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軍文集:歷史不再徘徊

凌志軍文集:歷史不再徘徊

基本介紹

  • 書名:凌志軍文集:歷史不再徘徊
  • 類型:文學
  • 出版日期:2008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6055567
  • 作者:凌志軍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頁數:247頁
  • 開本:16
  • 品牌:湖北人民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凌志軍文集:歷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國的興起和失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人民公社歷史的紀實著作。

作者簡介

凌志軍,祖籍廣東,1953年生於上海,長在北京。十五歲到工廠做工,十六歲做農民,十九歲當兵,二十五歲成為新華社記者。三十歲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三年後獲得法學碩士學位。現為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資深記者。
凌志軍是當今中國時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譽為“中國的威廉·曼徹斯特”、當代中國記者的“標桿”。2003年《南風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書都引起巨大反響。他擁有廣泛的讀者。他在過去十多年間連續出版九部著作,全部進入暢銷書排行榜。他的著作還以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國的新革命》,被境內外媒體和研究機構評為當年“值得記憶的好書”、“年度商業書”、“最佳商業圖書”。
2005年出版的《聯想風雲》,入選當年“最佳風雲榜”,並獲得“2005年度北京地區最佳著作權輸出圖書獎”。
2003年出版的《變化》,被中國大陸媒體評為“年度圖書”,同時在台灣獲得“開卷好書獎”。
2000年出版的《追隨智慧》,被媒體評為當年“最佳紀實文學”。
1998年和同事馬立誠合著的《交鋒》引起轟動,也引發了激烈爭論,成為當年“中國第一暢銷書”。
1996年出版的《歷史不再徘徊》,獲得新聞出版署頒發的“優秀圖書獎”。

媒體推薦

在中國做記者和財經寫作者,要找研究型的榜樣,首遺是凌志軍。對上世紀90年代的細微觀察和評論,我沒有看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吳曉波(著名財經作家、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凌志軍作為中國政論寫仨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已經成為不是謙辭可以推卻的事實。
——《人物》雜誌
凌志軍先生以誠實的態度讓政論誠實地走進公眾,影響著那些必將影響中國未來的年輕人。我們相信,他業已“儘可能地向讀者說了心裡想要說的話”,母大限度地保持著誠實的大勇之氣。
——《南風窗》雜誌1993年“年度人物獎”頒獎詞
凌志軍的選材多帶有前沿性,他是屬於使命感和責任感很強的新聞工作者。
——《鳳凰周刊》
凌志軍是中國當代報告文學界有獨特價值的一個作家。凌志軍的最大的價值在他的思考。在這,個意義上,凌志軍的著作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現出它的歷更價值。
——楊浪(財訊傳媒集團副總裁)
讀一些外國記者寫的專著,常讓我感嘆:當下的中國記者有幾個肯吃這樣的苦、下這樣大的力、有這樣深的底子、能寫出類似的書來呢?然而人民日報記者凌志軍的《歷史不再徘徊》證明了中國並非無人。這本記述人民公社盛衰史的書,用無數珍貴的史料,勾畫出那段悲壯的、悲哀的、悲痛的歷史,那段我們不該忘記的歷史。讀過它你就知道,這位記者的使命感、勇氣和踏實嚴謹、埋頭做事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
——《中國青年報》
這是一本嚴肅又嚴謹的書,一本厚重且沉重的書。讀著書中這並不遙遠的人民公社的“故事”,令人不禁頓生滄海桑田的感喟。
紀實性的敘述筆法,使這本書能引人入勝地讀下去,但它卻沒有某些“紀實文學”那樣的虛張聲勢、華而不實。作者的敘述是客觀的,分析是理性的,沒有那種令人生厭的亢奮的情緒化色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直筆,不為尊者諱,不為賢者飾,也不曲意躲閃更不違心塗抹,努力按照歷史的本來面貌來敘述、解析歷史,這確實是很可貴的。
——《解放日報》

圖書目錄

序幕 千年一夢
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
小崗寒夜——二十位農民的契約文書是否贗品——中南海關於人民公社制度的爭論一農村兩億人食不果腹——無力回天的陳庭元終於大徹大悟

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
合作化中的“大同夢”——鄧子恢被批判,導致農村社會主義改造加速進行——中國農業史上對合作化最具威脅力量的事件——“包產到戶”的首次出現——人民公社在“大躍進”中誕生——“六十條”:人民公社第一個成熟的制度——三年“自然災害”的悲劇——“浙江出了兩個半單幹理論家”——“包產到戶”使四百萬人受牽連

第三章 大夢誰先覺
五萬個人民公社為城裡人提供了多少食物——幾百萬農民乞討為生——“三年決戰”與安徽“六條”——“真理標準”討論對人民公社的影響——“責任制”:一個持續時間最長含義變化最多的概念——鳳陽的“四級所有”

第四章 一步一回頭
1978年12月13日:一個歷史性的日子——《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與“新六十條”在同一天通過——省委書記的迂迴戰術——中國的改革從改變人民公社制度入手

第五章 從昔陽到鳳陽
“張浩事件”——陳永貴的輝煌與黯淡——“要吃米,找萬里”——“包產到組”:向人民公社制度的挑戰——尊重農民的選擇

第六章 相持不下的日子裡
從“包產到組”到“包產到戶”——三個不怕死的縣委書記——張世賢和遲世光為何未能成為英雄——人民公社最後的意識形態屏障——人民公社在九個貧困省區開始瓦解

第七章 公社精神的破產
昔陽的欺世盜名昭揭於眾——經濟問題緣何演變成政治問題——“文化大革命”與人民公社制度——“學大寨”:號令六億農民的政治旗幟黯然失色——公社精神永遠不會再放光彩

第八章 餘韻繚繞
“切三刀”:關於“包產到戶”的折中方案——秋後算賬:人民公社不如包產到組,包產到組不如包產到戶——1982年第一天,中共中央再次頒布關於農村的新檔案——人民公社失敗原因的種種分析——人民公社最後的解體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再版後記

文摘

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
小崗寒夜——二十位農民的契約文書是否贗品——中南海關於人民公社制度的爭論——農村兩億人食不果腹——無力回天的陳庭元終於大徹大悟
公元1978年12月,中國舊曆為戊午年冬月,也是北風南雲犬牙交錯的時節。北京城內,氣候有些反常,風雲雪霧間,忽冷忽暖。敗葉枯枝,寒霜相逼,落滿街頭。
但是,這一點冷暖對於北京人來說,卻是無關痛癢。京城一向為政治的中心,雖普通百姓也已慣睹政壇風雲。當月國事頻頻,早把人們的心緒吸引去了多半。略去街頭巷尾里種種聳人聽聞的流言蜚語不論,只就官方發布的訊息,也足令舉國震動。12月16日,中國總理與美國總統於各自的首都宣布中美建交,語驚世界。兩天以後,中國共產黨一百六十九名中央委員和一百一十二名候補中央委員聚會人民大會堂中,這便是後來被全中國認定為改變了中國歷史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此前後不過一旬時間,震撼人心的事件重重疊疊,接踵而來:真理標準的討論以“凡是派”的退卻告一段落。所謂“天安門反革命事件”的昭雪,在一輪激烈的爭論之後,終於達成一致,這訊息由本次事件的落難者鄧小平出面宣布,更使全部經過極富戲劇色彩。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為彭德懷和陶鑄召開追悼會,以示平反。隨後,廣播裡面宣布以薄一波為首的六十一個叛徒不再是叛徒。然而還有更為驚人的訊息從中南海里傳出來,十年前淪為中國最大的壞蛋、被開除出共產黨又死於非命的前國家主席劉少奇,沉冤將洗,其魂靈也將重回共產黨人的行列中。
至此,“文革”的赫赫戰果已去大半,而官方的報紙在本月一連四次刊出毛澤東的書信文稿,其頻繁的程度,即使在幾年前以最高指示定天下的時候也不多見。這可能是借其八十五周年誕辰之機昭告世人,毛澤東的英明偉大在今天依然如故,以求得在繼承與糾正之間的某種平衡。
總之,在史學家眼裡,即使沒有忽晴忽陰的氣候,1978年12月也實在是風起雲湧的一個月。
大事不暇應接,小事便為人們忽視。這些小事發生在遠離京城的地方,又是由若干小人物一手造成,表面上看來系一時一地的末枝細節,不足為史家贅述,但是我們敘述的這一段歷史,不妨由這裡開始。因為這在我們龐大國家的歷史當中,乃是要點所在。它是過去三十年間中國所發生的若干大事的結局,也是今後十幾年中國掀起的更大波瀾的源頭。承前啟後,因果相連,其對當代歷史的影響,決不在那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件以下。
這一月某日,北方的冷風和烏雲席捲南下,籠罩了江淮腹地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村,當地人把它叫作小崗。
天氣雖還不算酷寒,農事卻早已停止。照老輩的習俗,此時鄉下該是閉戶居家的時節,只待來年冰融雪化,方能開始新的一輪耕作。然而當日傍晚時分,小村忽然蠢蠢而動,男女老少,仨倆相繼,分赴村西。這些人多為嚴姓,具有血緣與親緣的雙重關聯,依中國人的傳統,既屬一脈同宗,平日相逢便總會問寒問飢,說些家長里短。可是今日相顧卻都無言,只默默並肩而去。
小崗處皖東淮水南岸,在地域上屬鳳陽縣,距首都北京兩千多華里,距安徽省的省城合肥也有數百里。中國從古到今歷代的版圖之上,從未有過它的名字。在以交通為紐帶連線起來的漢文化的歷史中,它的被冷落並不奇怪。小崗實在太小,在1978年12月,只有十八戶農家,一百一十口人。然而它被遺忘的原因,除了因地域的遙遠和偏狹所造成的文化上的隔離,更由於在我們龐大的鄉土社會裡,像這樣的村莊至少有五百萬之眾,倘若中樞政要一一給以關注,在技術上實在難以操作,何況以政治家高瞻遠矚的眼光看來,這也確實是大可忽略的區區小節。
但是,對於小崗的農民來說,其利害關係全然是另一回事。北京發生的變故他們根本不曾與聞,即使知道了又能怎樣?種種榮辱沉浮,地覆天翻,畢竟都是上面的事,離他們的饑寒是那么地遙遠。眼前這個小村裡的醞釀,才是事關自己生死命運的大計。
十八戶人家的主持者悄然聚於一間茅屋裡面。在這個時候,他們是人民公社制度中最基層的一個集體,叫作生產隊,共同擁有五百一十七畝耕地和十頭牛。隊長嚴俊昌在當村嚴姓居民中有著類於家長的位置,又具有秉公處置家族衝突和鄰里糾紛的品質,雖不識字,卻有相當的威嚴。另一個名叫嚴宏昌的年輕人,為嚴俊昌的堂弟,也是村民中惟一讀過中學、識得幾個字的人,所以在幾天前被眾人推舉為副隊長。此人大耳大嘴,高顴高鼻,其面相與他的那位同鄉,也即六百多年前橫掃天下開創大明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很有相似之處。眼下,嚴氏兄弟望著治下這一群貧下中農,破衣爛襖,飢腸轆轆,一個個全是窮途末路的模樣,憑著一點點的知識和直覺,他們對這個集體已經信心全無。二十多年前,也即五十年代初期,這個集體尚未成立的時候,他們都還是孩子,那時小村也窮,但還不至窮到用勒緊褲腰帶的辦法來忍飢挨餓。嚴氏兄弟永遠記得,那是他們的村子最興旺的時候。此後,由公社化而為大躍進,由學大寨而為大批判,小村風風火火,慘慘淒淒,尤以“大躍進”以後那三年的慘澹刻骨銘心。全村數月無糧,父老百姓食盡糠麩、樹皮、草根、棉籽,最後竟是無可果腹。一百七十五條人命,十死其三,僥倖活著的大都四下逃生,只剩滿村殘垣斷壁,蒿棘叢生,三十九個人和一頭牛。嚴宏昌劫後餘生,竟然還能讀幾年書,只不過,驚魂依舊難定,而且越讀越驚。這個農民用他所學到的最簡單的加減法即可計算出,二十年人民公社,他的小崗減少了半數人口、半數耕地以及三分之二的牲口,每一個人每年產出的糧食則由五百公斤減至五十公斤。
即使憑著簡單的直覺,嚴氏兄弟也可以對黨的幹部們把饑荒歸咎於自然災害表示懷疑:就算“老天爺”連年地故意刁難,何以自從人民公社的大旗在小崗招展起來,這塊土地上長出的東西就從沒有讓人吃飽過肚子?!
政府每年盡其行政的手段賑濟饑民,力使“三年悲劇”不至再現。但逢救濟糧到,幹部三吆四喝,社員端盆舉碗,一致地翹首引頸,其情景猶如舊時豪門的開倉放糧,令他們經久不會忘記。所不同者,豪門放賑在於市恩養威,所以總歸大喊大叫。今天黨的幹部則口口聲聲帶領農民走過“社會主義橋樑”進入“共產主義天堂”,“天堂”裡面食不果腹不能算作光彩。因之,無論運來多少糧款,總是不肯聲張。直到1979年底,也即對於人民公社的失望情緒已在中國大部地區公開瀰漫起來的時候,小崗的上級鳳陽縣委才敢於公布這本賬目:1966年到1978年,總計一百五十六個月里,這個小小的村莊有八十七個月靠救濟度過。總計吃去救濟糧十一萬四千公斤,比他們自己生產的糧食多出三分之一;花去救濟錢一萬五千元,比他們自己掙的錢多出十分之一。
即使如此,仍是不足為濟。
每臨秋冬時節,小村家家閉門堵戶,老幼相攜,在他鄉乞討。農家人淪為乞丐,在講究名節的漢民族中,原是羞於見人的事,無奈生活所迫,且年復一年,人們漸以為常,凡能行走者大半離家行乞,竟至成群結隊,步履遍及淮北江南。

後記

本書初版一萬冊於1996年1月付印,並於6月發行。最近,責任編輯李春林來電話,說要將此書再版。
較之第一版,現在的這本書作了一些修訂。大部分是文字方面的錯誤,包括錯別字以及用詞的不嚴謹。也有些是事實細節及時間順序方面的錯誤。現在有機會修正這些錯誤,在我是一種幸運。至於書中基本脈絡、事實和觀點,均一仍原議。
感謝讀者的厚愛。我知道今天的讀書人大都居住在城裡,與鄉下較少直接聯繫,所以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多的讀者傾心於這段出自農村和農民的歷史。
也感謝所有對本書第一版提出意見的人,包括周瑞金、姚力文、吳長生、張廣友、章世鴻和馬立誠。尤其感謝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的鄭惠、韓鋼。作為黨史研究方面的專家,他們給予本書以充分的肯定,打消了我對自己工作最後的疑慮,他們提出了十九條修正意見,使我有可能將一些史實表述得更加準確。

序言

收在這裡的文字,敘述了1978年至今我們國家的變化和衝突,牽涉到政治經濟技術文化社會的方方面面,巨細交織,貴賤混雜。都是真人真事,沒有虛構。我雖摻雜了一些自己的觀點,但也是眼見耳聞,有感而發。原是九個單行本,陸續印行,現在依原版集中重排,共九卷,沒有增刪,只是順序稍有更動。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交鋒》和《呼喊》這兩本。是和我的同事馬立誠合著。他設計了《交鋒》全書的構架,並且撰寫了其中第一、第二部分,因此他是這本書的第一作者。他也是《呼喊》卷三和卷四的撰寫者。這兩本書當時影響很大,爭議也很大.這都不是屬於我一個人的。如果沒有馬立誠,就不會有這兩本書。
很多人問我最喜歡自己的哪本書,這問題不好回答。每一次寫作都是牽腸掛肚。作品好比兒女,手心手背都是肉。當然這是夾雜了個人情感,倘若平心而論,哪能沒有高下呢!單說技巧,我想最為灑脫開放、也能代表我的寫作追求的.應當是《變化》。在這之前,《沉浮》屬於典型的時政文字,《交鋒》和《呼喊》也是。我對塞滿主流報刊上的、人云亦云、套話連篇、完全沒有獨立精神的文章。不能接受。想要另闢新途,所以這些文字的品格與流行的時政文章截然不同。在這之後的《追隨智慧》、《聯想風雲》、《成長》、《中國的新革命》。是在試圖開拓當代中國商業史的寫作空間,從政治和文化的立場來敘述經濟技術,又以大歷史的眼光來衡量瞬間。可是要說在寫作方面更進一步,自《變化》之後,便覺得非常困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