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小腦

前庭小腦

前庭小腦:

前庭小腦(又稱原小腦)主要由絨球小結葉構成,是小腦的主要結構之一,與身體姿勢平衡功能有密切關係,能協調眼球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庭小腦
  • 外文名:vestibulocerebellum
解剖結構:,與相關的疾病:,

解剖結構:

1、前庭小腦:
前庭小腦與前庭核之間有雙向纖維聯繫,它接受來自前庭核纖維的投射,其傳出纖維又經前庭核換元,再通過前庭脊髓束抵達脊髓前角內側部分的運動神經元,控制軀幹和四肢近端肌肉的活動。因此,前庭小腦參與身體姿勢平衡功能的調節。切除絨球小結葉的猴,或第四腦室附近患腫瘤壓迫絨球小結葉的患者,身體平衡失調,出現步基寬、站立不穩、步態蹣跚和容易跌倒等症狀,但其隨意運動的協調不受影響。
此外,前庭小腦可通過腦橋核接受外側膝狀體、上丘和視皮層等處的視覺傳入信息,調節眼外肌的活動,從而協調頭部運動時眼的凝視運動。
2、前庭小腦纖維:
前庭小腦纖維繫傳入小腦的纖維之一。其一部分是直接來自前庭神經的纖維,經旁繩狀體,終於同側絨球小結葉、旁正中小葉和蚓垂;2級前庭纖維,始自前庭神經脊核,小部分開始自內側核。1級和2級前庭纖維的終止相同,但2級前庭纖維數量較大,並且終於兩側的蚓垂、小結和頂核。
3、小腦:
小腦位於腦橋及延髓的後方,占顱後窩之大部,成人小腦重約150g(約占腦重的10%),由中間的小腦蚓和左、右兩側小腦半球構成。小腦表面有大量的橫貫蚓部及半球的窄溝,有少數溝較深,稱為裂,將小腦表面分成若干小葉。大體上沿小腦的後緣有一水平裂,將小腦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前有原裂,後有上後裂。原裂之前為小腦前葉,其蚓部由小舌、中央小葉及頂等部組成。原裂與上後裂之間的部分蚓部為山坡。上後裂與水平裂之間的半球部為上半月小葉。小腦下面的分葉不很明確。小腦下面的蚓部與蚓葉相鄰的是蚓結節,其下依次為蚓錐體、蚓垂及小結。
小腦以三對腳與腦幹相連。小腦下腳或稱繩狀體,主要由傳入纖維組成,與延髓連線,其中含有傳入小腦的脊髓小腦後束、延髓小腦束、橄欖小腦束、網狀小腦束、楔核小腦束及前庭小腦纖維;傳出纖維為自頂核至前庭神經核及網狀結構的纖維及從絨球和蚓垂至前庭神經核的纖維。小腦中腳稱橋臂,主要由來自對側腦橋核的橋小腦纖維構成,網狀小腦纖維也經小腦中腳入小腦。小腦上腳又稱結合臂,接中腦,是小腦的主要傳出道路,其傳出纖維主要發自齒狀核,一部分止於對側紅核,大部分止於丘腦的腹外側核。
小腦有廣泛的傳入傳出聯繫,主要接受與運動有關的信息,傳出纖維主要投射到各運動中樞。這是小腦作為中樞神經系統內一個重要的運動調節中樞所必需的。因此,小腦的機能主要是協調軀體的隨意運動,調節肌肉的緊張度和維持身體的平衡。小腦損傷主要導致共濟不能和運動失調,發育障礙和肌肉張力低下,肌肉鬆弛及震顫,而並不引起肌肉的癱瘓。一側小腦由於小腦傳導通路交叉兩次,故小腦半球的病變將引起同側身體障礙。如一側半球的病變時,則患者步態不穩,常向患側傾倒;蚓部發生病變時,多為軀幹性共濟失調,表現為身體常向後傾倒。
4、小腦核:
小腦核系小腦髓質內灰質團塊。這些團塊由神經元細胞體構成,分別接受上、下傳入的神經纖維,又分別發出向下或向上傳出的纖維,起傳遞的轉換神經元作用。這些核中最大的為齒狀核,發出的纖維與中腦紅核相連;其次為栓狀核、球狀核、頂核等。
小腦核位於小腦灰質的中央,包括頂核、球狀核、栓狀核和齒狀核。在每側小腦半球,頂核位於第四腦室頂內;球狀核居頂核外側;齒狀核呈皺摺的袋狀,袋口(核門)朝向背內側,寬大的底部朝向小腦皮質;栓狀核是一前後狹長的條狀灰質團塊,居核門附近。

與相關的疾病:

Hallgren綜合徵:
前庭小腦又稱網膜色素變性—耳聾—共濟失調綜合徵;色素沉著性視網膜炎—耳聾—共濟失調綜合徵;網膜色素變性—耳聾—小腦共濟失調綜合徵。本徵於1959年由某學者首先報導而得名。病因不明。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具不完全外顯率的遺傳特性。男女均可罹患。主要症狀為夜盲,視網膜色素變性,白內障(約於40歲出現),眼震,視神經萎縮,先天性耳聾。由於迷路受損,約90%病例出現前庭—小腦性共濟失調,並有神經精神症狀,智力不全,其它尚有弓形足、脊柱後側凸等。本徵複雜多變,不易診斷,應提高對本徵的認識。無特殊療法,可對症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