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裝

列寧裝

列寧裝,文革時期的服裝,以軍裝和藍、黑、灰、黃的單色調為主流。本是男裝上衣,卻在當時的中國演變出女裝,並成為革命“時裝”。它的外觀是西服領、雙排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鮮明特點,屬於中西合璧的產物。

基本介紹

詞語來源,介紹,標誌,體現,

詞語來源

列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卻在當時的中國演變出女裝,並成為革命“時裝”。它的外觀是西服領、雙排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列寧裝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屬於中西合璧的產物。

介紹

列寧裝”,因列寧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它的式樣為西裝開領,雙排扣、斜紋布的上衣,有單衣也有棉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帶,各有3粒紐扣。“列寧裝”或多或少帶有裝飾性元素——雙排紐扣和大翻領,腰帶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身體線條的凸顯。
開始“列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在中國卻演變出女裝,並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穿上“列寧裝”這種公認的“蘇式”衣服,顯得既形式新穎又思想進步,“列寧裝”一時成為政府機關女幹部的典型服式,因此又稱幹部服”。
列寧裝
從延安時代開始,女幹部們就逐漸流行灰布列寧裝。夏有單衣、冬有棉衣,統一製作發放。列寧裝既不同於西式女上衣,也不同於男式中山裝。目的當然是制服化,冬天大掩襟擋風寒,夏天可以不系扣,形成敞領,穿著方便。這種不加襯裡、不加墊肩、簡易的“蘇式”服裝,在那種革命激情高漲的歲月里,實在是很具有時代精神的。投身革命的女性一穿上列寧裝,就塑造出一個“女幹部”的形象。
列寧是男性,為什麼要用他的名字稱呼女幹部服呢?之所以叫列寧裝,是因為要革命化,與西裝決裂;男有中山裝,女裝也要以革命家命名(其實仍來自西裝式樣),而且表示男女平等,服裝式樣也可以類似。採用樸素的灰卡其布面料,帶有無產階級革命派的風采;何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一直是以蘇聯老大哥為榜樣。
20世紀50年代初期,一個革命的進步的城市女性的恰當穿著不是旗袍,這種沉穩厚重中性化的女裝統領了建國初的服裝市場。這款服裝後來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穿“列寧裝”、留短髮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樸素幹練、英姿颯爽。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君、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田桂英,都曾是“列寧裝”的模特,勞模的示範,帶動了時代的風尚潮流。
列寧裝
直至中國與蘇聯交惡,列寧裝方逐漸退潮,為春秋兩用衫和軍便服所取代。

標誌

人們追求列寧裝,意味著對革命工作的狂熱,勞動美、心靈美為社會所認同。女裝流行代表是儉樸的布拉吉連衣裙、列寧裝以及兩用衫、長西褲。列寧裝的普及率最高,年齡適應性最廣,開始列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在中國卻演變出女裝,並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這一男性政治領袖的著裝,攜帶著革命的政治意識,悄悄接近並包裹了女性的身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著裝上強化了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意識,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這一方面與經濟水平的落後有關,另一方面也是集體政治意識的反映。民主、艱苦奮鬥和團隊精神等時代精神在服裝上的體現是簡樸和實用。

體現

穿列寧裝、留短髮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既樸素幹練又英姿颯爽。列寧裝或多或少帶有裝飾性元素——雙排紐扣和大翻領,腰帶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身體線條的凸現。 其實早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列寧裝在廣大的解放區的女同志中間就十分流行。耐人尋味的是,在蘇聯國內並沒有 “列寧裝”一說,也是在中國與革命領袖的名字聯繫起來之後,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