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

公筷

公筷是公用的筷子,即大家用來夾菜的筷子, 放在盤上, 大家拿來用,不過不能放到口裡, 是為衛生問題設計的。私筷是大家各自的筷子,且現在都提倡聚餐用公筷 餐具要消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筷
  • 定義:大家用來夾菜的筷子
  • 相關:私筷
  • 目的:為了方便夾菜
  • 表現:保護他人的表現
  • 時期:非典時期
簡介,相關報導,中小酒樓,高級酒樓,行內人士,

簡介

公筷,是專用於夾菜的筷子。不用於吃飯。為了方便夾菜,有時,每人配一雙。很多人誤以為使用公筷,是防止別人把病傳染給自己,其實這是一種誤區。使用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從自己身上傳染出去。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幽門螺桿菌,那么,並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斷傳染,而是只要患者使用,即可切斷傳染。所以,使用公筷,並不是防範他人的表現,而是保護他人的表現。

相關報導

曾一度廣受關注的“分餐制”又逐漸隱退出廣州人的餐桌。記者連日走訪發現,這個曾經在“非典”時期被大力倡導的飲食新風尚,如今再遇推廣危機———廣州市內的中小型酒樓食肆,普遍沒有建立為客人分餐的意識。

中小酒樓

常常忘了配公筷
范女士和同事在東風東路某湘菜館聚餐,一桌共點了10個菜,上菜前她特地囑咐服務員要為每道菜配公筷。但令范女士納悶的是,頭三道菜都如願配了公筷,但從第四道菜開始,又不見了公筷的影子。范女士惟有再次叮囑服務小姐,但在上最後一道菜時,服務小姐還是忘了配公筷。范女士認為,從服務員此舉大可窺見酒家對分餐制的態度。  根據全國餐飲業中根據中國飯店協會制訂的《餐飲業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餐飲企業營業面積超過300平方米、同時接待100人以上筵席的,必須嚴格實行分餐制;小於300平方米的餐飲企業也應積極採用分餐制的用餐方式。但據記者了解,真正能自覺做到分餐制的中小型酒樓並不多見。絕大多數的酒樓,只在客人的提醒下才專門為每道菜配上公勺公筷。過程中也有不少問題,例如:配備的公筷多數是質量較差的一次性木筷子,木屑掉入菜中,不大符合衛生原則等。
公筷公筷

高級酒樓

分餐成本吃不消  記者在環市中路一家高級食府的包廂里看到,兩名服務小姐正馬不停蹄地為一桌12位客人分餐上菜。包廂里除了客人的大餐桌之外,還額外多了一張大桌子,用於疊放眾多小碗碟。一位服務小姐向記者解釋,根據分餐制的嚴格規定,她們在上菜前必須用相應的餐具為每位客人獨立分餐,由於客人點了10多個菜,因此單單這一頓就得用上100多個碗碟。另一位服務小姐則無奈地說,過去一個包廂配一位服務員已經綽綽有餘應付所有工作,如今即使兩人“雙手齊下”,還會手忙腳亂。客人不是嫌上菜太慢,就是覺得破壞了聚餐的氣氛。  酒家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如果要實行徹底的分餐制,就必須增加服務員人數,大概要比多1倍。還要重新添置一批盤子、碗、筷子,尤其是碗和盤子,數量要達到的數倍,物品的損耗勢必也會增加,如果長期實行分餐制,那酒店的菜餚價格必須上調至少20%才能維持的利潤。如果按“一菜一公筷”的方法分餐,菜餚價格也得上漲5%至10%。

行內人士

公勺公筷易推廣  廣州市疾病控制中心食品衛生監測科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各主管部門對飲食部門的衛生要求都制定了工作指引,特別提出飲食服務行業應積極推行分餐制,然而在沒有硬性規定的情況下,對分餐制的推行和監管還是有難度的。  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廣州中國大酒店副總經理戴玉指出,雖然分餐制的概念在20年前就引入,但要普遍推行還需要時間。一方面,酒樓要主動樹立分餐意識,為客人配備公勺公筷,另一方面,客人也要對餐飲業的分餐制進行督促,主動要求分餐。  據了解,分餐制的形式主要有3種:廚師分餐、服務員分餐、就餐者自行分餐。餐飲業內人士認為,在這3種分餐形式中,廚師分餐、服務員分餐在具備經濟實力的大型餐廳較易推廣,但對廣大中小餐廳來說,這兩種(文/區健妍 吳芳 謝渝 鄭澤海)方式會增加餐具、人員等成本,推廣起來有一定困難。提供公筷公勺,是消費者和經營者都可以接受且切實可行的方式,應大力推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