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果藤

刺果藤

刺果藤(學名:Byttneria aspera Colebr. )是梧桐科,刺果藤屬木質大藤本,小枝的幼嫩部分略被短柔毛。葉片廣卵形、心形或近圓形,頂端鈍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幾無毛,下面被白色,花小,淡黃白色,內面略帶紫紅色;萼片卵形,被短柔毛,頂端急尖;花瓣與萼片互生,子房每室有胚珠兩個。萼果圓球形或卵狀圓球形,種子長圓形,春夏季開花。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雲南三省區的中部和南部。印度、越南、高棉、寮國、泰國等地也有分布。生長在疏林中或山谷溪旁。

刺果藤的莖皮纖維可以制繩索。

刺果藤的根、莖入藥,有祛風濕;強筋骨之功效。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跌打骨折。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主要價值,物種危害,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木質大藤本,小枝的幼嫩部分略被短柔毛。葉廣卵形、心形或近圓形,長7-23厘米,寬5.5-16厘米,頂端鈍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幾無毛,下面被白色星狀短柔毛,基生脈5條;葉柄長2-8厘米,被毛。
刺果藤刺果藤
花小,淡黃白色,內面略帶紫紅色;萼片卵形,長2毫米,被短柔毛,頂端急尖;花瓣與萼片互生,頂端2裂並有長條形的附屬體,約與萼片等長;具藥的雄蕊5枚,與退化雄蕊互生;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兩個。萼果圓球形或卵狀圓球形,直徑3-4厘米,具短而粗的刺,被短柔毛;種子長圓形,長約12毫米,成熟時黑色。花期春夏季。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雲南三省區的中部和南部。印度、越南、高棉、寮國、泰國等地也有分布。生長在疏林中或山谷溪旁。
刺果藤刺果藤

主要價值

藥用:
刺果藤刺果藤
【藥源】為梧桐科植物刺果藤的根、莖。
【藥性】味辛苦;辛;性微濕。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筋骨。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克,鮮品30克。外用:適量,搗敷。
經濟:該種的莖皮纖維可以制繩索。

物種危害

破壞生態環境:刺果藤的生命力、競爭力極強,具有極強的入侵性。刺果藤可攀緣到高20米以上的鄰近樹木,造成覆蓋植物死亡。可藉助鄰近樹木向外擴展達25米,造成其他植物缺光或受壓死亡,形成單一群落。張淑梅等在大連發現,刺果藤在山區、水庫、居民區等處都有大量生長,並迅速向四周擴展蔓延,或迅速向高處攀緣,所覆蓋區域內當地的草本植物幾乎不能存活,成片的灌木和部分樹木被纏繞而枯死,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性極大,被稱為是中國大連生態的最大殺手。在青島發現,被刺果藤覆蓋植物大部分死亡。
刺果藤刺果藤
破壞農林業生產:刺果藤是一年生大型藤本植物,生活力強,適應性廣,耗水量和耗營養物質高,光競爭優勢極強,可危害玉米、大豆、果樹及其他農作物,在田間與作物競爭水分、光照、礦質營養及生存空間,嚴重時能導致作物大面積減產,以致絕收,並阻礙機械收穫等農事操作的進行。

防治方法

加強植物檢疫:刺果藤種子容易混雜在糧食及包裝材料中傳播。同時,刺果藤的果實上具刺,也會加劇其遠距離擴散的可能。刺果藤只在中國大連、青島等港口城市以及北京零星發生,為了控制該草向未發生區傳播蔓延,植物檢疫部門需加強對進口糧食及調運糧食、種子及其包裝材料、運輸車輛等的檢疫。
刺果藤刺果藤
加強普查監測: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了刺果藤疫情普查,並對發現的植株進行了剷除,為以後的防控工作打下了基礎。但由於刺果藤的種子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年,當年剷除的地方,以後幾年還會有新植株產生。同時,當條件適宜時刺果藤的種子在整個生長季節內可進行周期性萌發。
人工(機械)及時拔除:在中國北京,刺果藤於4月底陸續出苗,幼苗似黃瓜苗,很容易識別。刺果藤前期生長較慢,後期生長迅速。根據這些特性,可在5-6月其開花前組織人力進行拔除。由於刺果藤出苗期不整齊,應進行多次人工拔除,才能控制其蔓延傳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