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金庸小說

再看金庸小說

本書是倪匡對金庸作品《鹿鼎記》、《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的專題評論。依照“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觀念,倪匡點評人物、隨小說情節而笑而嘆,渾然忘我,暢快淋漓,幽默而有餘韻,並對金庸小說中的“武”做了評價。

基本介紹

  • 書名:再看金庸小說
  • 作者:倪匡
  • ISBN:9787562447252
  • 類別中國文學研究
  • 頁數:210
  • 定價:22.00元
  •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內容目錄,相關導語,書籍前言,書籍後記,

內容目錄

前言 打破蛋殼之後/1
外一章 武俠小說
第一章 《鹿鼎記》
1 韋小寶這個人/ll
2 豐富莫名的情節/27
3 武功描述/33
人物/42
曼大床春光/46
第二章 《天龍八部》
1 段正淳/51
2 玄慈和葉二娘/59
3 阿紫、阿朱和喬峰/65
4 蓬萊派和青城派/76
5 不會武功的武學奇才/81
6 玉洞神像的一筆賬/88
7 四大惡人/94
8 “生死符”/101
9 游坦之/103
10 吳儂軟語/107
11 函谷八友/113
12 大戰/116
13 虛竹先生/126
第三章 《倚天屠龍記》
1 第一部份/133
2 第二部份/139
3 第三部分/141
4 張翠山和殷素素/142
5 謝遜、成昆和陽頂天夫婦/149
6 神秘人物黃衫女子/159
7 趙敏/164
8 小昭/171
9 波斯明教/175
10 滅絕師太、楊逍、紀曉芙、楊不悔和殷梨亭/179
11 青翼蝠王韋一笑/187
12 鹿杖客和鶴筆翁/191
13 大戰/193
14 宋青書和周芷若/201
15 趙敏的手下/204
後語 看,再看,多看/207

相關導語

所謂“金學”,到目前為止當然還只是一個修辭手段,早期“金學”中,倪匡應該算是比較重要的人物。 倪匡雖寫了10冊金庸小說的評論集,品評金庸小說中的人物,但他在集子中從不介紹金庸這些小說的故事梗概,採用了富有中國古代色彩的“九品人物”系統,將金庸15部作品中的人物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下下”九等。

書籍前言

今年六月,寫了《我看金庸小說》之後,各方反應之熱烈,出乎意料。當然,反應熱烈的原因,是“金庸小說”,不是“我看”。金庸小說的吸引力大,讀者多,閒談之際討論起來,也是可以通宵達旦的話題,何況發而為文!其中個人的看法,有的大大反對,有的輕度反對,有的贊成,有的絕對贊同,有趣之極。
所以,一看之下,還要“再看”。
《再看金庸小說》之上,省了一個“我”字,但還是以個人的觀點來看金庸小說。
《我看金庸小說》是急就章,不少地方,一掠而過,沒有詳細討論,《再看金庸小說》比較充裕些,可以來咀嚼一番。可能比《我看金庸小說》更有韻味。
至於是不是還有《三看》、《四看》,那也難說得很,未必,有,也未必沒有。
在寫《我看金庸小說》之際,由於多少年來,看了幾十遍金庸小說,所要表達的意見,實在太多。這情形,就像是一個餓透了的人,忽然看到珍饈百味,羅列面前,真有點手忙腳亂,不知先揀哪一樣來吃才好,結果,自然是雙手並用,手忙腳亂,沒有機會合上口,一切全都囫圇吞下去,若是人和牛一樣,有四個胃,那倒不錯,可以慢慢反芻一番。《再看金庸小說》,算是一種反芻。
在《再看金庸小說》中,不再分什麼人物、情節,而是逐部逐部來說自己的意見。在《我看金庸小說》中,幾乎未曾寫到武俠小說中最重要的“武”的部分。
武俠小說的定義,是“武+俠+小說”,“武”的部分忽略了,就不能領略武俠小說,金庸武俠小說的好處,我們在《再看金庸小說》中,敘述得會比較詳細。
武俠小說中“武”的部分,比較專門,一般小說讀者,可能不是十分加以注意,會忽略過去,或者只是將之作為一點熱鬧的點綴,但是在武俠小說作者的心目中,“武”的部分,所占的地位相當高,沒有“武”的部分,就不成其為武俠小說,沒有“武”的部分,只是其他形式的小說。而其他形式的小說,都比武俠小說在創作上要容易——至少,其他形式的小說不必寫“武”!
《我看金庸小說》發表之後,意見紛紜之餘,有不少朋友對本人的意見大表不然,反對意見最多的是作品的次序排列和人物的上上、上中等評級。
於是,有不少朋友大聲疾呼,要寫一本“我看《我看金庸小說》”!
《我看金庸小說》開頭,希望曾高叫過要寫“我看《我看金庸小說》”的朋友,不要說過就算,即使有時,是在醉後叫出來的,醉後的諾言,一樣是諾言。總希望看到所有喜愛金庸小說的朋友,都將自己的意見寫出來,好讓所有人知道金庸的武俠小說,是如何地受人歡迎,如何地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如何地震撼、深入人心,如何地偉大!
《我看金庸小說》出版之後,還有一點小餘波,就是有人表示不屑,嗤之以鼻,道:“拍馬屁拍成這樣子!”真沒有辦法,馬屁是拍定了,任何人,若能寫出金庸這樣的小說來,甚至於,只要有金庸小說的一半好看,本人一定也照拍馬屁,捧頌歌唱,不遺餘力,尚祈努力可也。至於有的說金庸小說不好的,也大可發而為文,好讓普天下一新耳目,知道金庸小說壞在何處,免得耳際老是聽到對金庸小說的頌讚聲,不但可以獨樹一幟,兼且功德無量。
不過,要在雞蛋里找骨頭,比較困難,也要多多努力才行。
想起雞蛋里找骨頭,又想起了韋小寶的話:“雞蛋要變小雞,就有骨頭了。就算沒有骨頭,人家來尋的時候,先將我蛋殼打破了再說,攪得蛋黃蛋白,一塌糊塗。”
金庸寫小說,多人研究之,稱之為“金學”,正是要將蛋殼打破。蛋殼打破之後,蛋黃蛋白,可能攪得一塌糊塗,但也有可能,煎成噴香的芙蓉蛋,燉成清爽的水蛋,蒸成甜美的蛋糕,包成腴味的蛋餃,變化無窮,益增光彩,這便是“金學研究”之目的。

書籍後記

看,再看,多看
《我看金庸小說》出版之後,銷路頗佳。自然,有自知之明,銷路頗佳的原因是“金庸小說”,並非“我看”。
《我看金庸小說》這本書,引起了各地金庸迷的興趣,而且還創了“金學研究”一詞,功不可沒,倒也不必妄自菲薄。自從一版再版三版之後,每一個看過的人,見面之後,均有不同意見。至少有六七位朋友說:我要寫一本“我看《我看金庸小說》”,來表示不同意見。
既稱“研究”,不同的意見自然越多越好,每當有朋友這樣說,立時回答:歡迎,歡迎,快寫,快寫!
遠景出版公司沈登恩先生一聽得有那么多人要對金庸小說表示意見,大喜過望,說:金學研究,至少要出十本以上,於是,他以“等待大師”作為廣告標題,在港台兩地報紙上向各方面徵求稿件。
徵求稿件的結果好像很好,沈先生時不時來告:某某先生答應寫了,某某女士答應寫了!聽了也代他高興,心想:總快可以看到別人對金庸小說有系統的意見了吧!而且,沈先生看本人的樣子,分明在《我看金庸小說》中,意猶未盡,於是說:你再來一本!
再來一本就再來一本,心想,各方名家畢集,再來的這一本,至少要排在第六、第七本出版了。誰知道大師就是大師,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左三年,右三年,等得沈登恩先生望穿秋水,各大師答應了要寫的,或表示了要寫的,一個也沒有來稿,而本人的《再看金庸小說》,卻已經脫稿了,看來,“金學研究”第二本,還是本人的!
大師不動,老是讓小卒登場,似乎不是辦法,諸大師難道寫不出 第難道不喜歡金庸作品 第自然皆不,推托之詞,日:忙!
忙,本人雖小卒,倒也不敢後人。《再看金庸小說》是十二月份寫出來的,十二月份,本人的工作如下:電影劇本兩個,連載小說五萬字,雜文一萬字。港台兩地奔波一次,在台時間為十天。日常應酬等等不算,以上所列是淨工作量,再八萬字《再看金庸小說》一本。
各位大師之忙,想來至多不過如此 第
各位大師的高見,何時可以讀到 第
這,有點下挑戰書的味道了,不要第三本“金學研究”,仍由本人登場才好!
《再看金庸小說》故事之初,準備寫得詳細一些。《我看金庸小說》寫了六萬字, 《再看金庸小說》準備寫八萬字,《我看金庸小說》寫過的,絕不重複,想想,八萬字也夠了,恐怕還寫不了那么多字。可是一執筆,金庸小說可供研究之處,實在太多,還是寫得十分潦草,但是寫了《鹿鼎記》、《天龍八部》兩部書,已經知道,絕無可能在八萬字之中,將十四部金庸小說全“看”完。
果然,再寫了《倚天屠龍記》,已經夠八萬字了。所以,《我看金庸小說》反倒浮光掠影,看了金庸的全部作品,《再看金庸小說》,只看了三部。
雖然這三部全是金庸作品中較長的,《鹿鼎記》有五大冊,《天龍八部》也有五大冊,《倚天屠龍記》有四大冊。
在《再看金庸小說》中,比較多引用了原著,但也儘可能少用。為了引用原著,有時,在五大冊書中找一句話,可以找上半天,十分費時間。還好平時看得熟,知道前文後目,找起來比較容易些。如果看得不熟的,單是找找原著,就比寫更費時間十倍以上!
《再看金庸小說》看了金庸三部小說,看得夠仔細了嗎 第還是不夠,還是有許多地方可以提出來討論研究的,但是都沒有,所以,必然還有《三看金庸小說》、《四看金庸小說》,一直看下去。
遇上很多人,每個人都稱讚金庸的小說寫得好,但是全然經不起交談。一交談起來,不是支支吾吾的,說是不記得了,便是只記得一些大情節,精妙之處,完全未曾領略,暴殄天物,莫此為甚。
金庸的小說,是要一看再看三看四看五看六看七看八看的。不看十遍以上,就不能自稱為金庸小說迷,看了十遍以上,自然會再去看十遍。那時,每一字、每一句之中的精義奇趣,皆可領略,看小說的樂趣之甚,莫過於此,才會真正、真正知道金庸小說的妙處,才會知道“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評語,不是亂給的。
看,再看,多看,願天下金庸小說迷共勉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