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池

共池

共池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甘肅省涇川縣城關鎮水泉寺村城關中學院內。它不是虛無飄渺的神話傳說,而是一處上古遺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共池
  • 地理位置:甘肅省涇川縣城關鎮水泉寺村城關中學院內
  • 存在意義:阮國重要遺存
簡介,遺存特點,名稱由來,

簡介

共池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甘肅省涇川縣城關鎮水泉寺村城關中學院內。在當地它一直是默默無聞的,遠沒有王母宮和瑤池溝那樣熱鬧和風光。但它卻不是虛無飄渺的神話傳說,而是一處上古遺存。
“共池”遺址的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當時的涇水流域出現過好幾個氏族小國,其中有共國(今涇川)、阮國(今涇川)、彭國(今慶陽)、密須國(今靈台)等。以密須國最強,修建了密須城(故城在今靈台縣百里鎮)。其中,在今甘肅涇川東北的阮國是皋陶的後裔所建,在如今水泉寺附近就是另一個小方國——共。

遺存特點

遺址上的共池池約1畝見方,內植荷花,池上有木結構亭子,1949年前改建為磚木結構的閣樓,1970年代末塌毀。池底有山泉,名青鳳泉,泉水涌動。可惜的是在1981年共池被人為的原因填平,據說填壓時,泉水無法封壓,用數袋水泥一次性封堵,以黃土、瓦礫充實,就這樣,古涇州八景之一的“共池涌碧”的景象就從世間徹底消失了。
共池用巨石砌成,是當時解決城內飲水而修的蓄水池。相傳周共王曾游於此,故名“共池”,其實是靠不住的,因為“周共王”,有的書上記載為“周恭王”,不能因一個“共”字就附會——而這種附會古人又是中國民間最簡便易行,最樂意幹的事情。共池是當時解決城內飲水而修的蓄水池,後人闢為古蹟遊覽地,清代列為涇州八景之一,名“共池涌碧”。

名稱由來

據《詩經·大雅·皇矣》有“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的記載。
《詩經全譯》引(唐)·孔穎達釋:“有密國之人,乃不恭其職,敢拒逆我大國,乃侵我周之阮地,遂往復侵共。”
《詩經·朱注》朱熹(宋)釋:“阮,國名,在今涇州。徂,往也。共,
1973年畢業生在共池前合影1973年畢業生在共池前合影
阮國之地名,今涇州之共池是也。”
《詩意折中》引傅恆(清)等釋:“密、阮皆國名;共,阮邑:距,拒。”
古代的密國是現在的靈台縣百里鄉,距涇川並不遙遠。“共”因為有“共池”為證,其地理位置也是確定了的,那么在“密”和“共”之間,假如依次還有阮國和徂國,那么是否太擠了點?
更重要的是,水泉寺村的古名叫“阮陵鄉”,顧名思義當然是阮姓人的墓地,而且能稱之為“陵”的應該有王者級別。既然這裡曾有過阮國為事實,那么阮人以國為姓,死後葬在它們的國都——“共”的旁邊,就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了,否則怎么解釋阮國的人死了為什麼要葬在共國的土地上?
所以,涇川在商周時為阮國所在地,其“邑”即國都為“共”,城內有供居民飲水用的“共池”保留至今,就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了!而且,水泉寺村歷史上一直就是涇州舊縣城所在地,直到明洪武初年因發大水才遷到現址。是否可以認為:“共”城就是最元初的涇州城呢?
至於“共池”名稱的由來,它即可以是後人紀念“共都”的稱謂,也可以是阮人當初就稱它為“共池”(公用的水池),就如稱他們的都城為“共”一樣!
因為它是上古時期的城市民生工程,共池就被後人闢為了古蹟遊覽地,池中“植蓮養魚”,列為涇州八景之一,清人劉世安有“共池涌碧亭”楹聯一付,“山外仍來青鳥使,池中如見白蓮花”,可見當時池上是建有亭閣的,但蓮花已經沒有了,只能靠想像。
我們有記憶時已沒有了這些,但池子還在,池右旁有一座二層挑角樓閣,閣門上有“共池涌碧”四字扁額,內部曾是二中的圖書室。樓閣中西合壁的樣式,應是民國時的建築。不管建造它的最初目的是什麼,後來它都成了“共池涌碧”的代表性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