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痰丸

利痰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仁齋直指小兒方論》卷二。有化痰活血,清熱止痙之功效。主治小兒諸風,諸痛痰熱

基本介紹

  • 名稱:利痰丸
  • 出處:《仁齋直指小兒方論》卷二
  • 組成:園白半夏
  • 功用:化痰活血,清熱止痙
  • 主治:小兒諸風,諸痛痰熱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園白半夏(生)。

用法用量

上為末,旋入薑汁略拌松,次入香潤五靈脂(研細)、全蠍(焙,為末)各一錢,牛黃涼膈丸二錢夾和,研揉得所,丸如麻子大,每服四五丸,薄荷、生薑泡湯送下。

功用

化痰活血,清熱止痙。

主治

小兒諸風,諸痛痰熱。

方義

本方為利痰清熱止痙之劑。方中生半夏辛平有毒,能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除痰涎,為主藥。牛黃涼膈丸(牛黃膽南星、甘草、紫石英、麝香、龍腦、牙消、寒水石、石膏)能清心瀉熱,化痰開竅,善治風壅痰實之患,為臣。全蠍止抽搐;五靈脂生用破血,其性入肝散血最速;薄荷辛涼疏風透熱,為佐。生薑汁一解半夏之毒,二能和中調藥為使。諸藥合用,可以化痰散血,清熱止痙。本方配伍特點,一是生半夏為主,借其迅疾之性以利胸膈之痰;二是復入牛黃涼膈丸,其清心瀉熱,化痰開竅之力可靠;三是配入五靈脂,能入肝散血,以求痰瘀並治,以利祛痰。辨證以痰熱內盛,發則不知人,抽搐項強,苔黃膩,脈弦滑數為要點。現代臨床用於癩癇強直一陣攣性發作證屬痰熱內盛者。

使用注意

用量偏小,臨證可酌增。

附方

名稱:利痰丸
組成:明礬、甘草、南星、滑石、白附子、巴豆
用法:上為末,麵糊為丸,如蘇子大。桑白皮湯下,或金錢薄荷湯下
主治:小兒驚風,熱痰盛,作搐搦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〇引《如宜方》
名稱:利痰丸
組成:南星、皂角、石膏、牽牛、芫花
用法:上為細末,用薑汁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薑湯送下
主治:痰飲及風痰壅塞
出處:《準繩類方》卷二引《玄珠經》
名稱:利痰丸
組成:南星、枳殼、陳皮、大黃、牽牛
用法:上為末,皂角煮水為丸。燈心湯吞下
主治:小兒急驚風,曾因恐怖而成驚者,其症發過即如常,無他症者
出處:《片玉心書》卷四
功用:順氣開痰
名稱:祛火利痰丸
組成:大黃、巴戟天、蘿蔔子、真蘇子、麥芽、枳實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茶清送下
主治:一切痰火,久嗽不住
出處:《玉案》卷三
名稱:辰砂利痰丸
組成:神曲、麥櫱、陳皮、白礬、皂角、天南星、半夏、香白芷
用法:上為末,生薑汁、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一兩為衣。每服六七十丸,煎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茶清亦得
主治:痰涎留滯,停留不散,心腹痞悶,飲食遲化,或時咳嗽、咽膈不利
出處:《御藥院方》卷五

重要文獻摘要

《醫略六書》:方中大黃蕩滌熱壅之結,枳實消化痞滿之氣,厚朴散滿寬中,檳榔破滯攻實,藿香開胃氣,木香調中氣,人參扶元鼓胃氣,當歸養血榮胃口,甘草緩中和諸藥也。水、酒為丸,米飲送下,使脾胃輸化有權,則熱實壅結自開而津氣四汔,大便無不通,膈塞無不痊矣。此推盪之劑,為熱實塞膈之專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