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鮈

刺鮈

體高而側扁,尾柄粗短。吻尖,呈錐形。口下位,弧形。唇無乳突。口角具細長的須1對。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為一光滑硬刺,末端柔軟。尾鰭叉型。體背部棕黑色,背部正中有一淺黑色條紋,體側中軸之上方有一列黑色斑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鮈
  • 別稱:金片子、槽肚子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魚綱
  • :鯉形目
  • :刺鮈科
  • :刺鮈
外形特徵,生物學特性,保護價值,致危因素,

外形特徵

小型魚類,在劉家峽水庫每年5-6月產卵繁殖,是常見的野雜魚類之一。

生物學特性

體較高而側扁 ,背鰭前部較隆起,腹部圓 ,尾柄粗短。 頭短而尖, 頭長通常小於體高, 較小個體頭長超過體高。 吻尖, 呈錐形, 吻長稍短於眼後頭長。 口下位, 呈弧形, 唇簡單, 無乳突。唇後溝中斷。 眼小, 側上位, 眼間寬平。 口角須一對, 較長,末端可超過前鰓蓋骨後緣。 背鰭最後不分枝鰭條為一光滑的硬刺, 端部柔軟, 其長度較頭長為短。胸鰭長, 個體較小者末端可伸 達腹鰭起點。 腹鰭位於背鰭起點稍後的下方, 末端不達臀鰭。 臀鰭短, 無硬刺, 其起點距腹鰭基較距尾鰭基稍近。 尾鰭分叉, 兩葉, 末端尖。 肛門靠近臀鰭起點。 側線完全, 平直。 體背部呈褐色或淡褐色, 背部正中有一條黑色的條紋。 體側中軸之上方有一列黑色斑點。 背鰭和尾鰭呈灰黑色, 並具黑色斑點, 其他各鰭灰白色。 其獨特性還在於 它是黃河青海段內僅有的3 種體表被鱗的魚 類之一。

保護價值

黃河青海段土著魚類體表具明顯鱗片的魚類只有三種 , 鯉科雅羅魚亞科黃河雅羅魚、 鯉科鮈亞科黃河鮈和刺鮈 , 前兩種魚類在青海境內已基本採集不到 ,僅剩下刺鮈目前在十分有限的水域分布。黃河青海段土著魚類以基本無鱗的裂腹魚和條鰍為主,據研究認為裂腹魚類起源於全身被鱗的䰾亞科的某些魚類, 而今天的黃河青海段的裂腹魚亞 科的魚類對高原特有水域條件長期適應特化, 鱗片基本已退化, 甚至幾乎裸露無鱗。而鮈亞科刺鮈屬魚類與䰾亞科魚類有一定親緣關係 , 刺鮈與其他裂腹魚同樣生存於青藏高 原水域環境中 , 魚體表鱗片卻基本沒有退化, 而且相比長江青海段魚類如齊口裂腹魚、 裸腹葉須魚等中大型有鱗魚類,刺鮈魚鱗片還要更加發達, 再者刺鮈魚的體型與其他裂腹魚類和條鰍魚類相差較遠。

致危因素

自身因素
目前資料雖對刺鮈魚的生態習性等記載較少 ,刺鮈生活在青臧高原 , 高海拔水體冷涼地區 , 生長速度比較緩慢 , 懷卵量不高 , 作為小型魚類 , 其生活史比較短暫 , 資源一旦破壞難以依靠自身得到恢復。
涉水工程的修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