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畔李村

前畔李村

前畔李村位於潮汕公路東側。據《浮洋鎮志》,前畔李是於明代創村,該村先祖自福建省莆田縣遷居而來。

前畔李村所在地區古代曾經稱為“青磚宮”。“青磚宮”是該村古廟“七聖夫人廟”的前稱。據說古廟很有靈氣,遠近聞名,成為當地一處具有標誌性的建築。潮汕是著名的僑鄉,好多在外“過蕃”的僑民在外國賺了錢,主要是通過僑批(俗稱“蕃批”)的形式寄送過來。當時潮汕的通信事業並不發達,由於朝代的更迭,許多地方地名混雜,行政區劃並不明確。但是在當時許多僑民在寄僑批時只需寫上“潮州府青磚宮”或者“青磚宮”便可使僑批直達這裡,甚至是周圍的其他村地址也這樣寫。“青磚宮”一度成為故鄉的周邊地區乃至整個浮洋鎮的稱呼。由此“青磚宮”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前畔李村
  • 行政區類別: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
  • 所屬地區:中國
  • 現俗稱:李厝村
簡介,記載,

簡介

文革期間,前畔李的另一個古廟(俗稱“王爺宮”)被作為生產隊的辦公室。八十年代中期,由海外善男信女出資修葺,工人在剝去原來廟門上的毛主席畫像﹑“毛主席萬歲”等大字及層層批盪後,在牆面最底層下赫然露出了四個大字―― “讓畔古廟(讓畔古廟)”,按常理說,應該是“前畔古廟”,可是為什麼是“讓畔”呢?由此推斷,前畔李真正的名字應該叫做“讓畔李”。從那以後,古廟上也照著原來的名字,叫做“讓畔古廟”。現在上面看到的四個大字就是在當時露出的牆面上描下來的。在潮汕,每一個村子都有一個“老人組”,由村里一些老人組成,主持村裡的一些民俗活動,每個老人組一般用其所在的村子名字命名。前畔李的老人組從那以後也用“讓畔老人組”命名,沿用至今。

記載

據考證:“讓畔”一詞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在《史記·五國本紀》中,有這樣記載“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之人皆讓居”,講述的是舜帝品格高尚,影響了他人,在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耕田者都在田界出讓給對方更多的土地。在《史記·五國本紀》卷四《周本紀》中又有這樣的記載:“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祇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講的是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天下怨憤。周文王用道德來收攬人心,威信很高,諸侯之間發生爭端,都會找文王做裁判。當時,虞、芮兩國為了一塊田地長期紛爭,於是去找文王評理。可是,他們走進周的地界,發現“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於是,便感覺非常慚愧:我們所爭執不休的私利,正是周人感到可恥的東西,去找文王評理,豈不是自取其辱?於是,他們轉身回國,通過互相謙讓解決了爭端。文王沒有出面,就把虞、芮之爭解決了,兩國的風氣也得到了改善,展現了禮樂教化的力量,成為後世追慕的典範。這兩個典故被後人用稱頌君王的德政,而“讓畔”這個詞也就成為一種謙恭禮讓的象徵,表達了人們對文明的追求,而這,也應該就是前畔李的祖先們把“讓畔”作為村名的初衷。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其後,讓畔村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殖,讓畔村分為前畔、後畔兩個自然村。聽該村老人講,後畔村在抗日戰爭期間的兵荒馬亂中消散了,現在只在前畔村的北面留下一大片土地—鄉里人稱為“後畔片”。
在古代,潮汕先人本來居住在中原一帶,為了逃避戰亂,一路往海邊遷徙,到達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時間之後,又集體遷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區。前畔李的先祖也是如此。潮汕地形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東北和西北多高山丘陵,綿延起伏,東南瀚海連天,形成一個內陸比較封閉,而有很長的海岸線,“禮失求諸野”,在這樣的環境裡,許多中原文化被保留了下來,所以潮汕素有中原文化的”大冰櫃”之稱。講究禮儀就是被保留下來的其中的一種。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講究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人歷來重視“禮義廉恥”,主張“克己復禮”,處處講究“溫良恭儉讓”,而潮汕人也深受這的影響,可以說,前畔李先祖把“讓畔”作為村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在《李氏族訓》中的“詩禮家聲顯”“平居講仁讓”也體現了這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