剌姓

剌姓

剌姓源於蒙古族,回族,滿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契丹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剌姓
  • 拼音:la xing
  • 類型:姓氏
  • 起源:蒙古族,回族,滿族,鄂倫春族
歷史發展,主要源流,得姓始祖,剌氏鼻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歷史名人,刺馬丹,剌馬先乾,剌速蠻,剌 哲,剌 利,

歷史發展

主要源流

第一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宋、遼、金、元諸朝時期蒙古弘吉剌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蒙古弘吉剌部,在蒙古統一前為草原遊牧民族部落,在漢朝時期曾隸屬北匈奴,北匈奴在被西漢大將軍衛青大軍擊潰向北、西遷徙時,弘吉剌部則留牧於蒙古額爾古納河、呼倫湖、貝爾湖一帶。在史籍《元史》等有關史料中記載:從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父親開始,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與弘吉剌部族之間就有了姻親關係。到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時,弘吉剌部遂歸屬於大蒙古汗國。蒙古乞顏部與弘吉剌部世代皆有婚姻關係,成吉思汗曾與之相約:“生女為王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絕!”因而,在後來的元朝時期,皇后多出於弘吉剌部。由於弘吉剌部族與成吉思汗部族之間有如手足般的親情關係,所以從成吉思汗裔孫元世祖忽必烈於元至元八年(宋度宗趙禥鹹淳七年,公元1271年)建立大元帝國起,到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總計九十七年,歷經十一個皇帝執政。而這十一個皇帝的皇后,多為弘吉剌氏,在《剌氏家譜》中所指的大元皇后紅甲剌氏,即指這十一個皇后,其中也包括成吉思汗的母親、妻子以及兒孫之媳等人。
按照清朝年間所撰的《介休縣誌》的記載,剌氏的高祖剌子成曾在山西介休任知縣,為介休剌氏家族的第一代,至今已發展到第二十四代。
第二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古代中亞花剌子模國,屬於以國名漢化改姓為氏。花剌子模國,即古撒馬爾罕國,是中亞乃至中東地區的一個古國。唐朝時期的玄奘曾在花剌子模國停留,他在所撰的《大唐西域記》中,稱其“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極險固,多居人。異方寶貨,多聚此國。土地沃壤,稼穡備植,林樹蓊鬱,花果滋茂。多出善馬。機巧之技,特工諸國。氣序和暢,風俗猛烈”。玄奘到該城時,當地人信仰拜火教,並不信佛。玄奘曾把從高昌國帶來的小僧送進寺廟,結果竟然被轟了出來。但玄奘最終還是以佛法度化了國王。
宋寧宗趙擴嘉定十二年(金興定三年,西夏光定九年,公元1219年)秋季,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因蒙古前往中東的通商使團在中亞地區被殺事件,對花剌子模國(今阿富汗、伊朗、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發動了一場長達三年的戰爭。公元1220年農曆2月,鐵木真攻克了不花剌城(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大批逃跑的兵士和平民皆被殺死,然後是蒙古軍隊是大肆洗劫和一把大火,徹底地摧毀了不花剌城。不久,察合台、窩闊台也攻下有兩萬人防守的訛答剌城(今錫爾河上游原西遼國屬城),他們抓到了下令殺害蒙古商隊的花剌子模將領,用極其殘酷的刑法處死了他,又在城裡大肆殺戮,替被殺的通商使團報仇。農曆10月,蒙古大軍抵達撒麻耳乾(突厥語“肥沃的都市”,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城中共有十一萬守軍,其中有六萬是突厥族康里部人,他們以為自己和蒙古人是同族,必會得到善待,於是有三萬人出城投降,結果,他們卻在睡覺時被蒙古人全部燒死射死,無一倖免。接下來又是一場空前的洗劫,並把全部居民驅逐出城,其中有許多人被處死,好在有國師耶律楚材的出面阻止,成吉思汗才聽從了他的建議,從平民中挑選了三萬工匠分賜給諸子、親屬,三萬壯丁隨軍作戰,其餘則在交納一定贖金後放回,這些被放回的居民還不能住滿城市的一個角落。
宋寧宗趙擴嘉定十四年(金興定五年,西夏光定十一年,公元1221年)初,蒙古大軍進抵巴里黑城(今阿富汗巴爾赫),早已聞風喪膽的市民出城請降並宣誓效忠,但成吉思汗認為後方留下人口眾多的城市於已不利,遂以調查人口為名將所有無辜市民集中起來,斬盡殺絕,並把巴里黑城化為了灰燼。接著又圍攻塔里寒城(今阿富汗木爾加布河上游),七個月後城破,該城居民又盡數被屠殺,城市被毀。然後又攻陷范延城(今阿富汗巴米安),由於成吉思汗寵愛的孫子察合台之子木阿禿乾戰死,鐵木真竟下令“不赦一人,不取一物,概夷滅之”。范延城址由此而被稱為“可詛咒的城市”。破城後,成吉思汗下令不得掠奪任何財物俘虜,將所有人畜殺光,毀城為荒漠。浩劫過後的范延堡得名“卵危八里”意為“歹城”,其後近百年內該地毫無生氣,據說連動物也不敢接近。另外,在攻克塞忒耳迷(今俄羅斯捷爾梅茲)後,由於攻城時受到城中軍民頑強的抵抗,成吉思汗竟然下令殺盡所有居民。宋寧宗趙擴嘉定十五年(金興定六年,西夏光定十二年,公元1222年)農曆6月,在六個月的圍攻後,也里城(今阿富汗赫拉特)被成吉思汗再次攻破。入城後,蒙古人竟用了一周的時間進行屠殺,全城居民無餘倖免。
公元1221年農曆4月,由窩闊台率領的另一路蒙古軍在經過七個月的包圍後,終於攻入花剌子模國都城玉龍傑赤(今土庫曼斯坦希瓦附近的科尼亞、烏爾根奇),蒙古軍隊一入城,不僅屠殺了除婦女兒童外的所有市民,還決堤阿母河水淹了玉龍傑赤,將城中的熟十萬人口盡數淹死,一座繁華的都城從此在地球上消失。同時,另一支由哲別和速不台所率領的追擊花剌子模國國王摩訶丁的蒙古軍隊,在攻克哈馬丹(今伊朗哈馬丹)、拜勒寒、木剌夷(今伊朗北部)、贊詹(今伊朗贊詹)、可疾雲(今阿富汗加茲尼)、谷兒只(今喬治亞共和國)、篾剌哈(今伊朗亞塞拜然馬臘格)、沙馬哈(今伊朗亞塞拜然舍馬合)後,同樣也是殘酷的屠城和焚城。當時失吉忽禿忽曾被花剌子模國王子札蘭丁在八魯灣打敗,死傷蒙軍三萬餘,成吉思汗隨即又包圍了札蘭丁,為報失吉忽禿忽失敗之仇,他親率蒙古達軍在印度恆河岸邊追上了這位王子並將其擊敗,札蘭丁隻身最後跳入河水得以逃跑,而他家族中的所有男人皆被無情地殺光。內薩城(今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被陷時,蒙古兵將居民趕到一塊空地上,命令他們互相將手捆在背後。內薩的穆罕默德寫道:“他們服從了,如果他們散開來逃往附近的山中,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將會得救。一旦他們互相將手捆綁上,蒙古人圍住他們,用箭射他們,男女老幼無一倖免。”成吉思汗習慣用屠殺、全面驅逐或在白旗之下整編入冊的方法處置對手。他所採用的進攻方式,也通常是強迫俘虜率先沖城,如果退縮或不前進就殺掉;城陷後屠殺居民,然後佯裝撤走,等逃脫了的人回來後,後續部隊又旋風似地返回來砍掉他們的腦袋。經過蒙古人的洗劫、虐待、威逼、蹂躪,東伊朗從此再也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即使是在後來公元十五世紀帖木兒大力支持文藝復興運動,也未能使它們完全恢復。在這次對花剌子模國的戰爭中,成吉思汗率領他的蒙古大軍夷平了一座座美麗的城市,殺害了難以計數的百姓。僅是拖雷攻入馬魯(今印度馬魯勒斯)的一次,平民被殺就達七十多萬,而拖雷安坐在金椅上看著大屠殺。在尼沙不兒戰役中,成吉思汗的女婿脫忽察兒戰歿於城下,拖雷為姐夫報仇,下令盡屠全城百姓。當時成吉思汗之女為報喪夫之痛親自率衛士入城,殺死了目光所及所有活人。為防止有人裝死逃脫,拖雷下令砍下所有人首級,按男、女、兒童壘成了三座高塔。成吉思汗在後來知道自己將死而交代後事時,還一再囑咐子侄們,要在西夏投降後盡行予以屠戮。這場戰爭之後,被工業前三世紀的馬其頓大帝稱讚為“人世美絕無倫”的撒馬爾罕城一片敗跡,殘破不堪,數十年了無人煙。
元至正三十年(公元1370年),後來的帖木兒大帝敕令遷址重建撒馬爾罕城,新城融合了蒙古、印度、波斯、突厥等諸多文明的特色,如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帖木兒大帝生於中亞謁石城(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一蒙古貴族家庭,曾任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的西察合台汗國的臣子。關於他的出身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是個突厥化的蒙古人;另一種則認為他是突厥人,只不過自封為成吉思汗的後裔。本書從其政治與文化傳承的歷史上判斷,認為其還是屬於蒙古族後裔。帖木兒在公元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政局動亂時期,周旋於河中地區諸封建主之間(今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間)。他在擊敗政敵後,於公元1370年殺其同盟者海珊,自立為大埃米爾(國家大元首),建都於撒馬爾罕。
明洪武五~二十一年(公元1372~1388年),帖木兒五次出征花剌子模國,征服了大月(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
明洪武二十二~二十八年(公元1389~1395年),帖木兒三次遠征金帳汗國,同時入侵伊拉克,占領巴格達;後北進南高加索,奪取了喬治亞和亞美尼亞,並侵入俄羅斯境內。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帖木兒進兵天竺(今印度),攻陷其都城德里。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帖木兒率軍西征小亞細亞(今土耳其)。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農曆7月,帖木兒在安哥拉之戰中打敗了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軍隊。至此,建立起了東到北印度、西達幼發拉底河、南瀕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北抵裏海和鹹海的龐大帝國。
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帖木兒十分嚮往大陸東方的中國,夢想恢復成吉思汗子孫的榮譽,並使中國皈依於穆斯林世界。於是,他聚集了準備東征的二十萬大軍,但疾病使他的夢想成為泡影,結果因病慘敗,翌年死於回軍途中。花剌子模國在帖木兒病逝後,從其陰影中掙脫出來,到公元十六世紀初,花剌子模國的南部地區出現了獨立的布哈拉汗國。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花剌子模國綠洲居民起義,擺脫了波斯王朝的統治,擁立帖木兒後裔烏茲別克汗國王族成員為汗,建立了獨立的國家,即希瓦汗國,當時有部分民眾隨帖木兒王族後裔遷徙到當時的大明成祖朱棣王朝,後又有人在滿清王朝時期再遷至蒙古、東北地區,並逐漸融回蒙古族中或融入回族、漢族之中,其間有帖木兒王族後裔族人取其原居國名的漢稱為姓氏者,稱剌氏、花氏。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希瓦汗國被沙皇俄國吞併。
公元1920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其地建立起花剌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到1924年,花剌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被蘇維埃社會主義人民委員會解散,其領域併入烏茲別克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即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第三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賽典赤贍思丁的長子納速拉丁,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改姓為氏。回族中的剌氏,早期見於元朝,是由回族先祖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的長子納速剌丁的名字取諧音漢字演變而來,回族稱為剌氏正宗,同宗同源的還有喇氏、拉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元、明之際中亞花剌子模國使臣滿剌哈非思,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改姓為氏。帖木兒大帝第一次向大明王朝納貢,是在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農曆9月,帖木兒首次派遣回回滿剌哈非思等來朝,貢馬十五,駝二。明太祖朱元璋詔宴其使,賜白金十有八錠。滿剌·哈非思後來音羨慕明朝而留居中國,明太祖為了與各國之間進行政治、商務活動,在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專門設定了中央外事機構,召滿剌·哈非思出任行人司侍郎,其後子孫皆在中國生息繁衍。
在滿剌·哈非思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分稱剌氏、喇氏、拉氏、滿氏、哈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本書按:
中國古代一直沒有專職外交機構,外事管理一直分隸於不同官衙,管理混亂。自明朝時期開始,在因襲唐、宋舊制的墓礎上,外事管理與分工更趨嚴密而具體,形成了禮部主管、中央其他官衙協同管理的外交事務管理格局。其中,禮部主客司全面負責外事活動,會同館為外事接待機構,四夷館是中國最早的官辦外事翻譯機構,鴻臚寺專司外事禮儀,行人司則以奉旨出使為要務。
第五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阿剌剌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①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中有“阿剌剌氏”,元末明初遷至烏喇地區(今吉林永吉)。後有滿族亦引以為姓氏,簡稱阿喇氏,滿語為Ala Hala,漢意為“山崗、大阜”,後多冠以漢姓剌氏、阿氏等。
②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中有”外剌氏”,世居精奇里江地區。元末明初舉族歸附後金政權,佟·努爾哈赤賜其姓氏為剌氏。
第六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阿兒剌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元朝時期蒙古阿兒剌部,以部為氏,元末明初遷至黑龍江沿岸、塔巴克努圖克哈喇、索倫地區。後有鄂溫克族、滿族亦引以為姓氏,改稱阿爾拉氏,滿語為Arla Hala,亦有改稱阿勒特氏者,後多冠以漢姓剌氏、何氏、金氏、阿氏等。
第七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豁羅剌思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元朝時期蒙古豁羅剌思部,以部為氏,世居察哈爾地區。後有滿族亦引以為姓氏,改稱瑚拉巴斯氏,滿語為Hulabas Hala,後多冠以漢姓剌氏、羅氏等。
第八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札只剌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札只剌氏,又稱札答蘭氏、茶赤剌氏,扎賴氏,為成吉思汗之勁敵札木合的後裔,世居錫喇塔拉地區。後有滿族亦引以為姓氏,改稱扎賴氏,滿語為Jalai Hala,後多冠以漢姓剌氏、札氏、答氏、賴氏。
第九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古女真族諳石剌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諳石剌氏源於金國女真部,以姓為氏,為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扎庫木地區。在滿清王朝時期改稱烏什拉氏,滿語為Usira Hala,後多冠以漢姓剌氏、石氏等。
第十個淵源
源於鄂倫春族,出自古鮮卑族後裔鄂倫春魏拉依爾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鄂倫春族魏剌伊兒氏,世居精奇里江地區。後有滿族亦引以為姓氏,改稱魏拉依爾氏,滿語為Weilalr Hala,後多冠以漢姓剌氏、魏氏等。
第十一個淵源
源於契丹族,出自古契丹族後裔耶律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伊喇氏,又稱伊拉喇氏,源於金國時期的國姓“移喇氏”。“移喇氏”即契丹國姓“耶律氏”的滿語譯音,滿語為Ilan Hala,漢意為“三”,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三姓地區。後多冠以漢姓剌氏、劉氏、王氏、肖氏、蕭氏、李氏、黃氏、白氏等。
第十二個淵源
源於達斡爾族,出自古契丹族後裔扎剌赤兒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達斡爾族扎剌赤兒氏,又稱扎喇亦爾氏,源於元朝時期的扎剌赤兒部,以部為氏,乃元朝太師木華黎的後裔,世居烏魯特、察哈爾地區。後有滿族亦引以為姓氏,改稱扎拉爾氏,滿語為Jalar Hala,後多冠以漢姓剌氏、趙氏、季氏等。
第十三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古女真族扎剌兒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扎剌兒氏,源出元朝時期女真扎剌兒部,又稱查拉里氏、賈拉喇氏,以部為氏,為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瓦爾喀、烏拉、扎庫木等地區。滿清時期改稱扎拉哩氏,滿語為Jalari Hala,後多冠以漢姓剌氏、張氏、詹氏、年氏、白氏等等。
第十四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漢朝時期燕剌王劉旦,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劉旦,西漢時期的燕王,是漢武帝第三個兒子,其母為李姬。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公元前140~前87年),是西漢王朝空前強盛的時期,漢武帝在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冊封劉旦為燕王時,曾對他寄予了北御匈奴、屏藩漢室的厚望。燕王劉旦“為人辯略,博學經書雜說,好星曆數術,倡優射獵,招致游士”,但是他在兩位長兄戾太子劉據、齊懷王劉閎先後去逝之後,就向父親要求立自己為太子,卻反而招致漢武帝的極大不滿,認為他不哀兄長之逝,反而藉機謀位,結果劉旦因此被削去三縣之邑。
西漢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逝世之後,第六子劉弗陵繼位,是為漢昭帝。燕王劉旦不服,四處造謠說卻劉弗陵不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還聯絡宗室淮南厲王劉長、齊孝王劉澤及太僕上官桀、大農丞桑弘羊等重臣謀奪取帝位,這些陰謀被漢昭帝及時發覺兵斷然鎮壓。之後,漢昭帝念在劉旦是存世的長兄,遂賜璽書一封,斥其“昔高皇帝王天下,建立子弟以籓屏社稷。先日諸呂陰謀大逆,劉氏不絕若發,賴絳侯等誅討賊亂,尊立漢孝文,以安宗廟,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應故邪?樊、酈、曹、灌,攜劍推鋒,從高皇帝墾災除害,耘鋤海內,當此之時,頭如蓬葆,勤苦至矣,然其賞不過封侯。今宗室子孫曾無暴衣露冠之勞,裂地而王之,分財而賜之,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今王骨肉至親,敵吾一體,乃與他姓異族謀害社稷,親其所疏,疏其所親,有逆悖之心,無忠愛之義。如使古人有知,當何面目復奉齊酎見漢高祖之廟乎?”言外之意,是勸燕王劉旦自裁,免得漢昭帝下詔誅戮,蒙殺兄之惡名。燕王劉旦見陰謀泄露,大事已去,得書會意,即召集賓客群臣妃妾,擺酒設宴;席間,燕王妃華容夫人起舞悲歌:“發紛紛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徘回兩渠間兮,君子將安居?”歌畢,燕王劉旦自縊身亡,華容夫人亦從之而死,隨之又有二十多人自殺。華容夫人所唱的歌被後人稱為《起舞歌》。歌中唱的“兩渠”,指的就是今天戾陵墓南面的永定河與北面的高梁河,其“安居”之所,就是戾陵。史書記載,後“天子加恩,赦王太子建為庶人,賜旦謚曰刺王。旦立三十八年而誅,國除。”因此後世稱劉旦為“燕剌王”,這在史籍《漢書·武五子傳》中有記載:“李姬生燕剌王旦。註:師古曰:諡法,暴戾無親曰剌。”就是說,劉旦為了反叛而暴戾無端、眾叛親離,因此死後諡號為“剌”。六年以後,漢宣帝劉詢即位,念及燕剌王,賜封劉旦還在世的兩個嫡子:二子劉慶為新昌侯,三子劉賢為安定侯。又立其長子劉建為廣陽頃王,二十九年薨,其子穆王劉舜繼承廣陽頃王位,二十一年薨;其子思王劉璜繼承廣陽頃王位,二十年薨;其子劉嘉繼承廣陽頃王位。到了王莽篡漢之後,劉氏宗親皆廢為家人,而廣陽頃王劉嘉獨以獻符命被封為扶美侯,還賜予姓王氏。
在燕剌王劉旦的庶支子孫中,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稱剌氏,以念先王父,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五個淵源
源於維吾爾族奧都氏,出自蒙古汗國初期維吾爾巨商奧都·喇合蠻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改姓為氏。據方誌文獻《陝西通志》中記載,“元朝初,奧都喇合蠻之後裔姓喇”。據方誌文獻《陝西通志》中記載,“元朝初,奧都喇合蠻之後裔姓喇”。奧都·喇合蠻,亦稱諤多·拉哈瑪爾,古突厥語為“Abder-Rahmacn”,原為中亞畏兀兒籍巨商,後為大蒙古汗國第二任可汗大蒙古國木亦堅汗孛兒只斤·窩闊台執政時期(公元1229~1242年)的嬖臣(寵臣)。大蒙古汗國初期,蒙古族官員的貪污腐敗與其武力一樣,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厲害的。當時蒙古汗國的繁重賦稅,是促成貪污腐敗的要素之一。蒙古汗廷最初採取包商制來攫取賦稅,第二任大汗窩闊台執政時期,曾打算把蒙古汗國的賦稅以一百四十萬兩白銀包給漢族巨商劉廷玉,受到相國耶律·楚材的極力反對,才算作罷。可是不久,中亞畏兀兒籍巨商奧都·喇合蠻提請出價二百二十萬兩白銀包攬全國稅收時,木亦堅汗又怦然心動,終於包稅於他。自此以後,每一位蒙古大汗除了四處擴張征伐外,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財稅的攫取上,諸汗不知道鼓勵生產,只知道無節制地剝削。
宋理宗趙昀淳祐元年(大蒙古汗國木亦堅汗孛兒只斤·窩闊台十二年,公元1242年),孛兒只斤·窩闊台去世,繼承者庫裕克汗(元定宗)孛兒只斤·貴由年幼,由木亦堅汗孛兒只斤·窩闊台的哈敦(皇后)乃馬真·脫烈哥那臨朝聽政,奧都·剌合蠻用重金賄賂乃馬真·脫烈哥那,乃馬真貪財,遂擢升奧都·剌合蠻為蒙古汗國相國,無論大小政務,悉聽裁決。奧都·喇合蠻得到極大的權柄後,整個蒙古汗國的滿朝文武官員都奉迎獻媚於他,只有三朝老臣耶律·楚材敢與他面折廷爭。有一次,乃馬真·脫烈哥那將起草詔書使用的印璽和白紙都交給奧都·剌合蠻,讓他辦事時自己填寫用印就行了,不必啟奏她。耶律·楚材認為不妥當,立刻上奏乃馬真·脫烈哥那,說:“天下者,先帝之天下。朝廷有憲章規矩,現在您要破壞它,老臣不敢接受這個指示。”乃馬真·脫烈哥那自知理虧,只得將交給奧都·剌合蠻的印璽和白紙收回去。不料過了不久,乃馬真·脫烈哥那又降懿旨,說:“凡是奧都剌合蠻提出的建議,想要辦的事情,各部官吏都要按照他的意見起草命令,不照辦者,就把他的手剁下來!”耶律·楚材接到乃馬真·脫烈哥那的旨意後,再一次上殿抗爭。他對乃馬真·脫烈哥那說:“國家的典章制度,先帝都交給老臣我負責,與各部官吏沒關係。奧都剌合蠻的建議如果合理,我自當按照他的意見辦理,如果建議不合理,就不能辦。老臣死且不避,何況剁手呢!”乃馬真·脫烈哥那聽後很不高興,拒絕接受耶律·楚材的意見。為此耶律·楚材當即滔滔不絕,爭辯不已,最後大聲說:“老臣侍奉太祖、太宗皇帝三十餘年,沒有辜負國家,皇后難道能以無罪殺害老臣嗎?”乃馬真·脫烈哥那雖然很生氣,但在忠誠剛直的三朝元老重臣耶律·楚材面前,不得不深深地表示敬畏,只得宣布所降懿旨作廢。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是一定的,極個別人的多貪多占財富,自然別人就貪占不到了,於是就造成其他官吏的極大不滿甚至反叛。由於這種不滿已經嚴重影響到蒙古汗國內部的穩定,於是在南宋淳祐六年(大蒙古汗國庫裕克汗孛兒只斤·貴由元年,公元1246年),庫裕克汗(元定宗)為了平定朝廷內外諸方面的不滿,遂以“貪污過巨”的理由,將管理大蒙古汗國中國行省的財政大臣奧都·刺合蠻處死,改以馬合謀·牙刺連赤取代之。直到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元成宗一度發起了整頓吏治的努力,結果一傢伙就有一萬八千四百七十三個貪官被撤職。然而,躊躇滿志的元成宗在滿朝皆貪的局勢下,根本就不能將整頓工作堅持下去,最後被只得迫放棄.而在他之後繼任的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在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即位後,復行放任,以致於此後幾乎每個蒙古族官員都是百萬富翁,也幾乎都是貪官污吏,從此大元帝國開始風雨飄搖——貪官之治,就是亡國之始。
在奧都·喇合蠻被斬之後,其眾多的後裔子孫四散遷逃,多改為漢姓剌氏、拉氏、喇氏、諤氏、哈氏、瑪氏等,其剌氏、拉氏讀音皆作lá(ㄌㄚˊ),而喇氏讀音則作yáo(ㄧㄠˊ)。

得姓始祖

劉旦(燕剌王)、帖木兒(鐵穆爾)、滿剌·哈非思、李紹威(掃剌)、耶律·拽剌(李拽剌)、納速剌丁。

剌氏鼻祖

剌子成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著名明朝時期山西介休知縣,剌氏鼻祖之一。
帖木兒
(公元1336~1405年),蒙古族,謁石城人(今烏茲別克斯坦謁石城)。著名帖木兒帝國創建者,軍事統帥,剌氏鼻祖之一,在位時間從公元1370~1405年為期三十五年,終年六十九歲。
帖木兒大帝生於中亞謁石城(今烏茲別克斯坦謁石)一蒙古貴族家庭,曾任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的西察合台汗國的臣子。關於他的出身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是個突厥化的蒙古人;另一種則認為他是突厥人,只不過自封為成吉思汗的後裔。本書從其政治與文化傳承的歷史上判斷,認為其還是屬於蒙古族後裔。
帖木兒在公元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政局動亂時期,周旋於河中地區諸封建主之間(今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間)。他在擊敗政敵後,於元至正三十年(公元1370年)殺其同盟者海珊,自立為大埃米爾(國家大元首),建都於撒馬爾罕。
明洪武五~二十一年(公元1372~1388年),帖木兒五次出征花剌子模國,征服了大月(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
明洪武二十二~二十八年(公元1389~1395年),帖木兒三次遠征金帳汗國,同時入侵伊拉克,占領巴格達;後北進南高加索,奪取了喬治亞和亞美尼亞,並侵入俄羅斯境內。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帖木兒進兵天竺(今印度),攻陷其都城德里。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帖木兒率軍西征小亞細亞(今土耳其)。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農曆7月,帖木兒在安哥拉之戰中打敗了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軍隊。至此,建立起了東到北印度、西達幼發拉底河、南瀕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北抵裏海和鹹海的龐大帝國。
帖木兒常以成吉思汗的業績來勉勵自己,但他終究沒有成為成吉思汗二世,雖然他同樣是征服了許多的地區,同樣也洗劫了不計其數的戰利品,但帖木兒的戰爭沒有頭緒,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帖木兒後代的不政,也使他的帝國成為曇花一現。
帖木兒是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屬於穆斯林什葉派,但他戰爭面對的對手卻大多也是穆斯林,反而是“異教徒”常常從他所發動的戰爭中撈到不少好處。
帖木兒身材高大、頭也大,有著褐色的皮膚。他勇敢善戰,在關鍵時刻常以一個無畏的戰士的身份衝到最前線搏殺。帖木兒還有一個政治家的謀略,能通過暫時的屈服來贏取寬鬆的發展環境。
帖木兒是個文盲,但卻絕對聰明,是許多哲學家的好朋友。他曾在一次劫掠中被射傷了腿,因此也被後人稱為“跛子”帖木兒,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位最出色的馬上帝王。
帖木兒帝國核心所在的地區稱為河中地區,介於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大致位於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當時屬於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的西察合台汗國。帖木兒原是渴石城城主哈吉的侄子,曾被西察合台汗國任命為千戶長。在東察哈台汗國的禿忽魯·帖木兒入侵併占領渴石之後,帖木兒投奔了禿忽魯·帖木兒,被任命為渴石城的總督。
但隨後帖木兒與禿忽魯·帖木兒的兒子也里牙思火者翻臉,被迫同內兄海珊流亡波斯,正是在流亡期間,他如匪一般四處搶劫,因此腿受了終生的傷。帖木兒和海珊經過一番臥薪嘗膽之後,捲土重來,打敗了也里牙思火者,贏取了整個河中地區。隨後,帖木兒和海珊又反目成仇,帖木兒擊敗了海珊之後,成為河中地區的最高統治者,於元至正三十年(公元1370年)自立為埃米爾,定都撒馬爾罕,初步建立了國家。帖木兒扶植了一個察合台的後裔為傀儡,全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從這時起,帖木兒便不停斷地向四鄰伸出刀鋒,擴大他的帝國。首先是攻滅了鹹海邊的花剌子模,然後連續五次進攻世仇東察哈台汗國,一直打到吐魯番,迫使東察哈台汗國統治者哈馬兒丁“消失在黑貂與銀鼠出沒之地”,從此一蹶不振。帖木兒首先解除了臥榻之側的心腹之患,鞏固了新生的國家。
接著遭殃的就是伊朗和阿富汗了。旭烈兀的後繼者們各據一方,互相攻擊,使他們成為帖木兒最好的獵物。從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開始,一直到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帖木兒斷斷續續地剷除了一個又一個的割據力量,吞併了伊朗和阿富汗地區。至此,帖木兒的帝國東至印度河,西到幼發拉底河,北達高加索,南臨波斯灣。這基本就是帖木兒帝國的最大版圖,帖木兒在其後所進行的征服影響雖大,但並沒有在所在地區建立起穩定的統治。
帖木兒與金帳汗國的戰爭進行得異常艱苦,但主要不是因為對手的強大,而是因為大草原的空曠和迷離。他扶植了成吉思汗的後裔忽忽迷失,並認他為義子,但忽忽迷失在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奪得金帳汗之位後,被一時的輝煌沖昏了頭腦,轉而進攻他的義父。結果帖木兒毫不留情地回擊了他,在明洪武二十二~二十八年(公元1389~1395年),帖木兒三次親征金帳汗國,三次將忽忽迷失從寶座上拖下去,其中第二次征服最為艱苦,在找不到敵方主力,又不熟悉道路的情況下,在草原中跋涉了四個多月,終於在力量耗盡之前追蹤到了忽忽迷失並擊潰了他。這場戰爭破壞了這個地區,使橫貫歐亞大陸的商道遭到了嚴重破壞。而帖木兒卻沒有留下任何代理人便離開了這裡。
入侵印度也是帖木兒一貫的目標,帖木兒以德里蘇丹政權容忍它統治下存在人數眾多的印度教徒為藉口發兵,以此掩飾他對富庶遼闊的印度的垂涎。而德里蘇丹國這時正出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同樣無力抵禦生機勃勃的帖木兒帝國。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同歷史上眾多從西北渡過印度河的侵略者一樣,帖木兒在朱木拿河畔戰役中大敗德里蘇丹馬茂德·沙之後(在這場決戰之前,他仿照中國歷史上的秦軍大將錳恬,一舉屠殺了十萬印度俘虜),昂首挺進德里的蘇丹的寶座。在大肆破壞之後,扶植了印度斯坦人賽義德家族的希茲爾汗作為代理人,便一走了之。不過,從印度帶回來的戰象使帖木兒在接下來的西亞戰役中發揮了作用。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帖木兒率軍攻打埃及王朝統治下的敘利亞,在攻陷並洗劫了阿勒頗和大馬士革兩座城市之後,便拋棄了它。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的丘布克戰役,使帖木兒的軍事榮譽達到了最頂點。帖木兒在此前遇到的對手大多是老朽的或陷於內亂的國家,但這次他遇到的是奧斯曼帝國的“雷霆”巴耶濟德一世,後者因為征服了大半個巴爾幹半島而令歐洲人談之色變。在雙方為勢力範圍的劃分發生糾紛之後,帖木兒的大軍直刺“雷霆”帝國的心臟,兩位梟雄在安卡拉城外進行了決戰。事實證明,帖木兒技高一籌,在7月20日的會戰中擊敗並了俘虜了奧斯曼土耳其蘇丹巴耶西德。很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布爾薩——這座由漢尼拔設計的千年古都也淪陷了,少數的土耳其人靠著希臘海員的幫助才得以渡過達達尼爾海峽,逃脫被屠殺的命運。巴耶濟德戰敗後被關在鐵籠子裡,隨即憂憤而死。
帖木兒的軍隊洗劫了小亞細亞的若干個大城市,包括奧斯曼帝國的都城布魯沙,將被奧斯曼人征服的許多王公貴族重新扶植起來。但是,帖木兒並沒有阻止奧斯曼帝國的強大,其勝利僅使所有的歐洲人喘了一口氣,拜占庭帝國因此又延續了半個世紀的壽命。
帖木兒打敗了中亞、西亞、中東、東北歐幾乎所有的大國,除了大陸東方的中國。
帖木兒一直嚮往中國,夢想恢復成吉思汗子孫的榮譽,並使中國皈依伊斯蘭教。當他回到首都撒馬爾罕城時,大明王朝的使節已經等候他多時了。這位明朝使臣的目的,是為了向帖木兒催收已拖欠了大明帝國多年的貢賦。帖木兒就乘機在大庭廣眾之下指著他的鼻子說:“你們的豬可汗叛父害侄,是一個大混蛋!我現在要去討伐他!”帖木兒通曉中文,他知道漢語裡“朱”就是“豬”的諧音,所以才管明成祖朱棣叫“豬可汗”。
帖木兒第一次向大明王朝納貢是在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農曆9月,帖木兒首次派遣回回滿剌哈非思等來朝,貢馬十五,駝二。朱元璋詔宴其使,賜白金十有八錠。自是頻歲貢馬駝。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兼貢絨六匹,青梭幅九匹,紅綠撒哈剌各二匹及鑌鐵刀劍、甲冑諸物。明太祖欲通西域,屢遣使招諭,而遐方君長未有至者。帖木兒實際上是西域國家中第一個承認朱明王朝並派使團來納貢的國家元首,因此朱元璋對他非常有好感。
據當年西班牙駐撒馬爾罕大使克拉維約報導,帖木兒最後一次派使團向明帝國納貢是在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到達南京大概已經是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了。當年農曆11月,明朝使臣傅安的使團也抵達了撒馬爾罕。據帖木兒手下的阿拉伯人雅茲迪回憶,傅安似乎水土不服,急著想回國。但帖木兒卻把他扣押起來:“安至其國被留,朝貢亦絕。尋令人導安遍歷諸國數萬里,以夸其國廣大。”直到此時,中國人才明白帖木兒帝國到底有多強大。實際上,帖木兒已經準備進攻大明帝國了。但就在此時,傳來他的孫子皮爾·穆罕默德在印度河戰敗的訊息,於是“印度聖戰”提前上演;繼而又連續爆發了與奧斯曼土耳其和埃及的軍事衝突,“中國聖戰”的議事日程因而一拖再拖。
在伊朗,帖木兒聽說了朱元璋死亡,朱允炆繼位的訊息。一年後,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朱允炆派耿炳文、李景隆等將軍去討伐。在帖木兒看來,朱棣僅占有北京一隅以對抗全中國,本來不應該有什麼勝利的希望,但戰爭卻久拖不決,充分暴露出朱允炆及其將軍們在軍事上的軟弱無能,當然這與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殺功臣宿將有關。在致巴耶西德的信中,帖木兒表示了他恢復成吉思汗帝國全部疆土的野心。幾乎與安卡拉會戰同日,朱棣的大燕軍攻破南京城,明建文帝朱允炆失蹤。訊息傳到小亞細亞,帖木兒立即決定放過手下敗將土耳其和埃及,回師中亞,去準備他的中國遠征。只有征服蒙古和中國,他才能名正言順地成為全蒙古的大汗。
經過十多年的情報偵察,帖木兒對新疆和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地形、兵力部署已經了如指掌。當時叫“蒙古斯坦”、後來叫“突厥斯坦”的新疆地區本來就是察合台汗國屬地,此時其西部基本上均臣服於帖木兒,北部屬於北元的勢力範圍,東部則臣服於明朝。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帖木兒的孫子伊斯坎達就在蒙古斯坦發動過一場戰爭,攻下了于闐等地,一直推進到塔里木河中游。他的成就引起了幾個長輩的嫉妒,於是被召回撒馬爾罕,以違反軍隊節度的罪名軟禁至死,那位小軍事天才死時年僅十五歲。帖木兒雖然不是察合台家族的直系後代,但若御駕親征,以強大的實力征服整個蒙古斯坦自當易如反掌,但帖木兒還是努力撮合著自己幾個孫子與蒙古部落首領女兒的婚事,甚至向北元的使者們說:“帖木兒的子孫豈能與成吉思汗的子孫相提並論?朕千秋萬歲之後,自當在成吉思汗的子孫中擇賢而立……”
帖木兒既然已經有了一張極其詳盡的軍用地圖,按照他自己挑選的線路,他的騎兵從於闐到北京需要走一百六十餘天。在突厥斯坦和甘肅、陝西行軍,最大的挑戰是水源匱乏。軍用地圖上面標有所有重要的水源,但它們依然難以供應他的大軍。因此帖木兒決定:自己先率二十萬精兵東征,並留一部分士兵沿路屯田,此後從中亞逐年調援兵。對於兵源,他的印度之戰動用了八十萬軍隊,俄羅斯之戰三十萬,土耳其之戰超過五十萬。他認為“元時回回遍天下”,新疆、甘肅、陝西、寧夏、內蒙、四川等地的穆斯林和蒙古人也都是他潛在的兵源。
為了防止遠征計畫的機密泄漏,在明成祖朱棣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冬天,所有外國人都被帖木兒勒令離開撒馬爾罕城,其中也包括克拉維約大使,史書了無記載。雖然如此,但通過分析帖木兒此前的一些言行,人們還是可以推測出他的大致進軍計畫:若初期的外交、間諜和軍事行動都不順利,就實行緩策,奪取蒙古斯坦,等待援軍,再圖攻明;中策,占領蒙古斯坦,直入河西走廊,奪取關中地區,先鞏固陝甘寧,再等援軍,徐圖中原;急策,若北元和蒙古斯坦積極配合,明軍又不堪一擊,就沿黃河長驅東進,截斷大運河,與北元圍攻北京城。黃河流域已定,再圖江淮,因為那裡河流縱橫,不適合他的重騎兵運動。要找箇中國青年(最好是穆斯林),宣傳他是出逃的朱允炆,立他為中國皇帝(當然是傀儡),以與朱棣對抗。此外,還要積極策反明軍中的蒙古族、回族、知識分子(他們普遍對朱棣不滿)這三類人。
據當時在撒馬爾罕的阿拉伯人回憶,帖木兒自古出兵,後勤工作從未做得如此次這般紮實:糧積若山,馬羊成海。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農曆11月27日,他率軍離開撒馬爾罕,踏上了“中國聖戰”之旅。他率軍避開塔里木盆地的酷夏,在冬季翻越白雪茫茫的天水,部隊推進至錫爾河時遭遇大雪,河面開始結冰。帖木兒在河岸上駐紮了足足五十天,等待河冰凍結實。這期間,他去祭拜了一位伊斯蘭教聖人的陵墓。
帖木兒的前鋒部隊,也就是從塔什乾出發的右路軍已經在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新年翻越天山,農曆1月6日推進至伊犁河。當日地球、土星、水星連珠,巫師占曰不利兵主,帖木兒心情大壞。但他還是堅持渡過錫爾河,並命令右路軍總司令、他的皇孫哈里·蘇丹加緊進軍,務必在農曆3月初拿下蒙古斯坦(新疆),而自己則暫時留在訛打刺。這位哈里·蘇丹剛剛狂熱地愛上了一個黑人女僕,在帖木兒家族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但他打起仗來還是不負眾望,於農曆2月下旬推進至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位於吐魯番東北地區),此處離大明帝國西部邊界重鎮哈密衛還剩大約四百公里。
到達訛打刺之後,帖木兒的心情本來很好。他的老對手——金帳汗國的脫脫迷失竟然派來了稱臣納貢的使者,帖木兒非常高興,宣布赦免脫脫迷失以前的一切罪惡,還許諾在征服中國後,幫助脫脫迷失加強他對東歐和北亞的統治。之後,他讓大部分的皇子和公主回撒馬爾罕城。之後他意氣風發,計畫在農曆2月11日動身前往塔里木河流域,親自指揮即將到來的甘肅戰役。
然而,在農曆2月11日當晚,阿拉克燒酒突然把他的體溫燒起來了,而且越燒越高。最優秀的醫生們圍繞在他的周圍,卻全都束手無策。到農曆2月18日,帖木兒大汗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他生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不要向敵人示弱!拿緊你們的……劍!”宏偉的東征中國計畫,也就這樣隨著他的死亡而煙消雲散。
帖木兒死後不久,他的帝國就在眾多子孫的爭吵和爭鬥中分裂並衰落了,他終究沒有成為成吉思汗二世,因為一代人的力量畢竟有限。
在史籍《新元史·帖木兒傳》中評論這位曠世帝王:“蒙古三大汗國,帖木兒並其二,克印度,敗土爾其。卑辭厚幣以誑中國,始則詗伺,終乃大舉。儻不死,明人其旰食乎!<明史·西域傳>略見帖木兒本未,然掛漏已甚,故論次其事,著於篇。”帖木兒雖然是被征服地區殘暴的破壞者,但他將各地的瑰寶和人才聚集到首都撒馬爾罕,將該城建成一個繁華的都市。他積極贊助學者和藝術家,他的時代被稱為“帖木兒的文藝復興時代”,但實際上影響範圍和延續時間都很有限。
在帖木兒所建的首都撒馬爾罕城中,有許多規模宏大的公元十四~十五世紀所建伊斯蘭建築,中間是圓圓的殿頂,兩旁有高聳的瞭望塔。這些建築內外全部用小塊瓷片、玉石貼滿繁麗的圖案、經文,甚至鑲飾黃金,誇耀著帖木兒大帝時代的富足。帝國大軍曾橫掃波斯、印度、高加索、南俄羅斯和蒙古,發誓要讓撒馬爾罕成為亞洲之都的帖木兒,不光在各地劫掠珍寶,還擄掠工匠,帶回撒馬爾罕參與新城的興建。最著名的是“比比-哈內姆大清真寺”,在當時就被認為是東方最雄偉的建築之一。其城中部有壕溝通向城東,溝口如門。其東門面向中國,常進口中國商品,因此也叫中國門。
傳說在帖木兒出征印度凱旋之際,他的妻子,來自印度的比比為了給帖木兒一個驚喜,下令建造了這座大清真寺。就在帖木兒回來的前一天,建築工人們突然罷工了,比比找到工頭詢問情況。工頭說自己深深地愛上了比比,希望吻一下她的臉頰,如比比不答應,就不復工。比比最終妥協了。不過她用絲巾遮住臉頰讓工頭親吻。即使這樣,工頭對她熾烈的愛之吻在她臉頰上還是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唇印。
帖木兒得知此事,一怒之下令他倆從這座清真寺上跳下,如能生還就放過他們。比比跳下時裙帶飛舞,恰似降落傘一般護佑她倖存。而那個工頭則肋生兩翼高飛而去……帖木兒的陵墓建於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最初埋葬的是帖木兒猝死的孫子穆罕默德,後來成為帖木兒家族墓。靈堂中放有九個象徵性的石棺槨,真正盛放遺體的棺槨深深埋在地下。棺槨上虛下實似乎是伊斯蘭教陵墓的共同點,印度的泰姬陵也同樣安排。這裡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兒之孫兀魯伯為帖木兒建的墨綠色玉石棺,上寫:”誰掘我的墓,誰就遭殃!”
1941年6月8日,前蘇聯考古學家曾經開棺驗證帖木兒之墓,當月22日,希特勒就發動了進攻蘇聯的戰爭。不過,那一次發掘證實了帖木兒的腿確實一長一短,難怪史稱“瘸子帖木兒”。
帖木兒陵園裡存放有一個石雕大缸。據說,當年帖木兒出征前將此缸灌滿石榴汁,往往是去前有上千人豪飲,回來僅餘數百兵將。
帖木兒的接班人兀魯伯是帖木兒最寵愛的孫子,集詩人、哲學家、天文學家於一身,他原本夢想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科學,但造化弄人,身為王室貴胄,兀魯伯被迫挑起治國安邦的大梁。他在處理朝政的同時,仍然堅持著科學研究。他繪製的星陣圖準確地描繪出了一千零十八顆恆星的位置,卻被宗教人士斥為異端。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兀魯伯被近臣謀害身亡。前蘇聯考古學家開棺驗證時,見到了被割去頭顱的兀魯伯。
兀魯伯生前親自督建的天文台,如今只剩下大理石製成的巨大的六分儀,孤零零地斜插在十一米深的地下。據說,用它測出的一年的時間與現代科學計算出的差別極小。兀魯伯按日月星宿的排列算吉日、算國運,卻沒有算出自己多舛的命運。
但百餘年後,兀魯伯的後裔中又出了一個傑出的人物巴布爾,這個蒙古族後裔在印度打造了一個立國三百三十二年莫臥兒王朝(公元1526~1858年),直至被英國殖民主義者統治。
到公元十六世紀初,花剌子模國的南部地區出現了獨立的布哈拉汗國。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花剌子模國綠洲居民起義,擺脫了波斯王朝的統治,擁立帖木兒後裔烏茲別克汗國王族成員為汗,建立了獨立的國家,即希瓦汗國,當時有部分民眾隨帖木兒王族後裔遷徙到當時的大明成祖朱棣王朝,後又有人在滿清王朝時期再遷至蒙古、東北地區,並逐漸融回蒙古族中或融入回族、漢族之中,其間有帖木兒王族後裔族人取其原居國名的漢稱為姓氏者,稱剌氏、花氏。

遷徙分布

剌氏與拉氏、喇氏一樣,是一個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不僅僅在回族中有剌氏、拉氏、喇氏,在蒙古族、滿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中也均有剌氏、拉氏、喇氏,但尤以回族居多;不過,其中的剌氏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京兆、高昌、介休為郡望。
在文獻《回教民族說》中注釋,剌氏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肅省的臨夏回族自治州,青海省,陝西省的剌家村、四川省的廣元縣、彭縣,河北省的唐山市,實際上在上述地區以及北京市,雲南省,重慶市,江蘇省的南京市,河南省的開封市等地,也有蒙古族、滿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剌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高昌郡:即新疆吐魯番地區。西漢時期有車師國,國治交河城。後來西漢在此地屯田,有著名的“高昌壁”屯田據點。此後,東漢、魏、晉,凡勢力可達的時候,都設屯田於此。西晉鹹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前涼張駿於其地置郡縣,名曰高昌郡,郡縣制度從此在該地誕生,歷經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和北涼等政權,高昌郡一直是涼州或沙洲地方政權的一個郡。高昌郡時期(公元327~443年),下設縣,至少有高昌、橫截、地和高寧,縣下還有鄉里,史籍《西涼建初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韓渠妻隨葬衣物疏》中記載:“高昌郡高昌縣都鄉孝敬里韓渠妻”。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公元443年),沮渠無諱占領高昌郡,並以其地建立國家政權組織。之後,該政權多次易手,至南梁天監元年(壬午,公元502年)麴嘉建立麴氏高昌王朝,該地區才得以較長時間處於相對穩定狀態。麴氏仍然實行郡縣制,到唐貞觀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唐朝滅高昌為止,該王朝擁有田地、交河、橫截、南平等四郡和新興、寧戎、酒泉、高寧、臨川、白、威神、永昌、安樂、龍泉、永安、林、始昌、安昌、鹽城、柳婆和無鹽等十七縣。交河郡是且渠高昌時併入該國的,高昌國以郡建國,領地沒有增廣。麴氏高昌的地方郡縣制度,與秦漢時期的郡縣制又不完全相同,郡與縣雖然是二個等級,但並不是直接隸屬關係。魏晉以降,中原諸國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將東漢的州一級監察組織變成一級地方行政組織以後,實際上形成了州、郡、縣三級制。隋朝統一天下,改革地方制度,取消三級制,恢復二級制。隋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逐廢諸郡。隋煬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州為郡。唐高祖李淵取天下後,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罷郡置州,改太守為刺史。唐武德以後的州縣制,在唐朝前期一直沿而未改,唐朝中葉以後曾改為交河郡。
介休郡:即山西省介休縣。介休縣歷史悠久,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春秋時期周桓王姬林二年(魯隱公姬息姑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三位賢士名達,素有“三賢故里”之稱。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曲沃莊伯伐翼州,晉國的翼侯姬湣逃奔隨邑,隨邑即在今介休城東,時為晉國大夫士會的食邑。周襄王姬鄭十六年(晉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晉文公姬重耳返國賞隨臣,忠臣介子推不言錄,與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焚林求賢,介子推竟與母抱樹而死。後來的“介休”即依介子推休於此而得名。自周敬王姬匄六年(公元前514年)起,介休縣歷史上先後在東部建置鄔縣,在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嬴政時期始設郡縣,城區建置界休,以後改為界美、介休、平昌。東魏時期,定陽郡一度僑治境內。北周時期曾設定介休郡。隋、唐兩朝時期皆設介休郡,後稱介州,鄰縣靈石在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建縣前,一直為介休屬地。隋、唐兩朝在設介休郡、介州時,兼領平遙縣,孝義縣在歷史上也曾數度併入介休縣。宋、元、明、清諸朝時期,介休縣域和領屬關係基本保持不變。1992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下文,介休撤縣改設縣級市,行政區域不變,依舊隸屬晉中行署。現介休市總面積七百四十餘平方公里,下轄七鎮、三鄉、二百三十二個行政村、五個街道辦事處。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高昌堂:以望立堂。
介休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剌氏家譜,著者待考,明末清初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山西省博物館、山西省介休市檔案館。

歷史名人

刺馬丹

(公元?~1349年待考),高麗族;祖籍濠太剌利(호태자리,今澳大利亞),大都路宛平人(今河北宛平)。著名元朝官吏。元朝順帝孛兒只斤·妥鏷貼睦爾元統元年(公元1333年)進士,授溫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據1985年7月在廣州解放北路桂花崗先賢古墓附近出土的《元廣州高麗穆斯林刺馬丹墓碑》記載,為先賢古墓內現存年代最早的一方古碑,碑高0.64米,寬 0.42 米,上刻中文和古阿拉伯文。墓碑左右兩邊各有一豎行的中文小楷,右邊的清晰可讀:“大都路宛平縣青玄關住人剌馬丹,系高麗人士,年三十八歲,今除廣西道容州陸川縣達魯花赤”;左邊一行殘缺難辨,大致為“於至正九年三月二十三八月十八日歿後,葬於廣州城北,流花橋桂花崗並立石”。在兩邊中文間,橫刻九行古阿拉伯字志文。廣東伊斯蘭教協會楊棠譯文如下:“這座墳塋,是阿老丁之子刺馬丹教仆歸宿處。祈求真主慈憫和寬恕他……他旅行於庫爾德(今敘利亞庫爾德)……時在七百五十一年(伊斯蘭教曆),真主的吉月”。按碑文,刺馬丹曾遊歷敘利亞。在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出任廣西陸川縣“達魯花赤”(縣令),逝世於廣州。

剌馬先乾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著名元朝官吏。

剌速蠻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著名元朝官吏。

剌 哲

(生卒年待考),原籍西域阿魯溫人(今維吾爾族),出生於錢塘(今浙江杭州)。著名元朝官吏。其二子剌溥博,後改漢姓為浦氏,後因在嘉興任職而占籍嘉興,為浙江嘉興地區色目人後裔浦氏始祖。

剌 利

(生卒年待考),祖籍濠太剌利(今澳大利亞)。著名元朝官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