元素的時尚表達
第三篇 經濟哲學
哲學為經濟“號脈”——張雄教授訪談
融智比融資更緊要
政府決策與專家建議的辯證關係
中國學派:經濟學值得反思的問題
經濟正義,被定義了的話語——關於經濟全球化的德性反思
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企業家責任
當代老年人問題——哲學與經濟學解讀
人的生命質量是經濟學最根本的價值前提
中國企業家精神現象問題的哲學透視
新的社會階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
上海從“流量經濟”中突破
堅持快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浦東開發開放十周年的思考
鄧小平的發展觀與浦東開發開放
重視研究市場經濟中的非理性行為
市場欲望盲目驅動的原因透視
第四篇 黨建哲學
共產黨人必須具備“超越物我,實踐目標”的崇高精神境界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面臨的現狀及其對策
浦東新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創新與啟示
當前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值得
深入思考的四個問題
建立黨員服務中心——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創新基層組織管理
創新:在歷史與未來之間
論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
梅園社區陽光驛站四個專業委員會功能開發的思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