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頂

前頂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督脈。位於頭正中線,入前髮際3.5寸;或於百會穴前1.5寸取穴。當額神經分支和枕大神經分支的會合處,並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吻合網。主治癲癇,頭痛,眩暈,鼻淵,目痛,顏面浮腫,小兒驚癇等。《針灸甲乙經》:“風眩目瞑,惡風寒,面赤腫”。《針灸大成》:“前頂主頭風目眩,面赤腫,水腫,小兒驚癇,瘈瘲,發即無時,鼻多清涕,頂腫痛。”《針灸資生經》配五處治頭風目眩、目戴上。平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溫灸5~10分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頂穴
  • 出處:《針灸甲乙經》
  • 隸屬經絡:督脈
  • 主治:癲癎、頭暈、目眩、頭頂痛、鼻淵
  • 功能:清頭散風
  • 主要配伍:配後頂、頷厭,主治眩暈,偏頭痛
  •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配伍套用,腧穴定位文獻記載,腧穴主治文獻記載,

配伍套用

1.配腰奇、百會、瘈脈、太沖,治小兒驚癇。
2.配百會、風池、申脈、太沖,治頭暈、目眩。
3.配水溝,治面腫虛浮。
4.以三棱針刺前頂、百會,治目暴赤腫。

腧穴定位文獻記載

《針灸甲乙經》:在囟會後一寸五分骨間陷者中。
《太平聖惠方》:在囟會上一寸五分,骨陷中是穴,據甄權,針經一寸是穴。
《循經考穴編》廣註:人髮際內合三寸半。
《類經圖翼》:在百會前一寸。
《醫宗金鑒》:從百會前行一寸五分。

腧穴主治文獻記載

《針灸甲乙經》:風眩目瞑,惡風寒,面赤腫。
《備急千金要方》:前頂主目上插,憎風寒。
《外台秘要》:主風眩目瞑,惡風寒,面赤腫,小兒驚癇。
《太平聖惠方》:頭風熱痛,頭腫,風癇。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風癇瘈瘲,發即無時,鼻多清涕,頂腫痛。
《針灸大成》:頭風目眩,面赤腫,水腫,小兒驚癇瘛瘲,發即無時,鼻多清涕,頂腫痛。
《針灸聚英》:水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