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花散

凌霄花散

凌霄花散是一味中藥製成品,主要功能是瘀血內結,血瘕血塊;及產後惡露不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凌霄花散
  • 屬性:中藥製成品
  • 功效:瘀血內結 及產後惡露不盡
  •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一
凌霄花散-《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一,凌霄花散《奇效良方》卷六十三,凌霄花散-《楊氏家藏方》卷十二,藥物基原,藥用功能,性味與歸經,功能與主治,注意事項,貯藏,英文名,別名,鑑別,花和根的性味歸經,花和根的功能主治,花和根的用法用量,注意,貯藏,摘錄,拉丁名,功效分類,藥材基原,藥源分布,採收儲藏,

凌霄花散-《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一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一。
【組成】凌霄花15克 當歸30克(銼,微炒) 木香30克 沒藥30克 桂心15克 赤芍藥15克
【用法】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3克,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
【功用】活血化瘀,行氣散寒。
【主治】婦人久積風冷,氣血不調,小腹癘刺疼痛。

凌霄花散《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來源】《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組成】凌霄花7.5 硇砂 桃仁(另研) 玄胡索 紅花 當歸 宮桂(去皮)各3克 紅娘子11個 血竭 紫河車 赤芍藥 山梔子仁 沒藥 地骨皮 五加皮 牡丹皮 甘草各60克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6克,空腹時用溫酒調服。
【功用】破瘀消症。
【主治】兒枕疼痛,瘀血積聚,漸成勞瘵。
【方論】本方所治之證,屬於瘀血內結而成。方中凌霄花善行血分,散瘀消症,桃仁、紅花、當歸、赤芍藥活血化瘀;硇砂消積軟堅,破瘀散結;紅娘子通瘀破結,《本草衍義》稱其“行瘀血月閉”,玄胡索、沒藥、血竭行氣活血,並能定痛,官桂、五加皮溫通血脈,散寒行瘀;紫河車養營血,益精氣;地骨皮、丹皮、山梔退伏熱,除骨蒸;甘草和中益氣,調和諸藥。配合成方,攻補兼施,寒熱並用,既能治標,亦兼顧本。

凌霄花散-《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藥物組成】凌霄花1分,白礬1分(別研),雄黃半錢(別研),天南星半兩,黃連(去須)2錢,羊蹄根(焙乾)半兩。
【處方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方劑主治】風濕挾熱,皮膚生癬,久不全愈。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抓破,用生薑汁調藥擦之;如癬不癢,只用油調擦。

藥物基原

本品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 K. Schum. 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L.)Seem. 的乾燥花。夏、秋二季花盛開時採收,乾燥。
【性狀】凌霄 多皺縮捲曲,黃褐色至棕褐色,完整花朵長4~5cm。萼筒鐘狀,長2~2.5cm,裂片5,裂至中部,萼筒基部至萼齒尖有5條縱棱。花冠先端5裂,裂片半圓形,下部聯合呈漏斗狀,表面可見細脈紋,內表面較明顯。雄蕊4,著生在花冠上,2長2短,花葯個字形,花柱1,柱頭扁平。氣清香,味微苦、酸。
美洲凌霄 完整花朵長6~7cm。萼筒長1.5~2cm,硬革質,先端5齒裂,裂片短三角狀,長約為萼筒的1/3,萼筒外無明顯的縱棱;花冠內表面具明顯的深棕色脈紋。
【花語】凌霄花是連雲港市名花之一。千年古鳳凰城 ——南城鎮,素享“凌霄之鄉”美譽。
凌霄花為多年生木質藤本,有硬骨凌霄和凌霄之分。這兩種港城都有,硬骨凌霄居多。
凌霄花適應性較強,不擇土,枝丫間生有氣生根,以此攀緣于山石、牆面或樹幹向上生長,多植於牆根、樹旁、竹籬邊。每年農曆五月至秋末,綠葉滿牆〔架〕花枝伸展,一簇簇桔紅色的喇叭花,綴於枝頭,迎風飄舞,格外逗人喜愛。
凌霄花寓意慈母之愛,經常與冬青、櫻草放在一起,結成花束贈送給母親,表達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凌霄花,原名“紫薇”,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中品。以“凌霄花”為名始見於《唐本草》,該書在“紫薇”項下曰:“此即凌霄花也,及莖、葉具用。” 《圖經本草》也載:“紫薇,凌霄花也。……依大木,歲久延引至巔……。”李時珍稱其附木而上,高數丈,故曰凌霄,在《本草綱目》中有詳細的描述:“凌霄野生,蔓才數尺,得木而上,即高數丈,年久者藤大如杯,初春生枝,一枝數葉,尖長有齒,深青色。自夏至秋開花,一枝十餘朵,大如牽牛花,而頭開五瓣,赭黃色,有細點,秋深更赤。八月結莢如豆莢,長三寸許,其子輕薄,如榆仁、馬兜鈴仁。其根長亦如馬兜鈴根狀。”
凌霄花為紫薇科植物凌霄或美洲凌霄的乾燥花,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我國的廣東、福建南部有產。
除觀賞價值外,凌霄花還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行血去瘀、涼血祛風之功能,味辛酸,性微寒歸肝、心包經、功能活血散瘀,涼血祛風。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症瘕、產後乳腫、皮膚瘙癢、痤瘡等病症。

藥用功能

性味與歸經

甘、酸,寒。歸肝、心包經。

功能與主治

行血去瘀,涼血祛風。用於經閉癓瘕,產後乳腫,風疹發紅,皮膚瘙癢,痤瘡。

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英文名

FLOS CAMPSIS

別名

紫葳、五爪龍、紅花倒水蓮、倒掛金鐘、上樹龍、上樹蜈蚣、白狗腸、吊牆花、墮胎花、芰華、藤羅花

鑑別

(1) 本品粉末黃棕色。花粉粒類圓形,直徑24~31μm ,具3 孔溝,表面有極細密的網狀雕紋。腺毛淡黃色或黃棕色,頭部扁圓形、類圓形或長圓形,側面觀細胞似柵狀排列1~2層,柄1~3細胞。花冠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具螺紋導管。
(2) 取本品粉末約0.5g,加石油醚(60~90℃)15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棄去濾液,藥渣加甲醇15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凌霄花對照藥材0.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碘蒸氣中熏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花和根的性味歸經

花:甘、酸,寒。歸肝、心包經。
根:苦,涼。

花和根的功能主治

花:涼血,化瘀,祛風。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癓瘕,產後乳腫,風疹發紅,皮膚瘙癢,痤瘡。
根:活血散瘀,解毒消腫。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脫臼,急性胃腸炎。

花和根的用法用量

花5~9g,根0.3~1兩,外用鮮根適量,搗爛敷患處。

注意

孕婦慎用。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摘錄

《中國藥典》

拉丁名

藥材FlosCampsis原植物Campsisgrandiflora(Thunb.)Loisel.

功效分類

活血調經藥

藥材基原

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花。

藥源分布

"動植物資源分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產江蘇、浙江等地。動植物生態環境:生乾山谷、溪邊、疏林下,或攀援於樹上、石壁上或為栽培。藥用動植物的栽培:1.氣候土壤:喜溫暖濕潤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砂質壤土、粘壤土均能生長。2.種植:2.1.扦插繁殖,可在春季或雨季進行,北京地區適宜在7-8月。截取較堅實粗壯的枝條,每段長10-16cm,扦插於砂床,上面用玻璃覆蓋,以保持足夠的溫度和濕度。一般溫度在23-28℃,插後20天即可生根,到翌年春即可移人大田,行距60cm、株距30-40cm。南方溫暖地區,可在春天將頭年的新技剪下,直接插入地邊,即可生根成活。2.2.壓條繁殖:在7月間將粗壯的藤蔓拉到地表,分段用土堆埋,露出芽頭,保持土濕潤,約50天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後剪下移栽。南方亦可在春天壓條。2.3分根繁殖:宜在早春進行,即將母株附近由根芽生出的小苗挖出栽種。3.田間管理:初栽的小苗要注意澆水、鬆土、除草,5月中旬或6月初可退肥1次,以提高花的產量。"

採收儲藏

7-9月間採收,擇晴天摘下剛開放的花朵,曬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