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葉紫堇

刻葉紫堇

刻葉紫堇(學名:Corydalis incisa (Thunb.) Pers.)是罌粟科紫堇屬植物,灰綠色直立草本,高15-60厘米。根莖短而肥厚,橢圓形。莖不分枝或少分枝,具葉。葉具長柄,基部具鞘,葉片二回三出。總狀花序長3-12厘米,多花。苞片約與花梗等長,菱形或楔形。萼片小,絲狀深裂。花紫紅色至紫色,稀淡藍色至蒼白色。蒴果線形至長圓形,具1列種子。產於中國南部及台灣地區。生長於近海平面至1800米的林緣,路邊或疏林下。該種全草可入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刻葉紫堇
  • 學名:Corydalis incisa (Thunb.) Per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罌粟目 Rhoeadales
  • 亞目:罌粟亞目 Papaverineae
  • :罌粟科 Papaveraceae
  • 亞科: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 :紫堇族 CORYDALEAE
  • :紫堇屬 Corydalis
  • :刻葉紫堇組 Sect. Incisae
  • :刻葉紫堇
  • 分布區域:中國河北、山西、陝西、四川、湖北、福建等省及日本,朝鮮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灰綠色直立草本,高15-60厘米。根莖短而肥厚,橢圓形,約長1厘米,粗5毫米,具束生的鬚根。莖不分枝或少分枝,具葉。葉具長柄,基部具鞘,葉片二回三出,一回羽片具短柄,二回羽片近無柄,菱形或寬楔形,約長2厘米,寬1厘米,三深裂,裂片具缺刻狀齒。
總狀花序長3-12厘米,多花,先密集,後疏離。苞片約與花梗等長,菱形或楔形,具缺刻狀齒。花梗長約1厘米。萼片小,長約1毫米,絲狀深裂。花紫紅色至紫色,稀淡藍色至蒼白色,平展,大小的變異幅度較大。外花瓣頂端圓鈍,平截至多少下凹,頂端稍後具陡峭的雞冠狀突起。上花瓣長(1.6-)2-2.5厘米;距圓筒形,近直,約與瓣片等長或稍短;蜜腺體短,約占距長的1/4至1/3,末端稍圓鈍。下花瓣基部常具小距或淺囊,有時發育不明顯。內花瓣頂端深紫色。
柱頭近扁四方形,頂端具4短柱狀乳突,側面具2對無柄的雙生乳突。蒴果線形至長圓形,長1.5-2厘米,具1列種子。

生長環境

刻葉紫堇生長於近海平面至1800米的林緣,路邊或疏林下。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湖北、湖南、廣西東北部、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日本和朝鮮有分布。

主要價值

刻葉紫堇全草藥用,解毒殺蟲,治瘡癬、蛇蛟傷。外用,不宜內服,含刻葉紫堇胺等多種生物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