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感

分寸感它是人的天分與修養在內心沉澱而成的對人或事物的合理認可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寸感
  • 外文名:proper limit
  • 所屬學科:心理學
  • 分類:表演 描述
  • 標準:因人而異
  • 有關義項:適度
簡介,分類,表演,寫作藝術,藝術描寫,音樂表演,

簡介

超過這度是不行的。分寸感又因人而異。一個好法官判案,天理人情全照顧到,一個好的木匠運斤成風,砍掉人家鼻子上的白粉點而毫不傷鼻,一個好的賣油翁,不用“聚口”,直接由油葫蘆往瓶子裡灌油,都是得力於手心並用多年而擁有的分寸感。

分類

表演

演員的分寸感或者叫做“火候”是表演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它往往成為評價演員表演的一個標準問題。觀眾是十分敏銳的,特別是在戲的緊要關頭,人物思想感情變化複雜、微妙的關鍵時刻,也就是俗話所說的“啃節”上,演員表演的分寸稍稍不對,不足或是太過了,立刻會讓觀眾跳出劇情,感到很不滿足,猶如別人給你搔癢沒有搔到癢處那樣難受。可以說演員的演技如何,就在於他能否準確地把握表演分寸,做到不溫不火,不露不白,恰到好處。

寫作藝術

對語義的敏銳感覺和精確把握。為衡量語言文字素養高下的一個重要標誌。分寸感愈強,描摹得就愈準確得體,鮮明生動。古人所謂鍊字,煉詞,鍊句,即是對語言分寸感的精確把握。文學創作中把握語言描寫或敘述的分寸感,是求得最佳表達效果的條件。

藝術描寫

“沒有分寸感就沒有藝術家” “畫虎不成反類犬”這句話,本義固然在於告誡人們不可好高騖遠,以免弄巧成拙。但是,本砍畫“虎“的,為什麼反而類了“犬”呢?從藝術表現的失誤來看,不能不說是由於畫虎人缺乏分寸感所造成的。 藝術的分寸感十分重要。所謂“分寸感”,就是在適當的地方,用適當的方式和手段,把表現對象準確地表達出來,使人感到恰到好處.在文學描寫中,有沒有分寸感,這是衡量作品有無審關價值、能否感人的一個重要的依據,也是衡量作家在藝術上是否獲得自由、是否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有了分寸感,作家才可能處理好審美過程中的各種對立統一的矛盾關係,既遵循藝術規律,又能獲得自由、“隨心所砍不逾矩”。有了分寸感,才可能造創出真實可信、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從而使作品產生預期的審美效應。 正因為分寸感對藝術描寫如此重要,所以古今中外的文論家、作家對它十分重視。

音樂表演

對於音樂表演者來說,分寸感的把握是至關重要的,它關係到音樂表演成功與否。因此,對於什麼是分寸感,音樂表演中的分寸感指的是什麼,以及有關音樂表演分寸感的諸多問題都要有個清楚的認識,從而來指導具體的音樂表演活動,確保音樂表演取得成功。 一、音樂表演的分寸感 分寸感是一種度,一種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也就是適度感。宋玉在他的《登徒子好色賦》中寫到:“臣東家之子,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這位“東家之子”美到增減一分都不行。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事物存在的量是有一個度的,也就是說有一個“臨界點”,事物的量超過了某一界線就會成為另一事物。通常所說的“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都表明這個度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音樂表演中同樣存在這種度,也就是音樂表演的分寸感,它的實質就是在音樂表演中,音響材料(力度、音色、節奏等)性質變化的方向、音樂形象的把握、高潮的鋪墊、作品風格的把握等能滿足聽眾的審美期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