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蓼

分叉蓼

分叉蓼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果期7--9月。可入藥,用於大小腸積熱,癭瘤,熱瀉腹痛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分叉蓼
  • 拉丁學名:Polygonum divaricatum
  • 別稱:叉分蓼、酸漿、酸不溜、酸溜子草
  • :植物界
  • :蓼科Polygonaceae
  • :蓼屬Polygonum
  • :分叉蓼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省及華北,朝鮮、蒙古及俄羅斯。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莖直立,疏生柔毛,有細溝紋,莖叉狀分枝,疏散開展,外觀輪廓呈球狀。托葉鞘膜質,斜形,常無毛,在莖中下部多破碎脫落;葉柄極短或無;葉長圓狀線形或長圓形,長5-12厘米,寬5-20毫米,基部漸狹,先端銳尖或微,通常無毛,稀兩面或背面有疏長毛,邊緣常有緣毛。圓錐花序大,疏散開展,苞片膜質,內著生2-3花,花梗末端有關節,長2-2.5毫米,花被白色,5深裂,裂片有脈,果期稍增大,雄蕊8(7),花柱3,柱頭頭狀。堅果卵狀菱形或圓形,稀長圓狀菱形、三棱形、長5-6(7)毫米,較花被片長約一倍。
分叉蓼

生長環境

生於草原及固定沙丘、山坡。

分布範圍

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省及華北,朝鮮、蒙古及俄羅斯(遠地區、東部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分叉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的全草及根(黑色老根為佳)入藥。
採集加工:7--8月採挖,去雜質,鮮用或曬乾備用。
成分:本品含鞣質蒽醌、及酚類化合物。地上部分含蛋白質、脂類異槲皮苷兒茶素表兒茶素槲皮素芸香苷槲皮苷。新鮮的莖、葉及乾燥的莖、葉中含有天冬氨酸、蘇氨酸、P、K、En、Cu、Fe、Ae、Ti、Me、Sr等微量元素,尚含維生素A、B、C。
性味與功用:全草酸、苦、涼。清熱、消積、散癭、止瀉。用於大小腸積熱,癭瘤,熱瀉腹痛等。水煎服,用量9--15g。根:酸、甘、溫、祛寒,溫腎。用於寒疝,陰囊出汗,胃痛,腹瀉,水煎服,用量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