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莎的影子

利莎的影子

奧地利女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1967年出版的文集《利莎的影子》(LisasSchatten),獲得了200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由於與學生運動的接觸,她的寫作走向社會批評的道路。

基本介紹

  • 書名:利莎的影子
  • 作者: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
  • 出版時間:1967年
  • 裝幀:平裝
  • 獎項:200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簡介,作者,獲獎,

簡介

《利莎的影子》是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出版的首部作品集,於200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她被譽為同一輩奧地利作家中的翹楚。

作者

埃爾弗雷德·耶利內克(ElfriedeJelinek)1946年10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南部的穆爾祖什拉克鎮。他的父親有捷克猶太血統,是一位化學家,二戰期間曾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工業生產部門工作,由此幸免於難。她的母親來自奧地利的一個富裕家庭,Elfriede就是在那裡長大,上學。她在幼年時期就開始學習鋼琴、管風琴和長笛,並進入著名的維也納音樂學院(MusicConservatory)就讀。1964年她從Albertsgymnasium畢業後,即入維也納大學學習戲劇和藝術史,同時繼續她的音樂學習。1971年她通過了管風琴師資格認證考試。
耶利內克很早就開始寫詩。她文學上的初次試手是1967年出版的文集《利莎的影子》(LisasSchatten)。由於與學生運
動的接觸,她的寫作走向社會批評的道路。1970年,她寫作了諷刺小說《我們是騙子,寶貝》(wirsindlockvochgelbaby﹗)與她下一部小說《Michael.EinJugendbuchfürdieInfantilgesellschaft》一樣,語言頗具反叛色彩,所針對的是流行文學粉飾生活表述方式。20世紀70年代初,她在柏林和羅馬呆了幾年時間後,與GottfriedHüngsberg結婚,在維也納和慕尼黑之間兩地奔波。令她征服德國文學界的是小說《作為情人的女人們》DieLiebhaberinnen(1975;WomenasLovers,1994),DieAusgesperrten(1980;Wonderful,WonderfulTimes,1990)和自傳體小說《鋼琴教師》(DieKlavierspielerin1983年),這部作品2001年被麥可·漢克MichaelHaneke拍成了電影。這些小說在各自的框架內通過不同的問題表現了在這個無情的世界上,人們所面對的暴力、屈服、捕食與掠奪。她還展現了娛樂產業如何滲透人們的意識,使人們被階級偏見和性別壓抑所麻痹。在《情慾》(1989;Lust)這部小說之中Jelinek將她的社會分析進一步擴展為文明的本質性批判:認為對女性的性暴力就是我們的文明的真實模式。這個主線貫穿了其後的作品,只是語氣似乎緩和了一些。在長篇小說《貪婪》(Gier.EinUnterhaltungsroman,2000)中,她對男性力量的冷血行為作了研究。在她的作品DieKinderderToten(1975)中奧地利被描繪成了死亡之地。
在她的祖國奧地利,她是一個極富爭議性的人物。2002年她出版了劇本《告別》(DasLebewoh),其中三部小戲劇《沉默》、《死亡和姑娘II》以及《告別》針對的是奧地利最新的政治紛爭。《告別》是一本關於政治家的劇本,採取的是獨白的形式,它是對約爾克·海德爾撤退回克恩滕州作出的反應。
Jelinek作品的性質很難被界定,它們介於散文與詩,咒語與讚歌之間。它們包含了戲劇的場景和電影的序列。她寫作的重心已從小說轉向了戲劇。1974年,她寫作的第一部廣播劇:wenndiesonnesinktistfürmancheschonbüroschluss大受歡迎。從那時起,她就開始大量為廣播和劇場寫作。在這些作品中她成功地擺脫了傳統的對話模式,創造了一種復調獨白:不是為塑造角色服務,而是為了使來自靈魂和歷史的多重聲音同時展現。近年來,她在戲劇中表現的Totenauberg,Wolken.Heim,EinSportstück,IndenAlpen,DasWerk這些形象,與其說是人物角色,不如說是相互對立的聲音。她最近出版的戲劇,所謂的“公主戲劇”(DerTodunddasMdchenI-V,2003)是作者基本主題的一個變調:女性在這個自身被賦予多重形象的世界上無法充分完成自我。

獲獎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獲得了200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公告說:“她的小說和戲劇具有音樂般的韻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上的陳腐現象及其禁錮力的荒誕不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