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姬墓

共姬墓

位於安徽淮北發電廠內的王姬山南坡,在升壓站下為凌雲皖露純淨水廠相鄰,此墓覆土成阜。儼如崗巒,墓地周長324米,坡高60米,占地面積10餘畝,其墳下有:“周宋共姬之神道”和“宋共姬墓”碑。2004年10月28日,共姬墓被公布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共姬墓
  • 外文名稱:In her tomb
  • 地理位置:安徽淮北發電廠內的王姬山南坡
  • 占地面積:10餘畝
  • 墓高:約20米
建設沿革,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文物保護,

建設沿革

魯襄公三十年(前543)5月5日,宋共姬居住的宮室發生火災。火初起時,僕人發現後即喚共姬快出來避火,但共姬回答說:“婦女的規矩,沒有保姆陪伴,夜間不能出堂。”拒不出來。過了一會兒火更大了,僕人再次喚其避火,她仍以上面的話作答,結果被活活地燒死。共姬守寡33年,死時年約60歲,其事跡被漢劉向收入《列女傳》。
共姬墓
共姬死後,當年7月被葬於相城西端,魯國派叔弓大夫來參加了葬禮。酈道元《水經注·睢水》云:“相縣‘國府’園中,猶有伯姬黃堂基……斯堂即伯姬焚死處也。城西有伯姬冢。”黃堂即伯姬所居宮室,焚後只余基礎,‘故日“黃堂基”,當在相城東北角內城中,今已重影響國家的政務,而且還可能危及自己的君位,權衡再三,於是決心把圍龜殺掉,以絕後患。

文物遺存

位於淮北市電廠院內北山麓,為一巨大土冢。據《宿州志》記載,該土冢為共姬墓,當地人稱皇姑墓。其墓下原有“周宋共姬之神道”、“周宋共姬墓”碑2塊,後毀於建設電廠。
“文化大革命”初期被砸壞,今無存。墓室的外廓南牆、西牆和部分東牆曾被挖開取石,在距墓室南34米的土層中發現一道東西方向12米長的1米見方的大石砌。在該墓已出土的墓石上發現有帶字的墓石數十塊,書體均系隸書。從墓葬結構及墓字石的書體考證此墓為漢代大型墓葬,並非共姬墓,但也可能為疊墓,上為漢墓、下為共姬墓。1966年發現帶有“呂朱筆”、“看皿宋石”、“山陽玉敬”等墓字石5塊。1968年2月14~16日發現有“國王季”、“山陽”、“梧李高”、“山陽文小”、“魚目”等墓字石8塊。1975年7月4日相山公社文化站在西城大隊農民家中發現“山陽蔭伯子”、“碭張石”、“文陽”、“山陽齋文石”、“郡戌式張沛石”、“楊田伯”、“山”、“國王季”、“須陳”、“文陽”、‘伯子”等墓字石21塊。1979年6月發現“單父胡元”、“萬餘□種”2塊墓字石。現存的共姬墓距地約20米,周長300多米。
共姬墓

文物價值

墓字石的發現對研究古相城的歷史及我國書體的演變和漢字的簡化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可惜至今倖存者無幾。幸運的是現存的共姬墓距地約20米,周長300多米,仍不失當年之宏大氣勢,是我省境內大型古代墓葬之一。

文物保護

2004年10月28日,共姬墓被公布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