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古城遺址(冀州古城址)

冀州古城遺址

冀州古城址一般指本詞條

冀州古城遺址位於冀州鎮北關村一帶,西至前趙村,北至後趙村,是漢代冀州古城西北面的一段土城牆,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總長4500米,分布面積225萬平方米,最高處8米,底和頂最寬處分別為30米和10米。沿漢城址西、北面的溝渠為原城的護城河。據考證,古城建於西漢高帝年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西漢時,該城城周12里。北宋時將城周擴大到25里。元、明、清各朝也曾增修。現古城牆高3—5米,基底寬30米,頂面寬4米。 部分文物被定為國家二級、三級文物。冀州文物潛存豐富,開發價值巨大。

1993年7月,冀州古城遺址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冀州古城遺址
  • 地理位置:冀州市冀州鎮北關村一帶
  • 所在地區: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
  • 年代:距今5000年以前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時代:漢代
  • 批准文號:國發(2013)13號
  • 編號:7-0028-1-028
文物遺存
冀州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中華文明創建的上古時期,但是有確切文字可考的記載自漢代才有。在冀州市舉行的歷史文物鑑定會上,一批新石器時代的出土文物把冀州地區的人類文明史一下子推進到了距今5000年以前,有力地證明了冀州悠久的歷史。 為更加準確地理清冀州漫長的歷史發展脈絡,為冀州悠久的歷史提供新的佐證,使“九州之首”文化更加完善,2013年11月24日-11月26日,冀州市委、市政府特邀請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考古協會會長張忠培,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鑑定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耿寶昌以及國家鑑定委員會委員王莉英、陳華莎、穆青、石永士等專家教授來冀州,對冀州古城遺址、古墓和歷史文化進行了實地考察,並對部分歷史文物進行了鑑定。
專家團經過評審認定,此次冀州提供的123件/套文物中,新石器時代晚期文物4件,仰韶時期文物1件,商代文物2件,戰國時期文物17件,漢代文物46件,魏晉南北朝時期文物7件,隋唐時期文物15件,宋元時期文物9件,明代文物1件。其中,一部分文物被定為國家二級、三級文物。通過以上文物的鑑定能夠佐證,冀州歷史悠久,文化品位比較高,文化底蘊很深厚:仰韶時期(大約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冀州之地就已有了人類活動;夏商時期,商人亦在冀州留下了自己的遺存;戰國秦漢時期,逐步達到了文化發展的高峰,冀州的州之建制已完善;到唐宋時期,冀州的經濟、文化、科技等已相當發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