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村

六和村位於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的北面,四面環山,所轄範圍面積為65.9平方公里,96條自然村(村小組)總人口13488人,3801戶,農村經濟以農業為主,人均水田0.25畝,初步形成以蔬菜種植,水產和禽畜養殖為主的農業生產結構2010年工農業總產值44405萬元,人均純收入809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六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佛山市
  • 地理位置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的北面
  • 方言客家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基本簡介,歷史源流,

基本簡介

六和村位於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的北面,四面環山,所轄範圍面積為65.9平方公里,96條自然村(村小組)總人口13488人,3801戶,農村經濟以農業為主,人均水田0.25畝,初步形成以蔬菜種植,水產和禽畜養殖為主的農業生產結構2010年工農業總產值44405萬元,人均純收入8090元。六和村委會兩委幹部總數是11名,六和村黨總支部下設黨支部13個,現有總支委成員9人,其中女支委成員1人,黨員總數407名,35歲以下的青年黨員138名,占黨員總數34%,60歲上的黨員148名,占黨員總數36%,黨員隊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學歷129名,占總數32%。女黨員20名,占黨員總數5%,08年榮獲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去年發展黨員11名,基中35歲以下黨員9名,占總數80%,女黨員4名占總數40%,高中以上學歷9名,占總數80%。

歷史源流

三水縣只有六和是以講客家方言為主的村鎮,全鎮80條自然村除樓房、蒲坑、上寨、南宣崗、新舊鄧邊等村莊外都講客家話。至於六和客家是從何地、何時遷此定居,則鮮為人知。
據調查考究,客家人來六和定居時間均在三水建縣之後。深坑管理區大坪、西坑兩村李姓耆老說,他們是明末才遷來三水的,至今已蕃衍十四代了。大坪村宗祠有副對聯寫道:“祖德貽謀開鹿洞,宗功遂統接龍川”。鹿洞即今之六和,龍川是指嘉應州的龍川縣大路下鄧隴村。大坪、西坑兩村人口200多人,為六和大族之一,可算是最早到達六和(鹿洞)的一族客家人了。
現居六和大坪、西坑、豆地腳、樂屋、西邊、茶園、劉屋等村的客家人,都自認他們的祖先是直接從嘉應州(今梅縣市)一帶遷徙而來的。據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三水縣誌·列女》有一段記載可作證明:“楊氏,塘貝鄉,嘉慶丁卯科欽賜舉人劉國寧之祖母也。原藉嘉應州,適國寧祖,在穎早年孀守,節孝兩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嘉應州牧曾顏其閭日:‘慈竹春暉’。後隨子鵬可遷三水,儉積成家,子孫蕃衍,塘貝一鄉無不欽其賢者”。塘貝(今稱塘背)鄉,現改為六和管理區,其中有劉屋村,以姓名村。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稍後,楊氏太婆隨兒子劉鵬可遷此入籍。鵬可子劉國寧,在清朝嘉慶年間中舉,為六和客家人中唯一的舉人。
儘管有部分客家人自認來自四會、清遠、花縣等地,但探其遠祖大部分也是來自嘉應州一帶的。翁屋村《翁氏族譜》有此記載:“翁氏族人遠祖為梅州(梅縣)客家人,先遷四會縣江谷。到乾隆初年始祖翁成晉移三水翁屋落籍,死葬蒲坑檸檬坑”。又如鄧邊管理區大頭崗村《鐘氏族譜》云:“我祖至麗美公,康熙年間,自永安(今紫金縣)遷居花縣獅嶺洞,地名軍田,立籍不過三十餘年,……子應瑞公於雍正年間遷到三水立籍,地名龍潭約麗江村(即大頭崗)。兄弟永瑞、元瑞二公嗣後亦遷來三水,在應公所創之基業左邊居住(即梅仔園及上深坑兩村)。”
六和客家現有李、鐘、黃、陳、翁、何、楊、樂、劉、梁、羅、戴、鄧、王、華、賴、張、伍、曾、林、古、巫、彭、吳、余、邱、江、歐、溫、胡、曹等30多姓,人口近萬。除大坪、西坑等少數族人自明朝後期遷來外,大多數入籍三水時間是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間,距今只有二百餘年。普遍村莊以開村始祖為第一代起計,至今只蕃衍到六代至八代,此足以證明。
客家人原為中原漢族,入粵後多聚居廣東東北部山區一帶,由於當地人多地少,長期覓食艱難。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間,人口不得不向粵西、粵中的廣(州府)、肇(慶府)廣大山區流向。那時清政府配以鼓勵政策,諸如新開發區開荒造田享受減免政策、將丁銀攤入田賦計征(即取消人頭)等等。客家流入三水就是此種政治經濟背景分期分批地進行的。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花縣建縣,調三水知縣王永名前往主政。王一上任即頒有“招四方流民墾田”法令,馬上吸引不少客家人遷至。其中就有六和大頭崗鐘姓族人遠祖鐘麗美一家。據《鐘氏族譜》記載:“祖從永安遷花縣獅嶺洞後,兄弟5人又因產(業)無幾,住宅不堪,故各散焉,子鐘應瑞不得不於雍正年間再遷三水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