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浙引斤

兩浙引斤 ,元代兩浙每引行鹽400斤。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將一引改為二引,每引200斤。正德九年(1514)奏準,正鹽、余鹽每引連包索不得超過300斤。嘉靖三十年(1551)題準,除正鹽200斤外,再加余鹽100斤,連同前余鹽50斤,每引行鹽總計350斤。隆慶二年(1568)題準,額弓1改行小鹽,每引定正鹽200斤,加包索30斤,另帶餘鹽70斤,共為300斤。萬曆七年(1579),因紹所運艱耗重,每引加耗鹽10斤,故杭、嘉、松三所以300斤為一引,而紹所以310斤為一一引。明代票鹽每票載鹽100斤。清初兩票折合一弓I,故票弓1斤重與正引同。順治三年(1646)將二弓1改為三引,每引定為正鹽200斤,外加包索25斤,總計250斤。康熙十六年(1677)題準,正票引加課照兩淮例,每引加鹽25斤,將割沒、溢斤等項停止,又巡鹽御史並筆帖式先收陋規銀二錢五分,每弓1暗予加鹽35斤,迄雍正三年(1725)將此款歸公,而鹽照舊加運,因此每引總計285斤。兩浙鹽運向分六所,票引課則較輕,溫、台兩所雖行正引,然課與票同。《清會典》載:“乾隆元年(1736),以浙江濱海,地多斥鹵,鹽價增長,商本艱絀,乃酌定增斤改引之法,將杭、嘉、紹三所引鹽循照兩淮舊額,每引加鹽五十斤,連包索共重三百三十五斤,松江一所原屬產鹽之區,循照溫、台二所之例,將額設季引改行票弓1,每引給鹽四百斤。”道光二十九年(1849)奏準,杭、嘉、紹三所每弓1例捆三百三十五斤外,杭所和嘉所加鹽40斤、紹所加鹽20斤,只完正課,免納雜款,所加之鹽責令商人隨同額鹽並包捆運,溫、台、松三所每引例捆400斤,而每一肩引歷來載鹽800斤,住引400斤,遂為定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