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氏宗祠

冷氏宗祠

冷氏宗祠位於桂林七星區朝陽鄉合心村冷家屯南面村頭,是桂林市郊現存罕見的規模宏大的古祠堂。村人奉直大夫冷時松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建造,至今已有254年矣。在清朝年間,冷家村出了進士一人,舉人四人,其中一人為武舉,歲貢、亞元、經元、文魁、優貢各一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冷氏宗祠
  • :47米
  • :14米
  • :約7米
  • 修建年代:1761年
  • 文物地址:廣西桂林市
建築分布,文物背景,

建築分布

主祠共四進, 每進三開間,全深47米,寬14米,高約7米。磚木結構,青磚灰瓦,門樓立石柱,內楹木柱石礎。每進間有天井。逐進門頭上曾懸掛“皇恩旌表”、“文魁”、“亞元”、“進士”、“源遠流長”、“錫類堂”等牌匾和孔子牌位,後進安放祖宗牌位。第三進橫樑上書“大清乾隆貳拾陸年歲次辛巳嘉平月穀旦建”。牆壁間嵌有建祠主持人冷時松碑刻一件。
主祠左側為文昌祠,右側為福壽祠,主祠現存,左右祠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僅存遺址。宗祠南面有冷時松墓。冷氏宗祠是桂林市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宗祠。1986年進行了整修。1984年公布為桂林市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背景

冷氏宗祠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迄今近250年,主體建築尚完整。整個祠堂長47米,寬14米,高7米,磚木結構,共四進,中間有3個大天井。各進有3開間。大門內進為殿堂,兩邊有拱門進廂房,再進去是天井。
村西邊冷氏先祖的墓碑上有記載,冷家的性齊和德齊兩兄弟,是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從湖北黃梅縣進廣西的。見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北有鯉魚山,南有麒麟山,占了“鯉魚跳龍門”和“麟趾呈祥”的地利,便開闢山林,興建田園,繁衍子孫,至今有635年,三十二三代人。
宗祠大門前支撐橫樑的兩條八角棱形石柱高4.2米,周長1.1米,是當年修建宗祠時從廣東用貨船運來的。石柱的底座上部為石鼓形,下部為八角棱形,8個側面上有麒麟、鳳凰、花草等浮雕。寬約3米的青石大門,門檻和殿堂中的礎石底座上也多有浮雕,各大堂的橫樑上也有木雕。它們雕工細膩,禽獸花草栩栩如生,使整個建築顯得典雅豪華。
冷氏宗祠坐北朝南,背靠鯉魚山,屋頂覆蓋小青瓦,四周砌以3尺多厚的青磚圍牆。大堂的頭門門額上曾掛有“皇恩旌表”的橫匾,上面用漢、滿兩種文字寫著“已故處士冷敷南之聘妻”過門後守節、孝敬翁姑的事跡。大堂內進是一個長約9米、三四十平方米大的天井,天井中間地面上鋪著大塊青石板。進第二進大堂內有香火台,供奉列祖列宗的牌位;過了寬大的天井,第三進叫“錫類堂”,“錫”在古漢語裡是“賞賜”之意,此堂專門存放皇帝御賜之物,從前曾懸掛有“進士”、“亞元”、“文魁”、“源遠流長”等橫匾和其它物件。經第三個天井進後堂,從前掛有“石室”匾額,供有孔子牌位,是讓讀書的學子祭拜的。
宗祠內牆上嵌有一塊石碑,為清代進士、奉直大夫冷時松所鐫刻,記錄了興建宗祠的經過。碑文大意為完成伯兄遺志,晚年辭官回家修建宗祠。宗祠的左右兩側原建有文昌祠和福壽祠,大躍進時代被拆毀了。
走出祠堂西面約50米,林木森然,數十株高三四十米的香樟古槐苦楝紅楓遮蔽了天日。這些樹齡在100年至三四百年間的古木,2006年被市政府列入“桂林市古樹名木”,並編了號。林木下有幾座冷氏先祖的墳墓,最早的是第一個到這兒來開創基業的“明故祖考性齊冷公之墓”,為冷時松於乾隆二十七年重建。碑文說:“公於明洪武七年自楚入粵,卜宅於臨桂東鄉之邊山下,曰冷家村,迄今四百餘年。宗支繁衍,嗣孫不能備載。”冷時松的墓則建於乾隆三十一年,碑文上說:“考,臨邑東鄉冷家村人,行六,雍正癸卯舉人,甲辰進士。任邳州牧。生於康熙乙亥年正月初二日辰時,終於乾隆甲申年五月十八日巳時。”兒孫們遵循家訓習文練武,報效國家,後人有官至岑溪學副堂的。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淪陷後,抗日自衛隊在那兒成立。距離市區僅兩公里的冷家村,當時處於日軍和游擊隊的中間地帶,漢奸和偽軍常在那裡開賭收稅。自衛隊多次來突襲,抓捕了不少漢奸。
1984年10月8日,市人民政府公布冷氏宗祠為“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宗祠基本保存完好,前幾年電視連續劇《石達開》和《聯林珍奇》拍攝時,都來取過鏡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